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壓根兒沒見最好,
也省得情思縈繞。
原來不熟也好,
就不會這樣神魂顛倒。
--倉央嘉錯(六世達賴喇嘛)
要怪隻能怪四年前的那次阿裏之行,清晨的岡仁波齊,隻是驚鴻一瞥,卻已種下了深深的情根。一直記得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在塔欽,別人都四出遊玩拍照去了,自己卻留在帳篷中喝著甜茶,看綿羊一群群來去,看陽光一寸寸短去,隻有一個念頭縈繞心頭:不想歸去。
最終還是歸去,留下了一個願望:馬年回來轉山。一個有點功利的願。都說轉神山十二圈後五百年內可免遭地獄之苦。而馬年的一圈頂平日的十三圈。想想反正遲早要轉的,順便關心一下來世也好,盡管自己並不是佛教徒。
四年來走了很多地方,許了無數的願,直到有一天驚覺還得重走一遍走過的路,如果願望都實現的話。偏偏許的又不是難於上青天那一類,所以實現的機率頗大。臨行前發誓轉神山時一定不能許願,免得再走一遭時後悔。五十三公裏的路,平均海拔四千七百米以上,對於我們這些來自零海拔的人,想想也怕。
怕歸怕,還是豪不猶豫地踏上轉山路,隻是為了完一個魂裏夢裏縈饒了四年的願。
第一日
(塔欽至德拉普寺,20公裏)
黎明及起,收拾完行李和挑夫上路時,已是天色微明(當時不到八點,西藏天亮晚)。一夜風雪倒沒留什麽痕跡,但天空濃雲密布,隻天邊隱隱透亮。內心忐忑,不知是否能見到神山。
自塔欽(Darchen,4560米)出發,向西順時針方向是佛教徒的轉山路,而向東逆時針方向的則是苯教徒的轉山路。山路平緩,南方隔著巴噶平原和聖湖鬼湖,喜馬拉雅山脈西段諸峰一字排開,自東向西依次是納木那尼峰 (Gurla Mandata,7728米),尼泊爾的Api諸峰和印度的Kamet(7756米)雙峰。曙光慢慢將雪峰染成粉紅色。
天色大明時到了西南角處的瑪尼堆(4730M),此處應是轉山時第一次見到神山南壁(藍寶石或天青石壁)的地方,可惜隻有濃雲。怔怔間,朝聖者絡繹不絕從身邊走過,兩隻狗靜靜地跟在人群裏,正眼也不看一眼附近石頭上蹲著的野兔。
山路轉向北方後下到了拉曲(Lha Chu)河穀,遠遠映入眼簾的是那根著名的塔泊齊旗杆(Tarboche Flagpole),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今年是公曆五月二十六日)的薩嘎達瓦節(Saga Dawa),舊旗杆會被新的代替。當八根犛牛毛繩豎起嶄新的旗杆時,歡呼聲標明又一個轉山節開始了。那時河穀裏流淌的不僅是初溶的冰雪還有盛裝如雲的朝聖者。
等到走過塔泊齊旗杆附近的兩腿佛塔(Chorten Kangnyi)已經是一個小時後的事了。雲散開,神山露出了它那有著九重萬字格的南壁,如橄欖形的巨大水晶,正對著西麵山坡上的楚庫寺(Chuku),寺下陡坡上朝聖者如蟻。
路右邊滿是瑪尼堆的斜坡通向神山下暗紅的岩石平台。知道那是轉為喇嘛而設的84金剛(84 Mahasiddhas)天葬台。山中的廟宇均毀於文革中,至今尚未全部恢複,喇嘛的人數自然少的可憐,想是天葬台也沒有多少機會幫助靈魂遠去。天葬台上除了一堵瑪尼牆,就是一小快散落著衣服和頭發的平地,烏鴉悶聲啼叫,巨大黑翅煽起岩壁上的塵埃。抬眼望神山,瑩白山峰後亂雲飛渡。陽光刺眼卻竟然覺得有點冷。這裏可是離神山-天堂-最近的地方啊!
