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The Reader-Der Vorleser - 朗讀者

(2009-07-24 01:50:00) 下一個

於2009。2

朗讀者-在周遭朋友裏好評如潮的一部電影。一直都沒有舍得看。
周六晚上看完一遍,除了感動更多的是不解。
為小Michael天真爛漫的笑魘,情不自禁的淚水,至真至深的情感而震撼。
不解卻也很多-不明白為什麽Hanna不辭而別。為什麽Hanna始終沒有愛上Michael。
明明深愛,為什麽Michael不給Hanna回信。為什麽20多年後重逢,不能緊緊握住早已滄桑的手。
這種觀後感,讓我立刻想起10多年前看完《心動》的感受。當時不明白為什麽gigi不能喝下沉著戒指的水而選擇離去。多年後,這個疑問漸漸淡化了或者說,我漸漸可以理解了。
如今對這部朗讀者的不解也許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明了吧。
第二天還是忍不住去網上找相關的評論。陽光午後,讀著幾篇精辟的評論,對這部電影,以及原著有了更多地了解。
不想一個周末都沉浸哀傷的心情中,於是去找快樂的片子,希望可以中和一下。
shortcut to happiness. 卻down不下來。
happy go lucky 和the reader對比太大,一時難以接受。
看了一會兒純真年代也終於看不下去。

於是不由自主又開始看the reader.是的,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連續看了兩遍的電影!
煩躁的心情瞬時平靜了下來。讓我吃驚的是,第二遍的觀看中,發現了那麽多被忽略的細節。而看第一遍的感動和震撼卻絲毫沒有變少。

小michael演得真好。尤其喜歡他不經意的絲絲微笑-無比純真,溫柔而朝氣。凱特·溫斯萊特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she deserves it (中文是叫名至如歸麽?)。第一次覺得我們的英國妞和她好像。神情舉手投足,太相似了。
一部很上心的片子。希望生活歲月讓我漸漸的讀懂更多。


順便帖兩片喜歡的影評,和探討。


《朗讀者》——愛情的解讀,生命的朗讀

Kristin 發布於:2009-02-01 16:40

看完《朗讀者》,淚水仍舊不停的從眼角湧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緒起伏已經讓我無暇去思考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思考究竟是什麽……剩下的隻有感動,無法言喻的感動。

真正的愛情是什麽?是男女之間裸露的肉體和瘋狂的性愛嗎?如果這麽想那大概是因為沒有經曆過一段真正刻骨銘心的愛情。當一個女人完全占據你的內心世界,讓你放棄與同學的聚會、變賣心愛的郵票、不顧及周圍人的眼光並對她一次又一次妥協道歉時,她的年齡、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讀者》正是為我們詮釋著這樣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滲入血液跟隨生命流淌、卻不會跟隨生命消失的愛情。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和一個比他大二十一歲的女人之間的愛情,少婦孤身一人,少年初長成人,他們的結合看似刹那間的激情迸發,但從此卻烙入他們心底,轉變為一段不需見麵、不需語言、卻牽伴一生的真愛。

在影片開始的五十分鍾裏,一直用各種直白的鏡頭來展現HannaMichael之間的交往,因為裸露的身體幾乎貫穿了他們的每一次見麵,這不禁讓人疑問導演在設計時是否刻意營造這種效果,多少有點嘩眾取寵之嫌。但看到後麵,我明白了,刻意為之不假,嘩眾取寵似乎就有點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這些鏡頭語言正是他向觀眾提出了我在前麵提到的問題——真正的愛情是什麽?前麵的水乳交融與後麵的天各一方,哪個才更能表現真正的愛情?顯然,令觀眾潸然淚下的是後者。

