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西方食品對比:食品的加工處理與衛生營養

(2013-01-03 15:01:56) 下一個



中西方食品對比:食品的加工處理與衛生營養

 

 

最近,南京網友曝光:肯德基熱賣品多為速凍食品,包括雞翅、油條等等。質監行業的有關方麵說:符合國家規定和衛生標準。

 

其實,在海外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西方食品,多數都是速凍食品。這也是國情!下麵來對比分析一下中西方食品的加工、處理、衛生、營養(這裏的“西方”,僅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也可以說就是指歐美,或者北美)。

 

1,原生食品。

 

中國人喜歡吃生猛海鮮、野味野菜。在菜市場,市民們往往要看著賣家在現場殺雞、宰羊、剁排骨、去魚鱗、剝蛇皮、剮青蛙等等,而且很多人還要看到那種血淋淋的場麵,有血才是好的,認為這樣的食品才是新鮮的。醃製食品,還要求一定要有血。也有人買了活的雞鴨魚肉,自己在家裏屠宰,好像是家家都有“屠夫”。不殺生的佛教徒畢竟還是少數。

 

在餐館裏,很多國人還要求店家把鮮活的雞鴨魚肉拿出來看看,鑒定、稱重,並做好標記。吃的時候要差不多大小,防止店家用死的雞鴨魚肉“頂替”。而且中國還有吃“醉蝦”、“活鴨掌”的店,老外看到就恐怖。吃生魚片,不隻是日本人的喜歡,中國南方也有這種習慣。

 

西方人多數是信教的,不可以見血;市政府也規定私人不可以私屠濫宰;狗肉是絕對不能公開吃的。至於有些西方人喜歡吃帶血的牛羊肉,那也是部分人的種族習慣。有人說,西方人身上毛多,可能與這個有關。

 

另一方麵,中國人吃蔬菜,大多數都是需要用鍋子爆炒的,生吃蔬菜的不多,除非是涼拌菜(比如香菜)。相比之下,西方人就喜歡生吃蔬菜――所謂的沙拉,而土豆泥就是例外了那是澱粉類,相當於中國的麵條。再一點就是喝水,中國人喜歡喝茶,而自來水是一定要燒開才能喝的。西方人就直接喝水龍頭的水,認為是絕對幹淨衛生的。其實,多倫多的自來水,我每次都還是燒開的,一周後,水壺就有很厚的一層水垢(不溶的礦物質),與中國的自來水差不多,可能隻是微生物含量低一些。

 

2,加工食品。

 

雖然中國人喜歡生猛海鮮、野味野菜,但在過去也隻是有錢人才可以辦得到的。當然,現在有錢的中國人很多了。有些富人還專門開車去鄉下或山裏去吃高價的野生動物,還有警車開道。

 

從世界範圍和曆史發展來看,中國的加工食品最豐富,因為中國是個農業大國,收成基本上靠天,很多食品就要加工,比如醃製、燒烤、油炸、熏幹等等。豆製食品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大貢獻。而進入現代社會的中國,又引進了西方的食品加工工藝,比如快餐食品、罐裝食品、袋裝食品、膨化食品等等。

 

但從總的食品加工,到最後進入胃腸過程來看,都是要經過加熱處理的,比如炒、煎、燒、鹵、煮、蒸、燉、煨、煲等等。肉食,一定是要看見整隻動物(有頭、有尾、有翅膀、有內髒等等),還要看見骨頭才可以,認為吃骨頭可以補鈣,骨頭湯則是上品。火鍋,就是中國對世界的另一個偉大的貢獻了。如果在餐館吃飯,一隻雞隻有一條大腿,卻有兩個頭、兩個屁股,那肯定要找經理扯皮(你覺得是轉基因雞?那也太未來了)。

 

在西方,快餐食品、罐裝食品、袋裝食品、膨化食品相當多。去超市看看,很多海鮮、豆類、豬肉等等,都是罐裝的。這在中國,應該是吃新鮮的才行。相比之下,西方人食品加工的過程比較簡單,除了有些人喜歡吃烤雞、BBQ、培根、火腿、漢堡、三明治之外,蔬菜基本上都是沙拉,而吃肉食,基本上就是從超市購買的冷凍冷藏食品,很多都是沒有骨頭的,沒有魚刺的,沒有血的,洗得幹幹淨淨。在加拿大生活這麽多年,就感覺這裏的豬肉不新鮮,完全沒有豬肉的味道。西方人吃的那個豬肉碎、牛肉碎,都是絞肉機絞的,不知道裏麵有些什麽別的東西。多倫多也很少有賣活魚蝦的西人店。

 

西方人不吃動物內髒,認為膽固醇高,或者病菌多。這個很可能與科普或教育的誤導有關。中國人就是喜歡吃動物內髒,認為是“補”。民間有一個說法:吃什麽,補什麽。心髒不好,吃豬心;腸胃不好,喝豬肚湯;肺病,喝豬肺湯;男人不“男人”,吃牛鞭、馬鞭、鹿鞭。

 

很多西方人不喜歡吃魚,有人說是因為他們不會吐魚刺。為什麽?西方人的身體器官都大一些,舌頭也長。用餐後喜歡舔盤子,舔手指(相比之下,中國人就用筷子,彌補舌頭短的不足――說笑而已)。舌頭長了,自然不會吐魚刺,口腔的空間有限,舌頭打卷了,還不成了“舌頭串”?這個分析並無根據,說笑而已,無須認真。

 

