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劉斐 餘曉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介紹,嫦娥三號已成為目前全世界在月球上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探測器,而且表現很好。
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表麵成功著陸,是中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著陸器設計壽命1年,巡視器即“玉兔”號月球車設計壽命3個月,目前均已遠遠超期服役。
嫦娥三號已經度過了第28個月晝,也就是地球上的第28個月,其將於3月2日進入第28個月夜。
葉培建說,嫦娥三號著陸器目前工作狀態良好,每個白天和夜晚都能正常喚醒、睡覺,月基望遠鏡和月塵探測儀仍在發回大量數據,增加人們對月球的認識,幫助人們從月球看外太空。
然而,葉培建也遺憾地表示,月球車“玉兔”由於驅動機構出現問題,已經不能行走了。這也影響了其太陽帆板的工作,導致最低溫度可達零下180攝氏度的月夜中,“玉兔”沒了“被子”,幸而它的熱控係統設計較好,“玉兔”仍能正常喚醒和睡覺。
目前,“玉兔”在月晝仍可以把遙測數據發回地球。嫦娥三號的超長服役驗證了月球探測器的高可靠性和長壽命,也有利於評估其所搭載的國產元器件。
葉培建說,嫦娥三號仍可以繼續工作下去。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餘曉潔、劉斐)還記得2010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麽?它還在超期服役,還在飛。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係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1日告訴記者,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係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
“嫦娥二號表現優異,大約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葉培建說。
我國探月工程總體分“繞”“落”“回”三步走。嫦娥二號原本是嫦娥一號的備份星。嫦娥一號成功完成繞月任務後,經論證,嫦娥二號成為嫦娥三號“落月”任務的先導星。
五年多來,嫦娥二號有哪些壯舉呢?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發射,獲得世界首幅分辨率為7米的全月圖;為嫦娥三號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在拓展試驗中首次從月球軌道出發飛赴日地拉格朗日L2點進行科學探測;在距地球700萬公裏處實現了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飛越交會探測。有關測控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年中,嫦娥二號已突破1億公裏深空。
“嫦娥二號還在不斷刷新宇宙深空的‘中國高度’。同時,它下傳的科學數據,經過多級處理,為科學研究和人類更好的認識宇宙提供了寶貴依據。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餘曉潔、劉斐)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係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計劃2018年前後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麵軟著陸。為“照亮”嫦娥四號“駕臨”月球背麵之路,一顆承載地月中轉通信任務的中繼衛星將在嫦娥四號發射前半年“布”到發地月拉格朗日L2點。
“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麵軟著陸是第一次。探月活動中,利用中繼星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麵的通信,是中國人的創舉。相當於距離月亮8萬公裏的地方‘布’了一個通訊站,可與地球保持全天候的通信。”葉培建說。希望這顆星是顆“長壽星”。這樣,未來幾年如果有別的國家探索月球背麵,也可以得到中國中繼星的通信服務。
嫦娥四號原本是探月二期“落月任務”的備份星。嫦娥三號圓滿完成月麵軟著陸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論證,嫦娥四號被賦予更新的任務和挑戰——月球背麵軟著陸。截至目前,人類得到的月球背麵的信息都是拍照得來的,都不是就地考察得來的。
“月球背麵和正麵軟著陸在‘落’月的本質上沒有區別,嫦娥四號任務最大的難點在於人類在地球上無法與月球背麵直接通信。地月關係有潮汐鎖向,人類在地球上隻能看到月球的正麵,看不到月球背麵和部分南北極。如果不解決通信問題,就不知道嫦娥四號有沒有落到月球背麵、落得好不好,是否正常開展月麵工作。”葉培建說。
如何解決地球和月球背麵的通信問題?
