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高壓鍋 VS 砂鍋
高壓鍋與砂鍋,各有好壞,各有各的道理。我們先來看看大家的評論。
1,高壓鍋煲湯的最大好處是快捷方便,很適合上班族;砂鍋(或陶瓷鍋)煲湯雖然花時間,但味道好,適合家庭主婦;
2,高壓鍋密封好,溫度不易調控,營養素會流失或破壞;砂鍋(或陶瓷鍋)是敞開蓋子(或者有氣孔)的,不會高於100度,可以保留更多營養素;
3,如果以同一食材烹飪熟為標準:使用高壓鍋可以減少烹飪時間,這時候高壓鍋對營養素的保留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如果以相同加熱時間為標準:如果高壓鍋和砂鍋(或陶瓷鍋)的煮相同時間下,肯定使用高壓鍋營養素流失更嚴重一些;
5,用砂鍋(或陶瓷鍋)經過幾個小時不斷地小火熬製,把食材裏麵的營養素全部都溶進湯裏了;高壓鍋經過高溫高壓,味道和營養都損失了,是以時間來犧牲質量;
6,用高壓鍋熬製,隻會破壞不耐高溫的某些營養素(比如維生素等),可以留住大部分營養素;用砂鍋(或陶瓷鍋)熬製時間太長,損失營養素更多,反複加熱的同時,耐熱性不強的維生素B1和礦物質鈣、磷等也流失了,還可能有化學反應,甚至會熬出有害物質;
7,與什麽鍋無關,隻要是高溫,就會使蔬菜的營養素流失,而肉類的營養素基本上不會流失;
8,砂鍋(或陶瓷鍋)裏麵會有一些微量元素,可能融進湯裏麵,味道更加鮮美;而高壓鍋的金屬成分複雜,說不定會有重金屬汙染;
9,因蛋白質受熱會凝固,所以,如果加熱過快,易導致食物蛋白質過快凝固,造成營養物質不能滲透到湯中;砂鍋熬湯,文火慢煮,效果更好;
10,高壓鍋是一種快餐文化,根本沒時間品味湯,隻是感覺味道不好;砂鍋(或陶瓷鍋)也是一種文化,是來自從小母親或祖母的飲食記憶與回憶,什麽時候喝,都會想起童年的美好,所以味道好;
11,用高壓鍋,就是搶時間,根本不會調味,佐料也不全,當然味道差;用砂鍋(或陶瓷鍋)一般是心細的主婦,有祖傳秘方,佐料也全,不好喝才怪;
12,選擇什麽鍋,隻是個人習慣或愛好,也可能與心情有關;凡事有利就有弊。要不然,沙鍋不是絕了?誰不用高壓鍋?
13,湯中的營養素,因不同食材差別很大;蔬菜類的營養素容易分解出來,高壓鍋不會破壞原料中的營養;而魚、肉、內髒等食材中嘌呤含量高,嘌呤都溶在了湯中。特別是長時間熬製的“老火靚湯”,嘌呤含量更高。如果長期大量喝這樣的湯,容易導致高尿酸,甚至痛風;
14,高壓鍋在加工食品時,溫度可達120℃以上,食物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煙酸由於不耐高溫會損失掉50%以上;維生素C非常嬌貴,基本所有的烹調方法都會造成它的損失;維生素C一般隻在蔬菜和水果中才比較多,而我們幾乎不需要用高壓鍋烹調水果和蔬菜;而食物中的蛋白、脂肪及澱粉的損失則是極少的。因此,用高壓鍋加工肉類食品,如雞、鴨、魚等,營養素的損失不會太大;若能用急火、熱水加工,損失則會更小;
15,用高壓鍋燉肉基本不會造成蛋白質減少,同時能保護脂肪不被氧化,同時,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的保存率也更高。這主要是由於高壓鍋烹調形成了一個類似真空的環境,減少了肉類與氧氣的接觸,這樣就較好地減少了脂肪氧化,更減少了脂肪氧化時一些聚合物等有害物質的產生,對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6,高壓鍋烹調能避免食物接觸過多氧氣,對於保存粗糧中寶貴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類物質是非常有利的。國外研究發現,蒸煮會讓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如綠豌豆常溫下煮90分鍾之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即抵抗氧化的能力)損失44%。然而,用高壓鍋來烹調豆子,在相同軟爛程度下,都能減少抗氧化性的損失。比如綠豌豆高壓煮15分鍾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達到原來的224%;
17,高壓鍋烹調,有利於保護維生素。研究發現,用高壓鍋烹調粗糧雜豆等,雖然溫度從100℃升高到110--120℃,增加了高溫的損失,但烹調時間從60分鍾縮短到30分鍾,又減少了損失。兩者相抵,並不會增加B族維生素的損失;
18,高壓鍋烹調有利消化。研究發現,用高壓鍋烹調山藥、芡實、蓮子、薏米及紅小豆等比較硬的保健食材時,高壓20分鍾後,這幾種食材的消化速度明顯加快。因此,對於消化不良的人及老人、小孩等腸胃比較虛弱的人來說,用高壓鍋烹調能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所以,不論煮粥還是熬湯,高壓鍋都是健康的好選擇;
19,砂鍋菜肴不宜常吃,因為大家常用的普通砂鍋是以黏土為主,加入長石、石英,經過高溫燒製而成,雖然用其烹製食物具有獨特風味,但如果加熱時間過長,動物性食物原料蛋白質降解,水的化解能力減弱,凝膠液體大量析出,使其韌性增加,食用時口感差,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
20,用砂鍋燉製食物,部分戊酸、戊醛及低脂肪酸還存於食物及湯汁中,在熱反應中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砂鍋大都經塗釉料燒結,其中鉛、砷等有害物質,會因反複加熱解析,長石、石英等無機鹽也會脫溢,如長期食用,會在體內引起慢性中毒;
21,用砂鍋燉製食物,食物的營養素平均損失率較高,尤其是動、植物性原料中的無機鹽鈣、磷、鐵、鋅、碘等,維生素B1、B2平均損失率高達89%左右,維生素C損失率更達100%。所以,食用砂鍋菜時需要另外搭配食用生蔬菜粗糧,來彌補營養素的損失與不足。
附:烹飪方法營養損失
淘?大米中維生素B1損失40~60%,維生素B2、煙酸損失23~25%。?
磨?麵粉中葉酸鹽損失90%,維生素E損失90%,維生素B5損失60%,鉻、錳、鐵、鈷、銅、鋅、鎂等損失2.94%。
煮?麵條中維生素B1損失19.6%,維生素B2損失2.94%,蔬菜中維生素C損失20%。?
炒?蔬菜中維生素總量損失30%~40%,胡蘿卜素損失25%。?
凍?蔬菜中維生素B6損失40%,維生素K1損失12.5%~24.5%。?
燉?豬肉中維生素B1損失60%~65%,維生素B2損失40%。?
煎?雞蛋中維生素B1損失25%,維生素B2損失10%。?
炸?油條麵餅中的維生素B1損失100%,維生素B2、煙酸損失50%。
經過上述總結分析,筆者還是更加傾向於使用高壓鍋,但最好兩者都不用。
鄰家小妹發話了:NND,姐想找一個鍋,竟然還要攻讀博士學位,變成滅絕師太不成?!
(編輯整理)
這不是讀博士的架勢,是撿網上破爛的水平。
這不是讀博士的架勢,是撿網上破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