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29)
2015 (53)
2016 (45)
《美影美劇》專欄(二)
精英大學
文/胡曼荻
在哪裏讀大學,可能決定著未來的人生。在大學,很多人遇到了未來的伴侶、生意夥伴和一生的閨蜜哥們。大學隻是一個過程,隻是在這個過程的點點滴滴裏,青春的記憶都是難以磨滅的。名牌大學是個標簽,比任何奢侈品都有價值,卻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金錢都買得到的,似乎隻有精英才能上這些知名學府。這個社會對於精英的界定,也似乎已變成了畢業學校的知名商標帖簽。
美國孩子一樣麵臨上知名學府的壓力,電影《招生Admission》展示了名牌大學普林斯頓招生辦的招生辦事員波蒂亞(Portia Nathan)的生活,間接透露了名牌大學招生的林林總總。這部電影並不是經典,甚至算不上上層之作,隻是因是緹娜·費(Tina Fey)做主角演的,才觀此電影,當然,還有對普林斯頓的好奇。緹娜本來隻是供職NBC的一個編劇寫作人, 突然有一天被挖掘有演戲的天賦,居然在美國風生水起,贏得一大批擁躉。
普林斯頓對於美國高中畢業生來說,也是向往的高等學府。一批一批的畢業生去普林斯頓校園參觀,希望能找到什麽秘訣,可以被錄取。波蒂亞在校園裏遇到這群望眼欲穿的拜訪者,給出的忠告是:做你自己,要足夠的優秀。足夠的優秀,通常SAT要近乎滿分,要GPA達到4.0,要做義工和社區服務,要有特長和某方麵的天賦,還要有不同常人的成就,以獲得在讀高中老師們充滿激情的推薦信。
波蒂亞本來生活得很快樂,對招生有一份超乎常人的熱情,在她的眼中,隻有無比優秀的學生,才能進入普林斯頓,硬條件和軟條件,缺一不可。忽然偶然的一次機會,她發現一個學生吉爾米(Jeremiah Balakian),在十一年級以前的學習成績很差,似乎是高中最後一年突然爆發,連SAT都考了滿分。
更離奇的是,吉爾米有可能是她多年前一出生就被送人的兒子。波蒂亞一方麵被吉爾米吸引,看出他的潛質,另一方麵對自己青春時的衝動而做出的傻事後悔,想方設法,將吉爾米招進了普林斯頓。出乎意料的是,吉爾米並不是波蒂亞的兒子,波蒂亞因在招生中的舞弊,而丟失了自己在普林斯頓的鐵飯碗。
經過一番震驚的人生變更,波蒂亞並沒有後悔,她甚至慶幸因自己的一臂之力,讓一個原本沒有機會進普林斯頓的孩子,一躍龍門,從此改變人生。她也開始審視自己發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麽?是每天兢兢業業循規蹈矩為精英做嫁衣的工作,還是平凡的愛和平凡的人生?她選擇了後者,在為普林斯頓一成不變地奉獻了十幾年後,她找到了人生新的定位。
精英大學有時是一種負擔,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多麽優秀,而在於是否活得是自己,是否有活著的意義。隻是可能在和平年代,也許衡量人的尺碼,變得簡單而蠻橫,是否上名牌大學,能否成為精英,是怕輸父母的選擇,讓年輕一代無可逃遁。
2013-12-15@美國費城
注:《美影美劇之人生智慧》係列專欄專稿,刊登於2014年每周三出版的《天津日報》副刊上,本博客也同步更新。報紙版: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4-01/15/content_7026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