科學家們想到了中繼。然而,實現中繼的方法不止一個。比如,可以發射很多通信衛星繞著月球轉,保證始終至少有一顆衛星繞到落在月球背麵的嫦娥四號著陸器的通信範圍,可以把信號傳到地麵。
“還有一個同樣有效但成本降低的方案——朝地月拉格朗日L2點發射一枚中繼衛星。在腦海裏畫張幾何圖形:月球在中間,地球和中繼衛星分別在月球兩邊。跟地球相比,月球比較小,所以位於中間的月球幾乎遮擋不住地球和中繼衛星時間的信號傳播。隻要月球附近的信號傳到位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中繼衛星,這顆中繼衛星就實時對地通信。”葉培建說。
祝福中繼星發射成功,“照亮”嫦娥四號探索月球背麵之路。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餘曉潔、劉斐)還記得“小飛”麽?就是那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試驗器、探路者。2014年,“中國探月三期工程再入返回試驗”圓滿成功,從而驗證了2017年嫦娥五號從月球采樣後的“回家之路”——從地球軌道以第二宇宙速度,在大氣層上“打個水漂”實現降速,返回地球。
“小飛”由返回器和服務艙組成,設計上類似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和軌道器。大家隻知道,前年載入返回試驗中,“小飛”的返回器精準返回地球。殊不知,“小飛”服務艙在過去一年半中,又默默幹了很多活。
好吧,咱們今天請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總指揮兼總師葉培建院士說道說道。
“‘小飛’的服務艙和返回器在距離地球約5000公裏的地方分離以後,返回器返回地球。服務艙繞地球抬升返回月球,為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及未來其他一些深空探測項目‘打前站’。”葉培建說。
“小飛”的服務艙按預定設計方案完成了所有的拓展試驗任務。數一數,大概有這幾項:
一是借助月球引力來到地月L2點,及繞地月L2點李薩茹軌道飛行試驗。2018年嫦娥四號將在月球背麵軟著陸,為保證地球和月球背麵通信,將在地月L2點布一顆中繼衛星。
二是傾角43度繞月飛行,驗證傾角43度軌道的繞月運動和近月製動。嫦娥一號二號都是繞著月球南北極飛行的,傾角是90度。嫦娥五號的軌道器未來也會以這個傾角飛行。
三是驗證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案的部分內容,獲取了測定軌道精度和飛行控製精度數據,驗證了交會對接遠程引導設計、控製策略和天地協同控製程序的正確性。
四是采用小型麵陣CMOS試驗相機獲取了分辨率達0.97米的圖像,覆蓋嫦娥五號采樣區,可為嫦娥五號采樣返回提供支持。
第五項很牛。進行了漏導航衛星信號遠距離接受與處理驗證試驗。什麽叫漏導航?人類發射了很多導航衛星,過去隻是地麵利用導航信號。GPS、北鬥導航衛星的信號從天上到地麵,這很好理解。
那麽比導航衛星本身位置更高更遠的位置、比如月球軌道,可以利用導航信號?可以的。中國科學家的辦法是收集漏在空間中的導航信號,簡稱漏導航信號。
“因為這些信號比起下行到地球的信號微弱得多,所以要求漏導航信號的接收器很靈敏。‘小飛’的服務艙實現了地月轉移軌道的漏導航衛星信號遠距離接收與處理,定位精度優於100米、速度精度優於每秒0.05米,可為未來高軌衛星和深空再入返回任務導航提供新途徑。”葉培建說。
此外,科學家們有意在“小飛”服務艙上搭載了不少國產元器件設備,檢測它們的長壽命和可靠性。
“這裏麵亮點很多,有不少‘首次’,為未來月地往返運輸器研飛行製提供了借鑒和技術依據。比如,實現世界首次月球借力L2點轉移,為未來地月L2點部署中繼衛星、深空探測衛星、月球背麵著陸區等任務積累了經驗;實現我國首次非極軌43度傾角環月軌道飛行和沿跡變軌近月製動等。”葉培建說。
他表示,“小飛”的服務艙還在繼續飛,還能發揮很多作用,比如,獲得更多的月麵遙感圖像;驗證它的自主管理係統及長期可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