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星期日世界報》: 與共同價值觀相比,共同利益更為強勢

(2010-11-20 21:18:21) 下一個



德《星期日世界報》: 與共同價值觀相比,共同利益更為強勢


2006年,美國雜誌《福布斯》把德國總理默克爾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今年11月,根據該雜誌的評選結果,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取代奧巴馬,一躍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男性政治家。

11月14日一期的《星期日世界報》的署名文章指出,二十國集團峰會表明,“如果這兩位全球最強有力的人物持同一看法,他們就可以確定世界的發展方向”:

 

“而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得不忍受這樣的痛苦,他想咬斷德國與中國的同盟,結果咬掉了自己的牙齒。他試圖先說服胡錦濤,與胡談了一個半小時,要求中國減小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胡保持彬彬有禮的姿態,但沒有做出任何承諾。

 

“奧巴馬知道,他走後,接踵而來的是他的最重要盟友(默克爾)... 奧巴馬奉承說,與德國人可以馬上埋頭工作,不必象與中國人那樣,浪費寶貴的時間先大談一通相互關係如何友好之類的話。默克爾總理不假辭色地回答說,‘今天我來本就是想聽聽這樣的話’。這樣,她一方麵防止了對方在她本人與胡錦濤之間挑撥離間,另一方麵也影射了柏林最近幾天聽到的來自華盛頓的強硬聲調。

 

“默克爾下令對此‘回擊’。她的部長朔伊布勒和布呂德勒表示,美國的貨幣政策‘前景黯淡’,是‘錯誤的’。長期持克製態度德默克爾還是在峰會前挑釁了美國人。她偏偏誇獎中國人是‘我們財政預算政策的良好夥伴’,隻字不提美國。她表達的意思是,中國節儉,而美國不肯這樣做。”

 

何謂共同利益?

《星期日世界報》在談到德國與美國之間的“這場不愉快”的背景時說,這是因為“象中國一樣,德國向美國出售的商品多於從美國購買的商品。雖然‘德國製造’的不是廉價產品,而是高價值產品,但是德國的貿易盈餘與中國的順差一樣,使美國總統不悅。”

 

最後,文章談到德國、美國和中國在經濟上的三角關係:

 

“默克爾政府雖然總是首先尋求與大西洋彼岸的盟國協調一致,但如果這個超級大國過分霸道,那麽它就寄希望於其它國家、也包括中國的反抗。美國人提出今後應把出口順差降至4%,早在峰會開幕前,這一要求就已被德國和中國擊碎。德國說服了法國、中國把許多轉型國家拉上了船,孤立了美國。與共同價值觀相比,共同利益仍然是更為強勢的貨幣。

 

“所以,峰會結束時,失望的奧巴馬從默克爾和其它十八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那裏得到的不過是含糊的許諾。雖然貿易應該走向平衡,但並沒有設定某個百分比作為標準。現在,先要找出導致貿易不平衡的‘因數’。說白了就是:工作小組可以存在下去,但中國和德國可以樂嗬嗬地繼續出口。”

 

編譯:王羊

責編:凝煉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