漫長的河穀路讓人厭煩,好在神山現出了它的西壁(紅寶石壁)。山腰深褐色的岩石台階,近頂處的晶瑩冰川和山頂的潔白新雪,還有來來去去的雲,讓簡單午飯變成一頓盛宴。多少人夢寐以求卻不得見的美景,我們竟然可以悠悠地啃著蘋果看。
下午,路蜿蜒在大片大片碎石坡中,漸漸難走起來,斜坡上偶然見幾個洞,想必是金色土撥鼠的家,真想敲敲它的門告訴它春天來了,該醒過來了曬太陽了。可是自己的氣也開始透不過來,那裏有勁去調皮? 坡接坡,坡連坡,力氣在點點耗盡。
不知什麽時候,天陰了下來,風刮了起來。原來絡繹不絕的朝聖者隻剩下稀稀拉拉的幾個。我們的挑夫也早沒有了蹤影。雪紛紛揚揚下了起來。能見度降為幾十米。能看到的隻有身後的同伴卓卓和前方不遠處的藏族老人。猜想挑夫去了德拉普寺(Dira-puk),卻看不到一點寺廟的影子。我們的帳篷和睡袋可都在挑夫那裏。問前麵的藏族老人,語言不通,隻知道寺在前方卻不知前方有多遠。風越發的大了,雪珠打在臉上生疼,好在風是從背後吹過來的,羽絨服還擋的住。卓卓靜靜地在身後隨我的節奏走。看走不動時,便伸過手來拉著,都知道跟別人節奏走最累人,拖人走更累。他自己也一樣的快筋疲力盡了。想有友如斯,夫複何求,刹那間覺得風雪小了很多,淚水卻悄然滑落。
當那藏族老人指給我們看對麵山坡上的德拉普寺(Dira-puk)後離去時,才意識到風雪中他一直在陪著我們走,他自己還要趕更遠的路。除了謝謝能說什麽呢?在人性的偉大麵前言語是蒼白的。
風雪停了,找捷徑過了冰封的河,寺前最後幾十米的亂石坡象永遠走不完。終於撲進煙霧騰騰又小又髒的寺裏卻感覺進了天堂。先來的人已在捧碗大嚼。緩過氣來得知,這唯一的房間裏隻有五個人的地鋪,卻要我們九個人睡。數學一直沒學好,至今不知如何將九個人在這巴掌之地放平。無奈請求在喇嘛廟的屋頂平台上紮帳篷,喇嘛倒也欣然同意。 鑽入帳篷已是晚上九點,暮色蒼茫中喇嘛敲起法鼓開始晚課,雪又下起來,打在帳篷上悉悉蘇蘇的正好合了鼓的節奏。在神山冰冷的目光下我們沉入夢鄉。
第二日
(德拉普寺過卓瑪拉山口到如吐普寺,20公裏)
被拍打聲驚醒。小小帳篷已被雪埋了半截,內帳上也結了冰。喇嘛好心幫忙掃雪。鑽出帳篷第一眼就看到那無處不在的神山。原來我們宿營地正對著神山北壁。半輪明月高掛在金字塔般的山峰上方,天地間隻一味的晶瑩透明。正喘著氣收帳篷,聽到有人驚呼,回頭正見第一縷晨光照在神山上。山體漸變成金色,細碎流雲也如金色火焰飛舞峰頂,名副其實的黃金壁。
出寺下坡過橋,橋下沒有流水,雪覆蓋了河冰的淡綠淺蘭。但也許隻要一個溫暖的夜晚,冰就會溶化成一脈清流奔入印度河穀,最終匯入印度洋的波濤中。沿河上溯兩三天就是印度河的源頭。
