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世界的戰略

(2009-09-03 19:32:15) 下一個



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世界的戰略









中國著名國際戰略問題專家呂德宏撰文

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世界的戰略
--元帥級美國戰略學家威廉·恩道爾的傾情之作


2009年08月31日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美國戰略學界有時會把最出色的戰略研究人員稱為“上將級戰略學家”,以表達感佩之意。如果照此套路,我們要稱恩道爾為“元帥級戰略學家”。為什麽?

  因為那些所謂的美國“上將級戰略學家”,大都無非是美國主導勢力和特殊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他們都很聰明,能設計一套一套的戰略策略,在內部很坦率,對外則編造出一整套名詞術語連唬帶蒙,假裝專業和學術,把大量似是而非的東西推銷為解釋世界問題的主流語言。以至於,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養成了把美國的聲音當權威,把美國的策略當成自己的戰略,甚至人家不說話自己就不知道怎麽開口說話的習性。

  問題在於,這些美國“上將級”戰略學家有著兩套語言,如冷戰時代美國頂尖的戰略學家喬治·凱南在自己人中間是這樣說話的,“我們擁有世界50%的財富,但人口卻隻占世界的6.3%。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難免成為忌妒和仇恨的對象。下一時期我們的真正任務是,設計一種在不危及我們國家安全的情況下,允許我們保持這種差距的關係模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擺脫所有的多愁善感和白日做夢,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國最直接的每一個目標上。我們不能自欺欺人,在世界各地幹那些毫不利己、樂善好施的事情,這對於我們來說太奢侈了”。

  類似的話在美國主導勢力及其代言人中間並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隻在冷戰的歲月才有。另外一位美國大牌學者、所謂“進攻性現實主義”的領軍人物肯尼茨·沃爾茲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主編的書裏說過這麽一層意思:“中國特別令人擔憂。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17億,中國的繁榮會使中國人沿著食物鏈上移,吃更多的肉、喝更多啤酒。問題是這些東西從哪些來?海裏已經不可能打出更多魚,世界可耕種土地在1981年就達到頂峰。工業化的擴展、人口增長對全球食物供應構成壓力,對全球資源構成特別巨大的挑戰。當代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是否能像美國、西歐和日本在過去50年那樣消費食品和能源?一個基本的曆史經驗是,有時征服領土比征服自然,也就是從分配而不是從生產入手,更容易解決資源與人口的壓力。我們沒有理由在自己過好生活的同時不允許中國人過更好的生活,但工業增長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為此,我們要把軍隊準備好,因為一定會有事情發生。”

  如果我們不了解他們在自己人的圈子裏說的話,就無從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會被他們對外使用的語言牽著鼻子走,表麵是自己在選擇信息,實則在他們設定的範圍內選擇,過遵循他們設定原則的二手生活。不能不承認,在許多時候,美國權勢集團及其代言人,是相當成功的。

  我們稱恩道爾為“元帥級戰略學家”,正是因為他手下沒有一兵一卒,也沒有美國大財團、大軍工企業、基金會、行政機構及主流刊物媒體的扶持、資助和捧場,卻敢於“以一個人的力量挑戰世界的邪惡”,揭示事實的真相,揭開霸權的麵紗,揭露美國主導勢力的對外政策及“上將級戰略學家”們的偽善。

  沒有恩道爾,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知道,被許多人包括許多中國學者推崇的喬治·凱南,曾經在內部赤裸裸地說過那麽一段話,美國對外政策的真正目的,是“保持這種(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亞洲國家的)差距”。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什麽叫霸權?霸權就是隻準我發展,不準你發展,因為這會影響它“保持差距”;霸權就是隻準我汙染,不準你汙染,同樣是因為這會影響它“保持差距”;霸權就是隻準我擁有航母,不準你發展航母,隻準我造反導係統,不準你發展戰略打擊能力,這同樣是因為會影響它“保持差距”。

  其實,“保持差距”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控製”。用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物助理基辛格的話說,“如果你控製了石油,你就控製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製了糧食,你就控製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製了貨幣,你就控製了整個世界。”用另外一位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話說,對於美國,“歐亞大陸地緣戰略涉及到有目的地管理具有地緣戰略地位的重要國家……用遠古野蠻帝國時代的說法,帝國的三大地緣戰略定律是:在各諸候之間保持安全的依賴性,避免它們相互串通; 讓附庸者保持順從,得到保護; 防止野蠻人聚成一夥”。

  把這些話解釋為最通俗的話,即公開說出了美國政策精英們為保持美國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將怎樣對付其他大國的一些不便直言的想法:首先,防止“串通”,這是對歐亞大陸主權國家雙邊合作的流氓語言;其次,確保歐亞大陸國家保持對美國的安全依賴,無力發展獨立自主的防禦能力。在布熱津斯基看來,“野蠻人”顯然是指俄羅斯、中國和中亞大國。

  在《霸權背後》裏,恩道爾係統深入地提示了新聞背後的真相,指出當今世界最大也最現實的威脅,美國的全方位控製世界的新帝國主義政策,用暴力和非暴力各種手段、直接與間接各種方式維持美國主導勢力在國內外的既得利益。為此,他們發動戰爭,製造動亂,挑起軍備競賽,製造大國關係緊張,在世界戰略要地修建軍事基地,圖謀控製世界局勢,而在失控的情況下,則準備不惜用核武器攤牌,進行“世界末日善惡大決戰”。

