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東方時事解讀2010年11月12日:美向北京發出金融威脅

(2010-11-14 20:02:52) 下一個


東方時事解讀2010年11月12日:美向北京發出金融威脅


蓋特納稱中國若繼續抗拒升值壓力 必將麵臨高通脹
 

    【首爾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財長蓋特納周四表示,若中國繼續抵製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市場壓力,將麵臨高通脹和資產價格上漲。

    蓋特納在首爾接受CNBC電視采訪時稱,他認為中國在匯率問題上已取得進展,且北京方麵認為繼續升值進程至關重要。

 

    “若你抗拒這些市場力量,這種壓力將不會消退。這些力量隻是反映了外界對中國將強勁增長的信心”,蓋特納表示。

 

    “其最終將導致通脹上升或資產價格上漲,這對中國不利。”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分別是:

 

    第一段,美國財長蓋特納周四表示,“若中國繼續抵製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市場壓力,將麵臨高通脹和資產價格上漲”。

 

    第二,“若你抗拒這些市場力量,這種壓力將不會消退。這些力量隻是反映了外界對中國將強勁增長的信心”,蓋特納表示。

 

    ●這是華盛頓對北京發出的、“赤裸裸”的“經濟、特別是金融威脅”

 

    對“第一段”,東方經濟評論員想強調的是:這是華盛頓對北京發出的、“赤裸裸”的“經濟、特別是金融威脅”。

 

    ●蓋特納從“經濟、特別是金融角度”威脅中國的“理論根據”

 

    對“第二段”,我們想說的是,這是蓋特納從“經濟、特別是金融角度”對“上述威脅”給出的“理論根據”。

 

    最後,就華盛頓針對北京公開發出這一“赤裸裸”的威脅而言,我們想指出的是,這恰恰是“中國在歐美之前率先加息”之後,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必然承擔的一種“副作用”。

 

    ●針對“中國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我們曾經給出了這樣一組觀點

 

    眾所周知,對“中國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我們曾經給出了這樣一組觀點:

 

    首先,我們對“中國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持保留態度,並認為一旦由此而“最終導致(請注意這一點)”中國在歐美之前“不可逆轉地”進入加息周期、特別是被迫“率先將人民幣利率調升至不能再調升的高度(比如:8.00%。後麵,我們不妨以此假設為標準展開討論)”,其結果就是:為控製通貨膨脹而“已經將利率高高在上”的中國經濟又將麵臨這樣一種局麵:一旦歐洲、特別是美國“在那之後”才啟動加息進程,就會將“全球通貨膨脹的市場預期”迅速引導至“全球通貨緊縮的市場預期”,顯然,那個時候中國資本與貨幣政策將會突然發現:原本旨在控製通貨膨脹的“貨幣緊縮政策”不僅沒有完全控製住通貨膨脹、反又突然落入一種“必須立刻抗擊通貨緊縮”的窘境。

 

    如此一來,在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雙麵夾擊下,屆時“已不再有時間(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之間的突然轉換)與空間(調升與調降利率的空間都將極其有限)進行靈活調整的”中國資本與貨幣政策,將陷入全麵被動的境地。

 

    ●在全球經濟由通脹預期突然轉身進入通縮預期之後,中國中、小企業將麵臨更加艱難的困境

 

    而在東方經濟評論員看來,此前已經被“加息周期”極大拉高了經營成本、仍在苦苦掙紮的中國中、小企業,在還沒有喘上一口氣的情況下,就要立刻麵對這樣一種困難境地,即:原本已經被拉高的成本大幅壓縮了的利潤空間,又將因全球經濟由通脹預期“突然轉身”進入通縮預期、而不得不在“已經大幅壓縮的基礎上”繼續壓縮。

 

    要知道,廣大的中、小企業,承載了中國非農就業人口的絕大部分,因此,也承載了中國的社會穩定。

 

    更加應該知道的是,就目前而言,所謂的通貨膨脹、特別是惡性通貨膨脹預期,恰恰全部發生在中國、印度、巴西等南方經濟體(印度、巴西等經濟體早就被迫加息了)。

 

    ●“南方經濟體”受到的衝擊較仍然維持著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北方經濟體”要大得多