過完橋是大段慢坡路直上卓瑪曲河穀,海撥開始上到五千米以上,氣喘之餘卻不知這隻是通向卓瑪拉山口的開始。
最艱難的是連續三個陡坡,佛稱"逃脫三途"坡,三途為地獄,畜生和餓鬼。地獄坡Shiva-tsal(5330米)上滿是纏繞著衣帽的小石堆,朝聖者在這裏留下衣物,發束和幾滴鮮血。象征拋棄死亡或從地獄逃脫。
真的想不起自己是怎樣爬上或逃脫這"逃脫三途"坡的,隻記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數右腳的腳步,先一百,後五十,再後二十五,最後十五步。到了規定的步數便停下來拚命呼吸,如剛釣上的魚。一路上雪深過踝,恍惚間老搞不清是在轉山還是在爬雪山。
就這麽糊裏糊塗的直到白茫茫雪地上出現了彩色--經幡,海拔5630米的卓瑪拉山口(Drolma-la)到了。朝聖者向空中拋撒彩色經書,用藏語高呼萬歲。眼前似乎有狼影掠過,定睛是卻是經幡在卓瑪拉石(Drolam Do)上飛舞。但我情願相信那個傳說:白度母卓瑪化身為狼幫助朝聖者們登上逃脫三途坡,以最終逃脫地獄之苦。
從山口下山的路陡降海拔四百米,踩實的雪非常滑,實在摔跤摔煩了,幹脆坐地上滑下去。看旁邊大片雪坡,直後悔沒帶滑雪板來。
五點整,看見兩頂帳篷,想其他人和挑夫會在裏喝茶,誰知卻撲個空。看看天還早,想他們也不會快到哪裏去,前麵是平坦的拉姆曲克(Lham Chukhir)河穀,路很好走,趕上挑夫就取出帳篷宿營。最近的住宿地是十公裏外的如吐普寺(Zutul-puk)。盤算走五六公裏紮營最好不過。不知此時已有人過了如吐普寺正在去塔欽的路上。而挑夫也準備在如吐普寺住宿。等到意識到這點時,黃昏近了,於是瘋狂問路,瘋狂趕路,甚至做好夜奔塔欽的準備。對當時情形的印象是,不論走多快,走多久,別人永遠告訴我們還有一兩個小時的路才到如吐普寺。 曠野起風,聲如狼嚎,好在沒有真狼也沒雪,不知轉了多少個彎,正怕一不小心走到塔欽時,傳說中的如吐普寺還有前麵的招待所終於出現了。就在天完全黑下來前,看見了"那木錯"那件紅黃兩色的衝鋒衣,還有挑夫怯怯的笑。
紮營拉姆曲克河穀的計劃最終被如吐普寺的招待所代替。晚飯後回房睡覺,鎖門時發現無鎖可鎖,外麵的鎖是塊綁在鐵絲上的羊肩胛骨,肉還沒啃淨。
第三日
(如吐普寺到塔欽,13公裏)
當真的睡到八點還沒醒,挑夫性急,一把就推開沒鎖的門。起床,陽光滿眼。想想隻有區區十三公裏平路,不禁懶洋洋的。
沿宗曲河穀(Dzong Chu)走,如散步般悠閑,都是因了平緩的地勢。偶爾一段河水深切,形成峽穀,五彩經幡飛跨兩岸。但這風景在我們眼中也是平淡。誰讓前兩天是如此的精彩呢!
