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非洲問題專家談中非關係
(2009-11-12 00:05:18)
下一個
德國非洲問題專家談中非關係
德國萊比錫大學非洲研究教授赫爾穆特·阿舍(Helmut Asche)在接受德國之聲中文部采訪時,對中國與非洲關係進行了評估。
德國之聲:阿舍教授,您認為中國在非洲追求的利益是什麽?
阿舍:中國在非洲其實有兩種利益,而不僅僅是像通常說的那樣,隻對原材料、石油和銅鋁等礦產有需求。中國還對非洲的市場感興趣,即為中國製造的產品尋找銷售市場。中國人對非洲市場比西方投資者和出口商更樂觀和更具有前瞻性。
德國之聲:非洲國家從與中國的夥伴關係中會得到什麽?
阿舍:非洲能得到自己的好處,因為非洲必須要把自己的原材料賣出去。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的需求對原材料需求熱起到了根本上的推動作用,非洲也從中獲得了好處。另外,非洲的消費者也受益於中國的廉價出口商品。至於非洲經濟整體上是否也從中受益,那還要看是否非洲的就業崗位因此而流失,例如在紡織業。在兩者間進行利弊權衡無論在專業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是非常困難的。
德國之聲:有人指責中國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中國自稱中國與非洲的夥伴關係是平等的。您怎樣評價這一關係?
阿舍:現實的情況是這樣的:還是以石油為例,中國是一個後來的對非洲石油的需求者。那裏的最好的和產量最大的油田都由別人掌握,特別是美國人。對於一個後來者來說,他自然是被迫到那些困難的、不太安全的和政治名聲不好的地區和國家去尋找資源供應。地緣戰略上的背景就是,中國是作為一個後起步者在非洲亮相的。那些比中國早幾十年就在非洲站穩腳跟的國家,當然就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
德國之聲:中國也與像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或者蘇丹的巴希爾這樣的獨裁者進行合作,西方對此提出了非常尖銳的批評。西方的批評起到了什麽作用嗎?
阿舍:批評當然起到了一個作用。但首先要說的是,西方的批評也有些虛偽的成分。不少非洲國家的政府在與中國打交道時,總是被人拿來批評,但他們同時也是西方國家的友好夥伴,特別是我們的美國朋友。美國人剛剛重新定義了它的蘇丹政策,想采取一種更多合作的模式。就拿津巴布韋這樣的特別糟糕的例子來說吧,英國和南非的銀行與保險業康采恩也對那裏提供了財政上的支持。這也是穆加貝能一直不倒台的原因。穆加貝政府一直掌權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非洲鄰國和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迄今為止沒能對津巴布韋采取一致的和合理的政策,沒能夠做到對穆加貝施加壓力。
德國之聲:最遲到2006年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非峰會人們已經明顯看出,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有多密切。這一密切關係對西方有什麽影響?
阿舍:我認為,西方到現在還根本沒有意識到,像中國、印度或者巴西這樣的新興工業國成為非洲有影響的新夥伴,這給西方帶來的挑戰有多深遠。在這一領域,人們比在任何其它領域都更能清楚地看出,南北兩極的世界秩序已經結束了,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多極世界格局中,不再由一家說了算了。
德國之聲:本周末將開始舉行第二次中國非洲峰會。中國外交部表示,會議將出台一部中非合作的路線圖。您對這個路線圖有何期待?
阿舍:這要觀望一下了。中國的發展援助的問題就是難以看得清楚,中國人自己也常常是身在此山中。我們不掌握可信的數字,也沒有合理的項目成功或是失敗的報告製度,不知道項目帶來了什麽和沒帶來什麽。這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早期的發展援助的方式。隻要現在出台的路線圖能讓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在方式、目標和檢驗標準上變得更透明些,這就將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中國當權者自己也會私下裏偷偷坦白承認,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非洲提供了多少發展援助和這些援助起到了什麽效果。
德國之聲:中國強調不幹涉它國內政的原則。中國真的不嚐試對非洲國家的政治發揮影響嗎?
阿舍:這一所謂的不幹涉內政的原則,實際上從來都沒真正做到,而且也越來越不是那麽回事了。因為中國出於自己的利益,越來越被迫要幹涉甚至主動幹涉它國內政,例如中國在安哥拉要努力爭取他們的投資條件和發放貸款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和透明,中國也不希望看到他們剛剛好不容易尋找到的夥伴一下子就垮台了。所以,我也不相信,外界盛傳的中國答應給幾內亞軍政府的70億貸款,真的會落實。中國人不會有興趣毫無顧慮地將這麽大一筆錢撥給這樣的一個政府。如果他們真的有意在那樣的一個國家裏進行礦山和基礎結構上的大規模投資,他們就必須要幹涉內部事務。
德國之聲:還是以幾內亞為例。那裏在大約一個月前發生了鎮壓示威者的屠殺。中國對這樣的事件不作出任何反應嗎?
