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美國乍一看吊炸天了 與中國還差得遠
新聞的原標題是:美國一日內進行3種反導係統試射。
美國的這條消息翻譯過來不知道是不是小編的問題,給人的印象是美國又搞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首先會讓人想到是不是美國一天之內搞了三次中段反導,那可就是大事了,因為美國自從進入2000年後總共也不過搞了16次中段反導,而且失敗了一半,要是這次一天三次中段反導那還了得,那就真是人咬狗這樣轟動的新聞了。
首先我們看什麽是中段反導:
簡單說由於洲際彈道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要經曆三個飛行階段:即初始段、中段和末段。專家把對洲際彈道導彈的攔截分為初始段攔截、中段攔截和末端攔截。中段彈道導彈防禦係統是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的一部分,其任務是防禦國土,保護本國軍事力量和盟國,免受中、遠程彈道導彈的襲擊。一般來說,凡是新聞裏的“中段反導”都是特指對洲際彈道導彈和中遠程彈道導彈的飛行中段的反導攔截。美國過去管這種反導叫NMD,後來改成GMD,全稱是國家導彈防禦係統,之所以叫國家導彈防禦係統,主要是要攔截對方打過來的可以滅國的大導彈的,比如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速度一般都在每秒8公裏以上。
所以乍一看這條新聞,以為是美國一天之內進行了三次攔截可以滅國的洲際彈道導彈試驗,那就真的吊炸天了。
這樣極其重大的反導攔截試驗,進入2000年後。
美國進行了16次。
中國進行了8次。
俄羅斯進行了1次(前幾天)。
這種大逼格的反導動輒上億美元,少則也有7-8千萬美元,要動用極其龐大的地基和天基係統,不是一般國家隨便玩的起的。
上圖缺2015年12月11日中國在新疆庫爾勒的第八次反導攔截試驗,含一次反衛試驗
這次新聞提到的美國一天三次反導都是什麽性質的反導:
可以說,美國這次一天之內的三次反導都夠不上上述戰略反導的格,充其量算是戰役級別的反導,美國的學名是高高空反導,原來叫TMD,後來細分為海基戰區反導係統和陸基戰區反導係統,攔截的對象是中程彈道導彈和短程彈道導彈,來襲彈道導彈的速度也遠不如滅國式洲際彈道導彈那麽猛烈迅疾,速度一般都在每秒4公裏以下。
這三次反導中,比較像樣的是標準3 Block 1B,但是這次攔截這是該導彈在“陸基宙斯盾”係統控製下的首次攔截試射。試驗中作為目標的是美國空軍一架C-17運輸機發射的空射靶彈。在導彈發射後,AN/TPY-2前沿基地雷達發現並跟蹤目標,隨後由AN/SPY-1雷達後續跟蹤,並指揮發射標準3Block 1B導彈,攔截彈的動能殺傷器成功捕獲目標再入飛行器,並進入其航線,隨後通過直接碰撞方式將目標擊毀。
看出問題來了吧?解析一下。前不久美國在10月31日在威克島進行的反導攔截也是標準3Block 1B,那次攔截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先用艦載宙斯盾雷達,後用的陸基宙斯盾雷達。
這次是先用陸基宙斯盾雷達,後用的艦載宙斯盾雷達。毛病就出在這裏,簡單說就是艦載宙斯盾雷達不靈光,必須用陸基宙斯盾雷達才行。第一次是艦載雷達不行導致海上伯克級驅逐艦發射標準3攔截失敗,後來是陸基雷達製導THAAD反導彈攔截成功。
這次一天三射的另外兩次,一次是與以色列合作的箭三反導攔截,彈頭是美國的,箭身是以色列的。這主要是以色列還玩不轉動能攔截彈頭這個技術,美國給箭三按了美國動能彈頭,從靶彈的名稱上看,叫什麽“銀色麻雀”還是從戰鬥機上發射的,一看就是個小蛋,和戰略反導還差著行市呢。
最後是愛國者3的反導,這個就更無趣了,美國的新聞說“美國愛國者PAC-3 MSE導彈的射程大為提高,尤其是增加了對氣動目標的攔截距離
12日的試驗中,它攔截了一個氣動空中目標(並非彈道導彈),驗證了陸軍“增強型防空反導作戰指揮係統”的效能(原話)”。
嗬嗬,並非彈道導彈,這搗什麽亂呀,這也叫反導?不就是打了個“並非彈道導彈”的飛行物嗎,雖然後麵補充說是個模擬短程彈道導彈的靶彈,這種前後顛倒的消息也沒有什麽價值。
總結一下,美國的這一天三射的“反導”不是前麵說的戰略反導。
另外,也看出美國自打中國9.3大閱兵東風26閃亮登場亮相後,正在著急麻慌的想攔截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對策,標準3的第一次攔截失敗和第二次攔截成功都有賴於陸基宙斯盾雷達係統用沒用上,要是在海上靠艦載的宙斯盾雷達和標準3為航母撐起一把保護傘,就憑這兩下子,那還差得遠。
中段反導的難點在對付中段矢量機動的目標,因為攔截彈必須早早的知道來襲導彈的彈道,然後計算機算好提前量,再與來襲導彈的彈道在攔截點碰上才行,假如來襲導彈有一點機動動作,前麵的計算就全瞎菜,這就像守門員撲點球,被假動作晃倒了就再也撲不著了的道理一樣。
一個國家會不會滅國的命運寄托在會不會撲錯方向的這個守門員上,最保險的辦法是沒有這場比賽,也不要判這個點球。
我們就不說滅國這樣的大戰,就是航母編隊對彈道導彈的防禦也一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