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西問責了,河北可以問責嗎?

(2008-09-14 21:39:28) 下一個
徐文鬆:山西問責了,河北可以問責嗎?zt


民以食為天。食用安全的食品是一個基本的人權問題。根據WHO的解釋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應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或因素,從而導致消費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感染疾病 ,或產生危及消費者及其後代健康的隱患。偏偏咱們的“和諧社會”裏,食品變成了最不安全的東西。三鹿毒奶粉事件迅速擴大,越來越多患有腎結石的嬰兒被發現。


早在今年3月中旬,三鹿公司就接到消費者反映,有嬰兒吃了嬰幼兒奶粉後,表現出腎結石症狀。而據財經網消息,該公司的銷售代表在6月份就明確獲悉奶粉被汙染,也並未采取公開的挽救措施,仍然如常出售。再據三鹿公司的說法,在8月1日就知道原奶中被加入了三聚氰胺。所有這些信息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一再延誤。對此中隱瞞的緣由,三鹿公司拒絕回應。全國人民關注三鹿毒奶粉事件,因為他和全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海外國家隻需要拒絕進口中國這樣的食品就行——但對中國來說,你不買他的奶粉,仍然有可能從麵包,糖果等食品中攝入。隻是拒買是遠遠不夠的。

在記者招待會上,鳳凰衛視記者曾經發問:“我了解的情況跟政府有點出入,因為質檢總局的網站上三月份已經有留言反映三鹿奶粉的情況,而且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在12號也向一家媒體表示過,他是在7月初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到農村調查的,而且調查以後,他也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了,但是他沒有進一步解釋為什麽沒有采取行動。”那麽田文華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的是哪一級的“上級主管部門”?這裏涉及到責任問題,又沒有哪個部門“吃案”的問題。這應該好好追查。

迄今為止無論是三鹿公司還是河北當地政府, 麵對人禍危機,他們所做的不是清查事故,公開相關的信息,徹查當事人,向受害者賠償道歉。而是政府和事故方合起來,掩蓋事實真相,坑害民眾利益。

三鹿奶粉總部所在地河北省政府在衛生部的調查報告尚未出籠的時候,他們已為袒護三鹿奶粉殫精竭慮。三鹿奶粉方麵與河北省當地政府穿了連襠褲是傻子都看出來的道理。雙方是極有瓜葛的利益相關單位。這些利益相關單位早都從內部獲知消費者投訴或者醫院病況,但是為了相關利益鏈,他們當然可以置人命於不顧。

中央政府有穩定的壓力,各部門有自己官員的官帽和實際受賄利益,河北當地政府有稅收以及GDP,甚至自己官員的官帽和實際受賄利益。大批與此相關官員的貪腐,組合在一起成了類似三鹿奶粉這種企業危害民眾利益而不受懲處的保護傘。這種官商結合的結構性腐敗,是導致中國食品不安全的毒瘤之一。以至有毒食品屢禁不絕。人們不希望看到,這種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理,隻限定在對幾位奶農的逮捕處理上。

現在人們終於在山西尾礦潰壩造成數百人死亡的重大責任事故的處理中看到了希望,黨中央終於動了真格,對負有重大責任的領導幹部進行了問責,讓涉及一係列重大責任事故領導責任的山西省長孟學農和副省長張建民辭職了。這很好,我們堅決擁護!

同樣,三鹿毒奶粉這麽重大的食品安全責任,黨中央能不能對河北省的相關幹部也進行問責,包括對河北省長胡春華和主管河北食品安全的幹部進行問責,讓河北省長胡春華和主管河北食品安全的幹部辭職,或者幹脆免去負有領導責任的河北省長胡春華和主管河北食品安全的幹部的職務?

恢複老百姓對政府的信心,請從嚴肅處理三鹿毒奶粉開始,包括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幹部進行問責,包括對河北省長胡春華和主管河北食品安全的幹部進行問責。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