阿舍:他們當然沒有對這個事件作出反應。坦白地講,在這件事上應該對中國政府提出批評。這是某種程度上的短視。如果我剛才講到的不幹涉內政反正也是堅持不下去的,那就應該更加清楚地表態,這樣才能麵對西方的批評時,給自己減少些壓力,特別是當人們知道,幾內亞政府繼續這樣幹下去肯定是行不通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說明,中國的非洲政策還處在一個尋找和定位的過程中。
德國之聲:中國在多大程度上卷入了非洲的衝突,例如通過供應武器?
阿舍:在蘇丹,中國政府在蘇丹處於內戰時一直十分活躍地為巴希爾政府提供武器。津巴布韋政府也是處於勉強支撐的內戰局麵中。為這樣的國家提供軍事幫助實際上是一種很糟糕的非洲政策。這是在參與非洲內部的衝突。去年就暴露出這個情況,當時南非港口工會的人碰巧攔截了一艘為穆加貝政府運輸武器的中國貨船。但是遺憾的是,後來這艘運輸武器的貨輪最後顯然是繞道剛果最後還是到達了目的地。這當然是一種偏袒行為,這是不應該的。
作者:Christoph Ricking/瀟陽
責編:樂然
中國對非洲的“雙重興趣”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2006年溫家寶訪問非洲加納原材料,能源和政治支持,西方國家目前對中國在非洲大陸日益增加的影響充滿憂慮。本周末將舉行中非論壇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將出席會議。此次論壇將就中國和非洲國家關係的發展展開討論。
自90年代中以來,中國加強了在非洲的參與。如今,非洲大陸的每一個國家幾乎都有中國人的身影。中國接近非洲國家主要是出於經濟利益。 德國萊比錫大學非洲研究所教授赫爾穆特·阿舍說:中國對非洲有著雙重興趣,並不是像人們通常所說的僅僅是覬覦非洲的石油,銅和鋁等原料。中國當然需要這些資源,因為中國已成為世界加工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原料是不行的。因此,中國的需求也是我們的間接需求。但是與此同時,中國也對非洲的市場感興趣,希望能夠通過占領非洲市場來擴大國內生產。
電視機,收音機,或者褲子和T恤衫等大量來自中國的廉價電器和紡織品充斥於非洲市場。中國公司在非洲國家修建公路,鐵路和機場。 2004年至2008年間,中國與非洲大陸的貿易額增長了10倍多。
然而,中國也在非洲大陸爭取政治上的獲益。作為一個在世界上日益崛起的大國,中國希望能夠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贏得盟友。為了建立共同點,中國政府喜歡強調19世紀,中國和非洲國家同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而北京政府在與非洲國家開展合作時,對民主和人權等題目則避而不談。柏林政治科學基金會的丹尼斯·圖爾說, 對許多也實行專製統治的非洲國家政府來說,這正求之不得。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緘默幫助非洲國家減輕了來自西方國家和援助國的壓力。
與獨裁政府進行合作是中國在非洲的活動遭到指責的主要原因。例如蘇丹和津巴布韋政府都是中國在非洲的合作夥伴。10月中旬,一家中國公司同圭亞那軍政府簽署了一項價值70億美元的地下礦產資源開采合同。而僅在幾個星期前,這個西非國家的軍政府剛剛血腥鎮壓了發生在首都科納克裏的一次示威活動。柏林政治科學基金會的圖爾說,應該首先批評中國同這些國家的合作: 我的印象是,中國政府應該越來越為他們的國際聲譽受到損失而憂慮,至少他們不僅對來自西方,而且也對來自非洲國家的批評作出回應。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非洲國家曆來隻能與西方合作。許多非洲國家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依賴西方。對於西方來說,非洲則始終是世界的後院。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非洲是一個被忽略的大陸。盧旺達發生民族大屠殺時,世界其他國家對此視而不見。
隨著新興工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崛起,非洲大陸有了新的活躍開發商。這有可能會對非洲產生積極影響,導致非洲大陸形成新的競爭局麵。,非洲再次成為世界政治的焦點。非洲問題專家赫爾穆特·阿舍認為,這也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新的選擇:他們可以慢慢挑選其經濟和政治合作夥伴。西方可能會因此失去其影響力,但是許多人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阿舍表示:西方還沒有做出正確的反應,沒有意識到中國,印度和巴西的崛起使他們成為非洲國家的新的重要夥伴,西方國家沒有意識到這對他們來說將是多麽大的挑戰。
但是目前還不清楚的是,非洲是否可以長期受惠於中國對該大陸的投資與開發。因為隨著中國進入非洲市場,非洲的工作崗位,尤其是非洲紡織行業的工業崗位就有消失的危險。
作者:Christoph Ricking/李京慧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