 

    因此,相對“北方經濟體(歐美日)”而言,一旦全球經濟由通脹預期“在西方資本、特別是美國資本、及其控製的媒體的精心策劃下”突然轉身進入通縮預期,許多“已經加息至高位”的“南方經濟體”受到的衝擊要較仍然維持著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北方經濟體”要大得多。

 

    而在東方經濟評論員看來,一旦如此,在前兩波涵蓋全球各個區域、各個層麵的“核心利益的排列與組合”中,特別是在“格魯吉亞回合”與“希臘危機回合”中、因中國戰略上應對基本無誤[特別是堅決拒絕了“美中G2”共管地球模式、並始終堅持“扶弱(歐元)鋤強(美元)”的原則],也因“南方主要經濟體”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的政策大體團結,而最終拿到的“三邊撕裂(歐美日之間的矛盾)”在“南北撕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之前激化的大好局麵,將因南方主要經濟體“集體”陷入困境、而會受到極大的考驗。

 

    ●我們曾經多次論述的一個結論

 

    在之前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曾經多次論述了一個結論,即:華盛頓近一、兩年來施展的許多戰術與戰略手段,一個重要企圖,就是想試圖讓“南北撕裂”在“三邊撕裂”之前激化。

 

    ●值得警惕的一個局麵

 

    因此,值得警惕的是,屆時,由於“中國與歐美之間的利差”已經達到“7.75至8.00%(以中美之間為例,美國是零利率)”,特別是在“全球立刻將進入通貨緊縮的市場預期”下的,原本就利潤微薄的中國絕大部分企業投資(特別是實業投資)都將變得“更加微薄”,而在這種市場預期下,“市場資金”將因為這“7.75至8.00%”的巨大利差而迅速流出東亞、特別是中國,流向歐洲、特別是美國,以等待“歐美”的“加息周期”。

 

    如此一來,屆時“必須抗擊通貨緊縮”的中國資本與貨幣政策、還得為爭取這部分資金留在中國而感到為難:

 

    其一,選擇繼續加息?已經不可能了,因為“通貨緊縮”來了,“降息”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有加息的空間?

 

    其二,選擇“降息”? 如果那個時候歐洲、特別是美國“準時啟動”了加息進程,那麽,“降息”將令中國境內的“熱錢”跑得更快,國家勢必加大資本管製,而出不去的資金,又將因“實體產業投資”在通貨緊縮下很難盈利、甚至賠錢,而不得不又轉向之前被“不斷加息”暫時壓住的房地產投機市場,因此,就那種單純地認為“加息是目前控製房地產最好手段的觀點(我們再次強調,就目前國際局勢而言,中國控製房地產的最有效手段是嚴厲、且到位的行政與法律手段)”而言,如果在那個時候被迫“降息”、則無異於前功盡棄。

 

    總之,將令屆時的中國的資本與貨幣政策左右為難!

 

    ●“最”值得警惕的一個局麵

 

    然而,有必要強調的是,屆時,中國經濟麵臨的困難,可能不過是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廣大南方經濟體的一個縮影。

 

    因此,最值得警惕的是,經過前兩段排列與組合,目前已經在“南北撕裂”之前激化的“三邊撕裂”,在那個時候,也就有了“弱化”自己、並“強化”“南北撕裂”的“前提條件”。

 

    而在“美國次貸危機”最終演化成“歐美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拋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消除“三邊撕裂”自我縫合、並轉而聯手強化“南北撕裂”的“前提條件”。

 

    事實就是,就中國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而言,如果僅從經濟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

 

    一方麵,它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南方經濟體”,盡管中國也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經濟與社會代價,比如一度失控的房地產市場所夾帶的、巨大的金融風險與社會風險;

 

    另一方麵,就是在“一方麵”的基礎上,促使“美日之間”、“歐美之間”在“三邊撕裂”的框架內,在核心利益的“強烈撕扯”下,最終分別上演了“豐田事件”與“希臘危機”。

 

    ●再談對中國央行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的“保留態度”

 

    正因如上考慮,在我們的討論中,我們對中國央行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持“保留態度”、並提出如下觀點:

 

