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旅行了很多國家,朋友們總愛問最喜歡哪裏?我總說各有各的好,又問最討厭哪裏?我思來想去,似乎都好,即便中國護照持有者最頭痛的簽證和入境問題,結局大都不錯,而且,個人的經驗,各國簽證官們和邊檢官員的態度也還過得去,雖然他們大多屬於鼻孔朝天一族。當然咱也不是吃素的,和人打交道,說話有禮有節,而且笑容滿麵,中國不是有句俗話說不打笑臉人嘛,微笑攻勢最強大之理論,放之四海皆準,時間久了,也有了些外交官朋友。
但是,有兩個國家的使館是我非不得已絕不想再進去的,一個是俄羅斯的,另一個就是我親愛的祖國的。說來,兩家的問題相似,都把人不當人,吆三喝四耀武揚威,恨不能把別人的尊嚴踏在腳底碾個粉碎,不提服務的概念了,就連為人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對於正常人來說,無論如何生氣,看見對方笑容時,態度總會緩和些,他們不一樣,似乎對此具有魔鬼級的免疫力,任你笑得嘴角抽筋,人家依然臉如萬古寒冰,由此一點可以證明他們絕非地球人,過去不是經常說,那個啥啥啥人都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嗎?
我最糟糕的使館經驗均來自這兩個國家。
二
總共去過兩次俄羅斯使館,都在2001年。第一次還算正常,隻在谘詢“過境簽證”問題時,被簽證官訓斥了一頓,他堅決要求我說中文,我確實是在說中文,因為我的俄語隻知道“死吧喜吧”,問題出在當時我確實不知道“過境簽證”的中文,隻知道說TRANSIT VISA。事後想了半天,估摸著簽證官大人是懷疑我在蓄意考驗他的英語水準,於是勃然大怒。
第二次去也就隔了兩周,因為機票出了點問題,所以去改簽證,事先打過電話,說可以改但要收費,按新簽證算,這個我認了,確實不是他們的問題。誰知快排到了,人家簽證官大人說午餐時間到,明天趕早,可是,看門口貼的時間表,明明還有二十多分鍾啊,我可是排了快兩小時隊,你卻要提早關門,而且我後天就要飛了。於是要求能不能通融一下,話音未落,簽證官大人極其不耐煩地一手把我的護照推開,一手拉門,我有點急了,說關門時間還沒到呢。這下子可惹毛了人家,中文夾著俄文單詞噴礴而出,那個氣勢啊,真個是雷霆萬鈞,說的無外乎是我想關就關你管不著,如果不走就在你護照上敲章讓永遠進不了俄羅斯......。
可以聊以自慰的是,俄羅斯簽證官沒有種族偏見,任你膚色黑黃白,任你來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態度是一視同仁無一例外的惡劣。
(圖:渥太華的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圖: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領事部)
三
所有國家駐外使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受理本國公民的換護照辦證明等領事事宜,中國使館也不例外。當然了,隻有人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才會和中國駐海外大使館打交道,在國內的,自有公證處公安局和出入境管理處來管事。我第一次去中國大使館就是為了換護照。
那是2000年的事,我被公司外派在吉隆坡工作。雖然還有四頁簽證頁,但我那本護照實在是不能再用了:貼上去的黑白照片早就翹角;封皮脫膠分成兩三層;公章模糊看不清就算了,印油還浸透到下一頁......。不是我不當心,實在是護照的質量不過關。那年年初去柬埔寨休假時就已經被邊檢質疑,解釋了半天才放行,計劃中的休假要去巴厘島,估計問題更大。那時的印尼相當歧視華人,海關連中文雜誌都要沒收,也聽了不少印尼邊檢如何刁難扣留華人的故事,而且當時基本沒有持中國護照的人去那邊旅行,我的出現豈非焦點?估計連護照上麵的標點符號都會研究上半天,你說,我哪裏還敢使用這本麵目可疑的護照?
