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鶴

非得介紹點什麽嗎﹖我看﹐還是以後再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政治化了,穀歌就輸了

(2010-01-14 22:26:40) 下一個

因受到攻擊及中國政府監管這2個原因,穀歌考慮退出中國市場。就在很多人疑慮穀歌這樣的考慮不太符合商業行為時,美國政府有聲音了;歐盟也有聲音了;當然,也有些人也有聲音了。這就有點意思了。

其實,說受到攻擊和政府監管就要退出中國,對於穀歌樣的企業來說,不僅是理由不充分,而且有些滑稽。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對網絡受到攻擊的看法,在14日已經見諸各大媒體;而有關中國對網絡的監管問題,在穀歌進入中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當然是穀歌進入中國必須接受的條件,那麽,現在是不想接受了?

穀歌想退出中國,還有一個道德水準很高的企業口號在支撐,這就是『不作惡』。然而,口號好,行動卻差了些。比如,去年6月穀歌被曝涉黃,結果是穀歌道歉;去年12月,作家棉棉狀告穀歌侵權,結果是穀歌為掃描中國作家作品向中國作協道歉,而有關賠償問題據說已經談到了第4輪。這些都是在監管情況下發生的,不監管,行嗎?顯然,『不作惡』是夠不上退出理由的。

從商業的角度或是從市場的角度看,穀歌在中國的市場確實不如百度,但穀歌自身的優勢卻是百度無法相比的,而且穀迷們以及靠中國穀歌吃飯的數量相當之巨;如果再考慮到穀歌的全球發展,還真想不出穀歌為什麼要退出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這就是上麵說到的對穀歌商業行為的疑慮。

穀歌的事並非隻是穀歌自己的事,沒有那麽單一和單純。現在,穀歌的問題似乎有了點可以梳理一下的眉目了。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說,奧巴馬總統2009年在上海講演期間曾公開表示支持網絡自由。他說,奧巴馬總統深信人人擁有基本權利的普世價值,任何國家都不應例外。歐盟也表態支持穀歌的聲明。穀歌問題政治化,已經不可避免了。這是個意外還是巧合還是其他的什麽?這很有趣。

對於中國人權的問題,奧巴馬政府已經憋了一年多,估計是相當的難受。希拉裏去年訪華時,憋住了,壓根就沒提;奧巴馬去年訪華時,憋的還算好,有點動靜,不大。穀歌出事了,向中國政府叫板了,奧巴馬政府也終於可出聲。這就讓在對臺軍售問題上在桌子底下施展拳腳的美、中兩國,可以公開對掐了,這還可能包含了還未實施的奧巴馬會見達賴的情緒。

穀歌事件,或可成為新一年中美國關係公開撕破麵皮的標誌性事件。穀歌在美中關係中扮演或是將會扮演什麽角色,走到這一步,大概都注定成為輸家。道理是這樣的,如果穀歌真的退出中國市場,無論政治有多麽正確、道德有多麽高尚,穀歌股東的經濟利益一定受損;如果穀歌留在中國市場,中國政府當然不會屈服於一些『壓力』放寬監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