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有個周末,在唐人街附近的小巷子裏轉悠。突然看見一草坪上有搬家大甩賣,看樣子是西人,販賣的東西不少。
走近一看,就看中一套銀器,三件套的:盤子、杯子和勺子。應該是喝茶喝咖啡用的。另外,還有一個紫銅的花瓶。雖然都是用塑料薄膜包裹好的,可年代應該比較悠久了,顏色變黑,但花紋還是十分講究的。對方叫價25元。我說我隻要3件銀器,15元!對方又說20,紫銅花瓶白送。好吧!就這樣。
其實,我當時根本不懂銀器。回家仔細清洗了一番,然後上網查閱了銀器底部的英文:
E.P.N.S.(Electroplated Nickel Silver),鎳黃銅鍍銀。
E.P.B.M.(Electroplated Britannia Metal),大不列顛合金鍍銀,銀白色錫銻銅合金鍍銀。
EP on Copper.(Electroplated on Copper),黃銅鍍銀。
B M Mounts Silver,底部和手柄是大不列顛合金鍍銀(Britannia Metal)。
Victorian,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風格的英國皇室茶具。
W.S. Blackington,美國康州梅裏登(Meriden, CT)的銀器廠商,1930年被Elmore Silver Company購買。
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時代,後啟愛德華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峰端。它的時限常被定義為1837年-1901年,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
由於純銀製品的硬度低,成本高,在1837年-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的1840年後,伯明翰和雪菲爾德製造商們開始使用電鍍銀的技術來製造銀餐具。其過程大概就是在銅、鎳或其它合金的表麵鍍上一層純銀。
標準銀器的銀的含量是92.5%。純銀,意味著它與錢幣有著同等標準。由於銀器官方紀年標誌的細小精致,難以仿造,紀年表完整,加上做工精良,美麗華貴,深受歐美各國收藏家的喜愛,英國的銀器被世人公認稱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銀器。
到18世紀中期和19世紀(在維多利亞時代,特別是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的白銀大量流入歐洲),英國的銀器製造業逐漸達到鼎盛時期,形成了以倫敦、伯明翰、雪菲爾德和切斯特為中心的製造天堂。英國的皇室和貴族對銀餐具的使用和收藏極大促進了銀器發展。同時,德國、意大利、法國和美國也對銀器的製造加以重視。但是,他們所生產的銀器的銀的含量往往不及英國的純度高,生產紀年係統不如英國的完整。因此,英國的銀器普遍上被世界上廣大的收藏家們認為“最具收藏價值的銀器”。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的銀器製造業幾乎停止。之後,銀器製造業才慢慢恢複。由於原料價格的上漲和不鏽鋼等餐具的普及,銀器製造業相對淡化。現在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鍍銀或仿古設計的純銀製品。所以,在今天英國的古董收藏市場裏,人們更珍惜 18-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銀器。
由此可以推測:這套“英格蘭銀器三件套”,製造於1837年-1901年期間,應該是鍍銀的高檔收藏品,價值尚未知曉。另外,我在想:這裏麵是否含有大清政府賠款的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