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曆史:英國人念念不忘的兩個帝國 之(二):1853-1856 俄羅斯的克裏木戰爭(又名克裏米亞戰爭)
(2009-05-17 18:00:00)
下一個
這是英法在1850年代又一次的精誠合作,是為英法聯手的代表作,法國的拿破侖三世是
英國忠實的追隨者,俄國犯了戰略上的錯誤,和國土相連的土耳其帝國斷交,遭到孤立
掉進了英法的圈套,土耳其帝國的諾大疆土後來成為了英法瓜分的天下。
網上來源:百度百科:克裏米亞戰爭,蘇丹 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者的稱號
克裏米亞戰爭
目錄
戰爭起因
戰爭過程
戰爭時間表
戰爭後果
戰爭意義
克裏米亞戰爭(又名“克裏木戰爭”)
Crimean War
克裏米亞戰爭;1853年,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製權,土耳其、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
備注:撒丁王國就是今天意大利版圖中的撒丁島範圍。
[編輯本段]
戰爭起因
這場戰爭的表麵起因是宗教問題。俄國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為保護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東正教徒在“聖地”建立俄國的保護地的要求,這個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拒絕。法國的天主教徒和英國的新教徒也反對俄國在巴勒斯坦建立據點的企圖。俄國在蘇丹拒絕後決定以此作為采取軍事行動的理由。1853年俄國與奧斯曼帝國斷交並開始占領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屬國。
戰爭的真正原因是奧斯曼帝國逐漸的、內部的瓦解,俄國認為這是它將它在歐洲的勢力不斷擴大的好機會,尤其是它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占領巴爾幹半島的好機會。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統治此時顯然搖搖欲墜,而俄國則爭取獲得對恰納卡萊海峽和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控製。英國和法國反對俄國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國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英法它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利益。
[編輯本段]
戰爭過程
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1855年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這個同盟。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但並沒有幫助英法圍攻克裏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艦隊。因此奧地利在這場戰爭中起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它並沒有主動參加這場戰爭。塞瓦斯托波爾被圍攻近一年後英法聯軍占領了一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裏米亞半島。
[編輯本段]
戰爭時間表
1853年7月3日:俄軍開入多瑙國家。
1853年10月16日:奧斯曼帝國向俄羅斯宣戰。
1854年3月27-28日:英國和法國向俄羅斯宣戰。
1854年4月20日: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防禦聯盟協議,這個協議在這場戰爭內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奧地利的壓力下俄羅斯撤出多瑙國家。
1854年8月16日: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奧蘭的一個要塞被占領。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聯軍在克裏米亞登陸並開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
1854年12月2日:英國、法國和奧地利在維也納簽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戰爭。
1855年5月22日:英法艦隊進入亞速海,但沒有獲得任何成果。
1855年9月8日:英法聯軍在圍攻349日後占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
1856年3月30日: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和約正式結束克裏米亞戰爭。俄羅斯放棄所有占領地區,奧斯曼帝國的領域被保證,黑海內不得駐軍。
[編輯本段]
戰爭後果
