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擊長空壯誌淩雲 揭秘"長征六號"研製團隊的逆襲故事
2016-5-22 22:56:10 來源:東方網 作者:解敏 選稿:成昭遠
東方網記者解敏5月23日報道: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隨著一聲轟鳴巨響,“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自2009年正式批複立項到2015年實現首飛成功,近7年的研製攻關路,記錄的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從無到有、不斷跨越的艱辛曆程。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不僅標誌著中國長征係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從白紙開始勾畫藍圖 破釜沉舟當“實力派”
6年前,為了研製我國新一代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一群充滿活力的航天人聚集在一起,組建了“長六”研製團隊。組隊之時,團隊的平均年齡還不到28歲,大部分成員都沒有完整的型號研製經驗。而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上需要采用諸多新技術,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任務緊迫而又艱巨。型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張衛東是團隊中“作戰”經驗最豐富的,他從1982年開始參加“長征三號”項目,後來擔任長征四號副總設計師、長征二號丁總指揮、長征五號副總設計師。他帶著隊伍從一張白紙開始勾畫藍圖,並給自己立下了軍令狀:“長征六號的研製,隻能成功;不成功,就無立錐之地。”
液體火箭首飛失敗率較高,國外類似火箭也均有連續失利的案例。張衛東告訴記者:“當年‘長四’合練發現了幾十個問題。”所以,“長六”合練前,他要求團隊要提前識別問題、暴露問題,把問題機理徹底搞清楚,能挖多深就要挖多深,僅一個項目的風險報告就多達數百頁。2012年11月,火箭一子級發動機進行熱試車。之前曾有過類似試驗做過三次都不成功的先例,大家都為此捏了一把汗。為此,張衛東專門去請教了專家院士。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試驗隊還給火箭箱底穿上了加厚的12層防彈衣。最後,試驗成功了,集團公司將這次試驗定義為一個重要裏程碑。正因為前期問題暴露的足夠充分,解決得足夠及時,才有了後來一舉創造了一二三子級熱試車一次成功,合練一次成功,首飛一次成功,證明了“長六”團隊是真正的“實力派”。
每當遇到技術難關,山窮水盡的時候,張衛東都相信隻要再往下挖一鏟子,就會柳暗花明,再複雜的難題也一定是有解的。夾層共底、燃氣滾控、自生增壓等技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原始創新。其中,大溫差夾層共底貯箱技術在國際上從未用過,為了實現將-180℃液氧和20℃的煤油裝在同一個箱子裏,張衛東帶領團隊用了足足一年時間去攻關。就是靠著這樣執著的精神,才造就了“長六”的小個頭、大能量。張衛東說:“國外做成的,我們不一定能做成,因為他們有工業基礎;國外沒有做成的事情,我們不一定做不成。”一般火箭有15%技術創新就算重大狀態變化,而“長六”渾身上下全是新的。
張衛東樂意與年輕人一起共擔風雨、共享彩虹。每當隊員遇到意見分歧時,他基本不說話,聽大家充分發表意見。每當大家的討論陷入無緒的迷茫中時,他就會拋出一句:“別急,別急,我來幫你們分析分析。”每次他都能抽絲剝繭幫大家理出問題的頭緒,使問題撥雲見日,讓大家茅塞頓開,團隊成員都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
張衛東喜歡挑戰自我,對他來說敢為人先是一種責任,“長六”就是他解的一道難題,其中的磨難和快樂、挫折和成就,也許隻有經曆過才能體會。他常說:“紅軍長征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反敗為勝。在長征六號團隊隻要向他們學那麽一點,就足夠用了。”在他看來,環境鍛煉人,越艱苦的環境越鍛煉人,人一定能夠適應環境,而不會被環境消滅。而他的團隊成員們也正是這樣踐行的。
長征六號火箭研製團隊
研發好比長征路 重壓之下必有勇夫
在立項論證期間,團隊成員一次次奔赴北京,協助確定總體方案。出差、討論、返回、修改方案、再出差……經過兩個多月的深入論證,他們對火箭整體起豎、一子級滾動控製、二子級構型、火箭尾段狀態、三子級推力和加注量等技術難點,均製訂出3個以上的論證方向,並對每個技術方案的多項指標逐一進行反複比對、論證,直至確定方案,最終順利通過立項評審。
作為團隊中為數不多的女性,丁秀峰將細心、細致發揮極致。2012年7月,在一次熱試車出廠測試中,她發現氧箱內的傳感器螺釘上按照常規做法點了紅漆,以表示驗收通過。這是這種類型的傳感器第一次用於低溫氧箱,如果在液氧中油漆脫落,會不會產生多餘物?會不會對發動機工作造成不利影響?一邊是刻不容緩的進度要求,一邊是可能存在的隱患。丁秀峰師馬上召集相關係統的人員進行專題研討,查找大量資料。最終,通過三天通宵達旦的工作,在確保進度的前提下消除了潛在的隱患。
