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中國島鏈異動
(2009-06-03 10:21:24)
下一個
環中國島鏈異動
zt
新華網 ( 2009-06-02 )
2009年的中國海疆,從年初開始就顯得頗不寧靜。發生在中國周邊海域的一係列“突發”事件或是看似“巧合”的事件,將國人的目光再次引向浩瀚的海洋,引向那一列點綴在大洋中環繞著亞洲大陸的島鏈。
最近,美國《防務新聞》周刊重新提到了一個概念——“第一島鏈”。這一概念隨著美國海軍監測船“無瑕”號出沒南海、“勝利”號開赴黃海而顯得更加詭異。
“第一島鏈”,主要是指靠近亞歐大陸東部海區外側的那條弧形島嶼帶,即北起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涵蓋了中國的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
此外,在美國人的戰略構想中,還存在“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的說法。“第二島鏈”源自南方諸島(包括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馬裏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及哈馬黑拉馬等島群;“第三島鏈”則主要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對於美國而言,它既是支援亞太美軍的戰略後方,又是美國本土的防禦前哨。
2009年環中國島鏈發生的“狹路相逢”事件之所以引人矚目,是因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樣的異動折射出美國對亞洲快速發展大國的一種複雜心態。
《環球》雜誌駐華盛頓記者/楊晴川
自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關係總體呈現了“高開高走”的良好開局,可在中國周邊海域,兩國船隻今年卻已兩度“狹路相逢”。盡管奧巴馬政府目前似乎采取低調處理態度,表示將尋找外交途徑解決,但美國鷹派勢力借機大做文章,無理指責中方“騷擾美國船”,企圖再次掀起鼓吹“中國海上威脅論”的新一波聲浪,要求奧巴馬政府對華采取強硬政策。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起事件都發生在美國戰略上圍堵東亞大陸的所謂“第一島鏈”上,事件的實質仍然是美國擔心在亞太地區影響力式微,而對中國海上力量的增強抱有強烈戒心。這種心態是美國戰略觀決定的,並不是隨著美國政府換屆就能輕易改變。
“狹路相逢”背後
對於發生在中國周邊海域的這兩次“狹路相逢”,美國官方的解釋是雙方對於相關海洋國際法規理解不同。在這兩起事件中,中國都嚴正指出美方監測船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中國沿海專屬經濟區內從事“不友好”活動。
該公約明文規定,沿海國家專屬經濟區可以延伸到海岸外322公裏內的海域,禁止一國在他國專屬經濟區進行“不友好的”或“具有威脅性質的”軍事活動。無論是在3月8日的“無瑕號”事件還是5月1日的“勝利號”事件中,美國軍方用於搜集情報的監測船顯然都不是在從事什麽“友好和無威脅的活動”。
但美方卻稱,專屬經濟區給予一個國家開發海洋的經濟權力,卻沒有給予這個國家領海權。“一個國家對沿岸19公裏內的海域擁有領海權”,而這兩起事件中,美船是在“中國領海權”範圍外活動。美方還稱,這兩艘船從事的是“和平活動”,因而不需要經過中方允許。
美方監測船在距離本區萬裏之遙的中國沿海專屬經濟區遊弋,到底是做什麽用的?其實世人心知肚明。美國的專家學者並不諱言美國監測船在中國沿海頻繁活動的軍事目的。
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中國安全問題專家史文說,“美國想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海軍實力、尤其是中國在海南島附近新建的潛艇基地進行偵查”。“無瑕號”便是此類偵查活動之一。他同時指出,“即使不存在對法律解釋上的分歧,中國也不會願意美國在中國的海岸線附近肆無忌憚地搜羅中國的機密軍事情報”。
話再說得透一點,就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防範,正是這兩次“狹路相逢”的最主要原因。
從戰略上看,黃海和南海都處於美國對中國戰略封鎖的“第一島鏈”。在美國戰略界看來,如果中國在周邊海域取得戰略優勢,將突破美國對華封鎖的“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主要是指靠近中國大陸海區外側的那條弧形島嶼帶,即北起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涵蓋了中國的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第二島鏈”則源自南方諸島(包括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馬裏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及哈馬黑拉馬等島群。“第三島鏈”主要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對於美國而言,它既是支援亞太美軍的戰略後方,又是美國本土的防禦前哨。
