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來臨,朋友相聚;邊涮邊吃,熱氣騰騰;話語多多,其樂融融。
許多愛吃火鍋的人由於飲食習慣不當容易引發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火鍋好吃爽快,想要既享受到又沒有健康煩惱的話,還要講究正確吃火鍋的順序。 這裏告訴大家一些有關食用火鍋的幾個健康方法。
1、入鍋次序,生熟有別;先涮菜再放肉
貪圖吃得鮮嫩,也要掌握火候,尤其是生肉、生魚往往統統往鍋裏一燙就立馬撈出來吃。此時,那些寄生在肉類中的病菌或寄生卵,通常都未被殺死就直接進入了人 體的消化道,極易引起胃腸道感染等疾病。建議各位火鍋食客要講究生熟有序,先涮蔬菜,再食肉類,多吃煮食。涮品要在滾熱湯中煮熟煮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可能。
3、飲食搭配,冷熱有常
一般來說,從火鍋中撈出的菜肴溫度很高,一不小心就會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而許多人因為怕燙,就會趁勢喝上一大杯冰鎮啤酒或冰凍飲料,但是如此一冷一熱, 很容易造成胃部消化不良,引發腹瀉和便秘。因此建議吃火鍋時不要太心急,涮好的食物要先蘸冷調味品,不要吃太燙的食物。此外也要盡量少食用冰凍飲料,可選擇蔬菜汁、酸奶等,起到刺激胃腸分泌,幫助消化的作用。
4、蔬菜餐點巧搭配
吃火鍋時要點一盤紅薯:肉類食品是酸性食物,而紅薯則是堿性食物,兩者進入胃中就可以酸堿中和,盡量使我們的體內保持酸堿平衡。
鍋中可多放些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冬季人體維生素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但蔬菜不要久煮,否則將失去大部分營養價值及清火的功效。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適量放些豆腐:有的豆腐含有石膏,在火鍋內適當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而且還可以發揮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可加些蓮子:蓮子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素,也是人體調補的良藥。加入的蓮子最好不要抽棄蓮子心,因為蓮子心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放點生薑:生薑調味、抗寒,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薑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
酸奶:吃完火鍋後可喝些發酵型酸奶,酸奶既可以對胃黏膜有一定保護作用,又可促進消化。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