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為什麽女人更怕蛇

(2011-12-08 18:01:59) 下一個

 

 

1,生物學角度:蛇爬行,速度快,脫皮,皮膚滑,不易抓住,牙齒鋒利,有蛇毒,躲在暗處,攻擊性強。尤其是很多蛇是劇毒,一旦咬人,人們往往難免一死。由於女人心腸一般較軟,很難是蛇的對手。

 

2,成語典故:蛇灰蚓線、蛇毛馬角、蛇盤鬼附、蛇蟠蚓結、蛇雀之報、蛇入鼠出、蛇神牛鬼、蛇食鯨吞、蛇螫斷腕、蛇頭蠍尾、蛇心佛口、蛇行鱗潛、蛇行鼠步、蛇影杯弓、杯弓蛇影、杯蛇鬼車、封豕長蛇、筆底龍蛇、筆走龍蛇、壁間蛇影、撥草尋蛇、草蛇灰線、蟬蛻蛇解、長虺成蛇、長蛇封豕、春蚓秋蛇、打草驚蛇、打蛇打七寸、鬥折蛇行、毒蛇猛獸、膝語蛇行、佛口蛇心、蝮蛇螫手,壯士解腕、駭龍走蛇、虎頭蛇尾、龍頭蛇尾、畫蛇添足、驚蛇入草、鯨吞蛇噬、強龍不壓地頭蛇、龍鬼蛇神、龍屈蛇伸、龍蛇飛動、龍蛇混雜、牛鬼蛇神、人心不足蛇吞象、豕分蛇斷、歲在龍蛇、為蛇畫足、握蛇騎虎、梟蛇鬼怪、虛與委蛇、養虺成蛇、一龍一蛇、走蚓驚蛇等等。看看這些,大多數“蛇”都是貶義詞。

 

3,傳說故事:《白蛇傳》中的白蛇精喜歡許仙,雖然追求愛情是“正義”的行為,但白蛇精也殺人;如果從佛教的角度出發,似乎覺得原作者是反佛教的,“白蛇”與“和尚”的正義是非,還是值得商榷的。

 

4,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是龍文化,與“龍”相反的,就是“蛇”。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人們將蛇稱之為小龍,但還是與龍相差甚遠。

 

5,現代文化:人們把以姿色引誘他人的女人,或外表漂亮但心腸狠毒的女人,稱之為“美女蛇”。可見,這樣的女人,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

 

6,電影電視:幾乎所有與“蛇”相關的神話傳說或故事,都是化裝成女人,或者是女人的化身,引導人們對蛇的憤恨,從而也使女人害怕蛇。

 

7,《聖經》故事:亞當和夏娃開始隻是被上帝教導在伊甸園(Eden)農耕,一切都是手把手教。伊甸園有很多果樹,都可以作為食物,但中間有一顆樹上的果實不能吃;如果吃了,就會死。這時,有一條蛇(Serpent)對夏娃說:上帝的話不一定是真的。鼓勵夏娃吃禁果(《聖經·舊約》原文是希伯來語,很多翻譯版本就將“禁果”翻譯為“蘋果”,估計當時就是蘋果最好吃),結果夏娃吃了,也讓亞當吃,後來二人眼睛就睜開了,看見自己是赤裸的。其實,原來亞當和夏娃也是可以看見的,但看見的隻是世上的事物,並沒有意識到什麽是赤裸。這就是“原罪(sin)”的來源。就是說,蛇引誘女人的始祖夏娃吃了禁果,上帝給她們建立了因果關係。於是乎蛇和女人標上了,女人和蛇相互為仇,女人怕蛇,蛇也怕女人(應該)。並且相互傷害,甚至相互需要。因為女人既然可以被蛇引誘,說明她是具備被引誘的條件的。蛇則生來就是一個教唆犯,它有唆使別人犯罪的欲望,不教唆它就會很難受。或者,它是一個天生的窺淫癖患者,這種癖好使它無法自持地要看到亞當和夏娃幹男女之事。

 

 

(本文與屬蛇的人士沒有任何牽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