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衛生間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親戚朋友之間,一般叫著廁所;而在公共場合,一般都叫衛生間。餐館裏麵的衛生間,叫洗手間比較文雅一些;而賓館等公共建築的衛生間,也有叫盥洗室的。
60年代至70年代,城市裏麵基本上沒有家庭自己使用的廁所(各個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大城市可能發展快一些),除非是大幹部家庭;大幹部家庭使用的,叫抽水馬桶,但並非所有的家庭都是象現在的坐式抽水馬桶,有些差別,大概級別不一樣。
在家庭內部使用的就是“ma-tong”或“tan-yu”(前者是古人發明的,是木製的;而後者是現代人發明的,是搪瓷的;而且民間還有多種叫法,比如“ye-hu”、“niao-guan”等等,各地不一樣)。而城市裏麵,基本上就是一個居民單元有一個比較大的公共廁所;因為都是免費的,打掃衛生的也是每天一次,所以衛生狀況不佳;有些地方甚至還分樓上樓下,為了安全,女廁所一般在上麵。每天早上,大人們一定會趕在上班之前,去公共廁所處理“ma-tong”或“tan-yu”,經常還會排隊。
郊區和農村的情況就比較差了。郊區的公共廁所比較小而且簡陋,而農村根本就沒有公共廁所,而是自家後院的獨家使用的廁所,更加簡陋:一個水缸,兩塊木板;而且廁所就位於自家自留地的旁邊,便於使用“農家肥”。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句話,就是從這裏來的。
公共廁所在很多時候,都是令人感到很不方便的“方便之地”,比如炎熱的夏季有蚊子,其它昆蟲也很多;寒冷的冬季下雪結冰,路滑不說,還有風;尤其是晚上還沒有電燈,即使後來有了電燈,也會被人偷走拿回家自己用。這還會導致社會治安以及刑事犯罪問題。
21世紀的現在,很多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仍有公共廁所,郊區以及廣大農村也是,經常出差去農村山區,可以見到。與過去不同的是,原來的男女廁所隻是用油漆寫“男”“女”,而現在有的地方還有漢語拚音標注、有中英文對照、有不同長短頭發的頭像;一些旅遊景點的公共廁所,還會有其它特殊的區別標誌,比如平跟鞋和高跟鞋、西裝和裙子、領帶和化妝包等等,太“性”的就很多了。
在日本生活時,有一次坐長途車旅遊,中途在一個休息站上洗手間(很多地方都有日語和英語雙語)。因為女洗手間人多,“位置”少,居然就有一些女士大大方方直接來到男洗手間使用“位置”,男洗手間有站立的“位置”,就會比女洗手間的“位置”多。這個也算公共認可?
現在國內城市裏麵的公共廁所,大多數都一個樣了,有專人管理、專人打掃、專人收費。門口還有卷紙、麵巾紙、衛生巾、香煙等等多種經營(事實上,廁所裏氨的濃度比其他地方要高,氧的含量相對較低,而煙草在低氧狀況下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連同廁所裏的有毒氣體以及致病細菌等大量被吸入肺中,對人體危害極大。患有冠狀動脈性心髒病或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在廁所內吸煙,可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或氣管炎的急性發作)。
日本和加拿大的公共衛生間,都免費的手紙以及洗手之後擦手的卷紙,很多地方(尤其是大學、銀行、研究單位、政府辦公樓等)還有幹手機(吹風機);很多地方還有坐便器紙墊;而在中國國內的公共廁所裏麵是沒有的。多倫多的公共廁所還有一些其它的特點:有的公共廁所有分開獨立的給一個家庭使用衛生間;很多公共廁所都有給嬰兒更換尿布的折疊式塑料床;有些公共廁所的入口是Z字型或U字型的,沒有門,省時,也衛生。
國內城市裏麵的家庭獨立衛生間,是從80年代開始的,當然,各個城市發展時間不一樣。我們家在80年代初期,還是使用的公共廁所,後來的樓房都是一層樓一間公共廁所,到80年代中期,才有自己家裏的獨立衛生間,有衝水係統。90年代,以後,家庭獨立衛生間就比較普及了;而坐便器的普及則是到了90年代末期。
一般普通家庭,因為房子就是那麽大,衛生間與盥洗室和洗澡間是在同一個房間的,有的還把洗衣間也連在一起,也就是衛生間裏麵有洗臉刷牙的麵盆、洗衣機、淋浴設備以及浴缸等在一個房間。如果是大於100平米的房子,有兩個衛生間的,有可能分開。總之,現在國內外普通家庭的獨立衛生間幾乎沒有什麽兩樣,差別隻是在衛生間的裝飾材料和用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