事先給中國住馬來西亞大使館打了電話,答複可以更換,去了才知道這過程有多麽的艱難。接待的是位幹瘦女子,年齡模糊,似乎在35-45歲間,麵黃唇薄,一口京腔,聲音尖利高昂,說到激動處頗似利器刮在金屬板上,令聽者不由自主地牙酸。
此女先是瞟了我兩三眼,眼神頗為不屑,然後以一種極其傲慢的語調問何事,我遞上護照說要換,她接過不緊不慢地翻了兩三遍,啪地將護照扔回櫃台,說等到用剩兩頁的時候再來換。我趕緊解釋說要去印尼,用這護照肯定有問題,這不,幾個月前柬埔寨的邊檢都差點沒過去嘛。她又白多黑少地看了我幾眼,拿過護照啪啪翻了三翻,指著首頁的模糊紅印問這是什麽,我說這是公章啊,“公章怎麽弄成這樣了?故意損壞護照要付罰金。”單聽這話,我還以為自己走錯門進了公安局呢。權在人手,咱不得不低頭,隻好接著陪笑:“誰會去弄壞護照?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嘛,實在是質量有點問題。”話音剛落,一張白紙跟護照一起被扔了出來,“寫份申請信!”我已經填了申請表,實在不知道申請信要寫什麽,再問,該女怒了:“什麽內容?就是你剛才說的內容,全寫下來。”我灰溜溜地走到一邊開始寫,寫了滿滿一大張,然後又回到櫃台,該女接過信瞟了兩眼,一把又扔了出來,隨信出來的是硬如子彈的兩個字:“重寫!”。
再好脾氣的人,被人連扔了三次護照,也不能不火了。我盯著她:“請問,哪裏不對?”一字一字咬著牙說,她一把搶過信去,胡亂點著:“這裏沒說清楚,這裏沒有寫明將去哪裏?連封信都寫不好,你到底讀沒讀過書?”
”也許我讀的書沒你的多,但我也知道更換護照隻需要填寫申請表,並不需要寫申請信。請你明白地說,到底受理不受理?”該女看我真的火了,扔出一張回執,讓三天後來取件,然後頭也不回地進了裏屋。我呆呆地站在廳裏,怎麽也想不明白,換個護照怎麽就惹得那麽多氣?堂堂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怎麽就連點基本的禮貌都不懂?最重要的是誰給了服務者嗬斥被服務者的權利?
護照換了不久,馬來西亞東海岸的穆斯林極端分子有鬧事的跡象,公司人事部發通知,讓所有在吉隆坡辦公室工作的外國人與本國大使館聯絡登記住址,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跟隨本國使館撤僑。同事們都照辦了,我沒有,很簡單,麵對連換本護照都能任意刁難的使館人員,我情願自生自滅。
四
後來,為這事和朋友訴苦,朋友笑我少見多怪。
家在新加坡的說你這還算好的呢,中國駐新加坡使館的對外電話,一向是聾子的耳朵,任你從開門打到關門,想有人接,做夢!有啥事自己跑使館吧,好在新加坡也不大,全國開車篼一圈也就兩小時,至於進了使館後的情形呢,隻有過之絕無不及。所以呢,除非萬不得已,絕不進使館門一步。
家在紐約的說,看來還是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態度端正啊,不過也是廣大群眾奮鬥的結果。據說在以前,官員如同標準化產品,態度一樣的惡劣,但是,經過持之以恒連續不斷的投訴抗議,終於在官僚主義的銅牆鐵壁上鑿出一麵透明的窗,也算是一項偉大成就。
最有意思的還是在亞美尼亞機場,有位定居西班牙的浙江青田人,花了一個多小時控訴中國馬德裏大使館的某領事的種種劣行,他說在寫信打電話等種種投訴方式用盡並證明無用後,馬德裏的中國公民們終於走上街頭。遊行示威最終的結果是該領事被調回國,繼任領事態度大好。說話的這位老兄是個偷渡者,按常理,當屬於看見警察如同老鼠見了貓的那類,即便是他也和其他偷渡者一起上街振臂高呼,可見那位領事大人當年是如何的“大人”了。
