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雜談 印-7 南張北溥---溥心畬(上)宮廷畫派—鬆風派

(2010-02-11 13:06:12) 下一個
雜談 印-7 南張北溥---溥心畬(上)宮廷畫派—鬆風派

文化走廊裏關於傳統繪畫的承傳創的論爭中,ABC先生總是極力推崇北方的“湖派”與“鬆風派”。後來我感覺這其實與ABC老先生的地域出身乃至師承淵源很有關係。

與耳福痛陳縱橫幾千年中國國粹的利弊,咄咄逼人相對照(詳見雜談 印-2),ABC老先生總是如儒扇綸巾搖曳著骨扇的貴族,淡雅地侃侃而談,舉例也不外乎推出湖派與鬆風派,特別是鬆風派中的代表。來支持自己的國粹觀點。讓我這個外行小妹都意識到,似乎ABC老先生人心中的與其是談“國粹“,其實更是對家學與師承在曆史上沒有被充分重視的一種遺憾在內。
其實關於鬆風會,關於清末代滿族貴胄的推斷,都來源於ABC老人與耳福的論爭內容的推斷,與我為了及時對高昂鬥智的耳福進行懷柔消防以便和諧地論爭而偶爾對老先生提問時,ABC老先生從不正麵回答,隻給點提示。於是迫使我自己去查資料。


滿清書畫盛極一時 有中國畫《宮廷畫派》一說,南張北溥的溥,即是滿族貴胄。如今,“南張“ 張大千已經是盡人皆知,但與其齊名的“北溥”——恭親王奕訢之孫如今,“南張“ 張大千已經是盡人皆知,但與其齊名的“北溥”——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心畬(即溥儒)卻因為當年跟隨蔣介石去台灣以及偽滿洲國的曆史緣故被從曆史書上撤出,導致曾經風雲上世紀中國山水畫壇的泰鬥人物,至今依舊隱藏在曆史的風雲之中。張大千(1899-1983)和溥心畬(1896-1963)都是上世紀中國山水畫壇的風雲人物.20世紀前期,他們在藝術上的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於近代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張大千(center), 溥心畬 (center right), 季康 (right)

滿族的書法藝術到清代時呈現極盛景象。
清朝皇帝都長於書畫,
順治帝的書法‘結構蒼秀’,還擅長繪畫;
康熙的書法‘亢氣渾涵’;
雍正的字則挺拔蒼勁;
乾隆的書法氣勢恢宏,頗具功力,他敕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希堂法帖》, 對人們學習鑒賞書畫起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還有許多著名的滿族書法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永瑢和成保。

永瑢,字鏡泉,號少齋,別號詒晉齋主人,其‘書法遒勁,為海內所共推’,有《詒晉齋帖》傳世。
永瑢的畫,山水疏簡淡逸,花鳥清新生動古淡蒼逸,有諸多佳作傳世,被稱為清代傑出的畫家。


成保書法楷書模顏真卿,點畫厚實俊美,行草法王羲之,疏密有致而生動活潑,其《惟清齋帖》為一代小楷大家。

清朝設立如意館招納畫家。《八旗畫錄》所收八旗畫家達200多人。
唐岱,字毓東,號靜岩,正白旗人,其畫沉厚深穩,並摻用西法,成為一代國手。他著有《繪事發微》一書傳於後世。

著名的畫家還有斌良,其《峽江晴浪圖》、《杏花圖》等作品流傳後世,他工花卉而善畫墨梅。徐萊工詩、精隸書、善畫梅,時人讚‘三絕’。

民國時期滿族的書畫家有溥心畬的堂弟溥佺(溥鬆窗)、溥伒(溥雪齋) 等,創作出許多為世人所稱道的書畫作品,其中有著名的《萬馬圖》等。 善於學習教育嚴格

為什麽一個隻有幾百年曆史的騎馬射箭的民族會在短短的時間裏出現這麽多位書畫大家呢?

