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才能避免吃到轉基因食品?
可以這樣講:人們基本上已經無法避免,即使你自己種植果蔬。因為美國8種主要作物被批準轉基因食品商業化,而這些作物幾乎介入人們的每一餐。加拿大市場或中國市場不可能獨善其身。雖然學術界對於轉基因食品的危害,還沒有最終定論,但人們還是十分關注的。
中國農業部已經批準種植的轉基因農作物有:甜椒、西紅柿、土豆;主糧作物有玉米、水稻。據說今後可能陸續批準的農作物有小麥、甘薯、花生等。
中國進口的轉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目前隻有花生油不是轉基因的。據悉,麥當勞、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轉基因的。豬、牛、雞飼料是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大豆。
2,轉基因標識是什麽?
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應當醒目,並和產品的包裝、標簽同時設計和印製。難以在原有包裝、標簽上標注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的,可采用在原有包裝、標簽的基礎上附加轉基因生物標識的辦法進行標注,但附加標識應當牢固、持久。
中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製度,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製定、調整和公布。食品產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裝上標明“轉基因標識”。法律賦予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轉基因產品標識應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中國實行轉基因標識製度,凡列入轉基因標識目錄並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食品均需要標識。可不少市麵銷售的轉基因食品卻標識不清,能印多小就印多小,部分甚至沒有任何標識。根據媒體調查,一款食用調和油上,“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的字樣“躲”在營養成分表上方以同樣大小的黑色字體顯示。
3,標識標注方法
(1)轉基因動植物(含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微生物,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含有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產品成份的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農藥、獸藥、肥料和添加劑等產品,直接標注“轉基因××”。
(2)轉基因農產品的直接加工品,標注為“轉基因××加工品(製成品)”或者“加工原料為轉基因××”。
(3)用農業轉基因生物或用含有農業轉基因生物成份的產品加工製成的產品,但最終銷售產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檢測不出轉基因成份的產品,標注為“本產品為轉基因××加工製成,但本產品中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份”或者標注為“本產品加工原料中有轉基因××,但本產品中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份”。
4,歐美或其它地區的轉基因標識
國際上對於轉基因食品采取何種標簽管製方式存在著比較大的分歧。消費者組織、環保組織和部分科學家認為采取加貼標簽的管製方式;而轉基因作物的種植者、生產商以及研發機構則反對加貼特殊標簽,各國政府在實際管製中所采取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根據對不同國家或地區轉基因產品標識管理法規的比較分析,可將轉基因產品標識製度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即自願標識和強製性標識。
(1)自願標識政策
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采用自願標識政策。美國和加拿大製定了轉基因產品自願標識的有關標準以保證標識的延續性和可信度。 2001年2月,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一項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議案,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實施基於實質等同性原則的自願標識管理政策,任何轉基因食品,如果其組成成分、營養價值、用途、過敏性等與傳統對應食品不具有實質等同性,則建議在標簽上標注這種差異。
(2)強製性標識管理政策
除以上4個國家或地區外,其它國家和地區大多采用強製性標識管理政策。1997年,歐盟通過258/97號條例,要求在歐盟範圍內對所有轉基因產品(食品/飼料)進行強製性標識管理,並設立了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的最低含量閾值。匈牙利、波蘭、瑞士等國沿用了歐盟的強製性標識標準。俄羅斯、日本、韓國、南非、捷克共和國和泰國雖然都不同程度主張加貼標簽,但近年來受到消費者組織的壓力,也相繼製定了自己轉基因產品強製性標識政策,要求廠商在自願的基礎上加貼標簽,並設立了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的閾值。
澳大利亞、新西蘭、巴西、歐盟、中國香港、俄羅斯、瑞士、捷克共和國、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要求對所有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管理;中國要求對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目錄的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西紅柿等5大類17種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中國台灣、以色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僅要求對部分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玉米產品進行標識;日本和韓國的標識範圍不但包括轉基因大豆、玉米及其製品,轉基因馬鈴薯也在標識範圍之內。
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玉米是目前應用最廣和種植麵積最大的兩種轉基因作物。相應地,大部分實施標識管理的國家都要求對這兩類轉基因作物的產品進行標識。轉基因棉花雖然種植麵積較大,但因不直接進入人類消化係統,大部分國家都不要求對轉基因棉花進行標識。
5,發達國家如何標識轉基因食品
美國:無標識、有爭議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用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生產的食品早已遍布美國超市,也被消費者廣泛食用。
在美國,超市貨架上的轉基因食品通常並沒有特殊標識。美國聯邦政府監管部門支持在食品包裝上標注“轉基因”標識,但不作強製要求。美國國會參議院今年5月明確駁回了強製標識轉基因食品的要求,消費者也很少留意所購買的是否是轉基因食品。
