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商品社會,人們往往用價格來衡量一個東西的價值。因為人們在使用或應用這個東西之前,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感覺來判斷價值的。同樣一個東西,有的人覺得價格還行,有的人就覺得價格太高,而實際價值,隻有在使用或應用之後才知道。另一方麵,很多人覺得貴,就是不便宜。但今天在這裏,我想說:“貴”與“不便宜”是兩碼事!這既是一個心態問題,也是一個價值觀問題。
比如一杯水,定價1美元。你說貴,是因為你覺得喝一杯自來水都是免費的,或者不要一分錢;如果說不便宜,是因為這杯水是3重過濾的礦泉水,含有微量元素,經過FDA質量認證的品牌水。這裏麵是高科技、高品質和高營養的體現。
比如零下30度的大冰原,一輛運鈔車出了事故,四周荒無人煙,救援人員24小時後才能趕到。這時候,沒有燈,沒有電,沒有汽油,沒有食物。唯一有的,就是5000萬美金的紙幣在運鈔車裏麵。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燒掉5000萬美金的紙幣取暖,等待救援。你說貴,是因為你在溫暖的家裏,不值得燒錢;你說不便宜,是因為你的生命價值,遠遠高於這5000萬美金!
比如在加拿大醫院手術之後的康複治療和跟蹤服務,是需要另外請護工或護理人員的,醫療保險隻是付款方式。你說貴,因為你覺得所有人為你服務都是應該的,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當然,教會的祈禱是一種傳福音,這是免費的);你說不便宜,因為人的勞動價值是要通過據具體的服務和回報來體現的,而這種體現,才能引起你對別人勞動的尊重。
所以說,“貴”與“不便宜”真的不是一回事。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對待一個事物的價值判斷時,更應該關注它對我們自己和家人帶來的收益和社會效益,更有對人或人性的一份尊重與敬仰。
這世上,除了生命和健康,還有什麽屬於自己?
後麵還有一句話:醫療保險隻是付款方式。你掉了。
我怎麽沒聽說過? 出院後的康複有CCAC跟蹤, 病人家不用掏錢的.
如果CCAC每天或每周給的時間不夠家人要求的,家人再請是自己掏錢的.
樓主說的對, 貴和便宜本身就是跟付錢的人心態和觀念有關, 我倒認為 cheap 和 inexpensive 卻是絕對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