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加拿大華人移民故事(係列之二):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1-08-18 09:41:55) 下一個

黃先生和曹女士是我在國內就認識的朋友,武漢人。黃先生在銀行工作,曹女士是一家超市的部門經理,他們有一個女兒,一家人十分和睦。90年代時,銀行的收入相當不錯,黃先生是投資部門的經理,在國內算是比較早地進入了小康生活,三室兩廳,屬於豪宅。我們朋友聚會時,很多時候都是在他們家。2000年,一家3口移民加拿大,投資移民,在多倫多開始了他們的移民生活。

兩人由原來的國營企業職工,一下子變成處於失業的狀況,開始的確有些不太適應,失落感很強,對前途十分彷徨。在與我的郵件聯係中,經常會有一些不開心的想法流露,甚至有回國的打算。第一年,曹女士平時在家做飯洗衣服,沒事的時候就看看電視,女兒在多倫多一所高中念書,黃先生則開始找工作。剛開始的時候,黃先生在當地的一所移民中心參加免費培訓,包括ESL英語班和學習寫簡曆。但這樣學習英語,感覺進步太慢,而且找工作根本沒門。銀行的工作必須要求與顧客交談,英語基礎不好不說,還沒有加拿大的相關畢業證書。尤其令一家人感到不安的是家裏的存款消耗太快,收入隻有來自女兒的幾百元牛奶金。夫妻二人也曾經考慮過返回學校讀書,拿一個證書什麽的,找一個正式的工作,但無奈英語基礎太差,35年根本不可能達到學校要求的水平。

第二年,女兒進入皇後大學(Queen's University)讀書,而且有很高的獎學金,家裏的負擔少了。夫妻二人考慮之後,還是決定留在加拿大。畢竟,讓女兒一個人在加拿大讀書,都不放心。雖然英語學習能力有限,但二人的體力還是可以的,沒有進入中年,還是算年輕人,那就去打“累脖工”,總得找點事情做,不一定要很累,能夠維持生活就可以了。走一步算一步吧,也許以後會有轉機。關鍵是夫妻二人的觀點一致,相互鼓勵支持,為了下一代,甘願付出。

不久,夫妻二人都找到了“累脖工”:黃先生在一家西人包裝廠工作,流水線的那種;曹女士在一家華人食品店工作,計件工資的那種。開始也有些累,完全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久,也就慢慢習慣了。中午,黃先生要帶飯吃,而曹女士則是在食品店吃“公共夥食”。工廠的工人也基本上都是中國移民,二人工資加起來接近4000,算是低收入家庭,但生活已經是大大改善了,靠自己雙手勤勞工作,換來了開心的生活。而且,他們也建立了自己的人際關係網和朋友圈。用加拿大移民的觀點來看,他們的移民應該算是成功了。

聖誕節女兒回家時,看見父母的雙手滿是老繭,大哭一場,堅決要求父母回國,自己一個人呆在加拿大。但女兒完全沒有想到,她父母已經決定定居多倫多,把國內的財產已經全部轉移到加拿大了。經過夫妻二人的開導,女兒也漸漸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內心也十分感激。不久,黃先生和曹女士買了房子和小車。這給女兒也算是帶來了一份驚喜,在女兒心裏,父母就是世上最好的。

兩年之後,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附近一家小超市轉讓,夫妻二人以18萬拿了下來(其中有些貸款)。畢竟,經營一家超市,對於銀行經理和超市經理的家庭組合來講,真的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經過兩年“累脖工”的體能鍛煉,又加上在國內的一點營銷經驗,夫妻二人很快就上路了,把幾年內建立的人際關係網利用了起來。因為是自己雇用自己,可以自己辛苦一點,而且營業時間超長,又不存在外雇,不違反政府規定,營業收入直線上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買了一輛貨車,專門給妻子原來工作過的華人食品店送貨,保障了一定的收入來源。待女兒參加工作的時候,夫妻二人經營的這家小超市,已經基本上收回成本。2009年,加拿大房地產大漲價,他們賣了原來的房子,又賺了一筆。一家人生活得很開心。後來,我還去過他們的超市,的確辦得不錯。我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雖然夫妻二人在國內都是“鐵飯碗”工作,但還有什麽像他們這樣擁有自己獨立的“事業與實業”的生活感到安定和安心的呢?其實,生活就是這樣:隻要對未來充滿信心,機遇總是會有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大西洋海底 回複 悄悄話 有點疑問,女兒都上大學了,父母還不到中年。他們在國內上過大學嗎?英語那麽差?我倒是見過國內的大學教授在多倫多打工的,找不到對口專業工作。
txchild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大概沒做過熬時間的生意吧。這也數機會?這種小超市也就是1人1份人工。90%亞裔的生意都是熬時間的。不會語言,幾呼沒設麽機會的。
饒恕 回複 悄悄話 挺感動。我朋友中就有這樣一對夫妻。來自國內二、三線城市,也是銀行等事業單位的。沒有受過真正“市場經濟”的殘酷“洗禮”,跑到加拿大一下子全懵了。我感動是因為你文中的這對夫妻憑著耐心、勤勞還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而我的朋友卻是另外一種局麵:夫妻二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因為受不了累脖工太苦,換了十幾份工都幹不下來;因為心裏沒底,國內的財產不敢移過來;因為女兒在這裏讀書,又不舍得回國;因為在國內沒有接觸過任何經營,生意也不會做(你的朋友夫妻,至少老婆還在超市做過);英文又沒辦法學上去。。。太難了!現在大概因為家庭氛圍的影響吧,女兒也得了精神疾病!唉!現在他們就天天在家歎氣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