    第一,我們認為,就目前國際政治、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形勢而言,不論是抑製通貨膨脹、還是調控房地產,中國政府都有比“率先加息”更好、更安全的手段,也就是行政與法律手段。

 

    值得強調的是,在“美元本位製”的“無限發鈔功能”仍未被徹底抑製、“製造輸入性通貨膨脹”的主要武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仍被華爾街操縱的背景下,中國如啟用強大的行政係統、輔之以嚴格的法律條文,將是中國抵禦“輸入性通貨膨脹”也好、更加有效地調控房地產市場也罷的、最可依賴的手段。

 

    ●就結果而言,中國央行“率先加息”的“經濟意義”的確值得商榷

 

    第二,我們認為,就目前的國際政治、安全、經濟特別是金融形勢而言(請注意我們的條件),中國央行“率先加息”,至少也得要求“歐洲、特別是美國也相應調升利率”作為“對等條件”,從而實現“實質性”的“共同加息”局麵,以始終維持“中歐美”之間的“即有利差”,全力防止中國資本與貨幣政策(甚至全球主要南方經濟體的資本與貨幣政策最終悉數)落入“被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雙麵夾擊”的境地。

 

    在我們看來,由於中國央行“率先加息”,美聯儲“就”立刻執行了此前一直是“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二次寬鬆”,從而迫不及待地向全球發出了“全球性通貨膨脹不可避免”的強大信號,並引導“試圖避險”的市場資金,令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資本市場漲勢如潮,從而直接推動了中國國內生活與生產資料價格、資本市場一路上行。

 

    因此,就結果而言,顯然,中國的“率先加息”,其在經濟層麵、特別是金融層麵之“抑製通貨膨脹”的作用,是“值得商榷”的。

 

    ●美國控製下的“哼哈二將”已“先後出頭”要求中國“繼續加息”、人民幣繼續升值

 

    另外,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在“美國二次寬鬆”催動世界通貨膨脹預期進一步強化的基礎上,就在這段日子裏,在G20峰會的前後,美國控製下的“哼哈二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已經“先後出頭”了,它們分別以“組織總裁”的名義(卡恩與佐利克)、外加“組織之經濟報告”的形式、更或是拋出一些“極具誘惑的新概念(這一點稍後再做展開)”,試圖共同引誘、並呼籲中國“繼續加息”、繼續大幅升值人民幣,至於名義嘛,不就是“以此來抑製通貨膨脹”嗎?

 

    ●如果不能實現實質性“共同加息”的結果,那麽..........

 

    最後,在“其次”的基礎上,如果進一步展開,則我們認為,如果不能實現實質性“共同加息”的結果,那麽,中國央行“率先加息”則既起不到壓通漲的作用(因為中國的通貨膨脹是“輸入性”的,是歐美,日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導致歐美日流動性泛濫、令國際大宗商品“虛漲”的結果,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個“輸入性”與“虛漲”很大程度上是帶有大國政治動機的),也起不到控製“熱錢”注入的作用,因為熱錢(源於歐、美、日元零成本流動性的“一係列衍生物”、比如,有些中國公司、特別是房地產公司在境外舉債)將因中國境內、外“利差”的進一步擴大,經“有待進一步強化管製”的“資本項”、特別是“很難監控”的“貿易項(這個問題我們曾經討論過)”加速注入中國,再加上許多“熱錢”原本就帶有“強烈的政治企圖”,根本就不會計較成本與得失,隻要能起到“造輿論”的作用、能鼓動“市場資金”不顧一切地推高中國的生活與生產資料價格就行。

 

    ●“上述事實”為“赤裸裸的經濟、特別是金融威脅”給出了最好的注解

 

    討論進行到這裏,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美國財長蓋特納周四的那兩段講話,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說它“是華盛頓對北京發出的、赤裸裸的經濟、特別是金融威脅”了?同樣不難找出,華盛頓向北京發出這一“經濟、特別是金融威脅”的“理論”之所在。

 

