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是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泄瀉、肢冷、脈沉遲。《靈樞·刺節真邪》:“上熱於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參見厥陰病條。
別稱
上熱下寒
英文名稱
heat in the upper and cold in the lower
常見症狀
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
相關書籍
《靈樞·刺節真邪》
上熱下寒,病證名。
①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泄瀉、肢冷、脈沉遲。《靈樞·刺節真邪》:“上熱於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參見厥陰病條。
②指腎陽虛,陰寒盛於下,火不歸原而虛陽上浮。參見虛陽上浮條。
當一個人出現了口腔潰瘍、口幹口臭、牙齦出血、長痘痘等情況,第一反應是什麽呢?
妙姐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上火”。
兵來將擋,既然上了火,那當然是想盡辦法“下火”。
泡菊花茶、吃苦瓜、喝去火藥、吃蓮子心……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卻仍不見效。
更為關鍵的是,這類“上火”人群越是用寒涼、苦澀的清熱瀉下之物“滅火”,虛寒的表現就越會加重。
哪怕是貪了兩口水果、一杯冷飲,痛經、拉肚子等問題都會跟著找上門來。
如果你被這樣的怪現象長期糾纏,那麽就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變成了傳說中的“上熱下寒”體質。
在中醫眼中,到底什麽是上熱下寒?
所謂的上熱下寒,當然還要分“上”、“下”兩個部分來討論:
上麵是滿滿的火,具體表現為口腔潰瘍、喉嚨痛、眼幹眼澀、容易上火、長痘痘,甚至有些人還會出現牙齦出血或是流鼻血等。
下麵是一派的寒氣,具體表現為手腳冰冷、尿頻、腰膝酸冷、大便不成形,女性還會出現宮寒或是痛經。
現代人經常會出現上熱下寒,中醫認為出現上熱下寒其實就是陽不歸位,因為中焦不通、陰盛於下、虛陽上浮。《黃帝內經》曾記載過上熱下寒,“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那麽,上熱下寒到底是怎麽出現的?
上熱下寒,到底從何而來?
上熱主要是因為陽氣過盛,現代人長期動腦、動眼、動嘴,陽氣就往上跑,而下寒是因為身體下部經常久坐或是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導致血運不暢,從而出現寒涼。
中部的脾胃作為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會因為飲食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問題,過於寒涼的食物會傷害脾胃,過於熱氣的食物又容易導致上火。
那麽,上熱下寒該如何調?
要解決“上熱下寒”這一問題,要遵循3步走的原則:
一要扶陽祛下焦的寒濕;
二要把陽氣拉回到原來的位置,恢複身體的正常循環;
三是要減少或者避免上火。
在用藥上,張仲景在他的《金匱要略》裏麵就提出了甘草瀉心湯。對於“上”麵的虛火,湯中的黃連、黃芩,可起到瀉火的作用。
張元素在其所著《珍珠囊》中曾記載過黃連的功效“其用有六:瀉心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止中部見血,六也。”
《本草圖經》記載黃芩“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滿,瀉心湯,凡四方皆用黃芩,以其主諸熱,利小腸故也。”
對於“下寒”症狀,張仲景多從打通中焦、固住脾胃正氣入手。湯中的炙甘草、幹薑、大棗就可起到調理脾胃的作用。
清代尤在涇在《傷寒貫珠集》中曾指出炙甘草“擴建中之製,為陰陽並調之法。”
《別錄》記載幹薑“主治寒冷腹痛,中惡,霍亂……止唾血。”《本經》指出大棗能“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
除了用藥,調理上熱下寒還可從日常生活中“下功夫”
艾灸既有補陽功效,又有潛陽作用,是調理上熱下寒最適合的方法。
艾灸能夠驅除寒、濕、淤,也能消除中焦淤阻,補足中氣,幫助脾升胃降等推動心腎相交的功效。
艾灸主要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打通中焦,把陽氣引到胸腔,上火的症狀會逐漸消散。
第二步引火歸元,把火歸於身體下部,這一步可以配合泡腳以及按摩腳底穴位。
與此同時,上熱下寒還可以在平時的飲食上進行調理,食物對於調理身體也是有很好功效。
總而言之: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愉悅的心情等都是調理上熱下寒的要點。
你可能會問,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現象嗎?