我後來又進過一次中國使館,是駐斯裏蘭卡的,當時想谘詢短期旅行者是否能換護照,被告知不能後,又谘詢萬一護照丟失該如何處理,沒想到這個問題撥動了官員大人階級鬥爭的那根敏感弦,立刻臉變黑色口出利言,威脅會將我的護照號碼通知全世界各中國使館,以便在我故意丟失護照的情況下能夠立刻識破“緝拿歸案”。因為已經見過世界,我不再是第一次進中國使館的青澀果子了,非但沒被嚇倒,反而很是佩服那官員的豐富想象力:我這才開問,他就已經聯想到我未來的犯罪行為並想出了對付方法,雖然我當時連犯罪念頭的尖尖角還沒在腦海裏冒出來呢。
不得不說的是,中國大使館裏的遭遇是促使我後來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者)
五
由於過去的遭遇,今年,一想到要在進使館再次更換護照,我的心跳就慢了很多,恨不能一直拖了下去才好。 本來準備在八月休假前換了,和權威人士一打聽,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原本更改護照三十天的等待期,變成六十天不說,還有等了九十多天還沒有到手的呢,原因就是奧運會,於是就這麽一直拖到了十月中旬。
去渥太華的前一天,討教如何能快而不生氣地把事辦好,實在是怕了井繩。權威人士麵授機宜,說某女態度惡劣應該避開,但因我不識且尚有另外兩女,為保險起見,最好排那唯一的男性工作人員的窗口,他的態度一向不錯。
我記得那個牢啊,一路念念,進了渥太華使館,立刻排在最長的那隊上。小夥子雖然年輕,卻沉穩,我和他商量老護照是否可以先不交,等取新護照時再剪角,因為我經常去美國,六十天裏沒護照實在不方便,他說現在三十天肯定能取,最好還是先交了。我做好了被斥受氣的思想準備,小夥子卻一直和顏悅色,那個國內叫啥來著,如沐春風,對了,真個是如沐春風啊,雖然外麵秋色正濃。小夥子姓潘。
兩周後,我的新護照便已經拿到手,出奇的高效,連權威人士也驚訝。深感小夥子工作態度應該大力讚揚,我對權威人士說希望他們見到他的上司時能轉達我的感謝,好的就應該表揚嘛!為了以示對比,我提到當天隔壁窗口某女的吆三喝四,權威人士笑了: “ 要是我告訴你那態度不好某女的就是態度好的人的上司呢? ” 我怔了怔,差點被自己的唾沫梗到: “ 這這,還真是中國特色呢。但是,無論如何,該表揚的就應該表揚。要不,等你們下次遇見大使時,和大使說吧。 ”
(圖:中國大使館)
2008年10月30日和11月3日於蒙特利爾
我問這位官員是不是代表中國政府同我講話,她就沒話答了。
在文學城裏轉了一段時間了,通常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出來,總會分成幾派打個不亦樂乎,而這次,出乎意料地一致,倒是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甚至幾個出了名愛胡攪蠻纏亂罵人的ID也文明了很多,看來,我個人的經曆頗具普遍性,而中國大使館也確實需要改進.
再次感謝大家!
了,能不能把這文章貼到外交部網上去呀。讓他們的上司也開開眼!至於錦濤兄或
家寶弟那裏恐怕就犯不著了,這牛年的事還不夠他們倆忙得呢。
哈哈,這人在那兒混了10幾年了,也算老炮了。
還有俄羅斯的海關更可怕,有次從歐洲去俄羅斯是晚上,隻開著兩個口子,所有飛機下來的人全都排著長長的隊,實在太累了,有人當場昏倒,但是俄羅斯海關關員一個個臉如金剛,可能他們見多不怪了。
樓主2001年的遭遇不能代替現狀哦! 現在或多或少都有改變了.2004年在上海離境時,出入境一楞頭青,因我兒子護照上的像片沒更新,對我們吹毛求疵了一番,還揚言說他可以不放行的.當時我恨得直咬牙!最近兩年出入境人員的態度非常親切友好,我原來的敵意也就慢慢消失了.