“保密是西方文學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說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說中都被人們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許是因為固執,也許是因為高尚,他們決定不去揭露。”這是在影片進行到20分鍾時,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講解的內容,這一內容也成為了解構影片後半段的關鍵。在經曆了一個夏天的美妙相處後,Hanna離開了Michael,再一次見到Hanna已經是7年之後的審判法庭,低身聆聽證人指控Hanna曾經的所作所為;踏進集中營,回想Hanna曾經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開麵前的紙筆時,意識到Hanna是“文盲”的事實;曾經讓自己魂牽夢繞的女人,原來竟然是這樣一個“死要麵子,滿手鮮血”的人,到底應該怎麽麵對?Michael的第一反應是用法律——這個在法律專業老師和同學口中“狹隘”的工具來解決該問題,他告訴了自己的老師並試圖以此為Hanna上訴;因此,他來到了監獄前,他想見她,想勸服她,但是當Michael即將來到Hanna麵前的那一刻他選擇了放棄,有些人說那是因為他不願麵對Hanna,但是從前麵 “保密原則”的那段課文能夠看出,導演想表達的是Michael選擇了尊重,還有什麽比尊重更能體現對那個人的愛呢?而第三步,Michael來到了女同學的宿舍並與她做愛,但是麵對著妙齡少女,回想著Hanna的種種行為,令Michael最割舍不下的仍是Hanna曾經的那份溫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淚奪眶而出,MichaelHanna感情的展現在這時才真正迸發。當愛人的麵紗逐層被揭開,露出最原始的麵目時,Michael的意識卻從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難滴落的“男人淚”,在一刻人類最原始的感情戰勝了一切世俗倫理偏見,留下的隻有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很佩服導演這種漸進式的展現方式,並在片中設下重重伏筆,讓觀眾去揣摩其中意味。

在接下來的21年裏,通過一些生活細節和人物之間簡短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Michael不太愛與人交流,幾乎沒有人能明白他的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麽?甚至連女兒也看不懂自己的父親。與妻子離婚,Michael的心靈再一次獲得自由,他要繼續自己的使命,他要為Hanna繼續朗讀,也許隻有在朗讀中他才能夠找到自我,能夠找到自己曾經試圖割舍卻割舍不下的愛人。接到錄音帶的Hanna也終於鼓起勇氣學習單詞,去告別她認為可恥的“文盲”,愛情在此時終於讓被“文盲”的枷鎖套了幾十年、懦弱了幾十年的Hanna有了追尋重生的勇氣,而愛情已經不再是愛情,它升華成了支撐Hanna繼續活下去的信念。

Hanna即將出獄,Michael前來探望的時候,他們再次見麵,21年,無情的歲月已將Hanna變成了兩鬢斑白、體態臃腫的老婦人,看著對麵那個用朗讀聲陪伴自己走過半生,帶領自己衝破內心陰暗的枷鎖,給予自己生存希望的愛人,Hanna突然意識到一切將會結束,當她離開監獄的那一刻,Michael為她的朗讀將會結束,而在她內心深處支撐她繼續下去的信念也將結束,這意味著Hanna的生命也將隨之消逝……

Michael希望知道她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麽?也許他希望這些年他的朗讀可以使一個人的靈魂得到淨化,同時也淨化這段牽掛一生的愛情,也許這正是他執著一生所要追尋的答案。當這段愛情早已穿越了年齡、階層、文化階層的偏見時,穿越不了的確是那可怕的戰爭,Michael唯一介懷的確是戰爭中Hanna的那段經曆。然而,這一切是Hanna的錯嗎?因為文盲她放棄了西門子的升職考試,而成為納粹集中營的看守,在集中營裏,她隻是履行著作為一名看守應盡的職責,而因為戰勝結束,因為納粹失敗,因為那個集中營中還有幸存者,因為Hanna不識字,因為Hanna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因為這場大家都不願意看到戰爭,它們之間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礙的愛情出現了鴻溝,還有什麽比戰爭更為可怕?Mather小姐不會因為Hanna是文盲的事實和Hanna留給她的那點微不足道的錢而原諒她,正如她說的那樣集中營不是療養院,別問我們在那裏學習到了什麽?那裏不是用來學習的。在戰爭中沒有贏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會因為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職責而被人認可,她的後半生都在監牢中度過;Mather小姐不會因為指控了戰犯而成為勝利者,作為戰爭的親曆者她遭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會因為在戰爭後出生而免於不幸,戰爭的餘震將他與愛人分開,讓他去承受這份無法觸及的愛情帶他的煎熬。這份無比堅定的愛情就這樣成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偷罐子的人,他獲得的罐子裏麵的東西沒有任何價值,罐子甚至比裏麵的東西更加珍貴,這個價值應該如何去衡量呢?戰爭帶給人們的傷害和價值又應該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說的,戰爭已經結束,逝者已經遠去,我們更多要做的應該是尋求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也許是閱讀,也許是答案,也是僅僅隻是愛……