一旦上熱下寒,男性很可能會夜尿多,是腎陽虛的表現,氣化功能不行;女性則宮寒,來月經的時候,經色紫暗夾血塊、痛經,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覺,冬天被子裏睡覺的時候腳還是冷的。
為什麽現代人“上熱下寒”現象較多?
缺乏運動;反季節寒涼的蔬菜水果吃得太多;經常生氣、思慮過度也會造成上熱下寒的體質;天生腎陽不足;上熱下寒最主要體現在這個寒,女人一生要經曆的:經、帶、胎、產,全部是在身體中下部。從青春期到絕經期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每月都得跟月經打交道,經期的各種不注意;還有生育後的女人,調理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最容易造成的就是下元的虧虛。
從中醫角度來總結就是:“胃氣不降,脾氣不升,腎氣不藏”。本質是脾腎陽虛,陽浮於上,不能溫煦下身。人體最好的狀態就是陽氣在下部,陰在上部,因為陰是液體,液體是從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陽氣是火,火自下而上溫全身。但上熱下寒的你顛倒過來了,成了陽在上,陰在下。
該怎麽緩解這種現象呢?
直接補陽的話,但是上熱很容易顯出來。用清熱是浪費能源的,因為你清掉了上麵的火,下麵隻會更虛。使用寒涼物質清火(寒性的物質會傷害脾胃),會進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把上麵的陽氣拉回來,即引火歸元。
艾灸補腎火能引火歸元。補腎火就類似於增加下部的陽氣質量,以增強其與上部陽氣抗衡的力量。腎陽充沛的情況下還可形成自身的引力優勢,使上部的陽自動下沉、內蘊,為己所用,而成上陰下陽的泰卦,這就是引火歸元。“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如果湧泉穴溫暖,人體至陰部位得陽而充,陽氣充足則引力增大,上部的陽被引就下而歸源。所以艾灸湧泉常能讓人產生滿口甘津,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灸湧泉前可先灸中脘,關元,氣海,讓氣往下走,再灸足三裏、三陰交補脾經,將下麵的陽氣補足。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勞累、緊張、壓力大時,我們不會上火生病,等閑下來的時候反而容易上火、感冒。其實上火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性反應,是對前段時間身體透支的調節,讓身體恢複的重要過程。發汗的話最好是慢跑或快走45分鍾左右,運動到腿腳熱乎乎的,全身微微出汗就達到目的了。如果大便不利,可以灸下天樞、大腸俞、脾俞以通便。溫下焦除了艾灸外,可以睡前艾草煮水泡腳,泡到微微發汗為止。
健康管理:
上熱下寒與心腎不交,心火上炎,腎水下移,心火不溫煦下元,腎水不滋潤上焦有關係。熱症要分是頭火、肺熱、胃火、腸燥、腎熱;寒症要分是肺寒、胃寒、腎寒等,不同的藥物或食物療效不同。
1,普通食療:枸杞子雞湯湯;花旗參麥冬茶;多吃含鐵、蛋白質的食物,如木耳、大棗、烏雞等;平日護腎要多吃韭菜、海參、人參、烏雞等;辛辣和海鮮應該少吃;涼性食物少吃,或搭配溫性平性食物;
2,營養素的選擇與搭配:薑黃素、VB、鈣鎂、葡萄籽為主;
3,運動方式:慢走、自行車、跳繩、拉伸運動等;
4,泡腳、熱水澡;
5,按摩:每天睡前自我按摩後腰,正對肚臍向雙側,各讓出一寸位置(腎俞穴);肚臍向下用手量出四指的(關元穴);肚臍下量出二指的(氣海穴);腳踝部向上量出四指三(陰交穴),各逆時針按摩二十分鍾;用中指緊按住穴位、動作柔和、穴位需要感覺有滲透力、逆時針按摩二十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