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誰說毛澤東算不上詩人?(ZT)

(2008-11-23 16:46:33) 下一個
很同意作者的觀點。本來也想要寫一篇類似的文章的,可是苦於沒有時間,所以一直沒有動筆。今天看到現成的了,搬了來,也省去一樁心事。
————————————————————————————————————————
毛澤東(1893~1976)創作的詩詞數量很少,活了83年,總共約留下了不到100首詩。於是,網上有人議論說:毛澤東一生才寫了七八十首詩詞,能算做詩人嗎?

筆者擬從兩個方麵來討論。

一:

寫詩的人具備什麽資格才能戴上詩人的桂冠呢?答案是:高超的詩詞造詣和豐富的創作數量。造詣大多體現在詩詞的獨特風格和知名度上:造詣高則能標新立異,形成自己的風格,有了自己的風格,才能吸引讀者,從而贏得知名度。這是前者。豐富的創造數量也是詩人的資格之一,因為隻有詩詞才是詩詞造詣的載體,如創作數量過少,讀者就無法歸納出作者的風格。這是後者。其實,在二者之中,詩詞造詣始終是最根本的。因為,詩詞造詣高還意味著對詩詞創作技巧的駕輕就熟,七步成詩,依馬萬言,自然就高產多收。不過,凡事都有例外:

如詩詞創作技巧雖然高,卻因戎馬倥傯沒有時間寫的,像三國時的曹操。

還有詩詞的知名度,也常與作者的詩詞造詣無關,最有趣兒的例子是劉邦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共才三句革命口號,竟然至今馳名。平心而論,這三句口號是很有氣勢,然而卻不是出名的真正原因。其真正原因是:漢高祖劉邦這個名號。

另外,對創作數量達到多少才能算是詩人,也難有肯定的標準。一個很有趣的對比是清代的乾隆和唐代的崔護:乾隆的《禦製詩》多達43000多首,比《全唐詩》還多,盡管如此,還是沒人會心甘情願地稱他為詩人;而唐代的崔護呢,《全唐詩》總共才收了他六首,就算有散失的,又能有多少首呢?可他有一首詩卻很著名: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估計在中國讀完中學的人之中,不知道這首詩的人幾乎沒有。那麽崔護算不算詩人?估計沒人敢說不是。

二:

接著按上麵的討論來比較一下毛澤東詩詞造詣的高低,及其創作數量是否少得不能算做詩人。

1、先淺談一下毛澤東的詩詞造詣

也許有人說,毛澤東的詩是靠他共和國主席的地位出名的,這個看法頗值得商榷。地位高,是他詩詞出名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要說明這個問題,找一位幾乎與他一樣有名的人物做下比較就行了,比如共和國三軍總司令朱德,跟毛澤東並稱為“朱毛”。毛澤東曾讚譽他說,自己是“豬”身上的毛,沒有“豬”哪有毛?由此可見朱德地位之高。雖然朱德留下的詩約有500多首,是毛澤東詩詞數量的五倍,可誰能說得出他一首有名的詩篇?(請注意:筆者對朱德的德行和功績都很敬仰,這裏決不是貶低他,隻是要說明,地位高低不是詩歌出名的決定因素。)朱德曾為詩人柳亞子題過詩:

為柳亞子題詩 (朱德)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八日

莫將勝利歸麟閣,咱就人民子弟兵。
不愛金錢不惜命,願為民主作長城。

不難看出,這首詩雖然表達了崇高的精神境界,但藝術內涵卻太膚淺。毛澤東在1945年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時,也曾送過一首詞給柳亞子,這首詞就是中外馳名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兩詩相較,高下立判。前一首,逼你記都記不住,而另一首則眾口傳誦。“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兩句詩,海內外讀書識字的中國人誰人不曉?