副總設計師李程剛曾連續多天蹲守在低溫打壓試驗現場,直至因為急性腦膜炎住院,病剛好轉便又投入到了攻關工作中。試驗成功時,他的微笑特別可愛。主任設計師常娟在試驗隊進場前的身體檢查中發現罹患惡性腫瘤。地麵係統副經曆了三次化療的她依然請命前往基地參加最後的保障任務。在試驗隊拒絕她的要求後,她將所有的注意事項、與發射場的協調接口通過書麵和電話的形式反複交代清楚才放心。發射任務執行的最後48個小時,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堅守在崗位一線,不眠不休,沒有一句怨言,大家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火箭打成。
首發之後路漫漫 星星之火蓄勢燎原
6年時間,完成了12項重大關鍵技術項目的攻關和相關試驗驗證,長征六號將20顆衛星送入了深邃的太空。火箭首次采用了氧箱自增壓技術、燃氣滾控技術、高壓補燃循環無毒無汙染液氧煤油發動機、“三平”測發模式,成功突破高精度控製、箭地一體化快速測發等一係列關鍵技術,此次發射衛星入軌精度達到百米級,開創國內先河。標誌著我國在運載火箭現代化、模塊化方麵邁出了堅實一步。
有人說,“長六打完了,這輩子值了。”對此,張衛東說:“首發成功,不等於發發成功。”耕宇牧星征遠方,道濟天下路漫長。“長六”還有新的規律有待探索,後續係列火箭還有待技術創新。此外,還要適應高密度發射的新常態,還要好好向其他隊伍以及業界同行學習經驗。
一箭廿星!記創造亞洲新紀錄的長征六號研製團隊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邵寧 新民網編輯:董怡虹 2016-05-22 14:01
【新民晚報·新民網】2015年9月20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清晨7時01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順利飛抵距地球500餘公裏的太空,並成功將隨身攜帶的20顆衛星以“天女散花”的方式送入地外空間。這些衛星從100公斤到幾十克大小不等,分4次被釋放,每次隻間隔幾十秒。長征六號首飛成功,不僅開創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新紀元,也創造了亞洲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這一刻,發射中心掌聲雷動,長征六號研製團隊成員——一群來自上海的航天人,都歡呼雀躍起來,他們為自己創造的曆史激動不已,而以沉穩著稱的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張衛東也不禁眼眶濕潤了。
敢為人先 研製全新火箭
2007年,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八院)的“老航天人”張衛東接過長征六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的任命時,心裏沉甸甸的。我國現役火箭大多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定型,他將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超過28歲的年輕人,研製一種全新的火箭。
這些剛跨出學校大門沒幾年的年輕人行嗎?然而,對於喜歡挑戰自我的張衛東來說,他有信心在一張白紙上勾畫藍圖。“研製長征六號,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不成功,就無立錐之地。”他立下了軍令狀。
型號立項之後,研製團隊就確立了包括12項重大創新在內的90餘項關鍵技術:發動機氧箱自生增壓技術、高溫高壓富氧燃氣滾控技術、雙八表捷聯慣組組合導航技術、迭代製導技術、自行式整體運輸起豎車、大溫差夾層共底貯箱、一箭多星發射技術……這一係列關鍵技術,都是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
有人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想想我們火箭的名字——長征,再看看紅軍長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後都實現了,而且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反敗為勝。長征精神,隻要我們學到那麽一點,就足夠用了。”2008年,在“長六”第一次動員會上,張衛東如此告誡團隊。
液體火箭首飛失敗率較高,國外類似火箭也均有連續失利的案例。有幾次遇到技術難關,幾乎走不下去了,團隊都有種山窮水盡的感覺。“但我相信越是到這個點,越是曙光即將再現的時候。”張衛東鼓勵大家。夾層共底、燃氣滾控、自生增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原始創新。其中,大溫差夾層共底貯箱技術國際上從未用過,為了實現將-180℃液氧和20℃的煤油裝在同一個箱子裏,張衛東帶領團隊攻關足足用了一年時間。就是靠著這樣執著的精神,才造就了長征六號的小個頭、大能量。
