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變遷(61): 節假日發放物資

(2012-02-15 15:38:31) 下一個

 

 

發放物資是中國特色的一種共產主義的消費模式。這種共同消費方式,與年終或其它節假日給職工的獎勵不同,是人人有份,大家平均的。似乎與災區發放物資有些類似,現在在很多災區(如水災、雪災、震災等)仍舊有這樣的形式。

 

最早感受發放物資,是父母親所在的工廠裏,夏季分西瓜(一般一次100斤,一個夏季分23次),那是6070年代的事情。真正的節假日發放物資,還是改革開放後。由於大量購買(團體購買)可以有折扣,要比市麵上的物資便宜很多,所以一般的單位都有這樣的做法,無論是工廠,還是機關、學校。

 

70年代後期,每年的春節前夕,以及“五一”、“七一”、“十一”等等,工廠裏可以發放杯子、餐具、折疊椅子,還有洗衣粉、肥皂、牙膏、牙刷之類的生活用品;春節發放的東西,主要是吃的(如豬肉、雞蛋、皮蛋、鹽蛋、食油、香油等等)。到了80年代初期,發放的物資品種就更多了,包括床單、被套、棉絮、風衣、帽子等床上用品和衣物,以及熱水瓶、臉盆、雨鞋等等;一些效益比較好的工廠,甚至還發放冰箱、電扇、收音機等等;而春節發放的食品就更加普遍了,越來越多,除了肉蛋和食油,還包括糖果、餅幹、白糖、水果、花生、瓜子等等春節食品。似乎覺得隻要是生活用品和食品,都可以發放,熱熱鬧鬧過年。

 

參加工作後,所在單位也發放物資。不過,由於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選擇自由,一般都不再發放家用電器和衣物,而是在發放現金的同時,發放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為主的物資,很實在。

 

最早在工作單位發放的,主要就是豬肉和魚,而且很多,尤其是魚的品種有好幾種,都是活的(我在《春節故事》中講過一些)。由於在水產部門工作,“分魚”是一個很常見的“集體活動”。一般來講,由於季節和生產的安排,漁場從國慶節就開始“分魚”,一直到春節前夕,這樣幾乎就是每個月都會有魚吃。首先,工會出一個通知,大家就會相互轉告。待時間差不多了,大家就會開始在籃球場排隊,等待運魚的汽車來。通常是下班時間(5點左右),有時候也會到晚上89點。拿到魚後,就回家分一下,活魚就喂養起來,慢慢吃;死魚就趕緊處理,如果吃不完,就馬上騎車送親戚朋友家裏。魚的品種,一般會有鯉魚、鯽魚、黃顙魚(黃姑魚)、鯰魚、白鰱、大頭魚、甲魚、鮰魚、武昌魚、羅非魚(黑立)、淡水鯧、草魚(鯇魚)、青魚等等。不是每年都是這麽多品種,看漁場的生產情況,每年不同。

 

90年代以後,除了豬肉和魚,還發放生活日用品,比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牙刷之類的。後來還增加了各種水果,一般都是一箱蘋果,一箱梨子。有時候還會有橙子,或者桔子。21世紀後,品種又有變化,增加了花生油、大米、香米、成箱的水果罐頭、成箱的辣醬等等大件的物資。有時候,工會與一些農場聯係,用魚交換其它的農產品(物物交換),比如香菇、黑木耳之類的。

 

在中國,發放物資隻是體現大家一起過年過節的氣氛。不過,現在都會同時發放現金。“三八”,50100元,看單位的效益;“五一”,100元;“五四”,旅遊;端午節,100元;“六一”,兒童點心袋;“七一”,旅遊;“八一”,50100元,看單位的效益;“十一”,100元;中秋節,100元;春節,10002000元,看單位的效益。

 

多倫多大學,就沒有發放現金一說,這個“稅”不好辦。但多倫多大學在聖誕節放假前,研究所會舉辦一個“聖誕午宴”,最後有一個抽獎活動(午宴前,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寫在一張專用的紙條上,放入抽獎箱中)。說是抽獎,其實,一般都是人人有份,相當於中國的“節假日發放物資”了。當主持人念到誰的名字,那個人就自己到“禮品屋”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禮品。但這禮品都是聖誕禮品的包裝,除了“酒類”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得出來外,其它的禮品就不知道是什麽了。不過,後來大家打開看看,品種很多:巧克力、化妝品、餐具、茶具、娃娃、像框、花瓶、工藝品等等。其實,也就是熱鬧一下,歡歡喜喜過一個聖誕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