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加刊:中國軍隊的兩棲重型氣墊船

(2010-11-24 20:15:44) 下一個



加刊:中國軍隊的兩棲重型氣墊船

加刊認為重型氣墊船等信心裝備大大提高了中國軍隊的兩棲作戰能力,而日本水麵艦艇在噸位、種類、技術水準方麵的對華優勢正在被迎頭趕上。

中國已經在過去10年不到的時間,具備了輕易占領中日、南中國海海上爭議島礁的作戰實力。

得益於長年的“對台軍事鬥爭準備”,一旦中國決定武力解決爭議島礁,實施機械化重裝備登陸的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登陸作戰的形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海軍服役的新型 70噸級中型氣墊船、從烏克蘭進口4艘550 噸“野牛”級大型氣墊船,不完全是針對台灣海峽,而且還立足於長期的海洋權益,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集團軍內的兩犧機械化步兵師,也可能投入到必要的中日海上島礁爭奪戰中。日本明顯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小規模的登陸行動,得益於 071大型船塢登陸艦的製造、70噸級中型氣墊船的服役,而與日本形成了對稱優勢。

盡管在登陸艦的總噸位上,日本因為擁有4艘“大隅”級大型登陸艦和新一代直升機母艦仍大大優於中國海軍,海上自衛隊也裝備了美式100噸排水量的LCAC氣墊船。雙方都有能力實現機械化登陸,各自的氣墊船能夠一次攜帶一輛重型坦克或者多輛輕型裝甲車。因此,在釣魚島的爭議之中,誰先登陸,誰就可能占有有利優勢。自衛隊已經在檢討是否要在島上駐軍的問題。

上述新型裝備使中國在台海、釣魚島、南中國海上的渡海作戰速度提高了整整二倍.尤其是使用重型“野牛” 級、或者中國產70噸級氣墊船、05型遠征戰車的時候。

日方早已在演練“西南諸島防禦作戰”,並且希望得到美軍的支持。中國的兩棲機械化部隊大大多於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陸上自衛隊,至少兩個師的兩棲機械化部隊,裝備了中國版的05型兩棲火力打擊車,相當於美軍的海上遠征車,能夠實施40公裏之外的超視距登陸,時速也至少達到40節以上,這種裝備,日本目前還沒有。

離島衝突、發生中日大規模海戰、空戰的可能性不太存在,但是雙方的總體海空軍實力作為威懾力量將在衝突中加以展示運用。尤其是任何登陸行動都離不開空軍的支持。中日空軍在第三代戰鬥機的數量、質量方麵,都已經進入以優對優的時代。蘇27SK、蘇 30MKK、殲10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F-15。蘇 30MKK戰機的對艦、對地攻擊能力遠遠超過了日本的任何一種攻擊機。日方在空中的主要優勢是預警機的數量、技術水準和F-2戰鬥機的多功能雷達。空對空導彈的種類,雙方也處於以優對優的時代,該有的中日雙方都有。空對地精確製導武器,中國空軍的種類多於航空自衛隊,而且精確製導炸彈、導彈比日本的同類武器更加大型化。

在海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無論在水麵艦的種類、總噸位、技術水準等方麵都遠遠高於中國。僅僅以“宙斯盾”艦的數量對比可以看出,中方的類似水麵艦隻有2艘,而日方是6艘。日方的主力艦包括4500噸“村雨”級、 “高波”級、最新一代的1.8萬噸級直升機母艦都具備了最為現代化的電子、反潛、防空作戰能力。但是這種情況正在被中國迎頭趕上,盡管技術上仍然落後。目前僅僅是排水量超過 4000噸的054A 型護衛艦就已經建造了9艘,噸位的差距在縮小。而且中方占有核潛艇、海軍航空兵數量上的巨大優勢。艦對艦導彈的射程,中方也占有優勢。

在水下,自衛隊的潛艇技術水平相當高,然而中方在數量上占有了壓倒性優勢,質量也因為12艘俄式“基洛”級、新一代的 “元”級潛艇的出現而迎頭趕上,甚至占有非對稱優勢, “基洛” 636M潛艇能夠使用射程220公裏的“俱樂部”-S潛對艦導彈.這是日本所沒有的。“元”級潛艇的建造已經完成了第三艘。

中國海軍航空兵因為JH-7A殲擊轟炸機和射程超過200公裏的YJ_83 反艦導彈的裝備,大大強化了攻擊能力,對海上自衛隊的水麵艦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至於針對南中國海上的島礁,中方對任何東盟國家都占有壓倒性優勢,目前等待的隻是政治決定,中方的躊躇,極有可能是因為害怕因此而加劇的中國威脅論大大升級,和“亞洲北約”組織的出現,此外美國的幹涉勢在必行。

總體上,基於中日雙方高度相互依存的經濟關係,短期之內,雙方都沒有意圖“徹底解決”釣魚島問題,但是隨著中國海洋意識的大大增強,攤牌的時間最終似乎不可避免。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