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與中國一比高下: 終於看見美軍準備反導試驗的消息了

(2010-01-16 12:57:16) 下一個



終於看見美軍準備試驗的消息了,1月22在加州(2010)。

隻是不知道這次試驗是在中國反導(0111)之後匆匆上馬,還是早已預定,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不悔隻能確定美軍的這次試驗必然成功,因為這是恢複美國軍心士氣的一擊,而非技術測試,它的政治意義和宣傳效果將遠遠超過技術本身,所以,不論美軍實際上有沒有攔截能力,就算賴也要賴一個成功出來,這實在有點鬱悶,因為不悔用邏輯分析法是無法確定對方到底是耍賴,還是真正擁有中段反導技術

中國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展示四個特點

  一是技術性強,是一次典型的純技術試驗而非實戰性試驗,距實戰化檢驗尚有一段距離,僅僅是通過試驗驗證反導攔截技術的先進性和技術路線的正確性,同時也說明中國在反導攔截的核心技術方麵取得了重要突破。

  二是集成度高,反導攔截有賴於戰場感知技術、跟蹤與識別技術、快速發射技術、目標定位技術、攔截毀傷技術,此次試驗應當說不僅使很多技術實現了合理的集成,而且各係統間的銜接融合度和完備性均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三是機動性強,陸基中程導彈是這次攔截試驗的主要手段,該型導彈的最大特點是機動能力強,飛行速度快,打擊精度高,作為未來實施反導作戰的主力武器,意味著使用時的安全性和生存力將會有牢靠的保障。

  四是透明度高,在試驗成功的當日發布了新聞公報,闡明了中國反彈攔截試驗的性質目的、政策立場和觀念態度,而且及時透過答記者問平台,主動通報了試驗結果並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太空碎片、軌道影響等問題,正是這種誠實可信的表現和敢作敢為的精神,打消了人們的擔心和憂慮。

在1999年的KKV懸浮試驗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試驗比美國晚不了幾年。我們試驗懸浮前的日子還是要算的,這樣一算,我們發展攔截技術從863-7到以後的805重大專項隻有十幾年的時間。

另外,本次試驗肯定是一係列試驗的延續,而且我們先宣布成功,後美國軍方證實是兩枚導彈碰撞,再次證實是成功的。

考慮到2007年的反衛星成功,我們成功的概率隻比美國多而不會比美國少。
就我知道的情況,我們原本的計劃實際上是推遲了,應該早於2003年就應該反衛星。
可以這樣說,就GMD這個中段反導攔截技術我們現在與美國站在同一個水平上。GMD是美國的NMD的一部分,我們是CNMD的CGMD.

January 22, 2010
This test calls for the intercept of a medium-velocity lethal object. The FTG-06 flight test will be the first GMD test assessing both a CE-II EKV and a complex target scene. Adding to the risk, it will be the second test using a newly developed FTF LV-2 target.[11]



揭秘美國GMD陸基中段反導係統


GMD係統具有防禦有限遠程彈道導彈攻擊的能力,主要針對處於中段飛行(大氣層外)的來襲導彈,發射攔截導彈摧毀來犯目標。它包括綜合地基攔截導彈、各種傳感器以及作戰管理、指揮及控製網絡。




 

    


 

陸基中段反導係統(GMD)可以在洲際導彈的大部分彈道上進行攔截


 

    


 

美國陸基中段反導係統的攔截過程示意圖


 

    


 

    美國陸基中段導彈攔截係統組成


 

    


 

    美國陸基中段反導係統的攔截彈(GBI)發射


 

    


 

美國陸基中段反導係統(GMD)發射攔截彈
 

    


 

    美國陸基中段反導係統發射攔截彈


 

    


 

    攔截彈被吊裝入發射井中


 

    


 

    攔截彈(GBI)在吊裝過程中


 

    


 

    攔截彈在吊裝過程中


 

    


 

    美國陸基中段反導係統的陸基遠程跟蹤雷達


 

    


 

    ¿可與陸基中段反導係統連接的海基X波段遠程跟蹤雷達(SBX)


 

    


 

    DSP導彈預警衛星


 

    


 

一次成功的攔截,KKV直接撞擊來襲導彈


 

    

來襲導彈被摧毀
 






“開拓者一號”全固體運載火箭是由航天科工集團研製的係列運載火箭中的第一型,具有可機動發射、操作簡單、發射速度快等特點,可用於發射重量為100公斤以下的各種近地軌道小衛星及微小衛星,以滿足資源普查、環境監測、科學實驗等領域的需要。


 開拓者二號(KT-2)固體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組織研製的固體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對地觀測小型衛星和微型衛星,這些衛星能在減災救災等國民經濟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開拓者2A圖

開拓者係列固體運載火箭能在12小時送衛星上天,這主要是因為固體運載火箭與傳統的液體運載火箭(如“長征”係列,以及世界目前流行的運載火箭)相比,免除了注入液體燃料的過程,準備發射時間大大縮短,可以在12小時送衛星上天。開拓者係列固體火箭能勝任各種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的小衛星和微小衛星的發射任務。更重要的是該火箭能從大型運輸車和其他移動平台上發射。

早在 2003年,中國宣稱在太原成功的發射了一顆4級全固體火箭,中國官方媒體反複宣稱這枚火箭載荷在100公斤以下,是用來發射小衛星,在我們看來,這樣做的目的就“非常直接和不含糊”,這枚火箭,表麵上是中國具有快速進入太空的能力,實際上上是“解放軍具有了進行反衛星作戰的能力”。在軍事評論員看來,北京大張旗鼓地為“這顆小衛星”做廣告,意味著中國已經正式啟動空衛一號計劃-外空反衛星係統。



  美國的核戰略專家也從中解讀出自己關心的大量的戰略信息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核戰略專家也從中解讀出自己關心的大量的戰略信息:中國顯然在用這枚火箭的成功發射來再次展示其遠程投射能力,以宣示其核威懾的有效性。從一般常識來判斷,而這枚新發射的火箭雖然中國反複宣稱其有效載荷為100公斤以下,但對美國人來講,“不安的重點”來源於它“有4級推進”。 我們知道,發射一顆定軌衛星要比發射一顆彈道導彈複雜的多,隻要稍作改進,就可以成為一枚載荷大、射程遠、待擊時間長、維護保養簡便並具有高機動性的陸基機動洲際導彈!而陸基導彈是中國核威懾的基礎力量。這枚火箭的發射成功,從側麵部分證實了年初“中國將部署射程12000公裏、比東風31更強的陸基機動洲際導彈”的傳聞。




  另外,軍事評論員認為,還有一點值得強調,那就是采用“4級發動機”的開拓者火箭,其實已經間接證實了具有“與其載荷相當的機動能力”。北京軍事專家公開表示:這種技術非常關鍵,意味著中國已經掌握了美國目前的導彈防禦體係的核心技術。






開拓者係列固體火箭:KT-1、KT-2A、KT-2(從左至右)



開拓者2號攔截衛星



中段反導攔截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