其實也不用為領館的態度煩惱.個別人態度惡劣, 把他/她的號記下來,往領館投訴就是了.他們有網頁的嘛,往CONTACT US裏送個E好了.投訴人多了,畢竟會起作用的.
我也見識過中國領館辦護照的作風,和中國過境處的“無情”麵孔。曾經也被氣得想投訴,一忙,也就不了了之。
相比之下,到台灣或進入美國,大部分會感受到友善,尤其你是公民或是老僑民,他們高興了還會說:歡迎回來。而我們中國的出入境關口的官員,大部分是用審視你的眼神,冷冷得瞟你幾眼。
我先生沒有在中國生活過,我極力鼓動他到中國旅遊,講給他很多很多關於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故事。他終於明白了:執政的共產黨經曆了那麽多的磨難,雖然也走了些彎路,給中國帶來些劫難,但最終經過艱苦奮鬥拚搏,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
當我帶著他和家人興致勃勃地到中國旅遊,探親訪友。經曆過中領館辦證件、進出中國海關的經驗,徹底給我栽麵了!他們覺得:這些官員太粗魯、太冷漠,一腔熱血“回家看看”,卻被一進一出的“同胞”審視加仇視的目光、外加生硬的動作和語言,毀了一片好心情,弄得你像是不受歡迎的人。冷啊!(他們對同事和上司卻是滿臉笑容)好像花錢去買臭臉看。花錢買氣受!
想想我們很多小老百姓,因為居住在海外,平時都能自覺以中國文化使者的標準來提醒自己言行,不要傷害到中國人形象。而我們那些受國家指派駐外國工作或在海關口工作的官員們,你們真正代表的是國家呀!應該表現出大國的風範!你們才是國家的門麵!
因為還愛著中國,所以才希望中國更好!
發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而已,就事論事,持反對意見的人,不必扔磚頭過來!!!!!
希望大家都能頂一下,最好能傳到錦濤兄那裏。
引起重視,就會改變。
看到有些人說“人家國家的領錧”對我們簽證也態度也不好。。。,可能這些同誌忘記了,那些國家可以對你(外國人)不好,但是對本國公民好著呢。
我的一個英國朋友一到中國,先把他們大使錧號碼記好,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大使館是保護他們的;我們這些在國外的,是不是把自已大使錧的號碼記好?肯定不會,記了也沒用,因為知道有了困難也別找大使館,找了也許困難更大。
建議將本文連同評論發到中國外交部,讓楊潔篪過過目。
雙手讚成!!
什麽是素質高?中領館官員刁難自己國民素質高嗎?
我以前跟中國駐英國曼城使館一個工作人員聯係過,對方很好. 但別的使館很差估計是事實. 所以我的原則是少見麵,少電話,每次回國的時候把能辦的辦了,因為現在國內反而好一點.有時候遇到很差的人,不能賠笑臉,該投訴就投訴. 你越笑臉,別人越牛,明顯是你求人嗎? 這是什麽道理? 本來使館就是應該為人民服務的.
這牽涉一點我們中國人的軟弱性,出去辦事,處處無理無節,這卻助紂為孽,不利於他們改壞毛病.
無奈晚上11點來到NY中領館求助, 一位女士開了門問有什事, 我們講明了來由,
並SHOW 給她看臉上出的風疹,這位阿姨冷冰冰得說“出國怎麽不帶藥啊?等著”
大概在大門外等了約20分鍾,門終於又開了,“給,這是兩片普兒敏,5塊美元”,
“哇,這麽貴”心想,我們出來時,一人才可換20美元,扭頭看了一下組長,
“拿著吧,沒辦法”組長說。在回HOTEL 的路上,我們一口同聲“太黑了吧”。
兩片普兒敏讓我睡到了天亮,滿身鳳珍又來了,最後還是美國客戶帶我看了醫生
吃了藥,平安回到了祖國。
中國啊! 中國對你的兒女們好一些好嗎?
