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媒體:中國超級大國注定成為G20最大贏家!
(2009-04-01 05:43:35)
下一個
英美媒體:中國超級大國注定成為G20最大贏家!
致力於增強金融影響力
【法新社北京3月31日電】有分析師認為,即將參加20國峰會的中國將把目標定為增強在全球金融界的影響力,但在美國主導的世界中,中國能夠實現的預期願望是有限的。
由國家主席胡錦濤領導的這一亞洲巨人將試圖彌補金融體係中那些引發了70年來最大危機的漏洞。
胡錦濤將首次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麵對麵的交談。這樣的會談很可能成為雙方初次了解對方的場合,而不包含什麽實質內容。但有分析師認為,中國孜孜以求的恰恰是實質性內容。中國目前所麵對的,就是一個新來者麵對既得利益俱樂部時所通常遇到的那些挑戰。
中國已經發出信號,表明自己想要在峰會上討論什麽樣的話題。
雖然中國認為變革勢在必行,但它參加會議時將帶著相對低調的預期,希望做一些在僅僅為期一天的會議上能夠實際做到的事情。不過單就中國在會議召開前所吸引的目光而言,這樣的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這表明中國的聲望在過去10年裏有了根本性改變。
【英國《愛爾蘭時報》網站3月31日文章】題:中國的超級大國雄心在峰會上將顯露無遺
全世界將在20國集團峰會上看到一個令人吃驚的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大國信心滿滿、錢包鼓鼓、追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新的政治和經濟力量。
中國在20國集團峰會的醞釀階段一直占據媒體頭條。溫家寶總理本月初表示,他對中國持有的價值7000億美元的美國財政部債券感到擔憂。北京領導人還開始不失時機地批評西方鼓勵消費導致失控。
這些論調最終轉化為要求全球金融監管體係進行徹底改革的呼聲。但北京並沒有就此止步,進而提議創建取代美元的新的儲備貨幣。加之北京要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中擁有更大發言權,中國已經不是一個卑躬屈膝、後共產主義的發展中國家,而是一個強大、後奧運時代、意欲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
注定成為峰會最大贏家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3月30日報道】題:20國峰會前,中國質疑美國的金融統治地位
許多年來,中國致富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產品來滿足世界其他國家似乎永不枯竭的需求。而在本周的20國峰會上,美歐領導人則渴望中國更多地購買他們的產品,幫助他們的國家走出衰退。
經合組織領導人安赫爾·古裏亞近日警告說,世界不能指望中國“單槍匹馬”地抵禦衰退。他說:“我不認為我們的建議是讓中國來拯救世界。但中國如果表現優異,就確實能幫全世界的忙。”
北京今年的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8%。世界銀行的預測是6.5%左右。這就為國際廠商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處於增長中的市場。
事實上,相對於國內經濟,中國領導人最近對美國經濟表現出更多的擔憂。隻有當美國經濟有所改善時,美國消費者才會購買中國產品。
但從某種程度上講,無論峰會成果如何,中國都已經成了贏家。
美國外交學會地緣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策說:“中國已經達到了最重要的目的——與其他經濟大國平起平坐。中國及其政策建議能夠得到如此多的關注,這對中國而言就足以證明其在國際經濟體係中的作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香港經濟日報》3月31日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出席在英國舉行的20國集團金融峰會。事實上,胡溫高層已為中國在這次峰會所扮演的角色發起連串輿論攻勢,除了副總理王歧山在《泰晤士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中國對峰會議題的基本原則和立場外,作為央行行長的周小川,更於一星期內在央行網站發表3篇署名文章為胡錦濤出席峰會鳴鑼響道。
雖然中國已晉升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由於金融業的相對滯後,故中國在國際金融體係的發言權和影響力,與作為一個政治和經濟大國並不匹配。這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憑中國的相對優勢,正好為胡溫高層締造契機,爭取在國際金融體係裏有更大發言權和影響力。
發揮主導作用尚需時日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30日文章】題:中國尚未完全做好同全世界較量的準備
中國總理溫家寶質疑了美國肆意揮霍的消費習慣,提醒美國不要將他那兩萬億美元的老本揮霍一空。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建議,應該取消美元的全球金融通用貨幣地位。在胡錦濤主席前往倫敦參加20國集團峰會之際,中國也許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準備與這個世界展開較量。
中國最近充滿自信是有著充分理由的。中國陷入金融危機的時間最晚,它還應該是最早擺脫這場危機的國家。
但是不要被蒙蔽。中國雖然避免了困擾富國的一些問題,但它還沒有做好帶頭創建世界新秩序的準備。在中國國內,挑戰依然嚴峻,其中失業率是最讓人擔心的問題。一些無事可做的人給社會的穩定構成了威脅。
4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成為假定的解決辦法,但這種解決方案本身也構成威脅。由於政府要求銀行增加借貸數額,銀行的壞賬可能會大幅增加。
財政刺激計劃也許能暫時緩解失業問題,但是當這種作用消失後,對穩定經濟起到核心作用的國內消費不會立刻讓情況出現好轉。
不過中國還是有理由駁斥20國集團成員的—些不滿。中國雖然迅速走上富裕之路,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落後於亞美尼亞和薩爾瓦多。可是美國和歐洲卻要求中國完全像發達國家那樣行事。
城鄉之間、國有和私營之間、發達和欠發達之間、自治和政府管轄之間的關係仍然很別扭。地方政治造成另外一條斷層線,因為承擔著調配財政刺激資金任務的地方政府需要首先努力保住本地區的就業崗位和工廠。分歧無處不在的中國還無法給全世界規定遊戲規則。
有朝一日,中國世紀可能會莊重地拉開帷幕,中國最終可能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力量。但是它怎樣跨越這一步?即便20國集團峰會上出現你強我弱的局麵,中國發揮主導作用的這一天還尚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