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鬥子:這幾件事說明了什麽??
(2009-07-23 09:39:43)
下一個
漏鬥子:這幾件事說明了什麽??
是的,“船運”加“偵察”,是兩個兵種合編的大隊。很多人關注前者,其實“船運”主要是給守島部隊跑運輸,兼顧一下登島作戰。在大興聯合作戰以後,很多屬於海軍的任務歸海軍,“大而全”不適應了,這部分自然萎縮了。而海上偵察,過去是“十二海裏”海防,現在向前大大延伸了,是正在加強的。“偵察船運”大隊,“偵察”本來就在前麵,主要業務,要名副其實了
這個15會不會增程了,再加二百來K米,也差不多了。
嗬嗬,陸軍編成大全,不容易。對普及軍事知識有點幫助,我以前也曾經做過這個工作。雖然其中肯定會有謬誤,大致對頭,對新步入的軍迷會有幫助。
^
很多玩“**大戰”遊戲的80、90後們,玩到後來愛上了軍事,最後成長為軍迷,也是好事。關心國防的人多了,總比謎遊戲、熱衷“超女”要強一萬倍。爭奪下一代,也是老軍迷義不容辭的工作。
[酷玩網友] 46摩步師與空11師搞陸空聯合戰術兵團訓練
憶往昔,這個師與航空兵某師組織的首次戰術兵團實兵聯合演習,不幸功敗垂成。那天,該師“模範紅五團”擔任主攻分隊,還沒等空中火力支援就率先發起攻擊,結果不僅過早暴露了作戰意圖,還被“敵”猛烈火力壓製,損失慘重。
憶往昔,陸空指揮機構配置分散,相互間受技術手段和現有裝備製約,沒有可供統一指揮的平台,要完成這種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談何容易?一次,該師某團與空軍某強擊機團組織“對立足未穩之敵穿插圍殲”演練,該團裝步群遭“敵”炮火攔阻。危急關頭,指揮員呼叫空中火力增援,但由於沒有通信密碼,他們根本無法與空軍聯絡,隻能望天興歎。
第一次陸空聯合實兵演練,一名指揮員鬧了個笑話:部隊正在某山穀與“敵”呈近戰膠著狀態,他“靈機一動”,立即請求空中火力支援,沒想到呼嘯而來的飛機在打退“敵人”的同時,也誤傷了自家人。這樣的事情,在該師試訓階段並非個別。一件件敗走麥城的尷尬事,暴露出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素質的差距。
[漏鬥子]:笑話很多,總算走了出來。這種作戰單元的聯合,“聯合指揮”還是是處於低水平的“協定”基礎上,沒有在機製上“聯合”,這是聯合作戰的“瓶頸”。現在通信、戰法解決了,再深入一步,就要靠機製保障了,但這一步是最難的,說到底是體製改革,涉及麵廣,需要極大勇氣。
士官人數的增加,潛在的矛盾就會突出。例如士官的安居樂業,不能在駐地找對象,三十多四十,培養夫妻感情、撫育孩子,家屬卻不能隨軍。這一些列問題會在士官隊伍擴大以後,變得尖銳起來。沒有配套政策,吸引優秀人才留部隊、士官隊伍壯大,也會落空。
接下去的文字,不是針對陸克文,而是泛說的。
中國有一句話,小罵大幫忙,大罵是偽裝。外國也有。近幾年中國搞了不少民營企業,有化大公為小私的,也有花明公為暗公的。因為帶著個“公”字出門不好辦事,人家怕不說也有嫌疑。像中鋁收購失敗,雖然力拓施了壞,不過也有政治因素,至少人家可以拿這個說事,商業買賣扯上國家安全,人家罵兩句私下裏教你幾著,你就學著點。如果化“明公”為“暗公”,甚至暗公還帶上“外資”,出門做買賣就神不知鬼不覺的了。這裏可以明確的說,已經在境外收購了幾個,而且儲能豐富、開采條件非常好,中鋼協那麽牛,也不是隻靠著嘴硬。目前收購來“貨”正在“包裝”搞“裝修”,下半年就要上市,炒股票的朋友可以留意,雖然外麵穿著私有、外資的“便衣”,你要有火眼金睛把它真身識別出來,就能發點小財。
現在國際間的政治、經濟鬥爭很複雜,隻看嘴上說的,是不行的,“背景”資料很重要。
就接著你的話題,說幾句。因為護航,大雞把眼光放到印度洋。要注意了,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解決,例如最近美國突然對中日釣魚島糾紛表態,站在日本一邊。所以,去印度洋,是順水推舟出去鍛煉鍛煉,練練遠洋航行的本領,打海盜也是有一個“打”字,比演習要來的真實一些,也更鍛煉人,三個月在海上不靠岸,對身體、心理、生理都是不小的考驗,這個是需要過關的,否則軍艦過關人不過關,“藍水”海軍咋整?