 

Ps:對影片最後的結尾,隻是個人觀點,相信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東西,這隻是初看時的一些感受,我還打算再多看幾次這部電影,也許還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其實每年都很喜歡年初的這段時光,因為總會有很多申奧的好片出爐,而今年,《The Reader》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最深。

 

ZT : 《Der Vorleser》(朗讀者)


《Der Vorleser》(朗讀者)大概是我近年來讀過的惟一一本德國小說。兩個星期前在報紙上看到說這本小說早在2005年已有中文譯本,於是就到季風去找,未果。那裏的小姑娘一聽書名就樂了,說:“今天怎麽這麽多人問《朗讀者》。”原因眾所周知。上個周末,看完同名電影後踱到小區的芥子書店,那裏居然有一本庫存的《朗讀者》還在,雖是精裝本卻已顯陳舊,最後一頁還附了張CD,裏麵是童自榮朗讀的其中幾個章節。因為對故事情節已經有所了解,所以對這種互文式的,和小說內容彼此印證的宣傳方式頗有好感,後來的幾天裏那個熟悉的“佐羅”一直在我車裏用華麗的音調講述著漢娜和米夏的故事。
     讀完小說首先發現電影與小說驚人的吻合,除了電影中交叉的敘述視角外,主要情節的大部分細節和對話幾乎一模一樣,看得出導演對小說的尊重程度簡直有些膜拜的意思。另外,毫無疑問,凱特溫絲萊特恐怕是眾多美女演員中最合適的人選。她有肌肉,符合我想像中的德國女人,吃苦耐勞、堅定生活的同時充滿情欲;她的眼睛有感性但透著一股倔強的味道,不容置疑,相當符合人物漢娜的個性。小說的電影版權最初賣給米高梅,本來由安東尼明格拉出任導演,不幸未拍完導演就往生了。和同樣反映戰爭的《英國病人》所彌漫的昏黃色調不同,這部電影始終以灰色調示人,除了他們熱戀期間一同出遊所表現的德國鄉村以外。電影雖然沒有小說一樣充滿了思辨的調子,但在談到如何審視第三帝國犯罪的時候,一幫身為法律專業學生和老師辯論的畫麵反複出現,寓意昭然。乍一看,還真有點德國電影的味道。隻是,對於漢娜的死電影和小說有了細微的分歧。
    小說中朗讀的行為最終給文盲漢娜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世界的窗戶,也間接導致了她的自殺。自從她學會讀寫之後,她馬上就開始閱讀有關集中營和納粹審判的相關書籍,閱讀讓她意識到即使出獄這個世界也不會再給她“講清楚”的機會,即使是麵對米夏。所以,她什麽也沒有收拾,甚至在出獄前一天還在電話裏和米夏開玩笑。小說中幾年前她就放棄了自己,不注意形象,發胖甚至有了體臭也無所顧忌,最後隻不過是在監獄裏完成自己最後的義務結束生命罷了。小說中,朗讀這一行為承擔了諸多的功能,是情感的交流,是認識自己的途徑,是米夏懺悔的方式,也是法庭宣判的方式,更是漢娜的悲劇所在。然而,電影中與米夏在監獄中的重逢似乎成了她自殺的導火索。米夏問:“你對以前的事情怎麽想?”漢娜以為“以前”指的是他們之間的過去,米夏立刻糾正她,直截了當地問出了積鬱多年的問題,也就是有關納粹犯罪的疑問。漢娜一時語焉,隨後她的眼神失去了光芒,以至最後踩在自己瘋狂閱讀的書籍上上吊自殺。電影中,米夏的朗讀給了她希望,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撐,於是當發現小家夥米夏其實也不過是所有審判席上的一張嘴之後,她放棄了生命。兩種解釋我更傾向小說的視角,當然好萊塢的詮釋雖然略顯簡單格式,但恐怕也無可厚非,畢竟情感的存在與否對於一個坐牢18年的女人來說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值得生死抉擇的理由。
     忘記是誰說過,文學不是展現世界的同時給我們指出答案的,而是向世界、向我們提出問題的,小說《朗讀者》無疑就是這樣的小說。我不知道是否德國小說本身就有這種思辨的傳統,總之這部小說中除了第一人稱的我(米夏)不斷自問和發問外,漢娜、米夏的父親、教授、同學、甚至監獄的女獄長,無一例外都處在找尋答案的路途中,印象最深的該是漢娜在法庭上的那一句:“要是您的話,您咋辦?”的發問,簡直就是給所有閱讀者的提問。除對話以外,作者本哈德借用米夏大段的內省獨白把自己內心的困惑和疑問表露無遺。隻可惜一遇到這些振聾發聵的話語,翻譯就顯得力不從心,閱讀起來有些費解,懂德語的精英可以看看原著如何。
    最後,必須承認這麽快投入《朗讀者》的懷抱,還源於我同時看的另一部小說《少年巴比倫》。昨天的早報上說後者的作者路內居然入選今年的華人媒體文學最佳新人提名。不知道是自己老了,還是怎樣,我現在對於那些聰明的、有些調侃、痞氣、再帶些誇張的小說真的沒耐心看下去。《少年巴比倫》極力呈現的是一個類似《陽光燦爛的日子》一般的圖景,可是痞得不如王朔自然,聰明得又不如王小波智慧,於是就剩下點超現實的想像和調侃的文字鋪墊,仿佛騰雲駕霧一般,我看了快一個月也沒看完。因此,冷峻收斂的《朗讀者》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救贖。不過,寫完這個我還是要把《巴比倫》看完,我要弄清楚專家媒體喜歡的原由,也許我錯了也說不定。
 