  沒有恩道爾,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知道,美國霸權勢力為了達成對外的控製,首先要達成對內的控製。數十年來,大財團、大公司、戰爭鷹派、軍事工業複合體、右翼智庫、極端宗教組織和壟斷新聞巨頭聯手運營,已經使美國社會發生了轉型,成為好戰的大兵營般的國家。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 為控製國內和世界輿論,美國主要媒體巨頭進行了重組,當前美國媒體集中在幾家頂級公司,而這些公司都受對外關係委員會成員的控製,從迪斯尼到時代華納到福克斯新聞。由於大媒體公司控製了小的地方媒體,沒一家報紙有能力雇用獨立記者,更不用說開設國際新聞機構。它們必須從大媒體集團購買它們的“新聞”,如紐約時報、道瓊斯-華爾街日報、或華盛頓郵報,而所有這些公司都被同一卡特爾利益所控製。事實是,當今美國媒體的集中程度超過了曆史上任何時期,甚至超過了前蘇聯對媒體的控製。這就不奇怪,大多數美國人以不平等的觀點看待世界事物或伊拉克戰爭,因為他們沒有什麽機會看到更多更加中立的新聞事實和觀點,受控製的媒體和官方欺騙信息的係統宣傳,使大多數美國人對這些重大事件的幕後茫然無知。

  恩道爾揭示的最令人震驚的事實之一,是極端宗教組織在美國軍隊的活動。美軍軍事宗教自由基金會的創建者、前空軍軍法署署長米凱·溫斯坦指出, “狂熱的極端基督教已經像海嘯一樣橫掃五角大樓承認的所有737個美國軍事機構…在世界132個國家。其中70個在歐洲,11個擁有核武器。”他的結論是,“讓我把這事挑明。我們正在與基督教塔利班打交道。”。這是真切的威脅。恩道爾認為,即使大國之間沒有爆發預先謀劃的戰爭,美國新帝國主義政策給世界帶來的危險和風險,已經超過了美蘇冷戰時期,因為隨著美國推進新帝國主義議程,俄羅斯等國必將做出回應,局勢的緊張和軍事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美國與俄羅斯及其他大國之間,因意外而導致戰略碰撞、帶來世界災難的風險大大上升。不久前,美俄衛星相撞和英法核潛艇相撞似乎在證實恩道爾的預見。

  沒有恩道爾的新著《霸權背後》,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知道,蘇丹達爾富爾的真相。許多人知道那個地方很亂,可能還有人聽說過那個地方有“種族屠殺”。國際上有人用這件事給2008北京奧運會和中國形象製造麻煩。恩道爾用確切的事實告訴我們,達爾富爾以及非洲一些地方的戰亂,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富饒,因為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因為中國正在這些地方以公正的方式獲得資源,而美國不希望中國獲得這些資源。恩道爾指出,在蘇丹宣布南部地區發現大油田後不久,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即加強了對蘇丹鄰國乍得的軍事援助,慫恿乍得插手攪亂了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局勢;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則高調宣稱達爾富爾存在“種族滅絕”,這是一個出兵動用美國和北約武力的理由。聯合國調查小組報告明確提出,達爾富爾有人道困難,但不存在“種族滅絕”。美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的前台喊話和後台動作,既不是孤立、也不是偶然的。

  在北京舉行中國-非洲峰會之後數個月,美國前總統布什宣布組建非洲司令部。蘇聯解體以來,由於失去了對蘇戰略爭奪的需要,美國忽略了非洲。那麽為什麽美國突然又對非洲有了這麽大興趣呢?沒有非洲國家願意接納美軍非洲司令部表明,它們看得很清楚美軍設立這個新司令部,不是為了非洲,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恩道爾認為,此舉的表麵理由是所謂“反恐”,實際目的是試圖直接和間接地控製非洲的能源、資源及通道,防止中國與非洲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在恩道爾看來,美國在非洲的動作,隻不過是“阻止中國在源頭上掌握海外資源”的一個方向。其他方向包括中東、中亞和中南半島。

  美國在中東、中亞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是直接運用軍事暴力手段;在中亞和中南半島如緬甸,策動“顏色革命”,這是運用“ 民主、人權”作為武器實施的非暴力破壞行動,並試圖趁亂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美國用軟、硬兩手采取大動作的地域,至少具備下列三個特征之一:能源交通線要點;能源資源豐富;壓縮俄羅斯和中國的國防空間。