北京滿文書院的創建者、院長,現在已經退休的金寶森稱,他在做清史研究時,也發覺這是一個‘特異’現象。

滿族入關前是一個金戈鐵馬、十分剽悍的民族,入關後,竟突然湧現了那麽多的‘文化人’,這與清朝的發展曆史 以及滿族善於學習、嚴格的家族教育是分不開的。

滿族人入關後,對於漢族文化,上至皇帝下到各級官員都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 皇上為大臣做了表率,王公貴族都重視並帶領子弟學習漢文化,所以早在清初,內務府就開辦‘如意館’,培養書畫人才,書畫藝術同時也成為皇室成員的家傳之術,數百年來,‘宮廷畫派’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 這樣一個社會和家族的氛圍對後代的熏陶作用是很明顯的。


比如,愛新覺羅家族最年輕的畫家——愛新覺羅.毓崌,字紫薇,是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天津美院教授溥佐的女兒,她就是自幼跟父親溥佐學習傳統書畫創作,再加上自己用功鑽研,中學畢業後就成為專業畫家。

金寶森表示,書畫藝術是一種高雅藝術,某種程度上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即使愛新覺羅家族後來成為沒落皇族,但終究還是有供這種藝術存在的土壤。而且,一旦迷上書畫,就不會輕易放棄。

像毓贍,他曾經一度跟著溥儀在皇宮裏生活,後來雖然曆經坎坷,但是對書畫的癡迷一直未減。

溥傑

宣統之弟書法大家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曾任全國政協文史研究委員會專員,全國人大第五屆代表,第六屆常務委員, 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副主任等職。精書法繪畫,其作品流傳極廣,深受各界喜愛。溥傑少年時入宮伴溥儀讀書,後被溥儀派往日本留學。他自幼受到嚴格的書法基礎訓練,工行書,初學虞世南,後受其業師趙世駿影響而自成一體,所作雋秀爽健,婀娜多姿。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或被選入各種作品專集。

溥傑善詩詞,喜吟詠。他的著述有《溥傑詩辭選》、《溥傑自傳》等。

啟功 雍正九世孫國學大師 當代國學大師啟功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孫,為雍正第五子弘晝的後代。

啟功1912年7月26日生於北京。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學者、畫家和書法家。

他的著作豐富,通曉語言文字學,甚至對已成為曆史陳跡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作得一手好詩詞,同時又是古書畫鑒定家,尤精碑帖之學。啟功先生是一代書畫大師。他的書法博師古人,典雅挺秀,美而不俗,在當代書壇獨樹一幟,成為彪炳書史的書界領袖。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內緊外放的結構,遒勁俊雅的筆畫,布局嚴謹的章法,體現出‘啟功體’書法的特有風格。他的繪畫水平更高,隻是被書法之名所掩而令人忽略。

先生早年多作山水,70歲後常作蘭、竹,構圖平中寓奇,以書法之筆入畫,明淨無塵,清勁秀潤,充滿書卷氣。

溥儒
道光一脈北方泰鬥
溥儒
出身清皇族,他是道光皇帝第六子的次孫,生於1896年,卒於1963年,姓愛新覺羅,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
溥儒曾留學德國,學天文學和生物學,回國後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溥儒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其山水以‘北宗’為基,潤以南宗筆法,書法以草書見長,昔時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在書法上,溥儒與鄭誦先等共為北方書壇的台柱人物。在當時的北京是聲譽極高的文化名人。溥儒書法習柳公權,略近成親王而風骨過之。行草學二王、米芾,飄灑暢酣,他主張樹立骨力,善於取勢,主張書小字必先習大字,心經筆法,意存體勢,這樣才無輕率之病,書法剛健遒美,秀逸有致。 ‘落霞箋’是溥儒先生按自己的心態製作的一種書寫用紙,自稱‘落霞箋’,有行雲流水之趣。他為了製作幾張效果滿意的‘落霞箋’,有時需耗用一天的時間,所以用‘落霞箋’完成的書法作品極少。
溥輩兄弟
貴族藝術宮廷畫派

溥鬆窗

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兄弟,他與其它幾位兄弟溥儒、溥雪齋、溥佐等一起,自幼研習文學、書法與繪畫藝術。
溥雪齋曆任輔仁大學美術係係主任,而溥鬆窗23歲就被聘為輔仁大學和國立藝專的教授。他們共同創建的鬆風畫會,成為當時有最高藝術成就人士聚集的場所。溥佐擅畫花鳥走獸,尤擅馬,兼作山水,其風格立足於工整精細的宋代繪畫傳統,吸納元明清以來優秀的花鳥畫家之所長,名作有《奔馬》等。因為溥字輩兄弟皆出自皇室,他們的繪畫作品功力雄厚,色彩古樸典雅,風格清逸脫俗,別具一格,自成流派,被後人稱為宮廷畫派。

關於鬆風派代表人物之一溥雪齋

溥雪齋(1893-1966)男,滿族,清道光皇帝的曾孫。其祖父為皇五子惇親王奕誴,父為貝勒載瀛。幼年襲封為“貝子”,本名溥伒,號雪齋;晚年為名號一致,以字行,乃常用溥雪齋為名。   雪齋先生自幼學習文學藝術,擅長書法繪畫。是著名書畫家,辛亥革命後,以書畫為生,早在1930年就執教於輔仁大學美術係,任教授兼係主任。並組織“鬆風畫會”,研究國畫藝術,培育了大批人材。他擅長畫山水、馬、墨蘭等。書法學米芾、趙孟睿?融米趙於一體,獨具一種謹嚴而又瀟灑的神韻。他同時也是古琴家,四十年代曾組織古琴會,聯絡同好,切磋琴藝,使傳統古樂得以流傳發展.