群山擋住了神山的東壁(水晶壁),路上的磕長頭者比前兩天多很多,據說磕長頭轉山要花兩到三周時間才能轉完一圈。 藏族人虔誠,轉神山一轉就是三圈,早四點半起床,晚上八點就回來了。休息一天,再開始第二圈。實足轉滿十三圈才有資格去轉三十八公裏的內轉山道。算起來他們平均十五,六個小時就能轉一圈。想自己今生是沒這個本事了。轉岡仁波齊山的最快記錄是由意大利登山家Reinhold Messner創造的,十二小時。不過他可是世界上第一個爬上所有八千米以上高峰的人,非我等凡人可比。
望見納木那尼峰時便是出山的地方,從這裏到塔欽隻有兩三公裏。路邊連綿不段的瑪尼牆指引著去塔欽的路。不指也罷,那一片白色的帳篷和狗吠早就告訴歸人:轉山的起點和終點-塔欽,到了。
尾
就在踏入塔欽的前一刻,回望來路,竟不能相信三天的朝聖之旅就要結束。說不清是喜是悲還是失落。一個醞釀了好久的願望就這樣實現了嗎?這樣輕易?卻全然忘了前兩天的艱辛。神魂顛倒間對著神山絮絮叨叨:"總算轉完了,五百年內不會下地獄,就象買了五百年的保險。五百年後嘛,再來轉山"天啊,又許願了。急忙捂住嘴的同時,瞥見了卓卓的微笑。 "五百年後旁邊的這個人也會和我一起來轉山!"決心拖一個人下水。
"答應我,五百年後你不論是男人是女人,無論是貓是狗都要陪我來轉山。”
能不答應嗎?這個人也早已為岡仁波齊神魂顛倒的了!
----------------------------------------------------------------------------------------
神山簡介
岡仁波齊峰(Kangrinpoche),藏語意為雪(Kang)寶貝(Rinpoche),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6714米,位於東經81.3度,北緯31度,西藏自治區普蘭縣境內。 岡仁波齊峰山形奇特優雅。山腰是較大的淡紅色岩石平台,邊緣呈犬牙狀,金字塔狀的山頂終年積雪,凜然萬峰之上,攝人心魄。分布極為對稱的四壁被冠以藍寶石壁(南壁,一說為天青石壁),紅寶石壁(西壁),黃金壁(北壁)和水晶壁之稱。也許是因為宗教原因,盡管海拔隻有六千多米,卻從沒有人類的足跡踏上過峰頂。
從岡仁波齊及附近的瑪旁雍錯(Maphan-yum-tso或Mnansarovar)發源了四條著名的河流。正是這些河流養育了四河流域廣袤土地上的人民,也孕育出當地燦爛的古文化並最終匯集到一個共同的歸宿地--印度洋。 發源於岡仁波齊北邊的獅泉河(Seng-ge Kambab)成為印度河(Indus)的上遊;發源於岡仁波齊、瑪旁雍錯西側的象泉河(Langchan Kambab)流入印度境內成為薩特累季河(Sutlej);發源於瑪旁雍錯東麵、 岡仁波齊前的馬泉河(Tamchog Kambab)是雅魯藏布江(Yarlung Tsangpo)的源頭;在進入印度後成為布拉瑪普特拉河(Brahmaputra),經孟加拉境內與恒河(Ganges)相匯;發源於瑪旁雍錯南邊、喜馬拉雅山上的孔雀河(Mmabja Kambab),則成了恒河(Ganges)的支流哥格拉河(Karnali)的上遊,經尼泊爾而入印度。
根據古老的梵文文獻,四千多年前岡仁波齊就已經確定了其神山地位。隨後的歲月裏,岡仁波齊神山同時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耆那教認定為各自的宗教聖地和世界的中心。在亞洲沒有那座山峰比它更為神聖,更為被人景仰。
佛教稱岡仁波齊為須彌山(Samvara),是一小千世界的中心。據佛經記載,崗仁波齊峰腹內是佛祖釋加牟尼講經的地方,有金碧輝煌和*法*輪*常*轉的經堂。《大藏經-俱舍陀》對岡仁波齊的外貌有著極為詳盡的描繪。
印度教稱岡任波齊為“凱拉斯(Mt. Kailash)“意為“麥如(Mt. Meru)的神秘肖象”。麥如山是印度教義中世界的中心。又稱其為“濕婆的宮殿(Domain of Shiva)”,山上居住著毀滅之神濕婆(Shiva)和他的妻子烏瑪(Parvati).恒河從濕婆的頭上流下。
