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清末中國海軍驅逐艦發展 組圖

(2009-05-28 12:43:18) 下一個




清末中國海軍驅逐艦發展 組圖


zt 時間:2009-5-26




  “飛霆”號驅逐艦


  清政府在1894年甲午戰爭期間,曾分別向英、德兩國各訂購一艘軍艦,前者譯作“魚雷小快船”,被命名為“飛霆”號,與清政府70年代購入、此時仍在南洋地區服役的倫道爾式炮艇“飛霆”號同名;後者被譯為“獵船”,命名為“飛鷹”號,而在外文資料中,都被列torpedogunboat,故都屬於早期驅逐艦。就中國海軍發展驅逐艦的時間表上看,它同世界海軍幾乎同步。

  “飛霆”艦是1894年8月中國駐英國公使龔照瑗訂購的。此時正值豐島海戰之後,中日兩國已正式宣戰,兩國都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緊急購買軍艦。但一則沒有合適的軍艦,二則歐洲各國都對交戰雙方實施武器禁運,購置軍艦有點兒饑不擇食,回旋餘地很小。按龔照瑗的電報,他訂購的軍艦,時速22.59海裏,炮4門,價格5萬英鎊,國內僅憑這寥寥數語,就批準下了定單。實際上,它是考斯公司在1887年建成的一艘叫做“海蛇”號的貨船,引擎由梅斯貝裏斯公司提供。

  1894年4月,阿姆斯特朗公司購買了“海蛇”號,並在埃爾斯韋克船塢進行改裝,加裝了兩門最新式的95毫米快速火炮,每分鍾射速為15發。國外的船史研究者認為,“飛霆”號在外觀上很有個性,它的設計與當時著名的“迅速”號很相似。平齊的甲板,木製船尾,指揮台前麵有兩個並排的細長煙囪,船中央有堅固的艦橋。此艦訂購後又被英國政府扣留,它在扣留期間做了一些改進,由於幹舷較低,它的前甲板和側舷上都加裝了鋼製防浪板,以提高它的遠航能力。1895年中日停戰協議簽訂後,它被放行,於6月離開英國,8、9月間到達中國。

  “飛霆”艦長63.7米,寬7.2米,吃水3米,排水量正常情況下為349噸,滿載時401噸。立式蒸汽機2座,功率為3000馬力,鍋爐2座,雙軸推進。載煤量104噸,它的武器係統包括2門3.75英寸速射炮,4門3磅炮,2具雙聯裝回旋式魚雷發射管,1具艦首單管魚雷發射管。

  1900年義和團事件時,“飛霆”正在大沽船塢修理。6月18日,八國聯軍攻入船廠後,該艦機件多被俄拆卸而去,無法行駛。1907年,清廷批準其在天津大沽船塢修理,1909年修竣,但海軍編製中一直不見其下落。

  “飛鷹”號驅逐艦




  “飛鷹”號是中國駐德國公使許景澄向德國伏爾鏗公司訂製的,許景澄以前曾經主持過“定遠”、“鎮遠”、“濟遠”的驗收,訂購過“經遠”、“來遠”,還翻譯出版了當時中國唯一一部軍艦手冊《外國師船圖表》,對於近代軍艦有著較清晰的了解。同樣,“飛鷹”號訂購後也被德國政府禁運,直至次年夏天回國。

  “飛鷹”號從外觀上看最具有特色的,是4個煙囪的設計,這也是中國唯一一艘四煙囪的軍艦。它與同時期克虜伯公司為巴西和土耳其製造的魚雷炮艦十分相似,事實上,“飛鷹”號原先是西班牙定製的。“飛鷹”艦長79米,寬8.69米,吃水4.15米,排水量850噸。動力係統包括立式蒸汽機2座,功率為5500馬力,鍋爐8座,載煤量170噸,航速22節。武器係統,包括2門104毫米速射炮,6門6磅炮,4門1磅炮,魚雷發射管3具。“飛鷹”號1895年7月下水試航,10月啟程,於年底到達中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同日,康有為搭乘英商太古輪船公司的“重慶”號客輪,於上午11時離天津南下上海。直隸總督榮祿獲悉後,曾派遣“飛鷹”號追趕。依“飛鷹”的航速,若要追上“重慶”號客輪應當沒有問題,管帶劉冠雄駕艦航行至中途時,聲稱艦上煤盡,返回天津,其原因不詳。有說劉是留英學生,同情變法;有說是榮祿故意放人,使得康有為無法與光緒帝當麵對質,可以使慈禧太後更方便地掌控政變後的北京局勢,但都屬於猜測,沒有史料依據。

