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明節憶姥姥

(2005-04-07 22:11:05) 下一個

我的姥姥是個平凡而又堅強的老人,我是她一手帶大的,姥姥離開我已經十八年了,每年的今天,每年她的祭日,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跟姥姥說點什麽,告訴她我現在怎麽樣,讓她知道,我是那麽愛她,那麽想念她。

 

姥姥是地道的農民,不識字,但心裏明白天下事,家景不富裕,但日子是肯定過的去。很年輕時,就開始守寡,生養了三個孩子,我的兩個舅舅,還有老幺的我媽。姥姥沒有文化,但培養了清華大學畢業的我的大舅,自此大舅就擔當起長兄為父的家庭責任,把年齡相隔13歲的我媽也帶出了農村,讀書,工作。姥姥一輩子最得意的就是我大舅,不過姥姥畢竟是農民意識,和我的善良的大舅媽永遠是水火不相容,自然也就一直和她心疼的女兒,也就是我媽,過了一輩子。其實姥姥有一大堆的孫子孫女,但是姥姥一輩子最衷愛的孫兒輩裏的,就是我!更準確的說,姥姥在她68歲那年,我出生,從我出生的第一個瞬間,姥姥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我一步。

 

由於父母都是雙職工,而且那個時候他倆還要每天跑通勤,一早就座小火車上班去,很晚才回家,所以所有的家庭重擔,照看我和妹妹,都落在已經年邁的姥姥一個人身上。每月父母僅有的那點工資,姥姥總是能想盡一切辦法,把家裏的吃住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給了我和妹妹一個樸素的,卻是幸福的童年時光。我永遠都忘不了,姥姥用沙子給我們做的炒花生,每年初冬淹滿滿一缸的雪裏紅,還有,每年開春她親手種的向日葵,給我幼年的時光帶來的總是對秋天的憧憬。再有,小時候可盼著春天了,就有嫩榆錢芽做餡的餃子,自從姥姥回了老家,我就再也沒吃過了。那股濃濃的香味,已經成了我永遠的記憶。

 

姥姥是個好勞動,在我已經模糊的記憶中,永遠留在我腦子裏的是她,微微駝的背,邁著裹過的小腳,整日勞碌奔波,沒有記得她清閑過一刻鍾。我記得小時候我有過很多問題,姥姥一直沒有給過我答案,姥姥為什麽總是不累呢,不困嗎?為什麽總不愛吃我特別愛吃的好吃的呢?姥姥怎麽從來不生病?姥姥為什麽寧可就在站在路口等放學的我回家,而不知道在家裏休息一會呢?為什麽每次摔傷的是我,可疼的是姥姥?為什麽姥姥不喜歡新衣服,而我每年過年都有新衣裳呢?現在也已經做了媽媽的我,聽不到姥姥的回答,不過我也不用姥姥的回答了,我已經深深地明白姥姥的心了。我總說,我是幸運的,我曾經得到過姥姥那麽厚厚的愛,讓我懂得什麽叫愛一人,什麽叫不塗回報的愛一個人,什麽叫無怨無悔的愛一個人。我得到過這種愛,我一輩子知足了。我也同樣會把這個愛帶給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我的朋友,以及整個世界,也許這就是一種回報吧。姥姥在天上,知道這個,肯定很高興。

 

我非常感謝我的姥姥,姥姥一輩子堅韌,健談,開朗,樂觀,這是她能留給我的巨大財富。就這一點,我受益終生,我同樣也會把這點,傳授給我的女兒,以及我女兒的孩子們,以至代代相傳。姥姥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下,她沒向任何人低過頭,再艱難的時候,她總是能夠一個勁地向前走,不知疲倦。我記得在她80歲那年,她似乎感覺到了自己的天命,就堅持要大舅和媽媽送她回鄉下老家,說落葉歸根,讓我二舅給她養老送鍾,臨別前,我是上初二,那個時候,她就跟我說:要讀書,好好學習,要考上清華大學,要象你大舅那樣。在姥姥眼力,大舅就是她的心中的明燈。不過,最終我還是沒能考上清華大學,沒能了卻她一輩子的心願,這是我遺憾。但是今天成熟幹練,而且自立地我,已經用自己的辛苦,完成了加拿大的一所知名學府的碩士專業,告慰她老人家的在天之靈,我的將來一定會是光宗耀祖的,會象我大舅一樣的。隻可惜,姥姥沒有享一天我的福分。

 

姥姥一輩子還是有福氣的,三個孩子,除了二舅務農守家,大舅和我媽都在京城立了足,安了家,子孫滿堂,四世同堂。姥姥一輩子身體健康,84歲檻年,沒能熬過去,最後是呼喚著我的名字,離開了。。。。。。很安詳,也算是長壽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