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超日:戰後奇跡簡單比較 德法加韓如何看超過日本?

(2010-08-17 12:47:24) 下一個




據預測,中國今年全年完全有可能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騰飛被視為二戰後繼德、日之後的第三大經濟奇跡。但它們之間有同有異。


“第三大經濟奇跡”將超越日本?

中國官方人士幾周前宣布中國經濟已經超過日本,似乎有點言之過早。日本政府稱,日本2010 年上半年GDP仍高於中國。但日本內閣府周一(8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GDP為1.288萬億美元,低於中國1.337萬億美元的二季度GDP。由此看來,中國經濟總量今年超過日本,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可能性變得更大了。

日本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還是相當強勁的,達4.4%。但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隻增長了0.1%,比去年第二季度增長了0.4%,遠遠低於各方麵估計的2.3%。apn通訊社認為,雖然中國單季度GDP超過日本的現象發生過,"但基於中國的高增長率和日本變得疲軟的繁榮,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今年年內會最終超越島國日本。"

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國媒體指出,相比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現在中國經濟總量已達到當時的90倍。1970年時,中國的經濟總量以272億美元排在全球第13位(1990年前的排名均不包含蘇聯),1980年以3332億美元排在第7位,1990年以3638億美元排第10位,2000年以10801億美元排在第6位,2002年後中國被意大利反超,連續幾年排在第7位,但在2005年後,中國大發力,連續超越意大利、法國、英國。2007年(在2009年初中國往上修正當年數字後)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2009年,中國還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而在2010年裏,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戰後的德國與日本經濟奇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地百廢待興,許多國家經濟蓬勃發展,但在50、60年代,最突出的是被稱"奇跡"的德國經濟。1955年,已經出現了"德國經濟奇跡"這個概念。50年代,西德汽車製造業增長了5倍,戰後回到德國的800萬人加上從東德跑到西德270萬人,德國經濟界都能夠吸收,1955年至1956年間,德國失業人口隻有4-5%,用今天的觀念看已經達到了實際全就業。1949年至1968年間,德國國家財政幾乎完全平衡。除了60年代後期石油危機的兩年幹擾外,德國經濟的繁榮發展整體上一直持續到1973年。

日本經濟在戰後也發展迅速,但真正的繁榮期比德國晚了10年。日本真正繁榮發展的時期是60年代初到1973年石油危機這十多年。1968年,日本後來居上,超越德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70年時,日本的GDP達2068億美元,西德為2037億,分列第二與第三位。這個順序從1968年以後一直沒有變化,直到2007年中國超過德國。

戰後"經濟奇跡"的異同

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奇跡有幾個共同點,其中一個就是美國的支持。二戰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給了一片廢墟的德國以很大幫助。日本則是由於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由戰敗國變成了美國的盟國,成了美國一些軍事基地的所在國,得到了美國的大量援助。

第二個共同點就是經濟政策的改革,這個共同點則是德、日、中三國共有的。德國戰後首任經濟部長艾哈德推出了"社會市場經濟"這個政策,日本在50年代初試著搞計劃經濟,而後開始全麵追求市場經濟。

第三個共同點是"科技救國"。與日本、中國相比,德國是老牌工業和科技大國,二戰前就有許多德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在這方麵,日本和中國就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即推行"拿來主義"。許多西方專家和媒體都認為,日本經濟的發家階段跟中國很象,大量的從模仿開始,然後逐步走上自己開發的道路。重視科技,使日本在家用電器等方麵很快就趕上了德國,在汽車方麵也有了很大發展。與德、日不同的是,中國在長時間內更是一個"世界加工車間",廉價的勞動力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盡管如此,中國在整段時間裏並沒有放棄過"拿來主義"。

德國和日本兩大奇跡還有個共同點,就是到了第二層台階後就止步了。80年代時曾有人驚呼日本經濟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實際上日本也就保持著老二的地位,再也不能向前走,現在反而要被中國超過而落到第三位去了。