從“冷戰”期間開始,美國通過各種雙邊、多邊軍事合作方式,先後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上建立了以日韓為核心的東亞軍事基地群,以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為核心的東南亞軍事基地群,以美國關島為核心的第二島鏈軍事基地群。這些軍事基地體係配置有序,並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亞洲大陸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對美國而言,這些“島鏈”既是遏止亞洲大陸國家向海洋發展的重要籌碼,也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依托。
近年來,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島鏈”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作用與地位更加凸顯。在東北亞,美國調整了在日韓兩國的駐軍,強化了與日韓的軍事同盟關係。在東南亞,通過反恐合作,美軍重返了菲律賓,獲得了在馬來西亞、文萊等國的基地和港口停泊軍艦、起降飛機的權利,新建了包括新加坡樟宜基地在內的一些基地、港口和機場。
對於“第二島鏈”中部的關島基地群,美國自2003年開始大幅加強其軍事力量,把B-2隱形戰略轟炸機、AGM-86型巡航導彈、大型兩棲攻擊艦和核潛艇四類最先進的戰略武器部署到了關島基地群。
隨著近年來中國海上力量的增長,美國一直擔心“島鏈”被中國突破。2003年,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學院的一份出版物中專門有一章《島鏈戰略下的中國海軍》,全麵分析了島鏈對中國安全及海軍建設的影響。最近美國《防務周刊》更直接地報道說,中國加強海軍建設,計劃建造航母,就是意在突破“第一、二島鏈”。
在此種心態下,美國對中國在“島鏈”附近的活動十分關注,近年來不斷增加偵察活動。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和今年兩次“狹路相逢”事件,都與此有關。
美國國防部今年3月25日公布的最新《中國軍力報告》中,對南海爭端頗為關注。報告稱,南海是東北亞和東南亞國家一個重要的安全考慮因素。東北亞地區嚴重依賴經由南海航道進口的石油。
報告認為,中國在南海與文萊、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領土爭端,促進中國大陸尋求獲取超越台灣島以外的遠程軍事能力。例如,中國在各地部署的常規戰區導彈可用於各種除台海以外的緊急情況。中國空軍的機載預警和控製裝置和空中加油機計劃將使其得以擴大在南海的行動能力。報告還對一些西方媒體關於中國在海南島建設大型海軍基地的說法給予高度關注。報告稱,這個包括水下設施的基地將大到足以容納攻擊和彈道導彈、先進的潛艇和水麵作戰艦艇,並將使中國海軍能夠直接進入重要的國際海上通道,並能使得中國擁有在南海深海區域部署隱形潛艇的潛在能力。
介入南海爭端
最近兩次“狹路相逢”事件發生的時間,正值南海爭端加劇的時刻。特別是“無瑕號”事件,就發生在南海海域。對於這些爭端,美國表麵上不介入,但近十幾年來美國的南海政策已從不介入轉入介入,對東南亞國家在南海的蠶食活動進行明暗支持。
在冷戰結束以前,美國對南海問題一直采取不介入政策。正如美利堅大學哲學博士兼海軍研究中心的高級分析家肯尼所說,美國的傳統傾向是避免卷入南海爭端中去。“畢竟,南海離美國1.2萬多公裏,太遙遠了。”
但1994年11月1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後,美國對南海的基本政策由“不介入”轉為“介入但不陷入”。
1995年5月,美國國務院擬訂了更全麵的南海政策。該政策稱,美國對南海保持和平與穩定有著長久的利益,重申美國對“航行自由”的基本利益,稱“航行自由”對整個亞太地區包括美國在內的和平與繁榮十分必要,為此要求南海有關國家加強外交努力。
美國對南海問題的介入政策具體表現為:確保和加強軍事存在,努力爭取對南海地區安全事務的主導權;構建多邊安全機製;以南海問題牽製中國的發展,加強在南海地區對中國的偵察和監視。
促使美國介入南海的因素,除了上述的對華戰略防範外,還有兩點。
一是所謂對於盟友的安全承諾。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開始從菲律賓撤軍,東南亞國家擔心美國會從該地區脫離,失去美國的安全保護傘。美國國內一些保守戰略人士,竭力主張美國為東南亞國家在南海的活動撐腰。
