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2010中國直指世界霸權 早晚淩駕美國之上
(2010-01-16 14:48:37)
下一個
日媒:2010中國直指世界霸權 早晚淩駕美國之上
一個有關世界權力更迭規律的說法最近非常流行。該說法出自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最後一篇社論。據稱,縱觀曆史500年,每個世紀總是在進入第二個十年後,才呈現其獨特並被後人銘記的曆史印記,正如1914年的一戰催生了美國這個新的世界強國;1814年的維也納會議之後,19世紀的歐洲格局才開始呈現一樣。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頭,人們紛紛預想21世紀的“真正麵目”,因為在過去十年,發生了“9·11”、金融危機以及哥本哈根峰會等一係列頗具“征兆性”的事件。21世紀將以誰的名字定義?“中國世紀”、“印度世紀”、“亞洲世紀”還是尚未完結的“美國世紀”?在年代更替的曆史節點上,每個說法似乎都相當撩人。
“中國崛起類似於美國崛起”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國際商務管理主席、中國問題專家奧戴德·申卡爾在其2005年的著作《中國世紀》中就曾斷言:“中國經濟的崛起從根本上不同於日本、印度以及亞洲四小龍的興起,而是更加類似於一個世紀以前美國的崛起。”申卡爾說,書名來自於一個信念———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而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申卡爾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確定為“中國世紀”開始的標誌,而這個時間點就在2025年。
創造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的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2009年最後一天撰文感歎道:“我們正在經曆500年西方統治的最後階段。”弗格森說,這種感悟應該始於2005年他第一次在上海外灘漫步之時,也始於2008年他在重慶聽到該市雄心勃勃地宣稱要成為中國西南金融中心之時。弗格森對中國幾乎“不喘息”的發展充滿讚歎,稱中國在1978—2004年26年間取得了英國在1830—1900年70年間的戰績;將本世紀初美國GDP超中國8倍的差距縮小到現在的3倍。去年出版了《中國統治世界之時》一書的英國專欄作家馬丁·雅克斯6日麵對《環球時報》記者“21世紀屬於誰”的提問表示,雖然簡單地說哪一個國家能代表整個人類世界,有些狹隘,但再過20到30年,人們會看到,世界將變得更加“中國化”,“中國會像過去的歐美國家一樣,作為一個文明國家引領世界”。
在日本,對其鄰國的預言更具刺激性。《寶島》月刊在去年底的特別報道“日本VS中國”中,開篇即寫道“2010年,中國直指世界霸權”,並斷言“早晚,中國將淩駕於美國之上”。《西日本新聞》3日發表社論稱,雖然很多人常把“中美G2時代”掛在嘴邊,“但中國古代哲人孔子說過‘天無二日’,從政治層麵看,中國處於更加明顯的優勢。在朝鮮核問題、全球變暖等重大問題上,中國的舉動比美國更重要。”在韓國媒體上,中國崛起的說法更是鋪天蓋地,對於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甚至有報道以“中美定調,全球簽字”這樣火暴的標題來形容中國的地位。
印度也被推為“世紀代表”
與中國一起被推上“世紀代表”高位的還有印度。絕大多數印度媒體也都樂觀地斷定,21世紀屬於崛起的亞洲,尤其屬於印度與中國———但印度將更加耀眼。
去年底的最後兩天,印度媒體紛紛轉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該文將過去的十年稱為“印度的十年”,稱“印度由一個初級產品供應商變成全球經濟的重要玩家”,並認為這可能為一個“印度世紀”鋪好了道路。其實,“印度世紀”的說法這些年來一直被印度自己提及,正如《金融時報》所說,“曆屆入主新德裏跑馬場路7號的主人都不時宣稱,這將是‘印度的世紀’”。2002年,時任印度副總理阿德瓦尼兩度發出“21世紀屬於印度”的豪言壯語,總統卡拉姆也表示“印度總理要與八國首腦平起平坐”;2004年3月,總理瓦傑帕伊發表過著名的主題演講———構築“印度世紀”;印度《經濟時報》在2005年開年刊文稱:印度世紀晨光初現。2010年的第一天,《印度時報》對“印度世紀”進行了大膽預測,時間被定格在2020年:屆時,印度經濟增速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印度將加入核俱樂部,“對其他國家進行核製裁”;傳媒巨頭默多克的繼承人將把其媒體帝國出售給印度,《紐約時報》則會成為印度出版巨頭的子公司。《經濟時報》去年底還抱怨說,在與中國進行對比時,印度常被低估,但事實上,印度經濟效率比中國更高,而且當缺乏民主體係的中國問題集中爆發時,印度卻能享受民主製度的“紅利”。該報宣稱,“一旦印度象從自身的羈絆中解放出來,便將閑庭信步般地超越中國龍。”
但有媒體認為,“印度象真的跑不過中國龍”。英國《金融時報》4日以“‘印度世紀’開始了?”的疑問句,進行了一場21世紀“龍象之爭”的思辨。文章稱,印度的經濟發展並不遜色於中國,但卻麵臨更大的政治風險,比如“印度式增長”抵消不了人口的無節製增長;“毛派”及伊斯蘭“聖戰”組織則威脅著該國安全形勢。文章稱,相比之下,“中國的強大才更有說服力”。
權力與財富向東轉移
在“中國世紀”和“印度世紀”之外,還有一個令西方感到相對溫和的提法———“亞洲世紀”。法新社去年底稱,過去十年,亞洲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突飛猛進,世界重心穩步東移,為“亞洲世紀”奠定了基礎。但報道也不可避免地提到中印,稱這兩個國家將左右今後數十年,就像之前的“英國世紀”和“美國世紀”。