  在清末,“飛鷹”艦編屬巡洋艦隊。民國年間,“飛鷹”艦於1917年參與護法艦隊南下後,長期駐紮廣東。1932年,因粵係內部矛盾,廣東海軍總司令陳策命各艦開赴海南島,7月6日,粵係首領陳濟棠命廣東空軍飛機從雷州起飛,往海口轟炸“飛鷹”艦,海空互戰-個小時,“飛鷹”艦中彈懸掛救生旗,表示不抵抗,但飛行員因陳濟棠有20萬元的懸賞,仍冒險低空飛行投彈,將“飛鷹”擊沉。



  海龍級驅逐艦


  清政府還在德國碩效船廠訂購“海龍”、“海青”、“海華”、“海犀”四艦。在當時中文資料中,該艦皆被稱為魚雷艇,從線圖上看,它也更像是加大魚雷艇,但在英文資料中則稱作驅逐艦。其實,德國人在開發驅逐艦的過程中,並沒有“魚雷炮艦”的概念,他們的思路是沿著魚雷艇、分隊艇、公海魚雷艇而發展到驅逐艦。分隊艇、公海魚雷艇都屬於大魚雷艇的範疇,即使其航速超過27節,德國人對它們的稱呼仍沿用魚雷艇的習慣。這就是“海龍”等四艦被稱作魚雷艇的緣故。

  “海龍”等艦的技術參數為:艦長58.98米,寬6.4米,吃水2.355米,4座燃煤鍋爐,雙軸推進,6000馬力,排水量234噸,最高航速32節。武器係統包括:6門47毫米炮,2座單管裝魚雷發射管。軍艦施工期間,中方派呂文經、蔡灝元、何嘉蘭、呂調鏞、林國僖赴德監造,1898年完工,1899年到華。1900年庚子事變期間,四艦均在大沽船廠修理,遂被八國聯軍所奪。“海龍”歸英軍,易名Taku(即“大沽”號),駐紮在香港,1916年10月25日被出售。“海青”歸德軍,易名Taku,駐紮在青島,後因鍋爐無法使用,於1914年6月13日除役,同年日軍進攻青島,該艦9月28日在膠州灣自沉。“海華”歸俄軍,初易名Taku,後改名“博羅多夫上尉”號,駐紮在旅順口,1904年11月24日在日俄戰爭中,被日本魚雷艇擊中。“海犀”歸法軍,易名Tak-ou(即法文“大沽”號),駐紮在越南西貢,1911年9月30日退役。



  國產驅逐艦“建安”、“建威”


  甲午戰爭之後,福州船政局開始自行建造驅逐艦(當時叫做“魚雷快艦”、“獵艦”)。

  1897年初,船政局聘請法國水師製造學堂幫辦教習杜亞爾(Doyere)擔任正監督,杜亞爾繪製了魚雷快艦的圖紙,經中方研究,認定其為新式艦船,決定開工建造2艘。第一艘“建安”號於1898年4月7日安裝龍骨,正式開工,1899年1月29日下水。第二艘“建威”號1899年2月11日動工興建,1900年3月3日下水。兩艦長86米,寬8.83米,型深4.5米,排水量850噸,65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23節。以鋼槽為脅,鋼板為殼,船桅、船機、鍋爐及配件皆為鋼質。鋼材購自法國地中海鋼鐵廠,8座燃煤鍋爐也是從法國進口的。而船身、發動機皆由船政局自行建造(有資料說其三汽缸直立式蒸汽主機也是從地中海廠進口)。武器係統包括:1門100毫米主炮,3門65毫米炮,6門37毫米炮,2座雙聯裝魚雷發射架。此外,艦上還配置電燈、新式暖氣爐、電風扇等當時的先進設施,單艦造價為63.7萬兩白銀。從各項技術數據看,“建安”、“建威”同“飛霆”、“飛鷹”相似,是福建船政局所造性能最好的軍艦,也是最早的國產驅逐艦。二艦後來編入長江艦隊。辛亥革命後,二艦歸海軍部第二艦隊。1927年,北伐軍進攻上海,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動第二次武裝起義,駐紮在高昌廟的“建安”、“建威”艦響應起義,炮轟高昌廟兵工廠。

