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宋曉軍:中國戰略核潛艇與《中國不高興》

(2009-04-01 04:59:48) 下一個



宋曉軍:中國戰略核潛艇與《中國不高興》





這幾天很忙,除了給《三聯生活周刊》寫專欄,就是應付電視節目,內容除了朝鮮即將發射衛星/導彈的內容,就是美國國防部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的內容。因此推掉了很多關於《中國不高興》一書的中外媒體的采訪,為此表示歉意。現在就著《中國不高興》這本書的熱炒,我給出兩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1.寫《中國不高興》的時候你有什麽具體不高興嗎?

具體的不高興就是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惟一沒有可以時時值班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國家。


2.《中國不高興》中提到的“大目標”具體是什麽?

具體的“大目標”就是中國要盡快建立可是時時值班的戰略導彈核點聽艇隊(至少4艘以上)。沒有戰略核潛艇這樣的硬實力做保障,想改變世界貨幣結構是不可能的。


注:1988年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進行第一次發射試驗時,我本人在現場,當時由於天氣和經濟條件限製,等了一個多月才完成。我見到很多為中國第一代戰略核潛艇默默無聞的工程設計人員,當時他們的心情很沉重。現在我知道,是當時由於經濟原因,設計新艇已經不可能了。

199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8226;威爾遜8226;劉易斯通過上世紀80年代末收集的資料寫了一本題為《中國的戰略海軍:核時代海軍現代化的策略》的書,書中關於80年代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有這樣的描述:“自八十年代中期之後,個人的經濟效益和機遇開始取代理想主義和愛國主義。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拒絕分配到與國防有關的工作崗位上去,特別是拒絕分配到諸如三線這類邊遠地區的單位去工作(注:江林Jiang Lin,“國防科技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政策”,《解放軍報》,1988,4,7。)。”

接著還這樣寫道:“由於經費短缺,甚至一些國防科研單位也不斷地在縮小規模,並且任務不足。例如,在八十年代中期,現在改名為XXXX船舶設計研究所的XXX研究所就遇到了科研經費大幅度削減的困難。這個研究所為了能給他們自己掙得足夠的錢,許多從事潛艇設計的專家不得不去承接外麵的合同任務,許多從事09工程的專家也轉向設計輪渡船和漁船。其結果使得在XXX研究所裏缺乏保障感的情緒急劇增長,許多有資曆的技術人員開始另外尋找有高收入的工作,或尋找有較好職業保障和就業機會的工作。XXX研究所的所長黃旭華曾提出這樣的問題:‘美國、法國和英國都是商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他們搞國防尖端科研的人員是否經商?是否自籌資金?’”(注: 祖慰,“赫赫而無名的一生”,《文匯月刊》,1987,NO,6,P11。)。

2008年1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一書中,作者張愛萍之子根據他父親回憶的錄音整理的1981年關於中國核工業發展的一段爭論:


趙:最後一個議題,關於大亞灣核電站的問題。這件事已經討論了好幾次了,法國的總理也來了,是不是今天就定下來。

這是一次工作會例會,涉及到中國核電發展的問題。讓我根據父親的回憶節錄如下。

  張:秦山(秦山核電站)怎麽辦?

  趙:喔,愛萍同誌有什麽具體意見嗎?

  張:我的意見是秦山要盡快上馬。

  趙:對秦山上還是不上,各個部門的意見不是不統一嗎?

張:我先扯的遠一點。兩彈一星搞出來了,但原子彈不能當飯吃。核工業很困難,要扶持,要給它找出路,晚了,人才、技術、設備都會流失、老化掉。擺在前麵的,也是緊迫的,是利用搞核彈打下的基礎,盡快轉型,建立起我國自己的核電工業體係。……(略)

  張:上秦山,能夠帶動整個核工業的轉型,可以振奮精神,鼓舞士氣。我還是堅持這個意見,請紫陽同誌考慮。再補充一點,也是主要的,如果全套引進,我們自己也供應不上核燃料。

  趙:你們不是報告過核燃料過剩了嗎?

  張:那是高濃鈾,用於原子彈的,過剩了;我現在指的是低濃鈾!核電需要的是低濃鈾!!燃料供不上,就要向人家買,這就必然受製於人。


  趙:這件事都議過幾次了,臨到要做決定了,又是意見一大堆。這樣搞,工作還怎麽幹嘛!我在這裏再強調一下,以後討論重大問題時,不要老是請假。


  張:凡和我有關的會,我都是參加了。

  (會場上另外有人拍了桌子:上次研究你就沒有參加嘛!)

  張:你那個議程上有嗎?事先不通知,不打招呼,這樣大的事,臨時動議。你們幾個說了,就能算嗎?!(也拍了桌子)

  (長時間的沉默。)


  趙:就這樣決定了。說我賣國主義就賣國主義吧!

  張:總理,如果你是這樣理解的話,那我從此就再不說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