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腫瘤一切除就擴散的8大原因

(2021-12-12 05:54:19) 下一個

腫瘤一切除就擴散的8大原因

 

90%的癌症死亡是由轉移性腫瘤,而並非原發性腫瘤引起的。原發腫瘤細胞通過上皮-間質轉化過程具備了啟動能力,離開原始位置並開始漫長的旅途。散播的腫瘤細胞經過循環係統,在突破重重障礙之後到達遠處的實質組織。在這裏,腫瘤細胞可能會經曆一場漫長的休眠,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等到時機成熟,就形成了轉移性病灶。

 

腫瘤摘除手術後為什麽還會轉移?一切除就擴散這個是所有患者和醫學工作者都糾結且頭疼的事。因此,也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尋找癌症轉移的真相,接下來,就讓我們詳細來了解一下吧!

 

什麽是腫瘤?

 

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為這種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塊狀突起,也稱贅生物。

 

細胞生長變態,這種異常增生在腫瘤本身除了表現為腫瘤本身異常特殊的增長以外,在惡性腫瘤還表現為對周邊組織的侵犯,通過血管、淋巴管、肝髒的轉移,轉移至其他髒器,而這種轉移往往是導致腫瘤誘發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首先強調要分清楚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通過手術就可以解決問題,同時對身體沒有很大的影響;惡性腫瘤就要根據具體病理類型、具體分期,來進行對症的處理,以達到治療效果。

 

為什麽腫瘤一切除就擴散,往往存在這8大原因!

 

1、患癌體質未變

 

癌症患者之所以患癌,是因為身體給癌細胞提供了適合的生長環境,身體環境未改變,癌細胞生存的環境沒有改變,“造癌工廠”就會不斷生產癌細胞,癌症當然會複發、轉移。

 

癌症最愛找上誰?中醫認為:血瘀體質的人、痰濕體質的人、陽虛體質的人。血瘀體質容易患: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痰濕體質易患:胃腸道的腫瘤、腸癌,淋巴瘤,腦瘤,肺癌。陽虛體質易患:胰腺癌、消化道腫瘤等。老年人陽氣不足,出現腫瘤的幾率也會大。

 

2、手術不徹底

 

在進行手術切除的時候那麽切除,不僅是形成癌細胞,而已有一些癌細胞相對來說被清理之後,那麽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的低,加上身體內的一些殘留的癌細胞很有可能就會出現癌細胞蘇醒的情況,所以說在進行重新分化和繁殖,也就會出現腫瘤複發的情況。手術無法完全清除腫瘤細胞,可以分兩種情況:

 

(1)手術可能導致微小病灶的殘留:手術可能會出現組織損傷以及微小病灶的殘留,腫瘤細胞“趁機”進入人體的循環係統,並因此導致複發和轉移。在手術切除後,應該進行放療和化療等輔助治療,以防止癌細胞的擴散。

 

(2)手術無法完全清除腫瘤幹細胞:腫瘤幹細胞是所有腫瘤細胞的“祖先”,通過自我更新以及無限增殖的能力維持腫瘤細胞的生命,幾乎所有的腫瘤中都潛伏著極少量的腫瘤幹細胞。常規的治療方法雖然可使腫瘤體積明顯縮小,甚至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但其實並沒有將腫瘤幹細胞完全清除。腫瘤幹細胞在腫瘤發生,尤其是腫瘤複發與轉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腫瘤生長方式

 

浸潤性生長的腫瘤,即使體積很小,也會向腫瘤機體組織的內部進行浸潤。如非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非常高,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多處轉移。

 

4、癌症手術的種植性轉移

 

癌症在治療期間發生轉移,一般就是不好的體現,癌症可能惡化了,腔內髒器腫瘤,當腫瘤侵犯至器官表麵時,腫瘤細胞即可脫落下來,隨體腔內的液體像播種一樣種植於其他體腔器官的表麵,形成轉移瘤。最常見的是卵巢腫瘤,種植性癌轉移也是癌細胞擴散的一種,此時應該行全身化療以控製轉移率。

 

種植性轉移主要是指惡性腫瘤細胞,在接受各種檢查或者治療的過程中,組織細胞從穿刺點、手術點脫落以後跟周圍組織連接,並且在上麵種植、生長而形成轉移性病灶。這種種植性轉移不同於常見的血道轉移或者淋巴道轉移,可以直接種植在某處進行生長,長在新的病灶。

