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批裁員,有個網站的投票調查顯示,82%的人認為自己會在2009年7月1日前失業,民眾的信心低到何種程度可見一斑。前兩天,從報紙上學了一個新名詞--失業綜合症(SARAH SYNDROME)。
(圖:當下,同事是否被解雇,不需要問,隻要看下班時手裏捧不捧紙箱就知道。圖片來自互聯網)
SARAH由震驚(SHOCK)、憤怒(ANGER)、拒絕(REJECTION)、接受(ACCEPTANCE)和幫助(HELP)五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顧名思義,當雇員拿到解雇信時,無一例外地會經曆這五個階段,時間長短因人而異,通常需要三十天左右的時間,有人短些,有人長些。
據說前四十八小時,為震驚階段,脆弱的人很容易失控,所以呢,有經驗的人事部,會在周五發解雇信,以便倒黴蛋可以從家人那裏得到些慰籍。然後就是憤怒和拒絕階段了,這個又被稱做“為什麽是我?”階段。再下去,就是接受現實了,在這個階段裏,很多人會感到恐慌,四處亂發簡曆,根本不管申請的職位是否適合自己。等到了幫助階段,意味著已經開始恢複正常了。
既然失業者人人都會得失業綜合症,那麽如何讓它離己遠去呢?不難,就是盡量縮短中間三個階段的時間,最大限度地尋求幫助,包括心理醫生和職業谘詢的幫助,以及對自己需求的審視。事實上,很多人在經曆了失業之後,才發現什麽是自己真正渴望的。
都說上帝關上了門卻打開了窗,焉知不是上帝關上了窗卻打開了門呢?
2009年2月23日於蒙特利爾
如果你說“很多失業者都會得失業綜合症”,還比較接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