但今年6月,美國東北部的康涅狄格州成為第一個要求標識轉基因食品的州。該州通過一項設置生效前提的法案,要求給轉基因食品貼上“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標識,否則,違法賣家或分銷商將麵臨每件商品每天多達1000美元的罰款,相關食品可能還會被消費者保護部門禁售。
歐盟:轉基因食品必須明示
和美國相比,歐盟對轉基因作物和食品采取“謹慎批準”態度。歐洲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麵積在全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轉基因食品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也非常有限,且有嚴格的規定。
根據歐盟規定,轉基因食品在包裝上必須有“轉基因”標識,即便是散裝的轉基因食品,也必須在食品旁設置標識信息。
這也就是說,麵粉、食用油等食品,如果原材料直接來源於轉基因作物,必須明示;葡萄酒、卵磷脂等食品,如果含有來源於轉基因作物的原材料,也必須明示。但也有一些食品是不用標識的,例如利用轉基因微生物發酵製取的奶酪,轉基因飼料喂養動物所產的肉、蛋、奶等。
在歐盟國家,凡是使用轉基因原材料的食品不論其比例高低,均需標識。不過,對於加工非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商,如果在加工流程中無意摻雜了進轉基因成分,可以允許不超過0.9%的含量。
日本:三種標識方式
從2001年4月起,日本就通過法規要求標識轉基因食品。必須標識的包括大豆、玉米、馬鈴薯、油菜籽、棉籽、甜菜、木瓜8種農產品的轉基因品種,以及用這些農產品為原料、能檢測出轉基因成分的加工食品,高油酸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玉米為原料加工的食用油等。
相關的食品標識有三種:“轉基因”“非轉基因”和“轉基因不分”。(根據日本的法規,和原有品種成分、營養價值等同的轉基因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如果能夠檢測出轉基因成分,就必須標識為“轉基因”或“轉基因不分”;和原有品種成分、營養價值顯著不同的轉基因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即使檢測不出來轉基因成分,也必須標識。
如果轉基因原料在食品中不是前三位的主要成分、重量也不超過食品總重的5%,則可以不必標識;如果是轉基因成分在加工過程中已去除、分解,使用最新檢測技術也檢測不出來的加工食品,也可以不必標識。
除以上8種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外,其他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都不允許標識“非轉基因”,因為其他農產品並沒有轉基因品種,擅自標識“非轉基因”可能使消費者產生誤解。
6,USDA有機產品認證
USDA有機產品認證
USDA具體標準如下:
1、使用成份不含任何化學合成物質,如化肥,殺蟲劑,抗生素,食品添加劑以及轉基因動植物。
2、使用成份所生長的土壤,至少三年以上沒有使用過化學合成物質。
3、定期檢查生產和銷售記錄
4、保持有機認證產品的嚴格物理隔離
5、檢驗有機產品的生產設施廠房
6、全部是由有機成份的產品可以使用標簽注明“100%有機”或使用USDA徽標
7、使用超過70%有機成份的產品可以稱作“使用有機成份製造”。但不能使用USDA徽標。
7,條形碼與轉基因產品
條形編碼代表什麽呢?這是國際上通用的13位GLN(Global Location Number)編碼,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含義。前7位是廠商識別代碼,代表產品來自哪個國家、地區及企業;8到12位是位置參考代碼,代表產品具體出產地址,最後一位是識別碼,供零售商銷售時使用。
以條形碼6936983800013為例。此條形碼分為4個部分,從左到右分別為:1-3位:共3位,對應該條碼的693,是中國的國家代碼之一。(690--695都是中國的代碼,由國際上分配);4-8位:共5位,對應該條碼的69838,代表著生產廠商代碼,由廠商申請,國家分配;9-12位:共4位,對應該條碼的0001,代表著廠內商品代碼,由廠商自行確定;第13位:共1位,對應該條碼的3,是校驗碼,依據一定的算法,由前麵12位數字計算而得到。
不過,“條形碼以‘8’開頭的是轉基因食品”的說法是假的。中國產品通用的13位國標編碼中,並不包含產品是否是轉基因的信息。專家表示,凡是標注“綠色”、“有機”的都是非轉基因產品,未標注的則需要消費者自己鑒別。
8,PLU碼與轉基因產品
由於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越來越敏感,美國率先在1990年開發出PLU(Price Look Up Code)編碼係統,以區分農產品“轉基因”、“農藥”、“有機”等信息。該編碼係統在其他國家廣泛應用,但中國並未引進。依靠企業自覺標注是否有轉基因,顯然不如引入國際通行編碼具有強製性。
PLU碼(Price Look Up code),指進口農產品上所貼標簽上4位或5位的數字組合。每組四位碼代表一特定品種及產區的組合,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PLU碼標簽,獲得該產品的價格、品種等信息。由四位數字組成的四位數代碼就是普通的水果和蔬菜,如果是五位數的話,特別是前麵有加8或者是9組成的代碼,就表示它不是普通的農產品。
PLU所用的五位碼第一個數字是“8”代表為“轉基因”,當第一個數字是“9”代表為“有機”,例如“84011”代表“轉基因小富士蘋果”(通常有英文GE或GMO),“94011”代表“有機小富士蘋果”。
此外,中國從國外進口的水果標簽,還有一種說法。一般來說,在標簽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國的名稱,中間的英文字母標明水果的名稱,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標識的是出口企業的名稱。在每個標簽的中間一般有4位阿拉伯數字:3字開頭的表示是噴過農藥。4字開頭的表示是轉基因水果;5字開頭的表示是雜交水果。
9,常見名詞相關的英文縮寫
GM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遺傳改良生物
USD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美國農業部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臨界控製點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USP: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美國藥典委員會
NGP:NON-GMO Project,非轉基因工程認證
GMP:Good Manufacture Process,良好操作規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NNFA:National Nutritional Foods Association;美國國家食品營養協會
QAI:Quality Assurance International,由USDA授權認證有機食品的組織,僅次於USDA標準
NSF: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
NSF Certificated Gluten Free,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對符合標準的產品進行無麩質認證,以滿足那些對麩質過敏的人群,這類人群在歐美國家比較普遍,亞洲檢出率比較低。
非轉基因身份保持認證(以下簡稱IP認證業務)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為適應國內企業發展需要,從國外引進的新興的認證項目。
美國農業部有機產品認證
危害分析臨界控製點
香港非轉基因認證
巴西轉基因認證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