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研發地位中國挑戰美歐日

(2010-11-14 21:48:26) 下一個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研發地位中國挑戰美歐日



過去10年 我國研發支出增加6倍 科學論文出版量翻了一番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

  全球研發地位中國挑戰美歐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雖然美國、歐盟和日本仍然在全球研發領域引領潮流,但其領導地位正日益受到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挑戰。

  這份《2010年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中國研發支出增加了6倍,科學論文的出版量增加了1倍,中國培養的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多於美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

  全球版圖變化 中國欲做領航員

  伴隨著全球研發投資的增長,新興國家的科學技術力量與日俱增,全球研發版圖正發生迅速的變化。
  在這次全球經濟衰退中,除日本外,亞洲大部分地區都未受影響。

  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8年,中國國內研發總支出,從896億元躍升至4616億元,年均增幅達22.8%。研發總支出占國內總產值的比例,也從2000年的0.90%升至2008年的1.54%。中國對世界研發總支出的貢獻,從2002年的5.0%躍升至2007年的8.9%。

  與此同時,研發領域三強——美、歐、日所占的份額則呈下降趨勢。2002年,全球研發活動的近83%來自於發達國家,但2007年,這一比例已下降為76%。

  加快追趕步伐 進入自主研發階段

  數據顯示,2002年,發展中國家研究人員僅占全球總數的30%;2007年,這一比例增長為38%。值得注意的是,僅中國就占其增長值的2/3。

  2007年,中國的研究人員總數為142.34萬,已接近美國和歐盟的水平。

  此外,發達國家在繼續引領全球科學出版潮流的同時,其出版物所占的比重卻從2002年的84%,下降為2008年的75%。同期,中國所占的比重則增長了一倍多,從5.2%,增長為10.6%。

  報告同時指出,事實上,直到不久前,新興經濟體還滿足於承接發達國家研發的外包任務,但現在他們已經開始進入了自主的技術發展及應用研究階段。

  在工業、科學和技術領域,中國、巴西和印度已同時邁開了追趕的步伐。在汽車、消費品以及包括航天業在內的高科技等行業,來自新興國家的跨國公司出現在世界舞台上。

  比肩發達國家 中國仍有段路要走

  盡管中國在上述數字中表現引人注目,但是要想與發達國家平起平坐,中國仍有段路要走。
  報告稱,2007年,美國的研發開支為3681億美元,是中國的5.5倍。

  雖然中國的研究人員在數量上幾乎與美國相同,但研究人員的密度還遠低於美國。換言之,在中國,每1000名勞動力中僅有1.83名研究人員,而在美國,這一指標高達9.40。

  此外,盡管中國的科學出版物數量可觀,但報告指出,其影響力還遠遠低於美、歐、日三強。

  中國發表文章的引用率(平均每篇文章的引用率)約為4.61,遠低於美國的14.28。

  而中國在另一項指標——專利數量方麵,也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以每千名研究人員所擁有的本國居民發明專利數量計算,2007年,中國僅為22.4項,而韓國和日本則分別達到412.9和204.3項,美國在2006年為63.0項。


http://intl.ce.cn/zgysj/201011/12/t20101112_21962676.shtml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