耆那教稱岡仁波齊為"阿什塔婆達",即 "最高之山"。他們有意避開喜馬拉雅山把聖地確定於此,據說是因為耆那教的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刹就是在岡仁波齊獲得解脫。
苯教稱岡仁波齊為“九重萬字山“(Nine Storey Swastika Mountain)。教中的360位神靈都在山中,其祖師敦巴辛饒(Shenrab)從天而降,落到岡仁波齊山下。他通過在山洞裏的苦修獲得了法力和溝通神人兩界的能力,本教因此有了自己的先知和聖者。 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們風雨兼程、長途跋涉,前來膜拜他們的神靈,期盼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以洗去深重的罪孽以逃脫地獄之苦。轉神山一圈,快隻需一天,慢則要三天。據藏傳佛教,轉山十三圈,五百年免下地獄,轉山一百零八圈,立地升天。藏曆的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平常年份的十三圈。傳說西藏最著名的修行者米拉日巴曾在岡仁波齊鬥法戰勝了外道徒納若奔瓊,那一年正是藏曆馬年。另一說是因佛祖釋迦牟尼生於馬年。
如何進入阿裏
作為世界上最美麗,人跡最稀少(人口密度為每4.5平方公裏1人)的地方之一,阿裏在若幹年前還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盡管近年來,情況有所改善,但進出阿裏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惡劣的路況,多變的氣候和公共交通的匱乏,大多數遊客采取跟團和包車形式進出阿裏。
1.跟旅行團:食宿及時間有保障。缺點是費用較高,不能選擇遊伴,行程不自由。
西藏旅遊局駐上海聯絡處:電話:021-63230761,傳真:021-63231016
西藏阿裏神山國際旅行社:電話:08916322209,傳真:0891-6362233
www.xiangxiong.com
2.自己包車:如果有旅伴分擔費用,會比跟團省很多錢而且可自由選擇行程。缺點是事事要自己打理,如果車拋錨就更麻煩。
在拉薩包車不論從司機車型的選擇到價格都比日喀則要容易。車型主要有豐田62和4500兩種,後者稍貴。包車時一定要注意車況和司機的駕車技術及進出阿裏的經驗,司機最好是能說普通話的藏族人且是西藏涉外旅遊公司成員。如果可能,最好兩輛以上車結伴出行。
尋找旅伴,可去亞旅館,八廊學,雪域賓館,旅行者吧等處的公告欄看貼,發貼。
推薦藏族司機: 紮西次仁:013989009910
巴桑:013908996395
3.坐定班車:沒有旅伴情況下的省錢選擇。缺點是旅途艱苦,時間不定且車費並不比包車省很多。
西藏目前隻有一家私營客運公司--西藏阿裏藏羚羊旅運有限公司--有去阿裏的臥鋪車。共開辟了以下三條線路。但如果要從獅泉河去神山還需搭其它車或包車。
北線:拉薩經措勤,改則到獅泉河,全程1760公裏,每兩三天發車,
南線:拉薩走國道218經仲巴,巴嘎(此處離塔欽隻有二十二公裏)到獅泉河,全程1646公裏,為季節性通車。
阿裏-新疆葉城線:獅泉河經日土,界山大阪到新疆的葉城。
西藏阿裏藏羚羊旅運有限公司:西藏拉薩市娘熱路37號阿裏辦事處右側。
電話:0891-6888929,手機:13618909388
4.搭貨車或郵政車:最為省錢但很艱苦而且時間不易掌握。
去拉薩市娘熱路37號阿裏辦事處附近找車。貨車進阿裏一般都走北線。
進出阿裏的線路
進出阿裏共有三條路線:
1.自新疆葉城(新藏線0公裏處)入:喀什-葉城-麻紮大阪-泉水溝-界山大阪-多瑪溝-日土-獅泉河-門士-塔欽。全長1671公裏。其中泉水溝(死人溝)平均海拔5000多米。
