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魯迅寫過一篇文章《小雜感》,他在文中是這樣來形容某些中國人的想象力的: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飛躍……
再舉一個現代的例子。《讓子彈飛》的開場中,有一段馬拉列車的鏡頭。而這個鏡頭居然就被某些人成功地解讀為“馬列來了”!用現代的口吻來分析,這種想象力就是所謂的“過度解讀”。
這些年來,“解讀”一詞用得很多,尤其在中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評論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的指責中,而且在海外的中文網站的時事政治版麵中,也是屢見不鮮。有些人似乎什麽東西都可以天馬行空地解讀一番,誰都認為自己的解讀獨具創見,卻不知自己已落入了解讀的誤區,即存在“過度解讀”的問題。
所謂“過度解讀”,就是偏離作者原來觀點,或事實本身,或遠離原意的一種“超級想象力”。想象力過度發達不是智慧的表現,相反,感情用事者常常如此。比如,最近中國南海爭端比較多。每當軍方有人出訪或者講話,或者有海軍艦艇活動,一些軍迷或媒體就大發評論,解讀出了南海戰事的目標、內容、步驟、時間表等等,十分吸引眼球。
就網絡而言,這種“過度解讀”,就是所謂的炒作,隻不過是為了增加點擊率而已。“過度解讀”,其實不是表麵的娛樂或炒作問題,而是反映了深層次的社會風氣等問題,是浮躁的社會催生了“過度解讀”。
在婚姻家庭內部,也會存在“過度解讀”的問題。比如,老公出差在外,剛好遇到手機沒電,老婆在家裏打電話,結果是對方“不在服務區”。這時候,老婆就開始“過度解讀”了――遇到舊情人?再比如,老婆有一次給自己媽媽買了點禮物,盡點孝心,但就這一次沒有給婆婆買。這時候,婆婆就給兒子告狀了,開始“過度解讀”了――你的這個媳婦吃裏爬外,就看我們家人好欺負。
筆者覺得,所謂“過度解讀”,實際上就是總想搞點什麽事情出來,讓大家注意一下,自己出點風頭。當然,另一方麵,也就是消遣而已,我們大家也不必“過度解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