    真實的情況是:在中國“率先加息0.25點”、發出“緊縮”的“經濟信號”之後,在國際市場上,石油等大宗商品、歐美股市除了當天反應劇烈、一度大跌之外,立刻就恢複了原態,且在美國“立刻宣布二次寬鬆6000億(實際上是9000億)美元”之後,在歐盟、英國央行宣布維持即有低利率(意在觀望中國的後續反應)、而日本央行卻揚言“準備進一步寬鬆”之後、就立刻猛漲,並進一步推動中國生活與生產資料價格的全麵上漲。

 

    顯然,“上述事實”也是為那一“赤裸裸的經濟、特別是金融威脅”給出了最好的注解。

 

    ●如果實質性“共同加息”不能實現,中國應該立刻著手消除“率先加息”的負麵效果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中歐美”之實質性“共同加息”不能實現,那麽,基於“首先”的危險性、基於“美國所發出威脅”的現實性,中國應該拿出“強有力的後續手段”,立刻著手、全力消除“中國率先加息”的負麵效果。

 

    ●就目前而言,對那種“逼”中國“率先進入加息周期”的企圖心還是非常警惕的

 

    但我們也注意到,從中國央行近日並未“如其所期望的”繼續上調利率,而是重操“調升銀行準備金率”、連續強化資本管製、強化對熱錢的製度管製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從中央政府多部委已開始“放風”可能用行政手段(比如限購令等)繼續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來看,中國央行對“美國資本”想調動一切資源(比如操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與中國境內以各種形式(有直接投資、也有間接投資)存在的“美國資本”相策應,共同“逼”中國“率先不可逆轉地進入加息周期”的企圖心還是非常警惕的。

 

    ●針對中國的“率先加息”,我們還提出過一個觀點,即:這是一次“政治加息”且是一“經濟冒險”

 

    前麵說了:就結果而言,顯然,中國的“率先加息”,其在經濟層麵、特別是金融層麵之“抑製通貨膨脹”的作用,是“值得商榷”的。

 

    然而,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中國的“率先加息”,我們還提出過一個觀點,即: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中國“率先加息”無疑是一次“政治加息”且是一“經濟冒險”,但結合我們之前的討論,此舉應該是為了彰顯“一係列決心”,即:

 

    第一,如果日本、韓國、東盟等東亞經濟體跟隨美國在人民幣匯率上“圍攻中國”,也就是借天安號事件、釣魚島事件、南海問題等,在“更加嚴厲製裁伊朗與朝鮮的問題”上“圍攻中國”,那麽,中國將主動“降低經濟增速”,從而“主動調降”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日本、韓國、東盟經濟的“增速”。

 

    第二,如果歐盟跟隨美國在人民幣匯率上“圍攻中國”,也就是在“更加嚴厲製裁伊朗與朝鮮”的問題上“圍攻中國”,那麽,中國將主動“降低經濟增速”,從而“主動調降”與中國高度互補的歐盟經濟增速。

 

    第三,如果美國朝野在人民幣匯率上繼續“攻擊中國”,並決心最終通過“涉華匯率法案”,對中國所有出口美國產品課以重稅、單方麵挑起對華貿易戰爭的話,那麽,中國將主動“降低經濟增速”,從而“主動調降”與中國高度互補的美國經濟增速。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由於中國已經“率先加息”,因此,如果美國“精確計劃”的、對中國的“天下圍攻”得逞(特別是成功引誘歐盟與之聯手),那麽,在第一、二、三的基礎上,作為可能是唯一有效的、足以立刻消除“中國率先加息”之負麵效果的“經濟手段”,就隻能動用人民幣兌美元(或者兌歐元)大幅貶值這一手段了。

 

    以人民幣選擇兌美元突然大幅貶值100%、甚至更高幅度為例,“美國資本”在撤出中國時,如果必要,再輔之以其它的資本與貨幣政策、強化的外匯管製政策,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讓其“在華賺取的投資、或者投機利潤”於“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的!