3,食品衛生。

 

中國食品的衛生,一直就是一個大眾話題,比如非典病毒、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啤酒)、塑化劑(白酒)、硫磺(白木耳)等等。但並非所有食品問題,都是中國傳統食品加工工藝導致的。要看到大多數食品問題,都是中國進入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之後出現的。中國傳統食品加工工藝,比如醃製、燒烤、油炸、熏幹等等,一般不會有問題,而有問題的隻是製作這些食品的商家或商人。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皮蛋、鹽蛋、鹹菜、臘魚、臘肉、風幹雞等等,不會因為到了21世紀就出了問題。

 

但中國食品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私屠濫宰,這會導致一些未知的病菌傳染,回顧一下2003年的非典就知道了。還有一些屬於食品檢驗問題,比如寄生蟲病等。中國的食品行業衛生檢測標準,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食品行業衛生檢測標準的。

 

西方的食品的衛生,也不是都好,雖然食品行業衛生檢測標準較高,也不是任何化學試劑都可以檢測的,隻是針對性較強。首先是加工過程產生的病菌,比如絞肉機、切肉機等。其次,西方飼養的豬、牛、雞等等,也是使用的人工飼料,也會有添加劑問題。再有,清洗絞肉機、切肉機、金屬罐頭等各種金屬物體所需的化學試劑,是否可以被後來完全清洗幹淨,是很值得懷疑的。各種一次性的食品包裝,是否有化學試劑的殘留物,也是一個問題。西方為什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疾病?是否與這些化學試劑有關?過去中國很少見的疾病現在也開始多起來了,比如老年癡呆、心血管疾病等等,是否也是因為現代食品工業中的化學試劑導致的?

 

至於現代社會的熟食(主要是肉類),中西方都有,但多數中國人比較喜歡在吃之前用微波爐加熱一下(有人喜歡說“打”)。西方的超市也賣熟食,比如火腿、醃肉、醃魚等,但很多人就買了直接吃,導致一些人生病,主要是微生物含量超標。

 

中國人喜歡喝茶,尤其是自己衝泡,這是比較衛生的。西方人大多是直接從超市購買,或者就是快餐店。這樣的飲料或食品(包括茶、碳酸飲料、咖啡、冰激淩等),都是工廠流水線生產的,裏麵有多少化學試劑,沒人知道。當然,中國現在的超市裏,也有這樣的飲料或食品。

 

4,食品營養。

 

中國人什麽都吃,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當然,也就是說,中國的食品營養還是很豐富的。縱觀世界各地,隻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而在中國,從城市到農村,隻要有路,就有餐館。至於大學的學生餐廳理,蔬菜裏麵發現的“高蛋白食品”,那是意外,或者說是“買一送一”。在海外,西方人限製中餐館的原因,就是一個“油多”、“煙多”。

 

中國食品的一大特點,就是油多,很多食物都要用油炒、油炸、油煎。中國人富裕之後,吃的肉食多了,反而不太重視營養平衡,所以,中國人現在的心血管疾病是第一位的。這就是吃出來的疾病。最近幾年,有關營養平衡的科普講座也多了。

 

相比之下,西方人比較重視營養平衡,這個是從西方人的食物結構可以看出來的。比如:沙拉、橄欖油、麵包。而西方人素食者比較多,每次參加西人的聚餐,都要分清楚“肉食”和“素食”。但是,西方人的第一位疾病,卻是癌症。縱然癌症的發生,有遺傳的因素,但很多都是外因導致的,比如精神壓力、環境汙染、食品汙染、藥物汙染等等。很多人認為西方發達國家,應該不存在環境汙染和食品汙染,這種觀點表麵上也是對的。但實際上,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發展早期,就已經把這種汙染“根植”或“沉積”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土地上了,這是永久無法消除的,雖然目前看上去是藍天白雲。中國現在的發展,隻是走西方發達國家的老路而已。

 

最後談談中藥西藥。按說,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藥物汙染的來源,是藥物的生產環節。西藥的一個作用,是治病,另一個作用,是致病。前者是看得見的,後者是暫時看不見的。所以,西藥就是一種毒藥。我們自己要掌握好,盡量避免多吃。

 

相比之下,中藥,就是一種保健品了,可以說是食物的一種。這種“中藥保健品”相比西方的“藥丸保健品”來講,更傳統、更衛生、更無汙染,中藥本身就是講求的一個平衡,一人一方,因人而異。至於藥丸化的中藥,與西方的“藥丸保健品”差不多。而西方的“藥丸保健品”,也是一種工業化的產品,大家都吃一樣的,談不上平衡,關鍵在於搭配平衡。

 

總的來講,有關食品的衛生、汙染、營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中西方的食品加工處理和衛生營養,各有優點。但筆者自己有幾個基本觀點,供大家參考:

 

1,因人而異,自己對自己的身體是最了解的;別人可以吃的東西,自己不一定可以吃;

 

2,新鮮的蔬菜水果,要比新鮮的肉食好;新鮮的肉食,要比醃製或加工的肉食好;

 

3,肉食中,“腿”越少越好:海鮮和魚,比雞鴨好;雞鴨,比豬牛羊好(蝦的腿很多啊,那是例外);

 

4,盡量多一些食物品種,不要吃單一的食物;盡量多一些顏色花樣,不要單一的顏色品種;

 

5,少吃快餐,少吃燒烤;多喝湯,多喝茶;

 

6,多運動,多用腦;補品和保健品,隻是營養保健的一個方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