解放後,他積極參與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曾任北京市文聯常務理事,市美協副主席,書法研究社副社長,北京畫院名譽畫師,市音協理事,東城區政協委員等職務。1952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他多方麵的藝術成就得到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五十年代第一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周總理在會上見到雪齋先生,關切地詢問他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並於會後親自用車送他回家。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成立,被聘為名譽畫師。周總理在畫院成立大會上作了重要指示。會後和全體與會者合影留念時,周總理走到他身邊停住,風趣地說:“咱們來個滿漢聯歡吧!”有一次他應邀到懷仁堂招待外賓的文藝晚會上演奏古琴,演畢,周總理特意到後台感謝他精彩的演奏,祝賀他演出成功。溥老70壽辰,陳毅副總理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請他到中南海紫光閣赴午宴,為他祝壽。他感動地對陳副總理說:“我沒有做多少工作,也談不上成績,領導給我這樣的榮譽,深感受之有愧。”朱德委員長也曾多次與他在北海畫舫齋內古柯庭一起研究書畫藝術,並曾合影留念。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後,於8月30日離家出走,不幸去世,享年73歲。



溥佐 (1918-),滿族。中國畫畫家。北京人。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堂弟。1937年入鬆風畫會。1949年後在河北藝術師範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任教。曾加入中國畫研究會。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有《溥佐畫集》。 他的後人有:

愛新覺羅•毓崌是愛新覺羅•溥佐先生的女兒
今年43歲的愛新覺羅•毓崌是個畫家,專攻工筆畫,祖上很有點來頭:道光皇帝是她父親的曾祖父,父親溥佐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堂兄弟,貴為王爺。溥佐幼時跟著大哥溥伒學工筆畫,解放後長期擔任天津美院教授。毓崌小時也跟著父親學工筆畫,尤其擅畫竹子。曾與愛新覺羅家族裏的丹青好手聯袂在東南亞舉行過多場“愛新覺羅家族畫展”。


但這個家族也有叛逆,如愛新覺羅•一聰是愛新覺羅•溥佐先生的孫子。但愛新覺羅•一聰因以“撈人”為名詐騙在押人員家屬財物共計25萬餘元,日前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其未婚妻張超也因共同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皇帝家族,他們的書畫藝術,幾百年來有著不解之緣,被稱為“宮廷畫”,在海內外有著極高的影響。

清初的皇帝如順治.康熙.乾隆等都是雅好書畫,在日理萬機之餘,遊藝翰墨,重視書畫藝術。由於皇帝的喜好,加上宮廷的特殊家庭生活教育,故一般王宮宗室,也唯風雅是尚,研習書畫,孕育出不少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繪畫風格,都以傳統為依托,特色都是富貴典雅溫潤靜逸,著作多以花鳥蟲魚,而畫馬最多,山水次之。

近百年來,其後裔多從叔伯父輩學習書畫,其書畫繼承了愛新覺羅氏書畫藝術的優良傳統,顯示了其技藝源遠流長的雄厚根基,而且又隨時代演近各辟蹊徑,苦心探索。表現了新時代的麵貌和氣息,藝術風格精彩紛呈。愛新覺羅氏後裔,在書畫藝壇上享有盛名者為數不少。


在書法方麵:首推溥傑.啟功.啟驤.毓詹(應有山字旁).啟源

在繪畫方麵:有溥佐.溥佺.毓峨.毓嵐

而年輕的一代有毓崧.崇嘉.文嘉.毓半雲.毓峋.毓嶽.毓震峰.和毓紫薇.恒鈦等。

[宮廷畫派]愛新覺羅恒鈦先生藝術簡介

愛新覺羅恒鈦,男,滿族,195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

係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親王奕 宗後代,曾祖父載瀛一生精力專於書畫。其所繪鞍馬,羽毛花卉頗具特色,自稱一派,為當時著名畫家。大祖父溥伒(雪齋)、祖父溥僩(毅齋)、六祖父溥佺(鬆窗)、八祖父溥佐(庸齋)、伯父毓峨均攻書畫,各具風格,均為當代著名畫家。其堂祖父溥儒(心佘)在書畫藝術上更與張大千齊名,有“南張北溥”之說。