克裏米亞戰爭的後果之一是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神聖聯盟終止。普魯士在這場戰爭中持中立,戰後普魯士與俄羅斯的關係變好,與奧地利的關係變壞,而俄奧之間的關係惡化。英國與法國在戰後也開始與俄羅斯修好,因此奧地利日趨孤立。到此為止奧地利在德意誌聯邦中處支配地位,但這個地位日益減弱,而普魯士的地位則日益增高。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發動了普奧戰爭,打敗了奧地利,將其排除在德意誌之外,之後又發動了普法戰爭,普魯士獲勝,主導建立了德意誌帝國。由此歐洲各強國之間的勢力均衡開始對奧地利不利地變化。奧地利的削弱同時也使皮德蒙特-薩丁尼亞不斷增強。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在意大利統一運動中起了一個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在法國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薩丁尼亞達到了建立一個意大利王國的目的。
[編輯本段]
戰爭意義
克裏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今天大多數人已經將這場戰爭遺忘了,但它從軍事上和從政治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係。它與巴黎和約是19世紀既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後的第二次重大事件。
在克裏米亞戰爭中鐵甲船和現代的爆炸性的炮彈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曆史上第一次壕溝戰和靜止戰。電報首次在戰爭中被使用,火車首次被用來運送補給和增援。
隨軍記者首次參加並可以在同日將戰況報告給家鄉的報紙。由於一個英國軍官的錯誤,使得在一次不到20分鍾的攻擊行動中,就造成了約900名英國騎兵的喪生。當晚《倫敦時報》就報道了這個損失,在英國掀起了一場危機。此外在這場戰爭中記者還第一次使用了攝影術來記載戰爭的殘暴和英雄事跡。
戰爭損失和英軍對其野戰醫院的改革
在這場戰爭中共約50萬人死亡,其中英軍的損失最高。大多數士兵不是陣亡,而是因饑餓、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和野戰醫院的條件差而死於其戰傷。此時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率領三十八名護士奔赴前線開始了護理工作。改善了野戰醫院的衛生條件,僅此一項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傷戰士的生存率。戰後南丁格爾在倫敦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
戰爭損失對俄國的影響
克裏米亞戰爭的失敗是1861年俄國農奴製改革的直接原因。
附:百度百科
克裏木(克裏米亞半島)
(Crimean Peninsula)
俄語作Krymsky Poluostrov,Krymsky亦作Krimskii或Krymskij。
概述
克裏米亞半島又稱克裏木半島,是位於前蘇聯歐洲部分南部、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個半島。麵積2.7萬平方公裏,人口250萬。目前是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首府辛菲羅波爾。克裏米亞半島屬地中海氣候,這裏風景壯麗優美,氣候溫暖潮濕,曾是蘇聯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半島名城雅爾塔曾是蘇美英三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的地方。在這裏,不僅有克裏米亞戰爭中英國輕騎兵被殲滅的遺跡,還有俄羅斯的9個圓頂教堂也位於高高的懸崖之上。1991年,在由蘇聯保守派發動、最終流產的“緊急狀態”中,蘇聯首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就被囚禁在鄉間別墅中。在果園、葡萄園和樹木的掩映下,散落著許多村莊、清真寺、修道院、俄羅斯皇家宮殿以及古希臘和中世紀的城堡。這些名勝古跡顯示,從6世紀到19世紀中葉,依次有基督教徒、穆斯林韃靼人和猶太人在這裏居住和生活。就連最為激進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也不得不承認,克裏米亞是少數能夠看到烏克蘭文化古跡的地區。
半島的疆界與烏克蘭境內的克裏米亞共和國相同。位於黑海和亞速海之間,麵積27,000平方公裏(10,400平方哩)。通過狹窄的彼列科普地峽(Perekop Isthmus)與大陸相連。大陸和半島之間為錫瓦什海,狹長的阿拉巴特沙嘴(Tonka of Arabat)將該海與亞速海隔開。錫瓦什的含鹽海水用來為位於彼列科普地峽的克拉斯諾彼列科普斯克(Krasnoperekopsk)的綜合化學工廠提供原料。克裏米亞半島的北部和中部(約占總麵積75%)為極少地表水的平坦乾草原。南部為3條克裏米亞平行山脈,森林密布,最高峰羅曼-科什山(海拔 1,545公尺〔5,069呎〕)的山頂係大塊的石灰石平頂。狹長的南部沿海平原氣候溫和,為主要的休假療養勝地。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 為烏克蘭最佳港灣之一,曾長期為俄羅斯海軍基地。