最好說話的一般是帥哥,長得精神,穿得時尚,工作有熱情,對人信任。我每次出國入境,首選帥哥。
而且,你可以說我在中國使館的一些經曆,但別用“我親愛的中國大使館”,以偏概全了。 說到底,你有幾次經曆呢?
言論自由保障的是說話的權利,並不保證言論的正確。
我就是這麽想的,因此這麽說。但語言比較犀利和深刻(也可以稱為刻薄),但話粗理不粗。
樓下的那個downwithsosmething 的雜*種,奉勸你說話幹淨一點,你倒不用洗腦,因為你就沒腦,洗了白洗。
就少花點線先買點那啥洗洗你的嘴。
大概每個人的經曆不同,自己沒經曆的不等於別人沒經曆呀!幹什麽說話這麽刻薄呀!都是自己的同胞,要NICE一點嘛
紐約中領館的態度就跟紐約當地政府部門差不多. ok!
你可以無病呻吟,祥林嫂似的訴說被迫害的遭遇,就是不允許別人說些不同意的觀點。
當你認為所有的人都被洗腦的時候,你不也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是否也被不同的藥水洗過?
最近幾年,因為自己要換護照,孩子換護照,和使館領事處打過交道,也沒去拉關係,完全是作為陌生人去辦,感覺還好,態度普遍有改變,沒法和丹麥的政府工作人員比,但是已經沒有對自己同胞一臉階級鬥爭了。
我覺得說的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且我覺得像在領事處工作的人員基本都是使館官員的家屬,素質參差不齊,有些素質的確不敢恭維,這是中國外交官人員素質整體還需提高的現狀,不過相信隨著中國人物質文明程度的提高,這些問題會逐漸變少。
樓下那個叫“downwithcpc",我也想說:cnmd!
憑臉蛋吃飯也有個人老珠黃的時候。
國人在使館的遭遇,竊以為一是因體製視民如敵的本質,二是因數千年來中國的官本位文化,再從中把一個“仁”字抽掉,剩下的是什麽,不難得知。
但畢竟事情還是在轉好,隻是太緩慢,我們這一代怕是看不到了。
大家都是受黨教育多年,要說鶉先生敢在使館牛,恐怕得借他倆膽兒。至於DMV和INS曾對勃女士不敬,可能是你媚功還欠修煉。
我也覺得lz有點小小責任(樓主不要生氣)。。比如說吧,如果我去俄羅斯大使館的話,我會小心不說英文的,怕人家聽不懂,或者覺得你在炫耀。如果不知道過境簽證怎麽說的話,查查字典,問問別人,如果當時有網絡的話搜索一下,也就知道了。哪怕翻譯成中文不地道呢,人家也總是能懂。。
而且對人特別有禮貌,很溫和;而且自己事先準備得好,不給別人添麻煩,不問一大堆傻問題的話,人家也都凶不起來的。
還有就是中國使館裏人真是多呀,有時候他們心煩我也理解。
就是他們業務太繁忙了,排隊的人超多。我還是提前一個小時去的,要是準點到,估計就排不上隊了。
作者是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反感的長相,俗稱‘長得就違章了’?怎麽到處糟白眼?
要麽就是牛逼哄哄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氣勢,好像別人不對你畢恭畢敬,就不能團結海外華人,建立廣泛統一戰線似的。
你去當地辦過駕照或者移民局辦過事嗎? 他們對你和藹可親?都一個德行。
外交部又不是象牙塔,庸俗的國內風氣不可能沒有的。
---Yes. Also she is a supporter of Dalai Lama.