 

    顯然,那些“歐、美、日元”盡管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是低風險、甚至零風險的。當然了,這是指市場風險而言,並不包括上述這些“政策上的風險”。

 

    第五,在第四的基礎上,“第一”就可能演化為人民幣帶領東亞貨幣兌美元(或者歐元)大幅貶值,從而決定東亞商品是輸美為主、還是輸歐為主。

 

    由於“東亞商品”的主要流向,意味著選擇誰才是將來的硬通貨,這樣,就可以一邊破功“天下圍攻”,一邊重置歐美經濟運行成本,引導、並分化歐美市場利率,激化歐美經濟矛盾;

 

    第六,在第四與第五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率先加息”,意在宣示:中國決心以包括人民幣匯率在內的所有手段,去“反擊”美國、或者“歐美”、更或者“歐美日”以及所有“有心跟隨美國”的勢力、強加在中國身上的貿易、金融戰爭,或者“天下圍攻”。

 

    ●中國“政治加息”在政治層麵取得了初步成功

 

    從剛剛結束的G20峰會的過程、是結果來看,顯然,在“引導”出美國立刻執行“二次寬鬆”、全球大宗商品立刻暴漲,國內、外輿論,特別是美國控製的“哼哈二將(卡恩與佐利克)”聯訣要求中國“繼續加息”,甚至美國財長蓋特納公開進行威脅等“一連串經濟上的負麵效果”之後,中國“率先加息”在政治層麵卻取得了成功,這一成功著重表現在將華盛頓原本計劃用於“天下圍攻人民幣匯率”的首爾“G20”峰會,給“鼓搗”成了“天下圍攻美國二次寬鬆”的“G19+1(美國)峰會”。

 

    然而,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說是“鼓搗”,但“鼓搗”的真實含義,正是上述“一係列決心”。

 

    因此,如果僅從“政治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在經濟層麵值得商榷的“中國率先加息”、卻將美國精心為G20峰會設定的靶標--“人民幣匯率問題”成功地置換成了“美國的二次寬鬆”。

 

    ●在“成功置換”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北京展示的“第二”個決心

 

    顯然,必須指出的是,在“成功置換”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北京展示的“第二”個決心,即:如果歐盟跟隨美國在人民幣匯率上“圍攻中國”,其“實質”也就是在“更加嚴厲製裁伊朗與朝鮮”的問題上“圍攻中國”,那麽,中國將主動“降低經濟增速”,從而“主動調降”與中國高度互補的歐盟經濟增速。這一點,歐盟經濟的發動機--德國,應該是最有體會的。

 

    ●英國“準備爭取成為”人民幣走進歐洲的戰略平台

 

    事實上,中國與德國經濟之間的高度互補,中國與德國都是以實體經濟為主的經濟體,這些也是我們之前提出、與“中美國(G2)”不同的是,“中德國(G2)”是“可以考慮的”原因之所在。

 

    真實的情況就是,在首爾G20峰會前後,德國總理就公開表示了兩個態度:其一,是“美國二次寬鬆損害世界經濟“,其二,是“不要再攻擊人民幣匯率”。

 

    另外,在胡錦濤主席訪法過程中、在英國首相訪問中國的過程中,歐盟另外兩個核心國家--法國與英國,也與美國的立場“距離”得遠遠的,並通過“各自的方式”、分別給出了兩個對“美元本位製”極具有挑釁性的觀點:

 

    第一,法國財長拉加德公開聲稱:“美元不能再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

 

    顯然,在目前條件下,如果“美元不能再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那麽,言外之意,自然就是“隻有歐元勉為其難了”。而這,就需要人民幣的支持。

 

    第二,率領英國史上最為龐大的訪問團訪問中國的英國首相,其“內心”中打的“小九九”卻是:英國“準備爭取成為”人民幣走進歐洲的戰略平台。

 

    ●“英美特殊關係”之英國已經為自己準備後路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從這個層麵去觀察英國首相“搶”在G20峰會之前“北京一遊”,我們也就不難看出,英國已經為自己準備後路了,那就是:如果可能,就準備脫離“美英特殊關係(這一特殊關係正是‘寄生’在美國金融霸權上的)”、且準備以“歐洲金融中心”的“新角色”回歸歐洲、並繼續保持其全球金融中心的“老角色”。

 

    顯然,不論想要拿到這一“新角色”、還是想維持那一“老角色”,在“美元不能再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的今天,都需要人民幣的支持。

 

    而這,正是英國首相寧願“為拿一張微不足道的訂單、也要率領英國史上最豪華的訪問團、搶在G20峰會之前‘北京一遊’”的真實動機。

 

    非常清楚,這位正操心著“與美國經濟虛擬程度並無二致”的英國經濟的、英國曆史上最年輕的英國首相、的確“誌在高遠”!