克裏米亞半島古代稱作陶魯斯的切爾鬆尼斯(Tauric Chersonese),自西元前6世紀以來為希臘人所居住,而內陸地區則由西徐亞人(Scythians)占據。後來,半島屬於克裏米亞博斯普魯斯王國;但該王國在蠻族入侵時即告崩潰。克裏米亞半島一直是克裏米亞韃靼族居住之地,首府為巴赫奇薩賴(Bakhchisaray)。半島於1783年被俄羅斯並吞。1944年,韃靼人的「克裏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Crimean A.S.S.R.)因被指控與德國納粹勾結而被廢除。1945年約有350,000韃靼人被流放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盡管1967年在法律上為他們恢複了名譽,但不允許他們回到克裏米亞。19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於蘇聯解體,許多韃靼人重返克裏米亞定居。
[編輯本段]
地理環境
北、中部為平原,東南部的刻赤半島為低丘陵,富鐵礦藏。克裏木半島總體上屬地中海氣候,這裏風景壯麗優美,氣候溫暖潮濕,曾是蘇聯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半島名城雅爾塔曾是蘇美英三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克裏米亞戰役就發生在這裏。半島南部屬亞熱帶氣候。半島1月平均氣溫1~2℃,7月2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南部的克裏木山地是一長150公裏、寬50公裏的中山,北坡平緩,南坡陡峻,最高峰羅曼科什山海拔1545米。山區櫟、山毛櫸和鬆林茂密,山頂為草地,多處已辟為自然保護區。克裏木山南麓濱海地帶長約150公裏,寬2~8公裏。冬季溫和,1月平均氣溫4℃;年降水量500~700 毫米,西部山地達1000~1200毫米。半島上河流短促少水。分布地中海型植被。15~18世紀屬克裏木國。1783年並入俄國。1918~1954年初為俄羅斯聯邦一州,1954年2月起劃歸烏克蘭。平原地區主產小麥、玉米、向日葵等。山區養羊業較盛。南部狹長的濱海地帶廣泛栽種葡萄、亞熱帶果樹、香精油料作物和煙草等。有采礦、化學、機械製造、食品等工業,大型企業多集中在鐵礦開采中心刻赤。氣候宜人,景色優美,交通便捷,旅遊、療養區和城鎮呈珠狀分布,為蘇聯最大的療養、旅遊勝地。主要城市有辛菲羅波爾(州首府)、塞瓦斯托波爾、刻赤、葉夫帕托裏亞及雅爾塔等。
[編輯本段]
人文曆史
克裏米亞曆史悠久,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著人類文明。在今天,有足夠證據表明在克裏木半島定居最早的是凱爾特人。公元前438年,這裏曾建立了與雅典關係良好的博斯普魯斯王國,向雅典提供穀物等商品。公元前15年,克裏米亞稱臣於羅馬帝國。在此後長達10多個世紀中,克裏米亞半島相繼被哥特人、匈奴人、可薩人、拜占庭、金帳汗國占領。直到1783年,俄國正式將整個克裏米亞半島納入自己的版圖。並入俄國的克裏米亞隸屬塔夫裏達州管轄,1918年建立了塔夫裏達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俄羅斯聯邦的成員。 1921年,又成立了隸屬俄羅斯聯邦的克裏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二戰後,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以克裏米亞韃靼人在戰爭中同德國納粹合作為借口,將韃靼族整體遷往中亞等地,自治共和國也改為克裏米亞州。
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開始與俄國“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1954年通過決議,將克裏米亞劃歸烏克蘭。決議的理由是:“鑒於克裏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
從18世紀中期以來的曆史看,克裏米亞一直隸屬俄羅斯,是俄羅斯帝國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為奪取它所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小。為了將克裏米亞半島並入俄版圖,沙俄17世紀同土耳其進行了9次戰爭。19世紀中葉,這裏爆發了以俄羅斯為一方、英國、法國、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奧地利為另一方的漫長而艱苦的“克裏米亞戰爭”。雖然這場拉鋸戰以西方盟國最終艱難取勝而告終,但沙俄軍隊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戰役裏擊敗英國輕騎兵而挽回了一些顏麵。盡管如此,當年將克裏米亞劃歸烏克蘭並沒有引起俄羅斯人的強烈反感:一方麵,領土變更是在強盛時期的蘇聯國內進行;另一方麵,俄羅斯在蘇聯占據特殊地位,“劃歸”事件並未觸及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人意識到克裏米亞將永久地劃歸烏克蘭所有。於是俄羅斯一些政黨和團體就以克裏米亞曆史上“就是俄羅斯的”,以及“1954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的決議不合法”為由,提出不放棄“任何一寸神聖的領土”。來自自民黨的俄國家杜馬議員庫裏揚諾維奇表示:“我們不應該再與烏克蘭續簽條約,當年赫魯曉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況下將克裏米亞送給烏克蘭的。”
最後是誰勝出還很難說。
另外,前因後果能否更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