  “建安”、“建威”到20年代末期成為廢艦。1930年3月,南京政府決定將“建安”號交江南造船所勘驗,改製船殼,更換船肋及鍋爐水管,並添裝長波無線電台。改建以後軍艦外觀上最大的變化,是將艦橋後到艦尾的尾樓甲板撤去,使得幹舷降低。改裝後的軍艦長79.2米,寬8.07米,吃水3.35米,4座燃煤鍋爐,2台往複式主機,雙軸推進,3884馬力,排水量1050噸,最高航速重7節。武備的變化是火炮改為120毫米主炮2門,76毫米炮1門,57毫米炮2門,20毫米機關炮1門,機槍6挺。魚雷發射管則拆去未裝。同時,更換艦名為“大同”號,更換艦型為輕巡洋艦(也有資料稱為炮艦)。次年,又將“建威”也做同樣改造,命名為“自強”號,均編人海軍第一艦隊。二艦後來在1937年8月12日,參與江陰塞江布防,與“通濟”、“德勝”、“威勝”、“武勝”、“辰”、“宿”等8艘艦艇及20艘商船一起,同時打開船底閥門,灌水白沉。



  最後的驅逐艦



  1909年10月,清政府為重建海軍,派遣海軍大臣載洵與海軍提督薩鎮冰出訪歐洲,考察海軍。在意大利的時候,他們向安些度船廠訂製驅逐艦“鯨波”號。“鯨波”屬神槍手級,排水量400噸,6000馬力,航速28節,武器裝備為:76毫米炮2門,47毫米速射炮4門,單裝450毫米魚雷發射管3具,水雷10個。該艦1912年12月6日下水,1913年5月31日建成。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因財政緊張,無力支付餘款,此後,意大利政府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奧匈帝國開戰,旋接收此艦,易名“艾思嘉羅”號,1921年7月1日,意大利又將此艦改為魚雷艇,1930年5月31日除役。

  載洵接著前往奧匈帝國,在士他俾路勉圖船廠訂造驅逐艦“龍湍”號。“龍湍”排水量400噸,6000馬力,航速28節,武器裝備為:76毫米炮2門,47毫米速射炮4門,雙聯裝450毫米魚雷發射管1具。該艦1912年下水,1914年建成。從技術指標看,它與“鯨波”相似,但從線圖上看,兩艦相差很大。後來“龍湍”同樣因船款糾葛,未交中國。1914年8月1日,奧匈帝國為應付歐洲戰事,接收此艦。改名“華蘭土單亞”,並把武器換為66毫米/45炮2門,66毫米/30炮4門,450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奧匈帝國原擬以此艦為原型艦,再為其海軍定造12艘驅逐艦,但最終無一動工。一戰之後,奧匈帝國戰敗解體,“華蘭士單亞”給協約國分給意大利,該艦1921年除役。

  載洵爾後前往柏林。在德國碩效船廠,他們又訂購新式驅逐艦“豫章”、“同安”、“建康”,這三艦於1912年完工,1913年交艦。艦長63.4米,寬6.58米,型深3.84米,吃水2.74米,排水量390噸,4座燃煤鍋爐,三汽缸往複式蒸汽機,功率6500馬力。航速32節。武器係統包括2門76毫米主炮,4門37毫米炮,兩具魚雷發射管,造價每艘63000德國馬克。

  1932年1月21日下午3時25分,“豫章”艦奉命從南通駛往鎮江,因濃霧誤觸青天礁沉沒。1937年9月25日,“建康”艦在守衛江陰封鎖線的戰鬥中,遭10餘架日機轟炸而沉沒。後來日軍將其打撈修複,先編為雜役船“翠”號,1940年12月,又將其交還汪偽海軍,更名為“海綏”號。抗戰勝利後,重屬國民政府海軍,此艦最後下落不明。1937年12月12日,國民政府海軍部下令“同安”艦與駐守青島的第三艦隊的“定海”、“楚豫”、“江利”等8艦自沉於青島小港,以封鎖青島航道。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重新組建海軍的過程中,共計進口和建造了13艘驅逐艦。其性能隨著國際造船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體現出它在反魚雷艇、反水雷和反潛艇作戰中的作用。依靠速度和魚雷,它甚至能同大型軍艦角逐,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而中國的驅逐艦,卻沒創造出戰場奇跡,它們的海上生涯多是內戰和屈辱,進入民國後,海軍不被重視,這批驅逐艦的命運,正是當時中國的坎坷國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