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四代機渦扇15核心機09年首飛啦!

(2010-06-01 12:19:27) 下一個



官泄了:中國四代機渦扇15核心機09年首飛啦!




【八股】

①渦扇15高推比核心機完成高空台達標試驗;

②渦扇13配梟龍首次滑跑成功



李中祥,男,1970年10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航空學會會員。現任中航工業燃氣渦輪研究院副總設計師,國家重大武器裝備背景項目高推重比發動機核心機研製渦輪院常務副總設計師

2000年以後,他開始參加配裝四代機的我國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項目——高推重比發動機核心機方案設計和工程設計,由於技術過硬,表現突出,他由一名普通的設計人員逐漸成長為總體結構技術研究室主任、高推重比核心機副總工程師。

2009年12月25日,按照原定計劃,是核心機進行高空台達標試驗的日子,這是考核試驗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最難達到的考核試驗。這時,核心機已完成分解檢查和重新裝配,一切似乎都已準備就緒。頭一天晚上,李中祥一直難以入睡,核心機結構就像放電影似的一遍又一遍在腦海裏浮現,壓氣機、燃燒室、渦輪,靜子、轉子,軸向力,每一個設計細節顯得是那麽清晰。

第二天,在仔細查看了核心機裝配後的檢測數據後他對同事說,“核心機暫時還不能試車,渦輪盤前間隙很可能太小,試車有很大風險,請強度專業再仔細校核一次”。隨後,強度專業在綜合考慮載荷、溫度、轉速等多種因素基礎上對該處間隙進行詳細計算,計算結果證實了他的判斷,最後一個考核試驗點存在轉、靜子發生碰摩的巨大危險。經過設計師係統的研究討論後決定,立即再次進行核心機分解調整和重新裝配。正是由於他的認真的排查、果敢的決定、正確的判斷,保證凝聚了無數航空人心血、極其貴重的核心機順利完成了最為關鍵的高空台達標試驗。

2010年3月18日,中航工業自行立項研製的“泰山”發動機配裝梟龍首次滑跑成功!首飛成功指日可待!現場歡聲潮起。一位年輕人熱淚盈眶,口撰一首小詩,抒發自己抑製不住的情感:“‘泰山’不畏攀登難,‘四共’研製整十年。配裝梟龍首飛日,飛發全線盡歡顏。” 他就是這一項目的主管,中航工業發動機科研三部副部長盧繼斌。

一、為型號成功探索管理創新

1999年,盧繼斌獲得航空發動機專業碩士學位後,到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參加工作。在沈陽工作的五年間,他先後獨立承擔多項設計試驗工作和項目管理,打下了航空發動機研製技術基礎,積累了管理經驗。因工作表現優異,2004年2月被選派到中國一航發動機事業部航發二處掛職,2008年初開始主持航發二處工作。兩大航空工業集團整合後,任中航工業發動機科研三部副部長,主管飛機二動力係統、小推力和中等推力渦噴渦扇發動機研製工作。

“秦嶺”發動機是配裝飛豹的發動機,是我國第一型完全按國軍標要求完成生產定型的大型渦扇發動機。在盧繼斌開始主管這一項目的2004年,正值“秦嶺”從小批到大批生產過渡。他在完成了大量的技術、質量問題協調處理、逐步理順各配套單位關係的基礎上,組織完成了“秦嶺”發動機工藝定型和生產定型。他通過認真總結分析,獨立完成了《2004年度“秦嶺”發動機主要技術質量問題匯編》的編寫工作。他的這些工作,促進了“秦嶺”大批生產質量穩定。他的管理思路和實踐,為“秦嶺”從研製、最終成為裝備、走向市場做出了突出貢獻。

“泰山”發動機研製,是集團公司第一個自行立項的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研製項目。這一項目同樣沒有國家投入,沒有現成的組織係統和管理模式。他針對自行研製的特點,一手抓現場管理,一手抓建章立製;他和同事們一道摸索,以“泰山”研製管理為平台,初步建立起了航空工業自行研製型號的管理模式。有人讚譽說:“盧繼斌是一個能夠預測風險、化解風險的人”。他富有大局意識的管理思維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知識,開創了“泰山”研製的新局麵。

2003年啟動的我國自行研製的無人機用某型渦噴與渦扇發動機。因為沒有國家投入,沒有軍方立項,集團公司機關管理層麵麵臨產品研發、市場開發和調動參研積極性等諸多問題。盧繼斌在主管這一項目的過程中,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他借助業界專家力量,僅在09年,就組織了技術、質量、管理專家調研組,四次深入現場進行調研;他多次深入研製短板單位,現場組織工藝攻關,協調研製進度。正是兩型發動機研製取得的良好進展,在2008年獲得了國家立項。從自主研製到國家立項,爾後成為“995”二期陸軍用某型無人機唯一的動力裝置,這一切與他在管理方麵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二、做事先做人

盧繼斌在工作中,努力實踐“做事”與“做人”統一。走上管理崗位之後,他常說“作為管理者首先應該做好兩件事:帶好人、做好事;做好事的前提是帶好人,帶好人前提是自己做好表率。”

在2004年下半年,為促進“秦嶺”發動機的生產和交付,他有四個月在西航現場蹲點。他和裝配人員一起加班工作,協調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他患有膽結石,從09年開始愈發嚴重、有時疼痛難忍,醫生多次勸他住院治療。這一年,正是他主管發動機型號研製的關鍵時期,他照樣出差,輾轉奔波於各個參研單位。他父親患病一直臥床不起,照顧父親全部壓在了愛人身上。愛人有時也以開玩笑的口吻抱怨他:“你是大忙人,連我生孩子你都在加班,就不怕孩子長大了恨你。”

盧繼斌有一句勉勵自己的格言,“在戰勝挑戰中成就事業、成就自我!”,他把自己和自我價值實現,完全融入祖國的航空動力事業之中,他是航空工業一名奮發有為的優秀青年!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