當然,海洋戰略還是要放到實處。我們第一步走向藍水,當然是西太平洋。說得再具體一點,就是衝出第一島鏈,在第二島鏈內的海域能自由自在。為什麽這麽說,就從最近中日釣魚島紛爭和美國表態說起。釣魚島對於東亞的意義,過去和現在是不一樣的。這次釣魚島問題再度起聲,美國這次明確站在日本那邊,這是過去沒有的,那就是形勢有了變化。說明了什麽?
我是這樣的看的,過去釣魚島是中日糾紛,初始是為了爭一塊領海,奪一片專屬經濟區,謀島鏈封殺中國的軍事上便利;繼而在台海局勢緊張以後,釣魚島可以作為日台之間的聯絡,遏製中國海上進攻通道,所以台獨也會幫著日本說島不是台灣的。進入新世紀,中國海上力量“跨越式”突起,最突出的是敢於在島鏈外頻繁“亮相”,潛艇、水麵艦艇、勘察船甚至“漁船”,幾乎接二連三不停頓,而且這次護航,更是到了印度洋,進步不小啊。很顯然,突破第一島鏈進而有能力監控甚至控製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的海域,是中國海軍走向藍水的第一步。
再看看美國的太平洋戰略調整。近幾年美軍駐日韓兵力後撤,把二線由日本移至關島,想形成韓國—日本—關島以及台灣—新加坡、菲律賓——關島,南北兩條針對中國的縱深戰線。這個計劃很理想,所以在這個態勢下,對於中韓日之間領土糾紛,美國了樂得做個中間者,隻要稍稍偏點心眼即可。但若中國海上力量一旦有能力在第一島鏈外用兵,那麽美軍太平洋戰區的一線和二線就被中國“切割”,沒法“同舟共濟”了,日韓台灣還有東南亞嘍嘍直接在中國槍口下,而二線又被中國割斷無法支持,東亞局勢就要發生逆轉。如此這艘“舟”的掌舵人美國已無法再作中間者,必須赤膊上陣親自站台,釣魚島的表態,隻是美國坐台“值班”的開始,要警惕但不要大驚小怪,該怎麽做還是怎麽做,我們的既定戰略沒有錯,而且很有效。
中國真正有能力控製第一島鏈外的西太平洋海域,航母的建造和入役,是這個目標技術上完成的標誌。我們心想的也是正在做的,第一步是“西太平洋不是美國一家”的,大家都這個海裏“和諧”,中國當然也加入了;完成第一步後,再張嘴說第二步“西太平洋是中國”的,就是要把美國趕到太平洋納一邊,“一邊一國”;以後再第三步、第四步……完成第一步,收複台灣軍事上就不存在障礙,完成第二步,臣日韓、吞台灣,就水到渠成。寫到這兒,看看自己寫的文字,是否野心太大了?轉而又想想,沒有野心那還叫中國人?先人馬踏昆侖、逐鹿中原,才有今日之版圖,後輩怎麽也得發揚光大,百舸馳騁、爭流大洋,來一出新時代的“東進序曲”……
費用主要有三塊:一是油錢,二是損耗和補給,三是海勤補助。軍隊用油價格與地方不一樣,要拿到內部價目表才好算;損耗嘛,除了配件、彈藥等有形的,折舊等無形的就不好算了;海勤補助,這次按實戰補助,比平時處還要多,是額外的;至於吃嘛,不去印度洋也得吃,不過在海外補給價格肯定貴一點。毛算算油錢、補助、彈藥、配件消耗,平均一天三十萬元人民幣是要的。
一艘艦都要幾十個億,花個幾億使用,而且還是踏“藍水”,值得,太值了!從報道看,主機保養檢修都一周一次了,以前是多少個月吧,配件替換數量增加,這次增加的,還有工作量增加,就無法計算了。總的來說,這錢、這心血花的值,沒有這樣的經曆,“藍水”海軍隻能在規劃中、在嘴上,隻有實實在在跑出去了,體驗了,才會真正有“藍水”的感覺和眼光,對海軍未來建設,裨益無窮。
劉源上將(劉少奇之子)由地方官員突然“從軍”,入門不久就當上將軍,這裏麵有不少故事。總而言之,第二次實現軍銜製以後的將軍,與開國將帥沒得比(不及萬分之一),不那麽服人、不那麽可信,披一身軍裝再有點關係,就可以當將軍。當然和平年代的將軍,也就那麽回事,別太當真。所以,收集軍事資料,我對高層人事沒興趣,越高越沒興趣,還不如對軍師旅團人事變動來的興趣大,硬盤裏麵開國將帥資料滿滿的,八十年代以後的,就稀少了.
--------------------------------------------
轉貼文章,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