2.自拉薩入:分為南北兩線。
南線:拉薩-日喀則-拉孜-薩嘎-仲巴-巴噶-塔欽。全長1338公裏。行駛於喜馬拉雅和岡底斯山脈之間,沿途景色極美。
北線:拉薩-日喀則-拉孜-措勤-改則-革吉-獅泉河。全長1760公裏。沿途可見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
3.經尼泊爾的Humla自普蘭中尼邊境口岸入:目前隻允許團隊出入。個人出入簽證上必須注明普蘭口岸出入。
高原反應
理論上說海拔上升到3000米以上時,人就會出現高原反應(Acute Mountain Sickness簡稱AMS)。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氣急,胸悶,腹漲,食欲不振和睡眠不好。症狀多在上高原後24小時內出現,數天內消失(或部分消失),反應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要盡快適應高原,應注意以下幾條:
1.上高原前加強鍛煉。如有任何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治愈以後再上高原。如果患有其它疾病,應向醫生谘詢是否適合上高原。
2.上高原後要有兩到三天的適應期,說話和動作要緩,吃飯吃八成飽。
3.每上升1000米要停留兩到三個晚上,以便身體適應新的海拔高度。
4.保證睡眠,睡前可服用加合百服寧或安定幫助減輕頭痛,盡快入眠。如果可能,晚上盡量睡在低海拔處。
5.多飲水,用西洋參泡茶喝效果很好。
6.爬山或徒步時,不要逞強,對自己的體能過分自信。
7.飲食清淡但要高熱量。低血糖時,喝葡萄糖衝劑可快速補充血糖。
8.出現嚴重高原反應症狀如休息時透不過氣來,嚴重頭痛,意識喪失,幹咳或伴有粉色痰(肺水腫症狀),因立即下到低海拔並找醫生治療。切勿硬撐,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2002年5月18日於上海
8226; 牛啊,岡仁波齊山都到過。神山啊 去阿裏的資料很有用。 -changjia- ♀ (20 bytes) (16 reads) 8/28/09
8226; 神山聖湖去了兩次,不知道第三次是什麽時候了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除了仰慕還是仰慕,鵪鶉實在太牛了!不知進藏會不會是我永遠的一個夢 信息收藏先,謝謝。 -amastroller- ♀ (18 bytes) (21 reads) 8/28/09
8226; 去拉薩和不隨團去岡仁波齊山,不是一個等級的 我是有關岡仁波齊山的小說看多了。請教,幾月去阿裏好?五月?天氣不好,車在路上拋錨,或者車禍。嗚嗚 -changjia- ♀ (96 bytes) (33 reads) 8/28/09
8226; 如果要去阿裏,七月是最好的季節,但去其它地又不太一樣了. 我是五月去轉的山, 雪很多.
現在單車可以進阿裏了,主要河流上都架了橋(98年時,我們三輛車陷在帕羊河裏三個小時), 但路況依然很差,一定要雇長年進出阿裏的藏族司機.
沒辦法,車禍是在西藏非自然死亡率中排第一. -鶉之奔奔- ♀ (207 bytes) (10 reads) 8/29/09
8226; 現在進藏很容易的,這次回國要不是時間太短,就飛拉薩了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出去了一會兒, 抱歉。 大妹子敢爬6700米?神人!我頂多3600米 再高就不行了, 而這個高度就是拉薩的高度,所以我隻敢去拉薩。 ---1234567-- ♂ (66 bytes) (36 reads) 8/28/09
8226; 高原反應這東西一半身體狀況一半心理作用. 有時候3000出頭就反應了,而5000多米時反而沒反應.
