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理工中國留學生殺人案追蹤
“要開學了……”
這是在2009年1月15日,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朱海洋在自己的Q-zone空間寫下的最後一條記錄。
六天後的1月21日晚上,沒有人知道,25歲的朱海洋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到學校研究生生活中心的AuBonPain咖啡廳。而他隨身攜帶的,除了背包,還有一把大號的廚房用刀。
在這裏與朱海洋約會見麵的,是來自北京的22歲女生楊欣,弗吉尼亞理工商學院會計專業的新生。
19點06分,弗理工校警接到報警電話。4分鍾後,當警官Nicole Irvine趕到咖啡廳時,在餐桌邊,楊欣已經倒在血泊之中。此時的朱海洋渾身鮮血,手中正提著被害人楊欣的頭顱。
目擊者稱,當時兩人的談話平靜,並沒有爭吵跡象。然而,朱海洋卻突然揮刀向楊欣刺去。
這一天,僅僅是楊欣來到美國的第14天。在短短兩周的時間裏,兩人間究竟發生了些什麽,所發生的事情又引發了朱海洋內心怎樣的激蕩?記者多方采訪求證,試圖拚湊那14天的經曆,探尋凶案的原因,卻發現了朱海洋多種完全不同甚至衝突對立的性格和形象。
英俊,愛旅行,關心朋友——陽光的朱海洋? 案發後,朱海洋被警方當場收押,並控以一級謀殺罪,關押在蒙哥馬利縣監獄,不得保釋。在美國司法體係中,“一級謀殺 ”為重罪,通常是指那些連環殺手的多重謀殺,或折磨、極端可憎的謀殺。“沒有人知道這個可怕舉動背後的原因。”學校裏一名要求匿名的華人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盡管不那麽熟悉,但在他的印象裏,朱海洋“曾經是一個正常、陽光的人,而且很被他的朋友們接受”。
弗理工電子工程係的中國留學生夏濤也告訴記者,他有朋友認識朱海洋,而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正常的人”、“沒什麽特殊的地方”。並且,他們覺得朱海洋“很關心別人”,甚至連好友的QQ簽名檔變了,他都會主動去詢問。
實際上,他此前25年的人生之路的確並無太多驚奇之處:
朱海洋,寧波人。父母均為大學教師。2001年,他考入上海海洋大學(原上海水產大學)經貿學院,英語成績突出。在這裏讀完本科和碩士後,朱海洋於2008年秋季獲獎學金,進入美國弗理工攻讀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同時擔任農產品行銷課程助教。
而在與異性交往方麵,朱海洋也不像有些人想象的怪異。案發後,有人以朱海洋“親密朋友”的身份在互聯網上發帖,稱由於他相貌英俊,在上海讀碩士期間曾吸引很多女同學。
在2008年3月,朱海洋還在博客中就感情問題寫過一首《念嬌奴 春怨》:
拾起晶粒顆顆,灑下玉珠點點;
愁緒剛下眉頭,舊情又上心頭;
往事不堪回首,長夜漫漫難熬;
但願佳人歡顏,芳心終有所歸。
到美國讀書後,朱海洋饒有興致地記述了他發現的“美國特色”,其中包括到處都是汽車,超市裏肉便宜、綠色蔬菜貴,美國人不睡午覺、喜歡資源浪費等等。
並且,初到美國的朱海洋還覺得,“基督教教人行善,很好;讚美詩和聖歌的旋律很優美”,他甚至有打算“今年聖誕節皈依基督教”。
盡管向人抱怨過功課太重,朱海洋還是像很多出國留學的新生一樣,對這個陌生的國度充滿好奇。他去看弗理工引以為豪的美式足球比賽,參加萬聖節活動,甚至去華盛頓旅行時還見到了來訪的胡錦濤主席。在寒假,朱海洋還去了紐約和波士頓,在哈佛大學、華爾街和時代廣場等地遊玩,直到1月初才返回弗理工。
“壓抑的”學校,“壓抑的”朱海洋? 一名在芝加哥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向弗理工的朋友劉平(化名)打聽朱海洋案,劉平半開玩笑的回答卻嚇了她一跳。他說:“不太清楚,你知道我生活得一向很封閉,不幹壞事已經是心理素質很好了。”