您說得很對。我們就是要殺一殺海外某些中國人的這種氣焰。讓他們明白即使跑到國外當上了頭等公民也不要丟掉受黨教育這麽多年才培養出來的夾著尾巴做人的優良傳統。
但是一位中年女士的服務實在是不敢恭維,不知道是不是更年期到了,具有樓主所述的綜合BH“素質”。
前幾日一個朋友驅車數百哩去換/延護照,被撅回. 理由是朋友必須出證加拿大領館的證明自己不是加拿大公民,因為十來年前朋友曾去過加國. 盡管朋友指出自己中國護照上每年都有出入中國/美國的海關印章,包括六個月前的,女辦事員仍然憑著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又被懷疑假如美國籍)拒絕為其換護照.朋友不服,爭辯了幾句,竟然被一句 "你比我說得都多" 給噎了回來 - 原來對這些辦事員來說, 去辦理各種事宜的人隻有聽他們嗬斥的份.
說出來慚愧,但是,海外的中國大使館,口口聲聲為當地的僑胞僑民服務,譬如我居住的紐約,我們親愛的彭大使,天天 “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的招搖過市,睜眼看看,多做點實際性的東西!
問問身邊的人,十有八九對中領館有意見!
好幾年沒去了,不知道現在怎麽樣。
有一次去換護照,一個使館秘書睡眼惺忪,蓬頭垢麵,穿著拖鞋就在窗口後麵溜達。。。。。。
最可笑的是一個朋友去大使館辦事,使館人員很嚴肅的告訴他:你要能證明你現在在愛爾蘭!
至於服務態度,地球人都知道。
還有一次,西班牙沿海一個城市的醫院收治了一名臨產的無證中國移民,這個人在西班牙沒有親友,也不會西語,到了醫院之後,在產床上痛得渾身發顫,但是醫生無法和她交流。無奈之中,醫生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中國使館的電話。電話打通了,醫生希望使館的人員聽一下這個病人想說什麽,然後翻譯出來可以幫助他們治療。結果醫生的話還沒有說完,使館的官員就開始官腔了:我們是使館,是外交機構,不管這種事情!然後就掛掉了!
後來,醫院通過其他途徑,找到了一個民間協會的聯係人的電話,協會很快找到一個留學生,和醫院進行了聯絡,短短幾分鍾的時間,這個苦難的中國婦女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療。當然,是不用向醫院付錢的。
他去掉這個照片,讀他的文章會舒服得多--我是這麽看的。
記得領上本護照等候長點,911剛過,突然全國人民領護照,非常時期,但也沒有刁難。
服務人員顯然都是經過標準化培訓的。
====================過去不是經常說,那個啥啥啥人都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嗎?
你自己去大使館辦一次事,你就知道作者說的是實話。
謝謝好文!
我感覺你的遭遇那麽淒涼,就是因為你移民了。雖然移民是自己的選擇,但是使館的人很可能因此對你冷淡,原因也不用說了。
還有你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者的照片,明顯是西方人搗亂示威的照片。如果他們在中國大使館寫"西藏獨立"的橫幅,你是不是也一樣貼出來呢?
中國使館可能是有時侯服務不好,不過都是照章辦事而已。官燎主義也不是中國獨有的。
您在加拿大就不知道了,
在鄙人膚淺的印象中,加拿大的華人是貪官及其子女的樂園
國人恨不生啖其肉啊
他們對他們自己人也那熊樣。
順帶一下,那兒的黑人保安也是態度極差。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近墨者黑’吧。
回國前後的真實感受 (一) 人性化
Local Access打往中國電話卡1.3¢/分種
來源: 長空 於 09-02-06 22:14:38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backhome&MsgID=239163
去年,我母親生病,辦急件,明明按照要求把照片照好了帶去的,他們非說不合規格,從新照,用他們的破相機照。咱們沒時間與他們理論,不就多出幾個錢嗎?幾個年輕人,也沒什麽經驗,但非要作出他是領導,說一不二的那子,真讓人惡心。心想著,咱們走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長呢。但與那些小人斤斤計較失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