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獎金(Bonus)獎金作為一種工資的輔助形式,其作用是對與生產或工作直接相關的超額勞動給予報酬。工廠裏麵實行的獎金製度,是50年代初開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曾在1958年和1966年下半年兩次被取消。現行的獎金製度,則是1978年以後恢複和建立的,當然,具體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等等。那時候,我還是學生階段,父母親拿到獎金,家裏都很高興,畢竟是額外收入,可以買好吃的。
我第一次拿到額外收入,是參加工作後在郊區實習期間,每月30元生活補助,當時的月工資是54元。90年代後,單位開始實行獎金製度。因為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生物醫學類實驗室,要接觸化學危險品,每月有15元補助,但要從自己課題經費中支出。而年終獎則是單位統一發放的,一般在100元至1000元不等,要看單位的當年經濟效益,最多的時候,年終獎有5000元。此外,實驗室也會有100元-1000元的每月獎金,而年終獎則不會很多,幾百元(因為實驗室沒有什麽經濟效益,純基礎研究工作)。實驗室每次考核驗收或複查,也會發放類似的一次性獎金,但很少,100元-200元。
90年代中期,實驗室建立了“實驗儀器開放使用製度”,擴大實驗儀器使用率,但要收費。具體操作儀器的人員,則可以提成(好像是5%-10%)。我當時一直管理離心機等大型儀器,可以得到一些提成。相比擁有經濟實體的實驗室,他們則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年終獎會比我們實驗室高出10-20倍以上。
21世紀開始,科技部開始實施“績效工資製度”,也就是除了基本工資之外,按照自己的職位職稱、課題執行、學生人數、發表論文、學術會議、自主創收等等情況,每年在12月份評比一次,然後就根據這個發績效工資。績效工資範圍在2千至10萬之間,課題負責人可以拿幾萬十幾萬,而普通職工,或剛參加工作的,就隻有幾千,甚至幾百。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拚命找關係、走後門、拿課題。如果一個課題有500萬,自己就可以提成5%,大概是這個樣子,也許不同單位不一樣。
紅包最初出現是中國傳統春節期間,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現代的壓歲錢一般都是幾百至幾千。80年代末期,人們之間請客送禮就比較多了,從結婚到孩子出生,從孩子上學到孩子結婚,都要送紅包;尤其是生日和婚慶,大家都會送紅包。如果凡事都要送紅包,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人情費就要花掉全部工資的一半左右,各個城市水平不一樣。尤其是90年代開始,人們辦事都得找關係、走後門,這個也得送紅包,當然,有時候還要送其它禮物,要看具體辦什麽事情,人情關係如何。最為嚴重和普遍的送紅包現象,是發生在醫院和國家機關,因為人們有求於他們。
小費似乎開始於80年代,也是從港澳台一帶傳過來的。據說給小費是為了給別人服務的獎勵,剛開始就覺得給他人小費,是一種看扁他人的行為。筆者一直就是自己服務自己,一般不去有小費消費的場合,除了參加旅行社的旅遊,給導遊和司機小費之外。國內有小費消費的場合,一般是球館、泳池、按摩中心等三產業,當然,很多人說是“色情場所”。後來在香港、澳門旅行時,因為忙於應付,忘記給別人小費,後來在回味服務生的眼神時,有一種欠他人小費的感覺。在日本生活時期,感覺日本人沒有人專門找你要小費的習慣。後來聽朋友們講,日本是個不收取小費的國家。日本人的服務(比如賓館、出租車等)絕大多數都不錯,服務員說的英語或者日語,也還能馬馬虎虎聽懂一些。
在加拿大,國家機關、學校沒有獎金和紅包,但在其它場所(公司、超市等),獎金、紅包和小費也是十分普遍的;有些政府機關,有時候也會提供一些獎金給市民,用於社區安全、環保等服務;銀行業的獎金和提成,是最高的。華人餐館、超市、商店等,年終都會有紅包或獎金。多倫多唐人街餐館的小費一般是10%,但在多倫多外賣10%也是可以的。如果服務特別好,15%也是可以的。餐館的小費,一般要給老板,大家(廚師、前台、後堂、服務生等)一起分。但據說多倫多有的小餐館老板是不分小費的,服務生拿不到小費。多倫多當地的賓館,一般是5元以下;多倫多當地的酒館,也要給小費,2-5元,看喝酒的人數和多少。多倫多出租車(似乎隻有8-10個公司,另外還有一些私人出租車)按路程打表,起步價為2.5加元,需付車費10%到15%的小費,也是要看服務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