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昨天朋友聚會,熱鬧非凡;大家帶來馬年驚喜和祝福,為新一年馬到成功、馬上有錢、馬上快樂,舉杯慶賀。
第一波上午來聚會的,是一幫校友,有做生意的、也有IT行業的。雖然不是同一屆或同班同學,但同在多倫多,也算是緣分了。我準備的午餐是:糯玉米、甜紅薯、雞湯龍口粉絲、培根烤帶子、涼拌海茸、鹵腐竹等,朋友們帶來的是水果和喜慶。
(這是上次做的,這次是大盤)
本來約好10點,但有幾位來晚了,我出門迎接,而家裏爐子上蒸的糯玉米和甜紅薯沒關火。等回家一看,滿屋子一股帶有清香的焦糊味。因為糯玉米和甜紅薯清蒸後流出的汁液,被濃縮後又蒸幹,就是這種味道了。學友們說:這才是正宗的“電烤玉米”和“電烤紅薯”的味道!濃!純!香!絕!
吃是次要的,關鍵是來玩牌。不過,因為學友下午還有其它活動,玩牌在3個小時後就暫時結束,下次繼續。臨走前,有位學友還不忘記帶走一片仙人樹的“種子”,也就是從樹的分支上剪下一個小丫,回家直接移植就可以了。去年至今,已經有5個朋友帶走了“戰利品”。打牌贏了嘛,這個就要帶走。
第二波是下午來的朋友。朋友們到齊後,剛開始準備晚餐,又來了兩位沒有預先通知(或者說是預約)的基督教傳教士。一位是美國出生的台北MM,雖然不是第一次到訪,但還是給我一個驚喜。20來歲,大唐美女風範,很有氣質。老家安徽,按照名字輩份排行,居然是我的長輩!姑奶奶?我可不是《射雕英雄傳》中的楊過。不過,仔細對比一下,兩人還真有點家族共同的臉型,下次做做基因對照檢測,看看是否真有血緣關係。另一位是來自溫哥華的菲律賓MM,嬌小動人,英語不錯,但漢語也不錯,讓在場的朋友十分驚訝。
菲律賓MM的漢語講得好,但相比之下,另一位就更加厲害了。這位就是來參加聚會的多倫多本地出生、有英國血統的美髯公Andrew。我一般準備紅酒,可Andrew這次帶來了啤酒,最讓人眼睛一亮的,是他自己做的烏克蘭美食:perogy和ush-ki。前者就是一種烏克蘭餃子(馬鈴薯和芝士餃子),裏麵包的是土豆泥、洋蔥和芝士(cheese),後麵是一種看上去像韓國水餃或中國餛飩的貓耳朵(ears),裏麵包的是蘑菇和洋蔥。外加油炒洋蔥和dip醬。
7年前,Andrew去台北旅遊,與他現任妻子、台北妹子豔遇而成婚,在台北一呆就是7年,有點被XX精纏住的味道。去年底,夫妻兩人帶著女兒回到多倫多。我上次聚會博客提過他,這帶給他最大的紅利,就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而且他還會法語和烏克蘭語。不過,這次,他帶給朋友們的故事更加離奇:Andrew身邊的朋友,居然有3個是娶了中國女人。看來,中國女人在加拿大很吃香!
下午的佳肴是:粉蒸土豆臘肉、涼拌海茸(第二盤,新鮮的)、辣炒蛤蜊、香幹子炒臘肉。就Andrew一個怕辣。
至於今天的飲料,除了啤酒,應該是茶,因為很多人開車,又是女士,那玫瑰花茶就是最好的了。有“陳好第二”美稱的大連MM這幾天喉嚨上火,馬上遞上一杯蘆薈汁,清涼解痛。緊接著,就是一杯菊花茶,香飄四溢。
新年祝福之後,美食席間,大連MM談論自己的打工經曆和生活上的糾結,福州MM談論生意上的繁忙,而Andrew話題最多,既有他在台北生活時期遇到的稀奇事,以及台北各種小吃,還談論自己在台北學到的太極、猴功和鶴功。最後,Andrew還展示了基本功,我學了幾招,還真管用。不過,這些功夫,主要還是健身的好。
周末生活,其實完全不必做宅男宅女。出去走走、會會朋友,的確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生活信息。
中國新年即將來臨,要計劃一次大聚會了。馬年吉祥、馬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