韓國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新年伊始推出“亞洲時代”長篇專題,從各個角度佐證“亞洲世紀”的到來。其中一篇文章寫道,印度首富穆凱什·安巴尼的家是一幢27層大廈,位於孟買,是世界上最昂貴的住宅,去年印度的億萬富翁比前一年增加近1倍;在印尼,40多歲富豪的財產也比一年前翻了一番;在新加坡,每100人中有8.5名百萬富翁,富豪人口比例世界最高。而投資大師羅傑斯兩年前移居新加坡,匯豐銀行下月1日將把總裁辦公室遷至香港,都標誌著“21世紀財富正在向東大轉移”。文章還說,亞洲前七位國家的外匯儲備總和已高於其後149個國家的總和,亞洲像“黑洞”一樣吸引著全球資金。此外,該係列報道還從亞洲企業的崛起,證明“全球工業霸權正由西歐轉向亞洲”,比如豐田從美國通用手裏搶走了全球第一車企的地位,中國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在2008年全球十大鋼鐵企業中,八家均為亞洲企業。
印度最受歡迎的門戶網站rediff5日刊登一名印度智庫學者的文章稱,“必須銘記,除了過去的300年,在人類有記錄的5000年曆史中,是印度和中國統治著世界貿易和科技”,而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中印史無前例的合作,已經奠定了“亞洲世紀”的基調。
“美國,高興點,你還是世界第一”
與稱讚中印乃至亞洲光芒相對應的,是不少人對“美國世紀終結”的議論。《金融時報》新德裏記者站站長愛德華·盧斯甚至撰文稱,“衰落的鏽跡已潛入了美國的靈魂”。
類似論調在美國也很多。前克林頓政府官員、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戴維·羅斯考夫稱,“21世紀的頭十年是美國世紀的最後十年”。去年出版的《美國世紀的終結》一書認為,美國正失去從二戰以來擁有的社會、經濟和國際優勢,同以往其他超級大國一樣,美國經曆著“帝國過度擴張”的麻煩———在國內麵臨著破產的打擊,在國際上的冒險卻一無所獲。“美國世紀”的說法是《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盧斯在1941年首次提出的。而在上世紀末,美國國內就開始了“美國世紀”是否將終結的爭論。為了確保21世紀仍是“美國世紀”,1997年,一個名為“新美國世紀計劃”的智庫在華盛頓成立。該機構承認,從曆史發展的軌跡看,美國已無法與崛起的歐洲、亞洲國家相抗衡。
雖然媒體上充滿對美國的悲觀論調,但統計數據似乎不太支持這種變化。美國約占全球總收入的22%,自1975年觸底以來,這種權重沒發生任何變化。與此同時,五角大樓的預算仍超過排在美國之後的7個大國的總和,“美國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在任何時間、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發起軍事行動的國家,”曾擔任克林頓和布什高級反恐顧問的理查德·克拉克說,“至少未來25年,情況仍將如此”。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美國的淪陷是基於歐洲和其他國家的臆測,而非事實。法國學者蓋伊·索曼直言,現在各國報紙在頭版紛紛報道稱美國時代已經結束,這純屬無稽之談。美國《外交政策》雜誌5日則鼓勁說:“美國,高興點,你還是世界第一”。文章稱,美國現在還是國際體係中的核心召集人,缺少美國的領導,任何國際問題都不可能有答案”。
不必在乎西方派發的“VIP卡”
在上述角色之外,還有一些國家是不能被忽視的。位於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查普曼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首先就是俄羅斯,從眼下梅德韋傑夫政府積極主張俄羅斯應當發揮更大國際影響力的態度來看,俄試圖與美國構成兩極對峙的決心不會改變。俄新網7日一篇報道也引述“具有中情局背景”的美國權威私人調查公司Stratfor的預測稱,2010年是俄羅斯的複興之年,因為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將消耗美國的全部力量,從而使俄在前蘇地區的領導地位恢複到頂峰。加拿大“加西新聞網”則提出,21世紀將由“金磚四國”主導。
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心伯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談論“中國世紀”和“印度世紀”都是不妥的,因為在GDP世界第二的光鮮亮麗之下,中國有太多發展問題;而印度因為政治文化原因,其政治領導力、執行力都不能和中國同日而語。吳心伯說,他更認同“亞洲世紀”的提法,“根據目前的形勢,印度GDP在十年內躍居世界前5名基本可以實現,到2020年,全球三大經濟體都將出現在亞洲,亞洲將主導21世紀經濟是不爭的事實。”但他同時認為,經濟主導並不會自動轉化為政治主導,需要漫長的過程和領導集團的魄力,“如果把21世紀分為上下兩部分,在上半個世紀,美國仍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世界格局,但後半個世紀,美國前景就不甚樂觀了”。吳心伯還認為,要警惕西方過度吹捧中國,造勢“中國威脅論”。他舉例說,2008年初美國成立了一個名為“2049項目研究所”的智庫,該智庫是以新中國建國100周年為時間節點,研究“中國主導21世紀”將對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但這個智庫向來“親台反華”,其鼓吹中國強大的背後目的不言而喻。
莫斯科大學國際問題研究專家考斯科夫教授對記者說,“亞洲世紀”的口號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亞洲飛速崛起時喊得更響亮,但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後,這個預言就再沒人提了。在考斯科夫看來,現在所謂中印的世紀,隻會讓兩國成為靶子,為別人該承擔的責任埋單。“中國不需要過多關注西方給自己如何加冕,派發什麽樣的VIP卡,因為西方隻想讓中國進入他們的俱樂部,交足夠的會員費,但俱樂部的核心遊戲卻不讓你參與,”考斯科夫說,中國更需要做的是強化自己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將國家的整體發展真正轉化為中國人的具體優勢,在這方麵,中國還要走很長的路。▲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