拉薩3680米,隻要注意動作說話速度不要太快,吃東西八分飽就成了, 而且拉薩的高原疾病研究非常發達, 隻有還剩半口氣也能讓你活蹦亂跳地回家 -鶉之奔奔- ♀ (182 bytes) (28 reads) 8/29/09
8226; 我已經準備用狗皮膏藥把嘴粘上,以保證根本不說話。心理作用我看並不是,我是在3600米處真正感到了氣短,心跳陡然加快,使我不得不馬上坐下來才稍微好些。 ---1234567-- ♂ (92 bytes) (9 reads) 8/29/09
8226; 和你說兩個高反心理作用的例子. 98年走新藏線從喀什到拉薩3700公裏,過死人溝(100多公裏長,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時,兩人休克,被急送獅泉河醫院急救. 其中一人是畫家,帶了個海拔表,以後行程中,隻要海拔一超過4000米,人家就開始喘不上氣來,後來領隊把那表給沒收了,你猜咋地,人家再也沒有反應過了,在4700多米的地方還跟駐軍打藍球,比藏族司機換牛.到了拉薩,人家一拿到海拔表, 便又開始反應了.
另一個就是,連著三天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到了一個小鎮吃午飯,領隊說此地海拔隻有2700米,沒看大家那個活潑啊,幾個身體最弱天天吸氧的主也撒歡呢,不知道誰和當地人聊天,才知道領隊搞錯了,此地海拔4700米,話音未落,立刻就有人嚷嚷氣喘不上來了,心跳過速了等等,把醫生笑了個半死.
高反是肯定有生理上的反應的,尤其是剛從低海拔上去的,我第一次進藏,一天裏從喀什趕到3800米的三十裏營兵站,中間翻了幾座5000米以上的大阪,我自己沒有什麽感覺,但晚上測心跳時,高達到108次/分鍾,醫生說正常,過130才不正常呢.
上到高海拔,一定要注意自己說話行動的速度,盡可能的慢,這樣身體就能適應的很快. -鶉之奔奔- ♀ (889 bytes) (12 reads) 8/29/09
8226; 個人認為從高海拔下到低海拔的暈氧反應,比高原反應更難受.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景仰! -看風景- ♂ (0 bytes) (6 reads) 8/28/09
8226; 如果一生隻能選一條HIKING TRAIL,我肯定選擇轉神山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好帖啊!收藏了,將來一定用的著。 -keeper- ♀ (0 bytes) (3 reads) 8/28/09
8226; 嗬嗬,現在網上信息多的很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奔奔和唐班的轉山記都非常出彩,5000多米很考驗人呀! -熊貓家的小猴子- ♀ (0 bytes) (4 reads) 8/28/09
8226; 是很考驗人,不過那時候也沒辦法,隻能向前走.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我聽說高原反應的治法是喝大麻泡的茶。。。。。 -灣月枕- ♂ (0 bytes) (4 reads) 8/28/09
8226; 土方多了去了,什麽紅景天啊之類的,高反真上來了都沒有用的, 即便西藥也隻能減少並發症, 最好的辦法就是降海拔,100米都能立刻見效.
一朋友當年登天山最高峰-博格達,5000多米時嚴重高反,已經出現肺水腫症狀,不得已下到海拔4500米過夜,準備第二天送下山.誰知人家症狀全失,第二天活蹦亂跳地登了頂.他是登山老手了,即便如此,也無法預知什麽時候高反.-鶉之奔奔- ♀ (271 bytes) (24 reads) 8/29/09
8226; Hat Tip to Our Brave Shanghai MM. U R Amazing! I admire your adventure spirit. One never knows what's ahead unless you explore. Keep going. Best wishes for everything! -ala83- ♀ (124 bytes) (14 reads) 8/29/09
8226; 嗬嗬,過獎了,其實就是好奇心重. -鶉之奔奔- ♀ (0 bytes) (1 reads) 8/29/09
8226; 佩服! -平怡- ♀ (0 bytes) (2 reads) 8/29/09
8226; 謝謝! -鶉之奔奔- ♀ (0 bytes) (2 reads) 8/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