從藝術角度看,這首詩的奪人之處在氣勢。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景中畫麵宏大無比,抒情氣概豪放衝天。似在雲端上看人間,千裏冰,萬裏雪皆在眼前;如在時空中追往事,秦之皇,唐之宗任聽評判。

如果縱向地與曆代詩人詠雪的詩詞做個比較,筆者認為隻有金人完顏亮的《念奴嬌》可立於其側: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
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珍珠索。
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誰念萬裏關山,征夫僵立,縞帶霑旗腳。
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
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其與談兵略。
須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這首詞上片氣勢凶猛豪雄,但宏大不足;下片雖也轉入抒情,但除了誇兵言誌之外,缺乏新意。

再橫向地與同時代詩人詠雪的詩詞做個比較,則無一能望其項背。(筆者讀詩不多,結論或有謬誤。若哪位網友知道更好的詠雪詩詞,請不吝賜教。)

若回顧一下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發表背景,則更讓人從另外的角度來體會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

前麵說到,毛澤東1945年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前後共43天。詩人柳亞子索詩,毛澤東就把這首《沁園春·雪》送給了他,一時傳抄者眾。很快,此時在重慶《新民報.晚刊》副刊《西方夜譚》擔當編輯的著名的劇作家吳祖光先生也設法得到了這首詞的抄件,讀後深為激賞,隨後就在11月14日的副刊上公開發表了,同時還加上了一段編者按:“毛潤之(毛澤東的號)氏能詩詞,似鮮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園春詠雪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 很快,重慶的其它十幾家報刊也都陸續轉載了。

蔣介石看到了,豈能不知毛澤東的用意:就是讓國民黨和重慶的老百姓知道,共產黨人不是土包子,大有文武全才者在。為壓下毛澤東在傳媒中的勢頭兒,他隨即責令國民黨內的文人們以“和詩”的形式於12月4日開始,在國民黨控製的《中央日報》發表了近30首《沁園春》,非把毛澤東的詞比下去不可,另外還在其它報刊上發表了10幾篇文章,攻訐毛澤東有帝王思想。

可笑的是,這些詞的水準都與毛澤東相去甚遠,例如《中央日報》的主筆,化名“東魯詞人”首發和詞,結尾兩句是:

惜誤旁門,終虛正果,勒馬懸崖著意雕。
時未晚,要屠刀放下,成佛今朝。

語近恫嚇,詞句粗陋,反襯出毛澤東詩詞造詣不凡,令蔣介石惱火。

除了蔣介石授意的這些攻擊毛澤東的“和詩”外,當然也有擁護毛澤東的和詩,比較著名的有:

詩人郭沫若的:

說甚帝王,道甚英雄,皮相輕飄。
看古今成敗,片言獄折;恭寬信敏,無器民滔。
豈等沛風,還殊易水,氣度雍容格調高。
開生麵,是堂堂大雅,謝絕妖嬈。

傳聲鸚鵡翻嬌,又款擺揚州閑話腰。
說紅船滿載,王師大捷;黃巾再起,蛾賊群騷。
歎爾能言,不離飛鳥,朽木之材未可雕。
何足道,縱漫天迷霧,無損晴朝。

連毛澤東的戰友,當時遠在山東的陳毅得知,也寫了首和詩:

兩闋新詞,毛唱柳和,誦之意飄。
想豪情蓋世,雄風浩浩;詩懷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論文,文餘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
傾心甚,看回天身手,絕代風騷。

山河齊魯多嬌,看霽雪初明泰岱腰。
正遼東鶴舞,滌瑕蕩垢;江淮斤運,砌玉浮雕。
池凍鋪銀,麥苗露翠,冬盡春來興倍饒。
齊歡喜,待桃紅柳綠,放眼明朝。

毛澤東這首《沁園春·雪》在當時所引起的波瀾由此可見一斑。

敵對雙方的鬥爭是無處不在的,戰場上的拚殺,竟然也可以在詩詞上繼續。傳在重慶談判時,毛澤東還參加過一次文藝界的聚會,當人們談到若重慶談判失敗,共產黨能否戰勝蔣介石的話題時,有人以毛澤東的“毛”字來揶揄毛澤東,毛澤東答道:

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毛”,它是“反手”,是“反手擒來”的“毛”。不像蔣先生的“蔣”,就是個“草頭將軍”而已。

這段兒傳聞,即是詩詞較量之後的浪後餘波。

2、現在再討論毛澤東詩詞創作數量是否少得不能算做詩人

從網上能查到的資料看,毛澤東創作的詩詞數量不超過100首,且其中還頗有些詩詞的可信度不高:

最早看到的是他還在世時發表的39首。第一次是文革中的小紅書 -《毛主席詩詞》,共有34個題目,37首詩。第二次是1976年發表的兩首詞:《水調歌頭 . 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 . 鳥兒問答》,這兩首詩的突然發表當然是為了那時政治氣氛的需要。

毛澤東死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979年,鄧小平上台。由於文革的餘波,當時的文化領域裏禁忌還太多。於是,鄧小平授意人民日報又分別發表了三首毛澤東的詩詞,即《七律·吊羅榮桓同誌》,《賀新郎·讀史》和《賀新郎 ·別友》。不難看出,這是鄧小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辦法:通過這三首詩詞,讓老百姓看到毛澤東政治家的內心裏,也離不開普通的人的感情。尤其是發表了他寫給妻子楊開慧的《賀新郎 ·別友》,更是為了打破了當年文學中寫“愛”的顧慮。毛澤東在首詞裏寫道:

揮手從茲去, 更那堪淒然相向,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翻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
人有病,天知否?

知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淒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思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台風掃環宇。
重比翼,和雲翥。

其中這幾句:

“知誤會前翻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

更真摯地表明了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他和妻子之間也有誤會,也有和解,也有惜別的溫情。果然,這幾首詩詞發表之後,中國的文化領域裏的緊張氣氛一下子緩解了。而打著毛澤東旗號,意欲繼續禁錮文化領域的人也都無話可說了。鄧小平實在是高人哪。截止到這個時刻,正式發表的毛澤東詩詞,共42首。

到1996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詩詞集》,共收入詩詞67首,其中列為“正編”的就是上麵說的42首,而“副編”的又增加了25首。這25首為何入“副編”?其原因尚不得而知。但這個集子應該說是截止到目前最為權威的集子了。

後來,其它出版社出版的還有《毛澤東詩詞百首譯注》等等,都不過是在上麵67首的基礎上,又加了列為“附編”的33首。這些附編的詩歌是否毛澤東所作,就很難說了。

為回答毛澤東創作的詩詞數量少,能不能算詩人這個問題,筆者做了兩個不同的對比。

(1):毛澤東是共和國的開國“皇帝”,就先跟曆代的開國皇帝們比較一下吧。

-秦始皇:0首
-項羽:1首,《垓下歌》
-劉邦:2首,《大風歌》和《鴻鵠歌》
-曹操:26首
-李世民:88首, 收入《全唐詩》
-趙匡胤:1首半,那半首隻有兩句
-朱元璋:約10首

上麵這七位中,顯然,隻有曹操和李世民跟毛澤東有可比性。當然,曹操和李世民的詩歌數量隻是流傳下來的,估計還有散失的,但無論如何二人的詩歌也隻應在100首左右,與毛澤東詩詞的數量相仿。李世民雖書法和詩詞的功夫都不錯,但史學家們都隻談他的武功,而鮮及其詩詞。奇怪的是,曹操一生南征北戰,對他的戰績後人感興趣的不多,倒是其詩詞,往往成為文人墨客的話題。連文革中的樣板兒戲《紅燈記》都引用了他的一句詩做台詞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問題來了:他們二人算詩人嗎?答:即使苛刻地說,李世民算不上詩人,那麽曹操卻總該算得上了,中國文學史裏所謂的“漢魏風骨”,其中的“魏”不就是指以曹操和曹植父子為首的那些文人們嗎?與他們的詩詞創作數量相比,毛澤東完全可以算得上詩人了。

(2)再與唐朝的詩人們比比看:

-詩仙李白:900多首
-詩聖杜甫:1400多首
-詩佛王維:400多首
-詩魔白居易:3000多首
-詩鬼李賀:200多首
-詩哥崔護:6首

很明顯,跟前五位比,毛澤東的詩是少多了;但跟最後一位比,可又多多了。

縱上所論,筆者以為:若說什麽毛澤東是橫絕千古的詩人,那是奉承,但說他不是詩人,又是貶低。其實,他就是一位類似曹操那樣的,在戎馬之暇頗喜吟誦的詩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散淡的人 回複 悄悄話 沒有時間,不要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