 

比較常見的是胃癌、腸癌手術以後在腹腔內形成的種植性病灶,還有乳腺癌穿刺以後形成的種植性轉移病灶,肺癌在支氣管鏡活檢中形成的沿支氣管上皮的種植性轉移病灶。總的來說,種植性轉移相對非常少見,隨著診療檢查手段的規範,相比於正規檢查治療的獲益來說,這種種植性轉移不需要過度的恐懼,安心的配合醫生接受治療就好。

 

5、手術後的炎症促進癌症轉移性複發

 

轉移性複發就一直被認為是手術的副作用,但爭議也不是不存在的,支持者認為是手術使得癌細胞進入血液循環,導致了即使腫瘤全部切除也仍然會在其他部位複發。而反對者則認為,這本就是癌症的正常進展,可能在手術前就已經有少量癌細胞轉移了,並不是手術的問題。

 

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在最新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美國懷特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Robert A. Weinberg教授的團隊給出了新想法和證據。他們利用乳腺癌小鼠模型發現,不是手術本身,而是手術帶來的傷口在愈合過程中誘導炎症反應,從而促進了腫瘤的轉移性複發。

 

6、手術引起全身炎症反應

 

多達三分之一被診斷為局部乳腺癌的患者,在初始診斷時癌細胞就已經傳播到遠處部位。但是絕大多數的這些細胞都處於一個明顯無害的靜止狀態,像是沉睡的“冬眠寶寶“。一部分患者在腫瘤切除後的多年複發。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其原發腫瘤切除後就不久發生了明顯的轉移。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腫瘤切除手術後傷口愈合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在“從中作祟”。而在圍手術期給予的抗炎治療能夠顯著減少腫瘤生長,顯著改善患者預後,這表明抗炎治療可能會大大減少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轉移複發。

 

7、手術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手術造成的創傷不僅會引起炎症反應激活、抑製免疫應答,並且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使結直腸癌患者處於免疫抑製狀態。腸道菌群的正常對人體至關重要。紊亂的腸道菌群不但能夠促進癌症的發生及發展,並且促使癌細胞對癌症治療耐藥,幫助癌細胞進行轉移

 

術後患者進行膳食纖維腸內營養幹預,能夠改善腸道菌群,促進益生菌繁殖、抑製致病菌繁殖,並減少炎症分子的釋放、抑製炎症反應的激活,同時改善抗腫瘤免疫應答 。 運動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恢複手術後的身體虛弱和免疫低下;而飲食和營養,除了為免疫係統“供給養料”,還能夠調節腸道菌群的紊亂。所以術後早期活動和增加營養有助於患者康複並且能減少腫瘤複發和轉移

 

8、生活方式不健康

 

長期抽煙喝酒、熬夜;膳食不均衡,情緒不穩定。很多病人做完治療回家後,又開始了以前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這些都可能成為癌症複發轉移的因素。

 

擁有抗癌體質的人,多有4個特征:

 

1、健康飲食

 

大部分的疾病都和吃有關,長期不注意飲食衛生、錯誤的飲食結構會導致胃腸道疾病、肥胖、三高以及胰腺炎等出現,同時也會增加患癌幾率。想要預防癌症的話,健康飲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要合理安排飲食,吃飯時做到細嚼慢咽,每餐隻吃七八分飽即可,這麽做可以減輕腸胃負擔,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包括癌症。

 

2、堅持運動

 

健康長壽的人身上都會有一個特征:堅持運動。運動可以讓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體內的一些廢棄物排出的速度也會加快,對於健康會有很多好處。並且運動還能有效增加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3、戒煙限酒

 

抽煙會給身體帶來的危害相信大家都知道,長期吸煙會導致肺部健康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容易引起肺癌、胃癌等癌症出現。而喝酒也是件對健康不利的事情,長期大量酗酒會導致肝髒超負荷運轉,無法及時排出體內的酒精。引起酒精肝、脂肪肝等出現,長此以往下去容易發展成為癌症。

 

4、心態樂觀

 

心態對於人的健康也會帶來很大影響,不少疾病是由於情緒而引起的。我們體內有一種叫“NK細胞”的抗癌能手,它的活性越強,抗癌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這個細胞的健康程度和情緒之間有很大聯係,長期負麵情況會影響到該細胞的工作效率,會導致患癌幾率增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