二次大戰後唯一一個占據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位卻有可能再進一步走到第一的國家無疑是中國。經濟學家斯蒂凡·卡爾森(Stefan Karlsson)在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裏說:"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中國經濟在不太遙遠的未來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今我比以往更相信這個預測是正確的。"高盛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預計,擁有13億人的中國將於2027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如果能夠做到這件德國、日本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在人口和與之相關的發展潛力方麵。"人氣"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德國經濟的戰後奇跡跟1000多萬人的"歸來"不無關係,日本人口比德國多恐怕也是日本經濟總量超越德國而且保持第二位的時間更長的原因之一。而中國現在雖然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富民窮,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巨大,要補上人均收入這個缺口,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不過,反過來,長時間地需要追趕人均收入世界水平,會帶動中國長時間的經濟發展。分析認為,鑒於這個潛力,中國經濟的繁榮期更長、並且更有希望在經濟總量上成為世界第一。唯一的問題是,隻有經濟的自由和民主,沒有政治的民主和自由,這條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的道路究竟能走多久。

作者:平心

責編:凝煉

“長期以來,中國的外交政策一直是保持低姿態,但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出口國,第二大經濟體,還將在明年成為最大能源消費國。所有這些裏程碑都意味著,中國能躲的地方越來越少了,”經濟谘詢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s)的董事總經理葛藝豪(Arthur Kroeber)表示。“這個國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扮演自己的新角色,而是希望盡量拖延。”

中國已變得相當善於將本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轉化為政治和外交影響力,特別是在拉美和非洲等對西方政策和利益存在怨恨的地區。

擁有全球最大外匯儲備的中國,已對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發起挑戰,並領頭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全球組織更加公平地分配席位。

但在北京,官員們堅稱,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外界不能指望中國領導全球努力或采取艱難的步驟——如削減碳排放或讓人民幣自由浮動——來應對貿易失衡。

他們指出,中國的人均GDP為大約3600美元,還不到日本或美國的十分之一、法國或英國的六分之一。

一些直言不諱的中國專家還指出,與其它國家相比,中國的增長質量較差。

“自2003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一直依靠兩大支柱:出口和房地產,盡管前者給中國帶來一些現代化效益,但後者造成了不少嚴重問題,”政府背景的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的主任易憲容表示。

“房地產市場的增長是以土地資源管理不善和房地產投機為基礎的,結果就是節節上漲的房價和最終必須刺破的房地產泡沫。”

易憲容還指出,中國的收入差距相當大,而相對富裕的沿海地區和貧窮的內陸地區之間也存在地理上的不平衡。

但是,這些嚴重問題和中國領導層麵對的不少其它問題,是外部世界基本上看不到的。在外人眼裏,中國就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由一個不透明而且有些落伍的威權政府管理著。

“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是否將接受伴隨著領先經濟大國地位而來的種種責任,即便它仍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教授、IMF中國部前主任埃斯瓦•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

韓國:中國何時能成世界第一? 
 
 
中國終於超過日本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趕超世界第一美國成為了目標。

去年末國際機構曾分析說,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即將超過日本,當時日本還反駁說“還是我們領先”,但是16日發表第二季度經濟指標時,爽快地承認已被中國超越。

專家們推測,第二季度兩國GDP的差距為486億美元,但考慮到日元的升值和人民幣幣值的相對被低估,實際差距可能會更大。

5年來中國的經濟規模大踏步趕超歐洲發達國家。2006年超越英國、法國和意大利躍升為世界第四,2007年又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尤其是,2003年至2007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且當時的世界經濟穩定繁榮,在此大環境下,中國保持10到13%的高增長。

而且,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仍然保持9%以上的快速增長,一舉超過了世界第二的日本。專家們曾預測,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隻是時間問題。基於購買力平價(PPP)評估的中國GDP在本世紀初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據世界銀行統計,2008年中國的PPP標準GDP已達到7.9668萬億美元,達日本(4.4937萬億美元)的兩倍。

有分析展望,按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也指日可待。2009年中國的GDP為4.9萬億美元,隻有美國(14萬億美元)的三分之一。但高盛等國際投資銀行紛紛預測,約20年後的2030年中國的GDP將超過美國。

這種預測是基於今後20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停留在1到2%,而中國仍然保持7到8%的快速增長。瑞銀集團(UBS)的經濟師王濤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超越日本隻是開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增長的空間還很大。”

但也有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如果想保持20年的快速發展,達到和美國對等的水平,還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去年中國的人均GDP為3600美元,與阿爾巴尼亞、泰國、突尼斯等發展中國家處於相同水平,遠遠不能與美國的人均4.6萬美元相提並論。過低的人均GDP和高儲蓄已經成為中國擴大內需市場的絆腳石。

能否保持政治穩定和融合也是關鍵所在。過去兩年,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相繼出現了要求獨立的大規模衝突。貧富差距擴大和腐敗也是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收入增長帶動汽車銷量大增,隨之而來的是能源和資源問題。此外,人口老齡化也是日益突出的問題。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楊平燮說:“和國際投資機構所預測一樣,為保持20年以上的長期高增長,政治穩定和能源問題等中國需要解決的課題很多。政治不穩定的話,經濟增長率有可能降低到4至5%.”


