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在老家,公交車的第一次出現大約是1972年左右。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公交車與現在的沒有什麽不同(前麵2輪,後麵4輪),分前門和後門,車門都是右側開關,因為車站在右側,車輛右行;啟動很慢,但刹車還是很快。有一次,我在公路上踢足球,就從公交車前麵跑過去,嚇得司機一身冷汗,緊急刹車!我卻沒有感覺。這件事,現在還印象深刻。
80年代以後,加長的公交車出現了(前麵2輪,中間4輪,後麵4輪),後麵4輪的一段是加長的部分;右側一共3個車門,不包括司機的左側車門。前麵一段中間的連接是類似人體關節的,可以轉彎。但因為不是全密封的,經常有乘客掉東西下去。90年代中期以後,就有空調車出現了。
70年代的公交車票是5分錢一次,後來改為5分錢3站;80年代以後,價格上調的順序是:1角、1角5、3角、5角、1元。在1元的價格時(90年代),開始有一段時間是通票,也就是上車1元,無論乘坐到哪裏。空調車開始就是2元,後來是4元,現在似乎又漲了。當然,21世紀之後,都是使用刷卡付費,節省了時間。現在的付費方式,在中國和日本,大部分城市都是按照乘車距離(車站多少)來計費的。不過,在中國有些城市、有些線路,還是上車後一次性付費,無論乘坐到哪裏。在加拿大則都是一次性付費。
90年代中期,城市出現了大量的中巴車,幾乎都是私營的,上車1元。開始還是比較守規矩的,但後來競爭激烈,拉客現象嚴重(一些中巴為了多拉客,總是在幾個路口轉悠,耽誤乘客時間),甚至超載超速(與公交車搶乘客),隨叫隨停,導致乘客或路人死亡事故不斷(有一次我騎摩托車就被撞倒),再後來就被取締了。
90年代中期以後,城市裏麵還有一種人力三輪車可以進行載客運營,我們稱之為“麻布的士”,因為與公交車和中巴相比,總是顯得比較破舊(頂篷像麻布一樣),但是很方便,也相對安全。價格開始是1元,後來也漲到2元、3元、5元,但總比出租車便宜。與此同時,電動的“麻布的士”也有載客運營的,但比較少(因為油價問題)。不過,摩托車載客運營則是違法的。由於當時下崗職工特多,很多身強體壯的男士既沒有技術,也沒有資金,隻能借錢買摩托車,幹起摩托車載客運營的違法事情了。好處就是提供很便利、很便宜、很快速的服務(1元一次),壞處就是害怕看見警察,經常開快車而導致傷亡事件。生存不容易啊!
城市的無軌電車、有軌電車的乘坐情況是這樣的:第一次乘坐無軌電車(兒子說是辮子車車)是在武漢;第一次乘坐有軌電車是在大連(因為大連曾經被日本人占領,資料顯示第一輛電車開始於1909年9月25日;後來在香港和日本也乘坐過);多倫多的有軌電車叫著“Street Car”,與中國、日本的都不一樣,很笨重,但很穩當,像火車(或地鐵)一樣。
第一次乘坐地鐵是在北京(1988年),後來在國內的香港、上海、廣州等城市,以及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地也都有地鐵。還有一種就是城市輕軌,北京、武漢、香港以及日本、加拿大都有。對於地鐵和輕軌總的印象就是噪音較大、空氣難聞。當然快速、安全是主要優點。日本神戶和大阪的地鐵都安裝了安全門,那時候,北京和上海都沒有這樣的安全門,香港有些地段有安全門。
在付費方麵,最初北京地鐵是臨時購票(一次5角、一次1元、一次2元等),立即進站,等候上車。日本、韓國和香港等地的地鐵則都是磁卡付費的。後來上海和北京也開始使用磁卡付費了,即磁卡刷卡,但都是一次性消費。磁卡是要回收的,乘客不可以私自收藏。相比之下,多倫多現在還是使用買票(紙質)或者買Token(金屬的代幣)來付費,顯得相當落後!
10多年前,在日本乘坐地鐵時,當時的磁卡按照價格分為幾種(好像是1000,2000,5000等),自己根據乘坐次數和車站多少來購買。如果使用到最後還欠費,可以自己在自動售票機上再買補票。使用完的磁卡,可以放進入站口的一個紙盒子裏麵,便於回收利用。但遇到我這樣的“磁卡收藏愛好者”,那就經常一掃而空。現在的收藏數量估計也有幾千了,花花綠綠、五顏六色,有世界各地風景,也有人物和動植物,非常漂亮!
月票,似乎自從有公交車就有了,因為有優惠,適合乘坐多次的人士。國內的月票從紙質到塑料,經過了很長時間;多倫多的月票,現在都是塑料的,但對於多倫多大學(以及其它兩所大學)的學生,要比普通市民更加優惠,對於多倫多大學的職員也有優惠。渥太華的月票,除了上述情況以外,同時給司機或地鐵入口處檢票員看的,還有自己的照片,以防止有人“冒充”。“渥太華的原則”是自己的月票自己使用,不可轉借給他人。我就經常在公交車上被警察檢查照片(尤其在國會山附近),畢竟是首都啊,防止一切可能的恐怖分子!
出租車,總覺得就是高消費。第一次乘坐出租車,是在廣州上大學期間。後來參加工作後經常出差,出租車就是每天的交通工具。一般來講,每次出差1個月,出租車票就有大概300-500元。出差辦事講求效率,不能等公交車和地鐵,有時候還包車去辦事。如果當時國內有汽車租賃業務,也許會節省費用,但如果那樣的話,汽車數量就會大大增加。
湖北早期的出租車起步價是2公裏2元、3元等等,10公裏以後是多少等等;以後經過多次調價,現在起步價是2公裏10元、12元、15元等等,但各個城市不一樣。小城市似乎還是2元、3元,因為小城市的大多數人不可能乘車10公裏以上。有一段時間,出租車行業競爭激烈,為了增加營運時間,車主可以雇用2-3個司機,24小時開車;為了拉客,還專門雇用漂亮姑娘坐在副駕駛的位子,吸引乘客,似乎這樣就可以增加舒適感?
80年代出租車行業開始時,公司不多,車輛也不多,人們過馬路可以不用走過街通道;到了90年代末期,人們過馬路不得不走過街通道或天橋或地道(這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小城市的很多地段是根本沒有過街通道的,在加上很多地段的過街通道要走很長的距離,人們懶得走,所以就會出現行人於車輛搶車道的現象,誰不怕誰就優先。香港和日本一些城市的過街通道,有些是有自動電梯的(並非24小時啟動,而是人工手動或者紅外線自動啟動),還有遮風擋雨的棚子,很欣賞!
湖北的出租車有幾個比較特別的地方(也許中國其它城市也一樣):司機可以隨意吸煙、聽廣播、使用傳呼機、臨時停車購物等等;宰客的方式也有多種,比如繞道行駛(借單行道、道路維修、車禍等理由)、不提供發票(借發票更新、打印機維修、打印紙張用完等理由)、故意弄錯目的地(比如去武大,司機送你去湖大);隻載長途乘客,拒絕短途乘客;黑車也多;出租車公司的電話沒有人接,導致物品丟失無處報案等等。
如果說武漢的出租車公司有50家,多倫多的出租車公司就隻有5家。還是北美這個地方人少、私家車多的緣故。了解多倫多的出租車行情,對於生活在多倫多的人來講,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