  美國自然不會放過直接用“人權”武器向中國施壓的機會。恩道爾認為,這是對中國的“新鴉片戰爭”。2008年3月拉薩騷亂事件的幕後操縱者承認,華盛頓一直在準備另外一場臭名昭著的“顏色革命”,這次挑起動亂的直接目的,是在奧運會來臨之際最大限度地使北京難堪。西藏內外的那些活躍機構都是美國製造類似地區動亂中常見的機構,與美國政府有密切關係,如國會和國務院資助的“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和中央情報局的“自由之家”。其間接目標,是使用西藏作為破壞中國穩定、恫嚇中國政府和調控對華關係的戰略杠杆。恩道爾認為,西藏對中國具有戰略重要性,是礦產和石油的寶庫,有一些世界最大的鈾和硼砂礦床,世界一半的鋰,亞洲最大的銅礦,龐大的鐵礦石礦藏,超過8萬個金礦,西藏的森林是中國可以支配的最大的木材儲備。更重要的是,西藏地處‘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淡水源頭,亞洲供20億人口使用的七條大河上遊在西藏。用基辛格的方式可能會這麽說,誰控製了西藏的水,誰就擁有了對亞洲尤其是對中國的強大的地緣政治杠杆。

  沒有恩道爾的新著《霸權背後》,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知道,長期以來,美國主導勢力相當成功地首先在美國、爾後在全世界編造了三個“神奇等號”:

  第一,美國主導勢力的個人利益、集團利益=美國利益。一個較為代表性的案例是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他曾公然在伊拉克戰爭之前在聯合國大會、也就是在全世界麵前做偽證,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護。出於長期從政的本能和經驗,他在做偽證時留了一手,打破常規,堅持要求當時的中央情報局長特內特坐在他背後,也就是坐在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地方,以備在未來翻案,說明他的證據是別人提供的,是有人負責的。其實,無論是否有人提供證據、是誰提供的證據,隻要他出現在聯合國大會的講壇上,就脫不了幹係。鮑威爾退引後也承認,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汙點。伊拉克戰爭並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和美國人民的利益,但美國主導勢力可以把它說成這樣,可以在美國國內造成這麽一種氛圍,使鮑威爾這位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四星上將,一個在人品和能力上都不是平庸之輩的人,在許多時候可以說是一位紳士的人,違背自己的良知和判斷,向全世界撒謊。

  第二,美國國家安全=一切。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是,美國是“自由的社會”,有“行政、立法、司法以及媒體”之間的權力製衡。這個說法的問題在於,忽略了“國家安全”以及隨之而來的緊急狀態對美國社會的決定性影響。

  實際上,一百多年來,美國的權力一直在向華盛頓集中,在華盛頓向白宮集中,由美國主導勢力推出的總統,事實上擁有越來越大的“帝王”般的權力。權力的來源是“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問題”的來源是“外部威脅”。如果當前的威脅不夠份量,那麽還可以說某個國家將來會構成這種威脅。夠厲害吧?

  二戰後至上世紀90年代初,是所謂“蘇聯威脅”;90年代初至21世紀初是所謂“中國威脅”;“9·11”事件之後是“恐怖主義威脅”,但“中國威脅”論並未消失。關於“蘇聯威脅”以及美蘇軍備競賽,美國曆史學家麥康奈爾有個經典的說法,“蘇聯威脅是美國軍費預算的一個因素,但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主要因素,決定性的因素來自美國內部”。這個“決定性因素”就是美國主導集團如軍工政治複合體的利益。關於“恐怖主義威脅”,打擊恐怖主義實際上是一種警事執法行動,無論如何也談不上“反恐戰爭”,但美國主導勢力就是有本事把它誇大為一場戰爭,甚至誇張為“全球反恐戰爭”,以此恫嚇美國民眾以及世界,通過“戰爭”帶來的緊急狀態,無需多加解釋就把美國納稅人的錢裝入自己的腰包。美國前副總統切尼是伊拉克戰爭的幕後推手,他的利伯哈頓公司則是戰後伊拉克的主建築承包商。有人想提不同意見嗎?前總統布什有話等著呢,“不與我們站在一起,就是與敵人站在一起”。就這樣,美國國家安全就等於了一切。

  第三,美國=正確+無所不能+超級軍事實力。這是第三個神奇的等號。美國等於正確,是因為它有所謂軟實力;美國等於無所不能是因為它有科技能力、經濟能力;如果大勢不妙,美國既不正確了,經濟又出現了危機了,那麽歸根到底美國還有超級軍事實力,還可以打人沒商量。這個神奇的等號過去蒙了許多人,現在還在蒙許多人,將來會怎麽樣呢?

  看看恩道爾的著作《霸權背後》,然後自己去琢磨吧。

  上天給了每個人一顆勇敢的心,幾乎有無限潛力的大腦。隻是,有多少人能忠於自己的勇敢的心,使用自己的頭腦呢。通過恩道爾的著作,通過與他的交流,我們知道他做到了,堅持良知、常識、勇氣,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今生今世。一位偉人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不容易,不是麽?因此,有人說,恩道爾是美國人民的優秀的兒子;有人說恩道爾是繼白求恩、斯諾之後又一位中國人民的偉大的朋友。恩道爾自己說,他隻不過是個信使,一個追求真理和希望傳遞真理的信使。他把中國視為自己的又一個故鄉,因為他喜歡中國人快樂的笑容和開心的笑聲,因為他從中國年輕人熱情的生活態度和旺盛的求知精神裏隱約感受到了中國的光明未來;因為這裏有與他一樣的朋友和兄弟。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王南)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