 

    ●歐盟在“公開盤算”“美元(包括金融霸權在內的所有美國霸權)”的後事

 

    我們認為:不論是第一(法國人的想法)、還是第二(英國人的打算),更或者德國總理莫克爾公開表示的兩個態度,本質上都是“拒絕與美國聯手”在經濟、特別是金融上攻擊中國,不僅如此,還相當於在“公開盤算”“美元(包括金融霸權在內的所有美國霸權)”的後事。

 

    值得強調的是,這種“公開盤算”正是建立在人民幣的“扶弱(歐元)鋤強(美元)”的基礎上的。

 

    還有,這種“公開盤算”也是“中國近段高調出擊中東方向”、並“史無前例地”通過“與土耳其進行聯合軍事演習”、通過中國軍方高層對中東國家(敘利亞、約旦等)一係列軍事訪問,特別是向歐盟影響力很大的黎巴嫩贈送軍事裝備等一連串動作,開始在中東方向顯示“中國軍事存在”的“邏輯發展”。

 

    ●有心發展“高鐵”的保加利亞、已經掛牌交易人民幣了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中國決心阻擊美國旨在“天下圍攻中國”的一係列計劃中,將阻止成功與否的突破口選在中東方向、選在歐盟身上的策略、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

 

    更加值得強調的是,在胡錦濤主席訪法期間中法雙方簽下的一係列協議中,特別是,在英國首相訪華期間簽下的金額上微不足道的訂單中,都有著一絲“中歐準備進行實質性高科技合作”的“味道”在裏麵。

 

    還有,東方評論員注意到,有心發展“高鐵”的保加利亞、已經掛牌交易人民幣了。

 

    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在之前的討論中,將其列為歐盟“是否準備”登陸東北亞(朝鮮半島)、“是否準備”實質性參與中國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信號標”。

 

    ●如果在這一層麵去觀察歐盟發出的“信號標”,就會很本能地產生一種警惕

 

    站在“歐盟東北亞政策”的角度,這是對“美國科索沃政策”的一次敲打,就如“美國東北亞政策”一度宣稱“準備向中國出口C130運輸機”、從而使勁敲打“歐盟南亞政策”的手法類似。因此,這個“信號標”是否也會像“C130”一樣、因形勢的變化而不了了之,也未可知!

 

    事實上,在之前的點評 中,我們還提出一組觀點,即:

 

    第一,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隻要及時打掉“歐盟企圖兩麵投機的投機心理”,那麽,美國調動幾乎所有資源來營造“天下圍攻中國”的計劃將立刻消無無形,不僅如此,與歐盟一樣在“中美”兩邊投機、但其經濟前景又極其依靠中國經濟的日本與韓國,也將徹底安靜下來。

 

    顯然,隻要歐盟、也就是“北約”不實質性參與其間,那麽,不論是美日軍事同盟、還是美韓軍事同盟,從近日的“釣魚島事件”、日前的“天安號事件”的演化過程來看,都不“敷”美國所“用”!

 

    第二,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美國人有膽量,就隻有一條路好走了,那就是在美國國會最終通過“涉華匯率法案”、將匯率操縱國的標簽正式貼在中國身上,從而獨自“率先”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爭,以“實際行動”“哭勸”歐盟、日本等勢力加入。

 

    因此,如果我們在這一層麵去觀察歐盟發出的“信號標”,我們也就很本能地產生一種警惕:

 

    首先,就目前而言,盡管中國已“率先調息”、盡管美國“已經正式二次寬鬆”,盡管索羅思等一大堆“美國投機商”已經攜帶大量資金公開進駐香港市場,但是,中美之間仍然沒有完全撕破臉皮,也就是說,美國仍然未正式對中國進行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

 

    ●歐盟企圖兩麵投機的投機心理並沒有被打掉、而是很好的隱藏了起來

 

    在這個問題上,最典型的莫過於三件事情:

 

    第一件,是美國決策層還沒有讓“涉華匯率案”在美國參院通過、並交由美國總統簽字生效。

 