加拿大:中國這個數字已經讓足以世界其他國家妒忌

中國是一個擁有者巨大協調能力的國家,可以將很多事情很好的進行平衡。比如說,可以保持經濟不快不慢的發展,可以滿足人民對於經濟增長需求的願望,並在此基礎上做到不破壞環境和社會的公平。

  中國的經濟增長有目共睹。它的GDP在過去的30年裏大概保持在10%左右,在世界曆史上也算是最大的經濟轉變了。在全世界遭受經濟危機的時刻,中國輕鬆度過,經濟迅速得到恢複。雖然,今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中國的GDP從11.9%下滑到了10.3%,預測今年的後兩個季度將保持在9%-10%。但是在經濟形勢低迷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讓足以世界其他國家妒忌了。

  然而,在兩位數的增長後麵這個國家正處在過渡時期。基於物理和環境的限製,中國處於經濟成分調整和進一步促進增長的兩難境地,這個情況在上一周就可以清晰的看到。

  中國遭遇了數十年來最糟糕的洪水災害,舟曲泥石流奪去了中國1239人的生命,至今還有505人下落不明。另外,中國也在努力落實到2010年底減少能源強度的20%,但是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國的能源效率卻惡化了。所以,中國政府必須行動起來才能完成年底的目標。

  中國的銀行減少了對耗能大的公司的貸款,7月份中國還關閉了2000多家能耗大的工廠。在8月7日,《中國日報》文章還登出了令人吃驚的消息,在20年內中國將會拆除超過50%的住房並重新修建。實際上每年,中國會消耗掉世界上40%的水泥和鋼鐵。如果中國超過50%的房屋需要重建,那麽需要多少的沙子和鋼鐵等建築材料呢?

在8月9日,中國在北京的一次會議上對其未來經濟增長的參數進行了分析。中國社科院教授餘永定說道,在2002-200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歸功於固定資產的投資,比如房地產等。在2008年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國出台了一攬子刺激經濟的計劃,很多的投資都集中在基礎設施的建設,製造業方麵卻相對較少。中國經濟很快得到了恢複,但是卻麵臨著難以繼續的負麵影響。這主要是因為許多基礎設施的投資低效率、浪費嚴重和生產能力過剩等問題。

  由於基礎設施項目的減少,房地產的壓縮等政策,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在第二季度有所減緩。但對於中國的未來,餘永定教授還是非常樂觀的,他說:“中國將會保持不錯的發展速度,中國的國內外儲備都非常不錯,對於中國的經濟在中短期內還用不著悲觀。”

  中國在減少貧困方麵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公平存在。另外,環境問題、自然災難、流行疾病、市場風險等問題依然困擾著中國。總體來說,中國努力保持著經濟發展的勢頭,但是一方麵要控製好不能過於依賴出口,一方麵還要防止國內經濟過熱,兩方麵都要協調好。

  中國既要去協調國內人民對於生活水平的不斷要求,尤其是貧困地區的人民。另外,還要協調好與環境發展的關係,需要降低能耗,減少汙染排放。這種協調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龐大人口的國家來說尤為困難,世界所有的國家都關注著中國的行動,因為這也將關係到他們自己的利益。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國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消息。盡管中國的人均國民產值還比不上發達國家,但龐大的總量讓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決定工業國家出口發展

關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世界報》在周末寫道:

"還在幾年之前,所有人都深信,從經濟上來看,世界的命運取決於美國消費者的購買情緒。

美國的這個角色被中國所取代,這一斷言已經不很新鮮了。中國的工業品進口量超過去年的50%還多,而原材料和能源的進口甚至超過去年80%。從絕對總量來看,中國的進口還不能與美國競爭,但以歐元或美元計算,其年增長幅度更大。