劉平不建議來弗理工讀書,因為這裏“太壓抑”、“心理有問題的不止這個”。他說:“地方小,碰見一些無良老板(研究生導師)真是沒辦法,比如我那個該死的老師。”
劉平還挺認真地告訴朋友,朱海洋案發生後,“老板現在還真是比較怕我,不敢惹我。”
案發後,有人在網絡論壇中稱,朱海洋數學不好,而且第一學期玩得太瘋,學業成績並不好,GPA低於3.0——而根據校方規定,若全學年GPA低於3.0,則有可能被取消獎學金資格甚至休學。
據該校中國留學生夏濤回憶,認識朱海洋的朋友都記得,他曾經多次抱怨作業多、功課壓力大。也有人稱朱海洋炒股賠錢很多。
至於楊欣和感情問題,是將朱海洋推向極端的主要力量,還是壓在他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人們不得而知,眾說紛紜。
關於朱海洋的性格,網絡的聲音也不一而足。大部分認識他的人稱他溫和友善、熱情陽光,但他的房東威爾·森格接受媒體采訪時卻稱他“粗魯好鬥”,因為朱和他的室友冬天不開取暖器,將水管凍壞,以及在地毯中堆放火柴等事,多次與其衝突。朱的公寓管理員也認為他的性格“非常怪異”,因為朱曾經無理指責工作人員偷了他的鞋子。
但房東的說法也遭到朱海洋的支持者們的不屑,有人幹脆說,在美國,80%的房客都會和房東不和,根本不足為奇。
某社交網站“朱海洋”的頁麵還登出了《股票大蝕,最近很煩,都想殺人或自殺》、《在北京,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金錢衡量的》等三篇博客。但隨後,明眼的網民很快指出,該頁麵為假冒朱海洋博客,並懷疑該網站篡改時間及用戶資料來自我炒作。因為根據搜索引擎1月5日緩存的網頁快照,該博客用戶名並非 “Haiyang”,而且性別為女,居住地點是北京海澱,甚至日誌內容也明顯不同。
而打開朱海洋“真的”博客之後,在博客標題“Ocean’s ocean(海洋的海洋)”之下,他的簽名檔為:“Don’t worry,be happy!”背景音樂是M.L.T.R的Complicated Heart(複雜的心)。
他日誌的最近一次更新,是2008年9月17日的一篇《(轉載)困惑我們人生的62個問題的答案》。這是一篇朱海洋轉載的對生活中困惑自問自答的小文章。
其中的第58個問題,現在看起來讓人有些觸目驚心:“我相信人生最大的幸福、最高的目標在於美滿的愛情。但我對它沒有把握,這個時代很多異性靠不住。”
文章給出的答案是:“有愛情的生活是幸福的,為愛情的生活是危險的。”
那14天發生了什麽? 楊欣本科畢業於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並且已取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資格。據ID為“明豔”的網友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的文章,楊欣在接近畢業的那個學期修了 6門課,還打兩份校內工,並曾經在快餐店打工做到經理助理。
楊欣的個人網頁中“好友”欄裏有朱海洋,由此有網友推斷,二人應當在楊欣來美國之前就相識,至少是保持網絡聯係。
但弗理工國際中心主任科姆·貝斯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二人應當是最近才剛剛相識。貝斯克說,楊作為新生,朱海洋曾幫助其熟悉校園情況。
不論如何,朱海洋似乎一度甚得楊欣信任。在學校的文件中,楊欣在“緊急聯係人”一欄,除了母親,填寫的正是朱海洋。甚至,楊欣在剛剛抵達弗理工之後,還在朱海洋的公寓借住了4天。案發後的調查中,警察發現了楊欣開具給朱海洋的40美元支票作為報酬。
於是,互聯網論壇上出現了大量關於二人關係,以及朱海洋行凶動機推測的言論,真假難辨。