    第二件,是美國仍然沒有下決心“不惜中美軍事衝突、也要實質性幹擾中國海上生命線(比如動用亞丁灣海盜、甚至中國南海海盜)”,或者直接、間接地挑起南亞軍事衝突。

 

    第三件,是出於策略,中國仍然沒有徹底關閉“美國東北亞政策”將來“重新做人”的大門。這表現在朝鮮“仍然願意”重啟六方會談。

 

    因此,就目前而言,歐盟企圖兩麵投機的投機心理並沒有被打掉、而是很好的隱藏了起來。

 

    ●在歐盟“提早”發出“信號標”的背後,仍然是在“兩邊要價”

 

    其次,在“首先”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在歐盟“提早”發出“信號標”的背後,仍然是在“兩邊要價”:

 

    一方麵,向中國、特別是向美國“索要”“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和平處理進程”,以完成歐盟政治、經濟、特別是軍事上的全麵整合。

 

    而這,除了英國與法國“有意聯防”、歐盟悄然啟動軍事整合進程之外,還表現在近日巴爾幹國家(比如塞爾維亞、科索沃等)加入歐盟的進程“突然加快”了。

 

    ●歐盟將球踢給中國、特別是踢給了美國

 

    另一方麵,是在“上述基礎”上,順勢將“中美”分別以“率先加息”、及“二次寬鬆”共同要求“歐盟做出選擇”的“球”、一腳踢給中國、特別是踢給了美國。

 

    事實上,這個問題,就包括在“上述這一組觀點”之中,即:.......隻要及時打掉“歐盟企圖兩麵投機的投機心理”,那麽,美國調動幾乎所有資源來營造“天下圍攻中國”的計劃將立刻消無無形.........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美國人有膽量,就隻有一條路好走了,那就是在美國國會最終通過“涉華匯率法案”、將匯率操縱國的標簽正式貼在中國身上,從而獨自“率先”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爭,以“實際行動”“哭勸”歐盟、日本等勢力加入。

 

    ●在歐盟“提早”發出“信號標”的背後、在以實際行動“逼迫”美國提前走上“那條路”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歐盟“提早”發出“信號標”的背後,不僅僅是在“兩邊要價”,還在以實際行動“逼迫”美國提前走上“那條路”,即:要麽在美國國會最終通過“涉華匯率法案”、將匯率操縱國的標簽正式貼在中國身上,從而獨自“率先”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或者貨幣戰爭;要麽以索馬裏海盜、或者其它海域的海盜等手段,實質性幹擾中國海上生命線,更或者,選擇中國周邊國家(比如印度),通過印度“內亂”來間接地對中國發動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至於歐盟,則選擇“坐山觀虎鬥”!

 

    ●一旦美國決定如此,那麽,至少有兩個方向一定會發生聯動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美國決定如此,那麽,至少有兩個方向一定會發生聯動:

 

    第一個方向,是中亞方向,由於駐阿美軍的巴基斯坦通道很可能被“實質性切斷”,因此,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就成了必然。

 

    也正因為如此,北約(主要是美國)11日已經開始放風說:俄羅斯有望與北約簽署協議,允許後者的裝甲車輛借道俄羅斯進入阿富汗,並稱:俄羅斯和北約有望在下周北約峰會期間就打擊毒品走私、俄向阿富汗政府提供直升機等事宜達成協議。

 

    ●我們指的就是“俄美”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合作”

 

    而在此之前,我們也曾經提示過:繼“俄美”在“吉爾吉斯政權更替”問題上“令人大跌眼鏡”地合作了一把之後,“俄美”可能還會“令人大跌眼鏡”一次的。

 

    顯然,我們指的就是“俄美”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合作”。

 

    非常清楚,一旦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那麽,就意味著:美國人“準備”將對中國的赤裸裸威脅付諸行動,也意味著俄羅斯“準備”掐住美國全球戰略的咽喉,還意味著國際石油價格將上100美元一桶、甚至更高。因為蓋特納已經“威脅”了:中國將承受高通貨膨脹率!