中國決定原材料價格的走向,決定工業國的出口發展。尤其對德國的外貿來說,中國是決定性的因素。

問題是:中國能否保持其驚人的增長速度,我們能否確信未來將由它來左右。一些征兆表明,某些行業已形成泡沫,投機性投資太多,而以產出為目的投資太少。一旦泡沫破滅,整體經濟增長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受到巨大影響。尤其是在股票和房地產業,通過貸款支撐的過度投資很危險,因為,在價格暴跌之後,債務會高出資產的市場價格。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的宏觀調控運行得頗有成效。凱恩斯主義即反周期性震蕩的方案仍然相當有效。或許是因為中國與更先進的國家相比在各個方麵都仍有相當的差距,或許是國家的債務率很低,加上接近50%的儲蓄率,所以不存在資金不足的困擾。一個國家如此積極地投資基礎設施和其它的基礎資本領域,不可避免地會有投資失誤,但看來這似乎不會危害整個體製。"

增長背後蘊藏危機

針對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熱門話題,《日報》提出疑問:

 "可是,在所有的數字的背後,值得探究的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真的那麽美好嗎? 初看上去,為了合理地處置超過2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的私營和國有企業目前正在全球到處尋找投資機會。但是,並非一切都象所顯現的那樣成功:專家們早就提醒,許多計劃不會有好結果。人們日益擔心的是房地產泡沫會破滅。"

該報指出:"如果擔憂應驗,北京將麵臨巨大的問題。銀行將不得不處理大量的不良貸款。專家們估計,在今後兩年不良貸款的數額會高達4千億美元。政府將被迫介入救援,不得不動用其它領域急需的預算資金,如建立養老基金,或彌補因環境壞造成的巨大損失都需要大筆資金。"

南海軍演針對美韓

周末的《新蘇黎世報》則關注中國上周在南海的大規模軍事演習,認為此舉"並非偶然",是針對韓國和美國在朝鮮半島幾乎同時進行的軍事演習而來。

"盡管中美兩國互為戰略夥伴,"但兩國的軍事關係日益緊張。因為美國向台灣供應武器的意見分歧,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止了與美方的軍事對話。這種緊張在今後幾個月對雙方關係會有多大損害,將會顯現出來。但是,因為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兩國都對擴大事態不感興趣。"

編譯:林泉

責編:葉宣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法國網民如何看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日本政府周一公布數據表明,日本在2010年第一季度GDP仍領先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根據官方統計,日本第一季度GDP達到2.5781萬億美元,而中國同期為2.5325萬億美元。日本政府同時承認中國GDP曾在第二季度超過日本。該季度中國GDP達到1.3369萬億美元,而日本這一數字僅為1.2883萬億美元(官方匯率換算)。日本政府指出該國第二季度GDP增幅0.1%,即GDP年增長將達到0.4%。與前兩個季度的觀察數據相比,本次公布的數據明顯表明了日本增長速度的減緩,遠低於前期預測。

日本vs中國

麵對中國的飛速發展,日本正等待著明年或後年被中國搶走其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地位。中國正處在加速上升的階段,而日本則在六十年代的飛躍後成為全球最發達國家之一。

在與日本的比較中,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國已經在數據上成為了一個經濟巨人,特別是考慮到中國人口十倍於日本。同時他們指出,日本在實際情況上更為先進,比如平均生活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國民教育、社會福利等關乎切身利益的方麵。
失業人口不斷增加的日本正在探求保持經濟活力的良方,以解決人口數量減少、老齡化以及20年經濟波動帶來的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的阻礙。同樣阻礙發展的還有國家的超負債和工業結構癱瘓的風險。

日本企業越來越依賴於海外市場,並進一步加快海外建廠的步伐,而忽略了國內經濟發展。這使得企業家們希望節省開銷並且吸引更多的尤其是來自中國這樣飛速發展國家的新客戶,來將匯率劇烈變動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

===============法國網友眾說紛紜===============

saperlipopette:
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隻是個時間問題。就像左拉說的“機器已經發動,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它。”

regalmoi:
是,中國可能會成為第二大世界強國。。。但這種過度的強盛會迅速崩塌。我覺得中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洪水之後,各種災難在被壓迫工人覺醒時降臨,難道是巧合麽?

gilles7571
ls現在不是討論第二大世界強國,而是第二大經濟強國,不一樣的。

gilles7571
如果看人均GDP就會發現中國是在還差得太遠:美國$46000,法國$34000,而中國僅有3600美元。

ratzofodemocratie
那為什麽我們還要去中國建廠呢?

