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這個問題,應該不是問題,但很多人卻回答不上來。本人自己也是。
前一段時間,朋友送來一盆茉莉花(jasmine)。花開的時候,最多達12朵,滿屋子芬芳,香氣宜人。
仔細一看,那花瓣的數目卻不一樣:7、8、9,都有。這下讓人犯嘀咕了。
從照片上看,這茉莉花花開之後,兩天內就開始變顏色:開始是淡紫色,然後就是紫紅色;而且很快就凋謝,無論是否變色。
上網查詢結果:
茉莉花,又稱為茉莉,為木樨科素馨屬(Jasminum)常綠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統稱,原產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早已引種,並廣泛地種植。茉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其葉色翠綠,花色潔白,香氣濃鬱,是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在素馨屬中,最著名的一種是雙瓣茉莉(Jasminum sambac),也就是人們平常俗稱的茉莉花。茉莉有著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可以用來飲食。它象征著愛情和友誼。
有花3-12朵,花冠白色,極芳香,有單瓣、雙瓣和多瓣型,大多數品種以雙瓣型為主。
單瓣茉莉:7~11片;
雙瓣茉莉:13~18片,基部呈覆瓦狀聯合排列成兩層,內層4~8片,外層7~10片;
多瓣茉莉:一般16~21片,基部成覆瓦狀聯合排列成3~4層,開放時層次分明。
與茉莉花同科同屬的木犀科素韾屬植物,約有200餘種,主要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那麽 ,為什麽老外總是把茉莉花當作中國的象征?
網絡中有人回答:《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讚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拚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遊記》。也許在他眼裏《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不過,茉莉花凋謝快,變色快。作為愛情和友誼的象征,那就要好好把握,不要錯失;如果是革命,那就得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