2012年11月,火箭一子級發動機進行熱試車。據了解,類似的試驗曾經有過三次都不成功的先例,而這次做的是170秒,單台推力達到120噸,前所未有,大家都為此捏了一把汗。為此,張衛東專門去請教了集團公司的專家龍樂豪院士。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試驗隊還給火箭箱底穿上了加厚的12層防彈衣。最後,試驗成功了,集團公司將這次試驗定義為一個重要裏程碑。後來的二、三子級發動機熱試車也都一次成功,證明了“長六”團隊是“實力派”。
每當山窮水盡的時候,張衛東都相信再往下挖一鏟子,就會柳暗花明。因為他知道,勝利就在於堅持再堅持。
一絲不苟 巾幗不讓須眉
在人們的印象中,跟火箭、發動機、控製係統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大家夥打交道的,應該都是男子漢。可記者在采訪中驚訝地發現,在長征六號研發團隊的負責人中,竟然還有好幾位女性。
“長六”火箭副總設計師丁秀峰就是其中一位。看上去文靜柔弱的她,其實已是一位資深航天人了。畢業於南京航空學院的她,1990年就進入八院工作,是火箭電氣係統專家。2012年7月,一子級的熱試車出廠前夕,發現氧箱內的傳感器螺釘上按照常規做法點了紅漆,表示已經通過驗收。這是這種類型的傳感器第一次用於低溫氧箱,如果在液氧中油漆脫落,會不會產生多餘物?會不會對發動機工作造成影響?一邊是進度的要求,一邊是可能存在的隱患。丁秀峰師馬上召集相關係統的人進行專題討論分析,自己也查找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最終,通過三天通宵達旦的工作,在確保進度的前提下消除了存在的隱患。
眉清目秀的施金花加入“長六”團隊的時候還不到30歲,她是“長六”伺服係統副主任設計師。她忘不了電動伺服係統第一次熱試車,在指揮喊“啟動”的一瞬間,發動機噴管不受控地抖動起來,所有人都驚呆了。不過,隊員們沒有氣餒,而是更激發了鬥誌。他們邀請專家前來會診,查找原因,製定了詳盡的排查驗證方案,從發動機特性、機械結構、控製策略等多方麵進行攻關。曆經近8個月的攻堅克難,伺服團隊終於成功地啃掉了這塊硬骨頭——噴管抖動現象基本消除,擺動過程平穩。2012年11月第二次熱試車,現場指揮一聲令下,“遙測信號正常”,“機構跟蹤正常”,噴管尾部冒出了絢麗的火光。那一刻,全體隊員抱在一起,流下了喜悅的淚水。
這是一群追夢人。他們的目標,比藍天更高遠;他們的夢想,比太陽更燦爛。他們肩頭,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使命,他們身上,體現著勇於攀登、敢於超越的航天精神。(新民晚報特聘首席記者 邵寧)
長征六號乘著“寶鋼專車”去發射
信息來源:寶鋼新聞中心 日期:2015-9-30
寶鋼工程技術集團蘇州大方特種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到“自行式火箭運輸起豎車”的研發、製造任務後,立即組成了攻關項目團隊,按照“通用化、組合化、係列化”設計方案要求,綜合采用了多種特種車輛的前沿技術和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在為期一年多的研製過程中,蘇州大方攻關團隊相繼攻克了車輛自動導航、精確定位對接、高負荷起豎和耐低溫等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為長征六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度身定製了這輛“私人座駕”。
該車最大載重120噸,長征六號運載火箭“躺在”上麵就可完成從轉運、起豎,一直到加注發射的所有流程,使發射準備時間從幾星期縮短至7天。該車輛能通過計算機控製實現自動無人駕駛,在發射陣地實現自主導航駕駛及精確定位對接,定位精度誤差不超過5毫米。
“貴州造”助力中國航天創造曆史
發布部門:廳辦 發布時間:2015-09-25
多彩貴州網訊 “天馬”耀蒼穹,貴州產品助力中國航天創造曆史!
9月20日7時01分,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不僅創造了我國曆史上“一箭多星”的新紀錄,也填補了我國多星載荷快速入軌發射能力的空白。在這壯舉背後,“貴州製造”再次為貴州爭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十院航天天馬公司研製生產的火箭運輸起豎係統和發射台助力“長征六號”發射成功!
2009年,接到“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運輸起豎係統及發射台項目研製任務後,在總體單位的指導下,航天天馬公司迅速反應,精心策劃,成立了由行政、結構、電氣、液壓、工藝等技術人員組成的項目組,各司其職,高效聯動,完成了“長征六號”整體運輸起豎係統及發射台原理樣機研製;2011年,項目組完成了該型號某階段整體運輸起豎係統及發射台的方案設計,並通過評審;2013年,完成了該項目產品的生產加工和調試,產品轉入上海開始係統聯調;2014年,完成合練試驗總結後轉入試樣研製階段。2015年7月,天馬公司派出7名技術人員和工人在現場隨時配合保障,加班加點,晝夜鏖戰,確保各項工作如期進行。
風雨六載,攻堅克難,終結碩果。9月20日7時01分,公司研發的火箭運輸起豎係統及發射台助推“長征六號”火箭發射成功。此舉標誌著航天天馬公司首次跨入了航天運載火箭發射領域,對貴州航天工業而言,同樣具有裏程碑的曆史意義。
【長征六號】航天科技網站專題: http://zhuanti.spacechina.com/n1014805/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