gillles7571
因為中國還沒有經曆過68運動(注:法國1968年社會運動,對法國當代社會影響巨大)。中國工人每周工作50小時,拿的錢卻少得可憐。而中國年輕一代,尤其是從小被慣壞了的獨生子女們,不再願意把自己的生活全部貢獻給工廠了。

diogenedevesenaz
這些數字說明不了什麽,完全不考慮生活質量、社會稅收、環境犧牲。。。

rahan2010
紐約時報的報道已經是《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強國》。。。解放報又慢了!

iznogood
法國能排到第5或是第6就不錯了,因為像法國這樣下個雨就罷工的國家可不多。
當我們把30年代曾經輝煌的積蓄吃空之後,就要像葡萄牙、奧地利那樣給沒落後的自己定個位了。我們還是會對特有的法國文化和習以為常的蠢事洋洋得意,但恐怕不能說50年代的法國經濟發達程度能趕得上中國現在。

tombishop
日本保持了50年的快速增長,大大影響了現代文化,如汽車、電玩、動漫。。。目前日本的情況則是:與快速崛起的中國的微妙關係,與朝鮮的衝突,經濟上的困難以及人口老齡化。
但是沒有什麽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既然戰後日本可以複蘇,那現在的問題也一樣可以解決。

greenwarior
我想知道德國、俄國、英國這些我們的“摯友們”哪裏去了?GDP也十有缺陷的。

tito57
日本能排到第二是正常的是正常的,這是一個勤勞的民族,尤其和充斥著懶漢和罷工的我們相比。日本人從不會像要罷工,或是維護自己的權益。
另外,日本沒有大量移民勞工,不會像我們似的在移民身上浪費錢。。。(注:此人為極右翼分子代表,反對移民)

jmoeusieurbizz
ls,誰都知道如果沒有移民日本必將因為其人口數目的下降及老齡化而衰退。日本依賴於移民!

jmoeusieurbizz
我仍相信中國會因為其過於龐大的人口壓力而倒下。按照富國的人均標準,至少是日本的水平,根本不可能管理好所有中國的財富,而又不以其他人、其他國家為犧牲。
非洲的物資都是來自中國,中國借用非洲的土地來養活自己還要到什麽時候!(注:法國人覺得非洲應該是他們的。。。)

sophia_thor
ls,現在中國已經掌握了西方免費提供的技術。過去中國的增長可能還有所受限,現在已經沒那麽困難了。

silverwolf42
中國自己也麵臨著老年化的問題,一方麵由於獨生子女政策,另一方麵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醫療水平的提升也是的老年人口數量增加。
聯合國人口委員會就預計“2015年後中國將不再有推動目前經濟發展的勞動力優勢。205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將來每個中國家庭都要擔負贍養4位老人的責任,這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都將是一個巨大問題。所以中國工人已經開始把每月工資的四分之一都存起來留著。

paramino
實實在在的大躍進!中國嚐試的兩種經濟製度結果如此不同:自由市場製度讓中國從貧困中來到了世界經濟的頂端。

tartouil
隻有極少數人從自由經濟中獲益。去問問年輕的中國工人賺多少錢,過得怎麽樣就知道了。問問那些中國農民是否快樂。
的確,我們現在看到了中國誘人的一麵:財富,奢侈品,豪宅。。。但這僅限於中國特定階級。
中國還在底層掙紮著。

robert
自由經濟造福了10%的人,卻造成了剩下所有人的不幸。

phil69
我去過好幾次中國,可以肯定地說大部分中國還是處在完全貧困中,長期被北京那些靠賄賂官員存活的資本家們剝削著。
在我看來,中國的飛速發展就是建立在10億窮人基礎上的。

wpauli
中國有著最多的窮鬼,所以中國政府想用獨生子女政策約束一下。
可是在偏遠地區,人們還是在不知廉恥的生育著。

tartouil
比起當年毛澤東時代饑荒下,數千萬人餓死,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吃人的事,現在的中國底層已經過得好多了。

florys
ls,你講的是文化大革命時發生在陝西和甘肅的事,而我們現在討論的是21世紀的中國。
我不否認中國過去以及現在存在的饑荒,但要提醒你的事,全球超過10億的人口處在饑餓中!
那全球經濟製度又是什麽呢?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