最吸引眼球的是,有人以朱海洋朋友身份出現,稱楊欣曾以“非自願”為名勒索朱海洋數萬元而被拒絕。還有人推測,兩人1月21日晚在咖啡廳的會麵,正是就勒索問題談判,而朱海洋在談崩之後“就變態了、就殺人了”。
維護楊欣的人則認為,楊是一個勤奮上進、善良熱情的女孩。這樣連40美元的小賬都要算清,一點小便宜都不肯占的人,實在是沒有道理勒索朱海洋這樣一個“窮光蛋”。還有人說,楊欣在國內有男友,原本計劃3月回國結婚。
據弗吉尼亞當地媒體報道,朱海洋弗理工的匿名朋友告訴記者,朱海洋曾說自己很喜歡楊欣,想成為她的男朋友。但即便如此,朱海洋也並沒有向這位朋友介紹,楊是否同樣對他也有好感。
直至楊欣遇害,也沒有人能具體說明他們之間的恩怨如何糾結,必須以這種方式做一個了斷。而在3月5日庭審之前,警方也拒絕對二人的關係做進一步細節公布。
“取締亞洲人”? 這是兩年之內,弗吉尼亞理工第二次被亞裔學生的暴力案件所震驚。2007年4月16日,韓裔學生趙承熙用170發子彈和33條人命,留下了美國校園暴力史上最為血腥和黑暗的一頁。
該校新聞發言人 Mark Owczarski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2007年的趙承熙事件和今年的朱海洋事件“很顯然是沒有聯係的”,這是一起“孤立的、個人的”案件。
盡管如此,朱海洋案發後,校方承認,曾收到數十封信件、電郵、電話或博客留言,鼓吹襲擊外國人。在網絡上,一名ID為Mr.Drego的網民留言稱:“不用說取締槍支或者取締刀具,解決問題顯而易見的方法是取締亞洲人。”
一名中國留學生對記者表示,類似言論“可以理解”。他說:“要是你是美國人的父母,你兒子女兒也在弗理工,你也會這樣要求……加上經濟本來就不好,大家對於外來的工作者會更仇視一些,容易遷怒。”
弗 理 工 校 長 Charles Steger在案發後給學校師生全體發送電子郵件,稱“弗吉尼亞理工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社區,對全世界的任何種族、民族和文化都是如此”。Steger甚至還特地指出,從該校曆史來看,國際學生冒犯司法係統的比例非常之低;在美國全國司法統計中,亞洲人可能殺人的概率比白人低十倍。
據統計,弗理工共有約2100名國際學生,其中中國學生約500人。
該校一年級的學生Chase Danieo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可能會有很少的人因為這件事覺得亞洲人、中國人是壞人,“但我和大部分身邊的人不會這樣判斷中國人……我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死亡對任何一個群體這樣評判。”Danieo也不否認,這起案件給一些同學帶來了困擾,因為這將他們帶回到2007年的記憶裏,甚至讓他們抓狂。
美國《僑報》記者餘東暉在案發後曾經走訪弗理工校園,他發覺大部分華人學生對這件事諱莫如深,一聽說是記者,就像“躲瘟神”一樣躲開。甚至有中國學生告訴他,“最擔心這件事情炒起來,成為新浪頭條”。
案發之後,弗理工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也曾給全體華人會員發信,要求大家“不要過多對事件好奇而隨意打聽或者散播”。在本報記者同聯誼會主席賴守文聯係時,他婉拒稱,“由於目前是敏感期,不便對事情本身發表評論和意見”。
該校計算機工程博士後龔小謹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並沒有感受到任何反華情緒。龔小謹認為,朱海洋案比2007年的趙承熙案影響力小得多,那時尚且沒有發生任何反韓或反亞事件,這次也想必更加不會。
弗理工新聞發言人Owczarski也聲稱,至今為止,就此事而言,弗吉尼亞理工社區的師生沒有發生針對某個族群的任何過分舉動、仇恨、憤怒或種族主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