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99條(27):能夠“用有”的“擁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2012-08-22 20:17:30)
下一個
能夠“用有”的“擁有”才是真正的富有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人人都想“擁有”,但問題在於人心不足:填飽肚子,又求珍饈;娶了嬌妻,又求二奶;有了房舍,又求別墅;謀得一職,又求升官;得到千金,又求萬銀……寶貴的一生就在追求“擁有”中,苦苦惱惱地度過。擁有多少,有何標準?古語雲:“良田萬頃,日食幾何?華廈千間,夜眠幾尺?”有錢人盡管名下擁有多少高樓、土地、黃金、股票,但日夜畏懼,睡不安穩,比起一個普通人,知足常樂,健康快樂,助人為樂,你說誰擁有的多呢?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什麽差別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什麽不同呢?河水要流動,才能涓涓不絕;空氣要流動,才能生意盎然。人們之財物既然取之於大眾,必也用之於大眾,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愛迪生將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於為眾生謀福;鬆下幸之助將企業所有盈餘用於教育文化上,讓社會蒙利;還有諾貝爾設立的獎勵基金、比爾·蓋茨的慈善捐助;再看看2008四川大地震,全社會對災民的各種捐獻等等。這都是“用有”,而不是“擁有”。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惦記著財物是“我”的,用的對象就不廣泛,用的心態就不正確,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實,人的一生空空而來,空空而去;人的財物也應空空而得,空空而舍;對於世上的一切,擁有空,用於實,豈不善哉!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謂“擁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謂“空無”,無是無窮,無盡。如能以“用有”的胸懷,來應真理;以“用有”的財富,順應人間,讓因緣有、共同有,來取代私有的狹隘;讓惜福有,感恩有,來消除占有的偏執,所謂“擁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用錢賺錢者,而不服務於社會,不是“用有”;富而加智,還富於民,豈不善矣!再看看“貧窮”和“富有”,這是兩個相互對待的身份名詞。在一般人的認知裏,貧窮的人不是富有的人,富有的人也不是貧窮的人。其實不然,世上貧窮的富者,富有的窮人,比比皆是。有的人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而內心充滿安樂,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嗎?有的人居高樓、坐汽車者,但每天為金錢周轉、為股票漲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那些擁資千萬,家有良田萬頃,但卻慳吝不舍、時時覺得自己不夠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窮者不是真窮,貧富之間不可以從金錢物質上去衡量。世上有的人雖不能日進鬥金,卻樂於社會公益,樂善好施,他不就是一個精神上的大富長者嗎?但也有一些人每天隻想貪圖別人的利益,凡有所得,總想占為己有,這樣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不也是心靈貧乏的窮者嗎?其實,世間上並沒有窮人。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他不就是時間的富者嗎?他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他不就是一個語言的富者嗎?他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他不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嗎?他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嗎?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在談論資本積累與財富積累時,有2種觀點:馬克思主義體係中認可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製是“人性”,即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後者的觀點,無疑道出人性的善良本質的一麵。一個人擁有智能、慈悲、博愛、信仰、歡喜、滿足、慚愧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財富。說到財富,不能隻看一時的財富,要看永生的財富;不要看一人的財富,要看共有的財富;不要看聚斂的財富,要看活用的財富;也不要看有形的財富,而要看內心無形的財富。因此,追求博愛的、溫暖的、自由的、理解的、寧靜的與平和的生活,能夠“用有”的“擁有”,才是一個真正的心靈上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