 

    當然了,這也意味著中國準備實質性切斷美國的巴基斯坦通道;這還意味著“準備”掐住美國全球戰略咽喉的俄羅斯、將“數鈔票數到手軟”!

 

    顯然,在美國決策層的算計中,俄羅斯忙於“數鈔票的手”是不會停下來、去與中國聯手護航亞丁灣的。

 

    值得強調的是,盡管這些個“準備”很可能不會成為“真正的行動”,但並不妨礙這些“準備”能形成實實在在的威脅、並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也就是利用國際商品定價權、及海上霸權,向中國輸入高通貨膨脹!

 

    第二個方向,是中東方向,由於中國與歐洲、非洲國家之間的主要運輸線經過阿拉伯海(亞丁灣)、因此,阿拉伯海上的海盜將會異常活躍。

 

    也正因為如此,近來地處亞丁灣咽喉地帶的也門,也是非常的不太平。據西方媒體報道稱:“基地”組織正經由伊朗來到了也門。

 

    如果我們在這個層麵上,再結合“近日一度靠近90美元一桶的石油價格”、在高位盤旋的銅、鋁等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二次寬鬆”的美國貨幣政策,再去觀察美國財長蓋特納發出的“公開威脅”,即:“若中國繼續抵製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市場壓力,將麵臨高通脹和資產價格上漲”,也就不難明白,這個威脅的確是“赤裸裸”的。

 

    ●由於歐盟拒絕與美國聯手,二次寬鬆”後的美國資本與貨幣政策、如果不自我約束的話,也將麵臨著巨大的風險

 

    不過,就目前而言,在中國的警告下,由於歐盟拒絕與美國聯手,且“中歐”共同要求“加強監管、甚至限製某些國際金融投機(這針對的就是美國資本)”,因此,“二次寬鬆”後的美國資本與貨幣政策、如果不自我約束的話,也將麵臨著巨大的風險,即:一旦“中歐”出於各自核心利益、“聯手”帶頭“在各自影響的範圍內(比如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歐盟成員國、東南亞國家、南美洲國家等)”、通過行政、甚至法律手段,有效限製“不明資本”在境內的投機、甚至投資的話,甚至“中歐”聯手迫使“最應該加息”的美聯儲提前加息,那麽,美國通過“定量寬鬆”放出的“天量貨幣”,最終將滯留在美國經濟體係之內,其“放大效率”必將反噬美國經濟。

 

    最新消息是,歐洲央行官員已經稱:不排除考慮加息的可能性!

 

    ●隻要中國能避免“率先不可逆轉地進入加息周期”,美國經濟將比中國經濟傷得更重

 

    因此,在中國成功地令歐盟拒絕與美國聯手的情況下,就美國這種“赤裸裸”的威脅而言,並沒有什麽,在我們看來,隻要中國能避免“率先不可逆轉地進入加息周期”、避免在歐美之前將利率調升至不高位,並繼續維持、甚至縮小(將調升的0.25點利率再調回去)目前“中美之間的利差”,同時,以嚴厲且到位的行政與法律手段進一步抑製房地產、並平抑物價,或者將“某些物價的上漲”、直接通過調整出口退稅等行政與法律手段,將其直接輸出至美國,那麽,美國人就會發現,如果它膽敢將“威脅”弄成“行動”,中國的強烈反擊是必然的,美國經濟將比中國經濟傷得更重。屆時,獲利的隻會是坐山觀虎鬥的歐盟(歐元)。

 

    真到了那個時候,法國財長拉加德所公開聲稱的“美元不能再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恐怕就會提前到來!

 

    ●我們仍然“懷疑”美國人“獨自”與中國正式開打貿易、或者貨幣戰爭的膽量!

 

    因此,在此,我們再次重複一個觀點,即:是否這樣玩?這還是要看美國決策層“是否有膽量”讓“涉華匯率案”在參院通過、並交由美國總統簽字生效。對此,我們不妨繼續拭目以待!坦率地講,在取得了“政治加息”的正麵政治效果之後,隻要中國能及時消除“率先加息”的負麵經濟效果,盡管蓋特納在那麽“赤裸裸”地進行威脅,我們仍然“懷疑”美國人“獨自”與中國正式開打貿易、或者貨幣戰爭的膽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