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國地方”這個詞語,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延喜式最先采用。當時日本全國的驛站按照地區分類,分為近國、中國和遠國。這種分類,在大約從10世紀開始普遍使用。有點類似加拿大東部地區的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
日本“中國地方”(假名:ちゅうごくちほう,羅馬字:Chūgoku chihō ),漢語亦稱為中國地區,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地區,包含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麵積為31,917.37平方公裏、人口約771.8萬人。
日本戰敗後,為與國家中國(前期是中華民國,後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區別,有時也稱為山陽山陰地區。 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三備)、安藝國、周防和長門,山陰道包括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中國地方於日本曆史的中古時期,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文化及藝術風氣發展最盛的地區。
二戰後日本的“中國占領區”,與日本的“中國地方”,完全不是一個地方。二戰後日本的“中國地方”是屬於英國占領區。
有些文獻說:二戰後日本的“中國占領區”,就是日本的四國地區(位於中國地區以南)。而實際上,除了日本的四國地區,還包括日本的近畿地區和關東地區的一小部分。
不過,當時中國政府是國民黨政府。準備踏上日本國土接受“統治”日本國土的是國民黨軍隊,即原來的榮譽二師整編為六十七師,以精通日語的儒將戴堅為師長。但就在整裝待發之際,六十七師卻突然被臨時投入到內戰戰場,繼而遭中國共產黨軍隊殲滅。於是,駐日一事便不了了之,再無下文。
那麽,真的是因為六十七師被殲滅,導致無兵可派,從而放棄了對日的占領嗎?答案是否定的,導致這一最終結果的原因錯綜複雜,遠非這麽簡單。六十七師被殲隻是一個表麵原因,完全還可以另外派遣一支部隊!因為當時國民黨掌控著一國之政府,即使在戰後初期麵臨著方方麵麵的困難,再抽出一部分兵員另組一支部隊赴日,也並非難事。之所以放棄駐日,背後另有一番隱情。
首先,從中國自身的角度來看,蔣介石政府秉承了其一貫的“安內攘外”政策。終其在大陸統治的整個時期,始終未有改變。其次,再從外部的環境來看,當日本戰敗的時候,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已經下決心單獨占領日本,此時,即使中國有心去主導對日事務,也已不再可能。1945年8月13日,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盟軍最高統帥,全權處理對日占領事務。8月30日--9月6日,46萬美軍以“盟軍”名義陸續進駐並單獨占領了日本。至此,大局已定。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即“文化”的因素。眾所周知,中國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隻有在元代曾經發起過大規模對外侵略戰爭,除此之外,一直安於固土守疆,缺乏開拓意識。這種民族“固疾”也是導致近代以來,中國落後挨打的一個重要原因。抗戰結束後不久,蔣介石在廣播演說中既已宣告“吾人應以寬大為懷,勿以戰勝者自居”。也就是說,讓日本人自己去決定日本的未來,中國國民黨政府無意去進行幹預。隻是在美國的再三要求下,蔣介石不得不象征性地派出一個師準備參與其中,實際上僅僅是出於給美國人一個麵子而已。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