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來說說什麽是軟實力:美蘇的較量:1950-1990

(2009-05-05 08:01:06) 下一個
“軟實力”這三個字在蘇聯解體後,不管是東西方都流傳起來了,
不是以前沒有,隻是美國由克林頓為首的九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艾森豪威爾的叫法不一樣了,那時候作為副總統的尼克鬆代表美國訪問南美,
給那裏的老百姓扔雞蛋,也隻好狼狽的回旅館,那時候的老百姓經過了熱戰,明白說一套幹一套得把戲,中南美就最清楚美國是個什麽樣的國家了,從巴拿馬,尼加拉瓜到
阿根廷,那裏的老百姓最為清楚不過了,自知理虧的的美國也不敢怎樣,因為全世界還有一個國家的製度吸引了無數的老百姓,那個國家就是蘇聯,
埃及古巴剛果這些追求民族獨立的國家,沒有一個怕英美法的,英國的老百姓還把好戰的首相都趕下過台。
斯大林去世後的六十年代,美國覺得在軍事上顯示“實力”的機會來了,
把自己的信譽壓上,就在入侵越南“賭了”一把,結果是輸得差點爬不出來,
就在那個七十年代的時候,蘇聯越南埃及等地,上一輩的領導人前後去世,
蘇聯新一代的領導裏麵有政治智慧的不多,既然赫魯曉夫犯了這麽多錯誤,
就找了個有軍方背景勃列日涅夫來當頭頭,
蘇聯對外以“軍人政府”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
這家夥繼續赫魯曉夫的“和西方競賽”理念,不過是來橫的,在入侵阿富汗這個問題上“肇事”,犯了以強淩弱的大忌,引起了諸國的反感,也讓更多人覺得他蘇聯領導人不過是在一味把蘇聯的利益擴展,沒有考慮到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感受,他這麽做和全世界過去兩百多年的帝國主義有什麽分別?
這麽一來本來在入侵越南後已經啞口無言的美國又打起了精神,
1980的卡特,這個在共和黨1976“敗走”越南後上台的民主黨人,
1978前後備受國內大小鷹派攻擊,
本來全世界麵前對如何提高美國的國際形象一籌莫展,
1980他正好利用蘇聯領導人的愚蠢,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國際形象給美國,
“為自由而戰”,所以後來克林頓特別推崇卡特,因為美國實在是沒有牌了,
那年戈爾巴喬夫和裏根握手的時候
美國人知道他們的軟實力著實的吃掉了蘇聯人的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