二是經濟利益。美國與東南亞的經濟關係不斷密切。美國認為,一旦南海出現領土權益爭端,會威脅到美國與東南亞的經貿關係。同時,美國一直強調在南海地區的所謂“航行自由”權利,以確保其海上商品和石油等戰略物資的運輸暢行無阻。
此外,美國還擔心如果中國在資源蘊藏豐富的南海區域占據優勢,美國公司參與開采南海資源將受到限製,而且在購買南海石油時無法按理想價格交易。盡管美國原油進口仍要主要依靠中東,但中東局勢動蕩不安,促進美國尋求能源產地多樣化,南海石油也是潛在目標之一。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介入南海問題的另一原因,是希望用安全問題牽製中國與東盟的經濟一體化。無論是明年即將啟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還是2015年啟動的東盟“10+3”自由貿易區,都沒美國的份,這使得美國心中暗自不爽。
但另一方麵,盡管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在南海存在爭議,也並不希望淪為美國手中製約中國的一張牌。
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文認為,有的東南亞國家確實希望美國保持它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以平衡一個崛起的中國在亞洲事務中的地位。但它們也不希望看到美國與中國在亞洲的對峙,從而迫使他們在雙方之間選擇立場。“他們力圖在美國方麵獲取安全保障上的最大的戰略優勢,也同時想要在美國和中國兩方麵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難以調整心態
隨著中國海外貿易和海外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海洋權益的現狀要求,中國發展海上力量本無可厚非。但美國鷹派勢力卻認為,隻有永遠維護美國在亞太的絕對優勢,才能確保美國安全。美國影響力的任何一點下降,在他們眼中都無法容忍。“第一島鏈”上中美“狹路相逢”,多少與此種心態有關。
美軍太平洋總部去年11月出爐了新版的美軍太平洋戰略,盡管增加了“合作、對話和夥伴”之類的新語匯,但其主旨仍是確保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卓越地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在去年訪問日本時表示,美國不會從亞洲“退卻”,亞洲盟友對此應該放心。
這份文件強調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所謂“行動自由”權利,尤其是在“島鏈”上的馬六甲和南海周邊地區,並“不會容忍威脅和破壞全球供給鏈及通訊和商務通道的行為”。盡管文件宣稱,希望與中國發展“成熟的兩軍關係”,但卻警告“中國不要低估美軍實力和必要時使用武力的意誌。”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媒體似有更現實的看法。《時代》周刊近日刊文指出,美國在亞太影響力下降,是該地區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麵貌的核心部分。二戰後,美國一直是亞太水域的絕對主宰,但這種形勢正在變化。不僅因為美國陷入中東事務脫不開身,而且因為亞太地區的力量對比正在改變。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軍事評論員戴維斯指出:“亞太過去基本上是一極時代。但如今美國和中國必須學會彼此共存。”新加坡國際問題專家莫漢說,隨著印度和中國這樣的亞太大國國際地位的上升,它們發展海上力量是一種正當的訴求。
為了避免被指“延用冷戰思維”,近年來美國軍方一直口頭上宣稱“歡迎中國的崛起”,但實則心有不甘。因此隻能用“負責任”和“透明度”等一些不明所指的詞語來表達對中國軍力發展的不滿。
美國一些專家對此倒看得很透。卡托學會專家班道最近撰文指出,美國軍方最近總是拿中國軍力增長說事,把中國當做“最大潛在對手”,但其實倒是中國更有理由擔心“美國威脅”。他說,不久前美國國防部的《中國軍力報告》宣稱“美國歡迎中國以負責任的方式參與國際事務”,但卻沒有說明如何“負責任”。“這不由使人懷疑,這裏說的負責任,就是要中國默認美國在亞太的霸權。”
班道指出,完全有理由認為,中國發展軍力實際是為了減少與美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因為“中國最重要的目標顯然不是攻擊美國,而是免受美國攻擊。”
美國海洋政策學者瓦倫西亞和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文認為,今後中美在海上“狹路相逢”可能變得越來越頻繁。“但考慮到兩國之間巨大的共同利益,很難想像這一問題會導致中美關係‘翻船’。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