我和LZ的繼續探討。
 
 

毫無疑問,凱特溫絲萊特恐怕是眾多美女演員中最合適的人選。她有肌肉,符合我想像中的德國女人,吃苦耐勞、堅定生活的同時充滿情欲;她的眼睛有感性但透著一股倔強的味道,不容置疑,相當符合人物漢娜的個性。

me :讚同。隻是凱特在劇中沒有肌肉,,,線條很柔和 。她在該劇中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和我們公司的英國妞無比相似。我第一次覺得她們兩個這麽象。我覺得凱特還是很英國。可能我認識德國人不多

 

所以,她什麽也沒有收拾,甚至在出獄前一天還在電話裏和米夏開玩笑。小說中幾年前她就放棄了自己,不注意形象,發胖甚至有了體臭也無所顧忌,最後隻不過是在監獄裏完成自己最後的義務結束生命罷了

電影中在米夏第一次去探監的時候就被告知,漢娜之前一直很努力但近幾年前她就放棄了自己。所以也和原著是一樣的。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bath貫穿全劇始終。看了這段評論有點明白了。Bath與否映射一種對生活態度。

電影中,米夏的朗讀給了她希望,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撐,於是當發現小家夥米夏其實也不過是所有審判席上的一張嘴之後,她放棄了生命。

我還是很難接受漢娜的自殺是因為“米夏其實也不過是所有審判席上的一張嘴”。一個傾盡一生為伊朗讀得人,怎麽能單單是審判席上的一張嘴而導致她放棄生命了呢。。。

我也應該去讀原著了,不會德語,去找個德語native給我讀: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西瓜子 回複 悄悄話 讀了你的影評,有空會在你的影評後麵留言,說說我的一點感受

have a good week~` (走之前告訴我一聲,我想知道你在哪裏落腳,也想介紹一位很好的朋友給你,這樣你去了就不會寂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