恒鈦成長於一個書畫藝術人才輩出的家族之中,在藝術上深受熏染。自幼酷愛繪畫藝術,並得家族真傳,師承六祖父溥佺(鬆窗)、八祖父溥佐(庸齋)、伯父毓峨、啟功等著名書畫家的教導,四十多年的潛心鑽研、苦練,現已成為宮廷畫派繼承人之一,主攻山水兼花鳥.人物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深受國際友人喜愛。1989年讚助文化部修複恭王府兩幅作品,並在台灣展出。1989年讚助十一屆亞運會兩幅作品,並在日本東京展出,收入日本出版的《末代皇朝愛新覺羅氏族書畫集》。1991年讚助內蒙古那達慕二十幅作品,並在新加坡、韓國、加拿大、香港展出。1993年收入《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1995年至1997年受日本友人之邀,作品先後在日本橫濱、大阪、廣島、東京、仙台、崗山、鹿兒島等地區舉辦日中友好文化交流逸品展,1997年3月收入遼寧版《現代滿族書畫家傳略》一書。1997年5月收入上海版《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們》一書。1997年收入吉林版《愛新覺羅家族》全書。1997年12月由國家民委之邀,作品作為禮品送給國外友人,1998年2月一幅作品被中央電視台書畫院收藏,1999年9月作品被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2003年7月收入<<世界名人錄>>.同時被中國書畫研究院聘為研究員,2003年12月17日---24日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之邀舉辦宮廷書畫展.
------------------------------------------------
愛新覺羅,現在姓什麽?

金,趙,愛新覺羅

62歲的崇文區副區長金毓嶂是醇親王載灃的長孫。他說 “我們家的人都不姓愛新覺羅,

都什麽年代了,姓那個有點兒古怪。”

醇親王載灃的11個孩子中4個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儀外,還有溥傑、溥供和溥任。溥儀無後,溥供3歲早夭,溥傑隻生有兩個女兒,溥任的長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學任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的副院長,三子金毓嵐是朝陽區和平街第一中學的高級語文教師,還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對於家族中出了兩個皇帝,金毓嶂說,這是曆史的選擇,他的家族對此很不情願,也很不勝任。“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總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說。

為愛新覺羅姓氏自豪

在身份證上,這位45歲的女畫家名叫毓紫薇,愛新覺羅•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複對她的事業有所幫助。“畫會好賣一些,”她說,“人家一看,‘愛新覺羅’,就認你的畫。”毓紫薇說,自己的畫是“有行無市”,大多賣給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親王奕

訁宗的第4代孫女,奕訁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親王的哥哥。“從心底裏,我對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感到自豪,”她說,“因為我們這個家族裏出了康熙、乾隆這樣的好皇上。”

難以概括的群體

關於“愛新覺羅”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趙書看來,“正支的皇族後裔很少自己冠以愛新覺羅氏,旁支的就喜歡這麽叫,尤其是在書畫界。”他給這種現象起了個名字,叫作“時代功利性”。

在沈陽,60歲的德崇開了一家“愛新覺羅•德崇文化商行”,專門經銷清代傳統的文化工藝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會嗓音洪亮地糾正你:“我是愛新覺羅•溥旻!”

不過,他的家譜中的貴族血統要追溯到努爾哈赤才可見到。

對比幾個曆史階段皇室後裔或低調或高調的行為方式,北京市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認為,辛亥革命後,皇族後裔紛紛改姓,建國後的一段時間裏又強調階級劃分,因此皇室後裔對“愛新覺羅”姓氏比較忌諱;現在他們以家族為自豪,恰好說明社會心態的寬容與進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牧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ydney-boy的評論:
全世界會電腦的多了,但能會寫優美文字與作畫的中國人越來越少了,難道人家滿清能入關學漢族文化,我們漢族自己要丟棄?

你可以喜歡電腦學,不能讓大家都跟你一樣吧,總有人要把祖宗的東西繼承下來。
-牧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楊的評論:


是,感覺沒有民族自豪感呢,畢竟成為中國皇帝了哦。
sydney-boy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想恢複姓孔,但是又沒有證明,又不會畫畫作詩,都什麽時候了,這麽落後的東東,怎都比不上電腦那樣先進刺激。
老楊 回複 悄悄話 "金毓嶂說,這是曆史的選擇,他的家族對此很不情願,也很不勝任。"
大哥還挺謙虛,像在政治局會議上做檢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